35歲,失業了。十年期貨行業經驗,如今卻像一張廢紙。這是小王最近的真實寫照。
小王是個典型的80後,2009年畢業於某普通本科院校工商管理專業。畢業後,他憑藉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順利進入了期貨行業。十年來,他在客戶開發和維護方面頗有建樹,為公司帶來了不少業績。
然而,隨著行業的變遷和技術的進步,小王發現自己的知識儲備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客戶們的專業水平日益提高,而他卻漸漸力不從心。終於,在今年初,公司進行裁員,小王成為了其中一員。
面對突如其來的失業,小王陷入了迷茫。他開始思考:是該繼續找工作,還是重新考研深造?
這個問題並非小王獨有。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許多35歲左右的職場人都面臨著類似的困境。他們既有家庭負擔,又處於職業發展的關鍵期,如何在這個年齡段實現自我提升和職業轉型,成為一個棘手的問題。
對於小王這樣的情況,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角度來分析:
學歷並非萬能鑰匙:在35歲這個年齡段,學歷已經不再是求職的決定性因素。期貨行業更看重的是你的資源優勢、過往工作經歷、溝通協調能力以及對某個領域的深刻理解。因此,不要把學歷深造和求職發展直接掛鉤。
先就業再深造:考慮到時間成本和精神成本,建議小王先尋找工作機會,再考慮深造。深造更像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他可以在工作的同時,通過各種途徑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
職業發展新方向:小王可以考慮在期貨相關領域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如研究分析、投資交易、資源整合、期現結合、投資者教育或相關IT技術領域。他需要問問自己,什麼是最感興趣且能勝任的工作。
創業新機遇:在自媒體時代,小王也可以考慮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成為普通人認識和理解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的橋樑。他可以開設自己的公眾號或視頻賬號,分享期貨知識,逐步建立個人品牌。
善用人脉資源:十年的工作經歷,小王一定認識了不少業內高手。這些人脈和資源都是他職業生涯下半場的重要砝碼。他可以尋求這些人的建議,或者通過他們獲得新的工作機會。
培養良好習慣:面對中年危機,小王需要調整心態。他可以培養一些日常習慣,如閱讀、運動、寫學習筆記等,以緩解壓力,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總的來說,35歲失業並不意味著職業生涯的終結。相反,這可能是一個重新審視自己、尋找新方向的機會。小王需要客觀評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制定切實可行的職業規劃。
無論是繼續在期貨行業發展,還是尋求轉型,關鍵在於保持學習的熱情和適應變化的能力。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終身學習已成為每個職場人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