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縣市首長,你能接受治理的城市,刑案破獲率1一次掉 30 %以上嗎?這是 9 月 1 日警政新制「刑案紀錄表2、E化受理報案系統整合」3實施後可能會發生的事。而這很有可能導致過去警界的「吃案」文化復興。
綜觀歷史,這波改革可能讓這幾年鼓勵員警受理案件的「大受理時代」直接完結,再次將受理案件的壓力丟回基層身上,讓員警不想、不能或不敢受理案件。為什麼這麼說,就要從早期警界高層壓低刑案發生率的原因及手法開始說起。並在結論告訴你用 3 個動作確認案件有被受理偵辦。
註腳名詞解釋:
1.刑案破獲率:刑案破獲件數/刑案發生件數*100%。
2.刑案紀錄表:基層警受理報案後,系統產生的表格,過去由分局承辦人手動另外輸入統計刑案紀錄系統,也因此產生美化數據的空間和手段。
3.新制「刑案紀錄表、E化受理報案系統整合」:往後警員案件受理完,直接以資訊技術將資料填輸到刑紀系統,不需以人工方式輸入,也無法美化數據。
*可以點選目錄跳到想看的段落
*
美化刑案數據是警界行之有年的作法,因為治安是縣市首長治理能力的評比指標之一,「案件破獲率」自然演變為首長麾下縣市警察局另類的「軍備競賽」。
早在筆者甫從警,便聽過許多學長姐流傳下來的事蹟,早期為什麼會時常傳出警員「吃案」的新聞,也是因爲警界高層從源頭控制數據的手法,造成員警不想、不能或不敢受理案件,那時候的作法不外乎:
總而言之,就是從警界高層逐層施壓,最後由基層警員承擔壓力,讓警員要就不要受理,一旦受理就要破獲。
但就算是治安良好的日本,近十年全般刑案破案率也僅徘徊在三成多,如此荒謬的要求,也讓基層不得不承擔匿報懲處的風險,以各種方式「吃案」。也因此讓臺灣近十年刑案破獲率節節高升,甚至到 95 %以上,讓國外專家學者也大呼不可思議。
這種狀況一直到 2020 年 11 月台南市發生馬籍女大生命案後,才有所改變。
從命案發生後,警政署的策進作爲,改成受理報案制度改為全面製單,民眾於報案時就算無相關事證,亦「先受理、後求證」,縱使是非理性報案、事證不明確或法律構成要件尚有疑義等情形,只要報案人有意願,警員就會受理開案。
雖然警界高層再也不敢要求警員不開案,但美化數據的需求仍在,沒有縣市警察局長敢讓數據真實呈現,免得變成首長的眼中釘。
因此高層開始把腦筋動到各分局刑案紀錄表的承辦人。只要承辦人不輸入刑紀系統,那刑案發生再多也無所謂。
這個作法看似雙贏,民眾的案件都有受理,高層也拿到漂亮的數字。但其實只是把壓力轉嫁給分局刑紀表承辦人,由他們承擔了大部份匿報刑案的懲處風險。
就曾有分局因爲被稽核到沒有依規定輸入刑紀表,偵查隊承辦人遭記過以上處分,隊長分局長也連帶懲處。
經過了各分局承辦人一次次的網路匿名抗議,終於又催生了這次的「刑案紀錄表、E化受理報案系統整合」,而這次的改革是否能真實的呈現數據,還有待觀察。
歷史總是不斷重複,這次的警政新制目前看似進步,但若沒有確實的監督機制,最終壓力可能又回到基層警員身上,讓「吃案」文化再度死灰復燃,到時吃虧的仍是民眾。
站在基層的立場,希望以上擔憂只是庸人自擾,願這次的改革能有完整的配套措施,讓各級單位不會再要求控制數據。更重要的是,能讓民眾不用擔心報案會石沉大海,現在就轉發文章給身邊的親友,一起瞭解自己的權益。讓我們共同監督,不要讓民眾和基層成為新制的受害者。
我是A.P Penlight,謝謝你的閱讀,也希望能幫我按❤️、追蹤✅和分享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