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旅遊]王貫英先生紀念圖書館,台北市立圖書館古亭分館充滿歷史人文紀念分館,一位現代武訓故事在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王貫英是誰呀???相信大家一定都不知道。如果你是圖書館界內或是政治界內的人,你一定知道這位奇特又頗具威望之人。王貫英先生不只人生過得精采、也是一位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綜觀一生;成立個人圖書館到捐贈給台北市立圖書館、在中國國民黨擔任中央委員、拾荒但又把錢買書在到個人圖書館內。這篇就大家來認識這位很特殊的人物。

王貫英先生紀念圖書館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汀洲路二段265號

開放時間:

AM08:30-PM21:00

(周二-周六)

AM09:00-PM17:00

(周日-周一)

電話:

02 2367 8734

備註:

圖書館、觀光地點

王貫英先生效法武訓乞討興學、作為人生唯一生活目標

raw-image

中國歷史上有武訓乞討興學的故事廣為流傳;但武訓不幸在中國大陸遭到 了共匪的清算,即使武訓的階級成份與官僚地主扯不上關係,但凡是一個在文化上作繼絕興廢的人,都是為共產份子所不能容的。但是武訓文化作為卻影響許多人。王貫英先生就是如此例子。

raw-image
raw-image

王貫英先生其實真的是傳奇人生,關於他的人生從此介紹開始:王貫英先生在西元一九零六年出生在小康的耕讀世家,幼年曾入熟讀古書,培養出博覽群書的興趣,後因土匪猖獗而停學做了莊稼漢,但農暇之餘仍勤讀不輟。年長之後參加打過中國國共兩黨內戰的一位老兵,早年在西元一九四九年從中國大陸來台灣生活。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每天騎著一輛破三輪車,從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二段三百零一巷一號自家沿著台北市中正區博愛路、武昌街等地撿拾破爛,收入微薄,省吃儉用。效法同鄉先賢武訓行乞興學故事,將微薄收入的節餘一面購書捐贈各地圖書館或學校,一面致力於創建圖書館的計畫。

拾荒費用化身為書香錢

raw-image
raw-image

王貫英先生把拾荒費用變成了買書錢,將一部部二十五史、鋼鑑易知錄、龍文鞭影、十三經注疏、小學集註、三字經精解和康熙字典等等。西元一九七八年王貫英先生在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二段三百零一巷一號地址,也就是自家地下室成立貫英圖書館,把這些書籍一本又一本放入自己為名興辦的王貫英圖書館內。後來圖書館因為經費無法維持而告停頓。

raw-image
raw-image

而這些書籍卻正是中華文化文學的精英;可以說王貫英先生老人的職業雖然是拾荒,但他的事業則是不折不扣的一位文化拓荒者。而且王貫英先生還涉入中國國民黨黨務內,擔任過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對於中國國民黨黨務得事務與革新建言頗多。深深獲得中國國民黨內的愛戴。

王貫英圖書館併入為台北市立圖書館古亭分館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歷經多年之後王貫英圖書館後併入台北市立圖書館古亭分館;又為紀念拾荒的現代武訓王貫英勉力創辦圖書館的無私無我義行,於民國八十八年(西元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更名王貫英紀念圖書館。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台北市立圖書館古亭分館內一樓闢有王貫英先生紀念室,陳列其在中國國民黨內得到的許多獎狀、銅像及原貫英圖書館的書籍等文物。這裡可說是資料與文物眾多、文物陳列於三排長條型櫃子內。

王貫英紀念園的設立

raw-image
raw-image

台北市立圖書館古亭分館在台北市中正區外汀州路和金門街交叉口處,館外設有王貫英紀念園,透過牆瓦設計理念在呈現王貫英先生興利教育特性,供現代人緬懷憑弔。簡單的一個紀念園區面積不大,牆瓦建築表達出台北市立圖書館對這位現代武訓者追思。

raw-image
raw-image

總結:王貫英先生原本是社會裡一個平凡的小人物,可是他從小立下了不平凡的志向,盡自己能力所及,以艱難的廢物興學作為幾十年奮鬥的目標。熱愛讀書並以廢物興學為志的拾荒老人王貫英先生,因效法古人行乞興學,有現代武訓的美譽。

檢視較大的地圖

王貫英先生紀念圖書館相關資訊::

​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汀洲路二段265號

​開放時間:

AM08:30-PM21:00

(周二-周六)

AM09:00-PM17:00

(周日-周一)

​電話:

02 2367 8734

​備註:

圖書館、觀光地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ravejim的沙龍
61會員
1.9K內容數
這裡是bravejim的生活日常紀錄,與大家分享各地旅遊與美食的分享,如果你跟我一 樣愛吃又愛四處旅遊、那麼就跟隨我的紀錄,讓你認識原來台灣也能如此美麗與美感
bravejim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新北市樹林區十二股圳步道因為十二個土地地主做為農田引水灌溉的舊址而整建的步道。步道穿過不少巷弄與緊鄰民宅之間、走在巷裡,行人的視野角度會不斷改變,雖然就是那麼短,也沒有什麼驚天動人的大景。時光冉冉下;這是被世人遺忘的一段歷史下的步道。 十二股圳步道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樹林區保安街一段1
Thumbnail
2025/04/28
新北市樹林區十二股圳步道因為十二個土地地主做為農田引水灌溉的舊址而整建的步道。步道穿過不少巷弄與緊鄰民宅之間、走在巷裡,行人的視野角度會不斷改變,雖然就是那麼短,也沒有什麼驚天動人的大景。時光冉冉下;這是被世人遺忘的一段歷史下的步道。 十二股圳步道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樹林區保安街一段1
Thumbnail
2025/04/27
桃園市是台灣北部的一個重要移民城市。各個族群在桃園市生活、光是客家族群比例占全市人口多達四成。客家族群在桃園市撐起這個城市人口的一片天。根據一份統計資料顯示:北桃園地區約有二十六萬客家人口,為連結當地客家歷史文化脈絡,喚回客家族群的文化認同感為主要使命。於是;桃園市北區客家會館因此產生。 桃園市北
Thumbnail
2025/04/27
桃園市是台灣北部的一個重要移民城市。各個族群在桃園市生活、光是客家族群比例占全市人口多達四成。客家族群在桃園市撐起這個城市人口的一片天。根據一份統計資料顯示:北桃園地區約有二十六萬客家人口,為連結當地客家歷史文化脈絡,喚回客家族群的文化認同感為主要使命。於是;桃園市北區客家會館因此產生。 桃園市北
Thumbnail
2025/04/26
桃園市興仁親子公園是原住在此地的眷村人熟悉與懷念的場域。這裡歷史前身原本為居廣一村,屬於陸軍眷村,在民國四十五年興建完畢由陸軍六軍團列管。直到民國七十年代開始國防部推動眷村改建後、歷經過變動後這裡成為公園。 興仁親子公園相關資訊:: 地址: 桃園市中壢區興安街、興仁路二段之間 電話: 03
Thumbnail
2025/04/26
桃園市興仁親子公園是原住在此地的眷村人熟悉與懷念的場域。這裡歷史前身原本為居廣一村,屬於陸軍眷村,在民國四十五年興建完畢由陸軍六軍團列管。直到民國七十年代開始國防部推動眷村改建後、歷經過變動後這裡成為公園。 興仁親子公園相關資訊:: 地址: 桃園市中壢區興安街、興仁路二段之間 電話: 03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蔣經國日記揭密》 作者為黃清龍。 本書是目前唯一台灣能夠看到蔣經國日記的中文書籍。蔣經國日記在去年是歷史學界的熱門話題,當然黃清龍的書也時常被拿出來討論。
Thumbnail
《蔣經國日記揭密》 作者為黃清龍。 本書是目前唯一台灣能夠看到蔣經國日記的中文書籍。蔣經國日記在去年是歷史學界的熱門話題,當然黃清龍的書也時常被拿出來討論。
Thumbnail
小時候我很喜歡看書 家裡有一整套百本的歷史名人傳記! 有貝多芬有達爾文有織田信長 所以我小時候歷史的分數都很好 但很可惜的是我小時候 沒有甚麼介紹台灣名人的書籍 後來因著Freddy.陳定南基金會.鄭南榕基金會 還有 楊斯棓醫師持續推出的閱書心得贈書活動 才知道原來台灣近代歷史中 有這麼多英雄豪
Thumbnail
小時候我很喜歡看書 家裡有一整套百本的歷史名人傳記! 有貝多芬有達爾文有織田信長 所以我小時候歷史的分數都很好 但很可惜的是我小時候 沒有甚麼介紹台灣名人的書籍 後來因著Freddy.陳定南基金會.鄭南榕基金會 還有 楊斯棓醫師持續推出的閱書心得贈書活動 才知道原來台灣近代歷史中 有這麼多英雄豪
Thumbnail
張英曾在給家族的家訓(後被編輯成《聰訓齋語》)寫道:「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飢,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而今,即使讀書已經帶著我看見了不一樣的世界,去到了不一樣的地方,可終到頭,我們仍然被資本給壓迫著必須彎下身子,選擇忽略曾經讀過的道理。
Thumbnail
張英曾在給家族的家訓(後被編輯成《聰訓齋語》)寫道:「讀書者不賤,守田者不飢,積德者不傾,擇交者不敗。」而今,即使讀書已經帶著我看見了不一樣的世界,去到了不一樣的地方,可終到頭,我們仍然被資本給壓迫著必須彎下身子,選擇忽略曾經讀過的道理。
Thumbnail
漢寶德教授的回憶錄以豐富的內容介紹了他在不同背景下的成長歷程和專業生涯,作為建設台灣的貢獻。文章表達了他的豐富人生和對建築的熱情。
Thumbnail
漢寶德教授的回憶錄以豐富的內容介紹了他在不同背景下的成長歷程和專業生涯,作為建設台灣的貢獻。文章表達了他的豐富人生和對建築的熱情。
Thumbnail
公務人員考試錄取基礎訓練時,有堂不會考試的課─「經典研析與文官素養」,其實我對這門課的期望很高,因為台大哲學系苑舉正老師就曾擔任文官學院「經典研析」課程的講師。當然,本梯次的講師也是大有來頭,便是本書的作者─中正大學中文系的王瓊玲老師(本班還有同學大學時曾修過她的課)。  課堂上,老師
Thumbnail
公務人員考試錄取基礎訓練時,有堂不會考試的課─「經典研析與文官素養」,其實我對這門課的期望很高,因為台大哲學系苑舉正老師就曾擔任文官學院「經典研析」課程的講師。當然,本梯次的講師也是大有來頭,便是本書的作者─中正大學中文系的王瓊玲老師(本班還有同學大學時曾修過她的課)。  課堂上,老師
Thumbnail
作者:林衡哲編著/陳永興/郭松棻/吳潛誠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3-05-29
Thumbnail
作者:林衡哲編著/陳永興/郭松棻/吳潛誠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3-05-29
Thumbnail
《漢聲》出版社聯合創辦人之一的黃永松老師(1943-2024)走了。許多人會記得他如何用心用力用神,成為中國民間手藝和文化守護者與推廣者。對我來說,黃永松先生最珍貴,而且還持續在創造影響力的身分是:中國非物質文化的文化創生說書人。
Thumbnail
《漢聲》出版社聯合創辦人之一的黃永松老師(1943-2024)走了。許多人會記得他如何用心用力用神,成為中國民間手藝和文化守護者與推廣者。對我來說,黃永松先生最珍貴,而且還持續在創造影響力的身分是:中國非物質文化的文化創生說書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