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出來了!繪本備忘錄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這是我與孩子的爸一起製作的podcast節目「繪本備忘錄」。我跟孩子來當把拔的第0集嘉賓,花了很多時間思考與摸索怎麼剪輯和混音,最後甚至連結束的配樂也是自己用電鋼琴彈奏錄製而成,就像爆發小宇宙那樣不斷地激發自己的潛能,超級累!但也做得十分爽快!平時在書店工作,當晚上孩子睡著之後、和假日揹著電腦到外頭找咖啡店工作時,我才發現原來這就是斜槓的感覺啊😅

節目是由孩子的爸自己發想出來的,我們倆本身就很喜歡讀繪本,各自也有開IG帳號來寫繪本的文章,只是我斷斷續續寫得很少,他則辛勤地寫了百篇以上。去年開始我先生上了永和社大的繪本賞析課,認識了許多繪本界的前輩、同好、創作者與推廣者,更是發現繪本世界比想像中的還要廣闊!過去他曾經嘗試找不同工作領域的採訪對象,例如樂團表演者、歌手、心理諮商師和繪本作家,來談談一些繪本跟自己有所共感的部份或連結,期待以繪本為出發點可以訪出不一樣的火花。

以在書店工作了十二年的我來說,我深刻感受到現在因為少子化、接受資訊的媒介變化,以及大環境下諸多複雜的原因,導致童書繪本的需求量和出版類型結購上有了很大的改變,這是我認為很需要重新拿出來思考與討論的事情。像「內在小孩」這個當今頻繁被討論的關鍵字,我覺得不論小孩或大人都需要繪本很重要的原因是圖像的呈現比文字表達更容易勾起孩子專屬的有時單純有時調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以及看待不完美的承受力。


另外,其實每個人心底或多或少都有某部份的脆弱或不為人知的陰暗面,而我在讀繪本的時候常常會得到一種特別的感受,彷彿有人對著我說:「我在乎。」那是一股魔力,不論是會讓人發笑的題材,還是會讓人眼眶濕潤的故事。所以我覺得繪本是不是只適合小孩子看根本不是個問題,大人也會有需要繪本的地方,重要的是能在其中獲得共鳴與能量。

既然繪本是一種可以在閱讀選擇上打破年齡限制的形式,那麼能夠推廣的空間是很大的。而且如果越來越多人願意翻開繪本,甚至喜歡繪本,我們想要做的事情就會對促進好的繪本創作、以及繪本出版方向與思維上的突破有所幫助。

目前「繪本備忘錄」的節目已經錄完五集了,後面還有很多活要做、很多知識與技術要精進,我自己期許未來可以在這塊領域越做越順、越做越好。

順帶一提,下一集邀請到講話很溫柔、繪本解析又很厲害的熊君君老師來談繪本,我自己都好期待播出的成果呢!

繪本備忘錄

繪本備忘錄

歡迎收聽👂繪本備忘錄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0mg3wsh007y01tqcaji0bz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愛蜜莉醬的沙龍
9會員
29內容數
#繪本分享 #閱讀雜感 #親子共讀時光
愛蜜莉醬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3
水滴文化出版的《小黑暗》與《小紙團》是荷蘭微型創作家瑪麗特‧寇可(Marit Kok)初試啼聲的微型世界繪本,擅長手工藝的她打造出故事主角並搭建其存在的世界,搭配巧妙的燈光安排和敘事性攝影手法,打造出逼真又魔幻的繪本世界。另外有電影專業背景的她也拍出同名的定格動畫,非常有趣!
Thumbnail
2025/03/13
水滴文化出版的《小黑暗》與《小紙團》是荷蘭微型創作家瑪麗特‧寇可(Marit Kok)初試啼聲的微型世界繪本,擅長手工藝的她打造出故事主角並搭建其存在的世界,搭配巧妙的燈光安排和敘事性攝影手法,打造出逼真又魔幻的繪本世界。另外有電影專業背景的她也拍出同名的定格動畫,非常有趣!
Thumbnail
2024/12/06
《Du Iz Tak?》是一部由美國插畫家卡森‧艾莉絲創作的獨特繪本,該書使用了非人類語言──蟲蟲語,讓讀者感受昆蟲世界的奇妙。無論是透過朗讀,或是觀察插圖中的蟲蟲們,小朋友與大人都能透過這本書啟發豐富的想像力與情感連結。文章中還探討了繁體中文版的翻譯挑戰和獨特之處,令人想一探究竟。
Thumbnail
2024/12/06
《Du Iz Tak?》是一部由美國插畫家卡森‧艾莉絲創作的獨特繪本,該書使用了非人類語言──蟲蟲語,讓讀者感受昆蟲世界的奇妙。無論是透過朗讀,或是觀察插圖中的蟲蟲們,小朋友與大人都能透過這本書啟發豐富的想像力與情感連結。文章中還探討了繁體中文版的翻譯挑戰和獨特之處,令人想一探究竟。
Thumbnail
2024/12/05
2024年應該算是台灣棒球史上值得好好記下的一年,11月24日台灣首次拿下世界棒球賽冠軍,全國歡騰慶祝幾天後,台灣小將們也不惶多讓,打出勝利的一擊,在U12亞洲少棒錦標賽抱回第8座冠軍。雖然我不是棒球迷,不過每次台灣代表隊參加世界賽事還是會忍不住沾沾熱血沸騰的氣氛,所幸以前在學校有認真聽老師講解棒球
Thumbnail
2024/12/05
2024年應該算是台灣棒球史上值得好好記下的一年,11月24日台灣首次拿下世界棒球賽冠軍,全國歡騰慶祝幾天後,台灣小將們也不惶多讓,打出勝利的一擊,在U12亞洲少棒錦標賽抱回第8座冠軍。雖然我不是棒球迷,不過每次台灣代表隊參加世界賽事還是會忍不住沾沾熱血沸騰的氣氛,所幸以前在學校有認真聽老師講解棒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此篇共讀圖書介紹了兩本繪本:《爺爺的柺杖》和《你會做什麼呢?》,兩本書都是在共讀的過程中啟發小朋友的想像力,並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物體和事物。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孩子對書中故事的反應和互動的情況。這樣的共讀活動不僅有助於擴展孩子的視野,也建立了孩子和家長之間的美好回憶。
Thumbnail
此篇共讀圖書介紹了兩本繪本:《爺爺的柺杖》和《你會做什麼呢?》,兩本書都是在共讀的過程中啟發小朋友的想像力,並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物體和事物。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孩子對書中故事的反應和互動的情況。這樣的共讀活動不僅有助於擴展孩子的視野,也建立了孩子和家長之間的美好回憶。
Thumbnail
讀了那麼多年的繪本、故事書,我一直很推崇孩子閱讀、親子共讀,那種看著孩子期待聽故事的臉、還有把孩子抱在懷裡的溫暖傳遞,實在很想要一本一本的念下去、一個一個故事一直說下去。由於一直都是當個英文老師,在學校很少機會說到中文繪本,但私底下因為畫風、書所傳遞的教育意涵,或者『自己喜歡』的因素,家中也有不少中
Thumbnail
讀了那麼多年的繪本、故事書,我一直很推崇孩子閱讀、親子共讀,那種看著孩子期待聽故事的臉、還有把孩子抱在懷裡的溫暖傳遞,實在很想要一本一本的念下去、一個一個故事一直說下去。由於一直都是當個英文老師,在學校很少機會說到中文繪本,但私底下因為畫風、書所傳遞的教育意涵,或者『自己喜歡』的因素,家中也有不少中
Thumbnail
親子共讀《最棒的發明在我家》,除了故事內容是以父女對話的方式展開,書本一開始,就讓孩子自己設定故事場景,更有許多可以讓親子一起互動後完成故事的空間,書中還有一些小亮點等你去發掘、去玩味~
Thumbnail
親子共讀《最棒的發明在我家》,除了故事內容是以父女對話的方式展開,書本一開始,就讓孩子自己設定故事場景,更有許多可以讓親子一起互動後完成故事的空間,書中還有一些小亮點等你去發掘、去玩味~
Thumbnail
這些好看又好玩的繪本,有的設計了燒腦關卡;有的劇情懸疑緊張簡直跟電動一樣刺激;還有的情節溫馨可愛,最適合爸媽陪著寶貝一起感受💕
Thumbnail
這些好看又好玩的繪本,有的設計了燒腦關卡;有的劇情懸疑緊張簡直跟電動一樣刺激;還有的情節溫馨可愛,最適合爸媽陪著寶貝一起感受💕
Thumbnail
  昨晚念高二的女兒拿出一本在國小時買給她的一本書,很心疼的和我說:「媽媽,書好像都會從這上面開始脫皮」她比著書的側邊膠封處最上緣告訴我。我說那很自然啊,拿個透明膠帶貼一下就好。不多久她又很開心的走出來說:「媽媽,我貼好了,你看像不像新的! 」。 布置小孩的閱讀角,讓小孩愛上閱讀
Thumbnail
  昨晚念高二的女兒拿出一本在國小時買給她的一本書,很心疼的和我說:「媽媽,書好像都會從這上面開始脫皮」她比著書的側邊膠封處最上緣告訴我。我說那很自然啊,拿個透明膠帶貼一下就好。不多久她又很開心的走出來說:「媽媽,我貼好了,你看像不像新的! 」。 布置小孩的閱讀角,讓小孩愛上閱讀
Thumbnail
大家好 歡迎你來到爪爪語言 #爪爪語言親子共讀系列 來到第三篇章~ 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1-2歲親子共讀這件事。 1-2歲的寶貝會...   家中那個走路搖搖晃晃的孩子開始會到處探索環境,把書櫃裡的書搬出來、翻一翻、丟一丟,讓爸媽覺得好像在玩。 爸媽可以怎麼做? 1.增加寶貝與繪本的互動性
Thumbnail
大家好 歡迎你來到爪爪語言 #爪爪語言親子共讀系列 來到第三篇章~ 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1-2歲親子共讀這件事。 1-2歲的寶貝會...   家中那個走路搖搖晃晃的孩子開始會到處探索環境,把書櫃裡的書搬出來、翻一翻、丟一丟,讓爸媽覺得好像在玩。 爸媽可以怎麼做? 1.增加寶貝與繪本的互動性
Thumbnail
前陣子因為工作需要提供一些家中的書籍,我分配到的主題很生活,就是日常會看的書, 當了媽媽後,最多的書就是童書啦!!!於是回家翻了翻兒子的書櫃,選了幾本覺得不錯的書, 順手寫下這些書的隨性分享~ #侯佩岑為愛朗讀: 這本是很早之前就購入的書,購入的原因一是我覺得我小時侯看過的童話,我希望也能讓兒子
Thumbnail
前陣子因為工作需要提供一些家中的書籍,我分配到的主題很生活,就是日常會看的書, 當了媽媽後,最多的書就是童書啦!!!於是回家翻了翻兒子的書櫃,選了幾本覺得不錯的書, 順手寫下這些書的隨性分享~ #侯佩岑為愛朗讀: 這本是很早之前就購入的書,購入的原因一是我覺得我小時侯看過的童話,我希望也能讓兒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