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歸零」習慣:心靈與空間,每一天都要RESET

日常生活中的「歸零」習慣:心靈與空間,每一天都要RESET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邁入婚姻生活的第6年,我始終保持著每日將生活空間「歸零」的習慣。

不論多忙多累,在每個夜晚「歸零」繁忙的一天,是我在一年365天裡不能錯過的日常;開心的、幸福的、傷心的又或著是生氣的,所有的千頭萬緒都將隨著空間內所有物品的「歸零」劃上清新的句號。



忙碌的一天即將落幕,這些物品也準備下班回家

一邊將它們歸放回原位、一邊思考著明日的計畫

「歸零」,就這樣牽起了我與物品們獨一無二的交流時光。


在將物品歸位的過程中,我總是感到被療癒和安定。


我喜歡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歸零」;

因為它是我在匆忙混亂的早晨之中,快速啟動一天的開關按鈕

「歸零」,是日常生活中我的喜好;

因為它是我在每一個嶄新的一天裡,無可取代的存在。


親愛的朋友啊

在日復一日的汲汲營營裡,讓「歸零」幫助自己得到心曠神怡的快感吧!

我保證,你會和我一樣愛上它!

avatar-img
MIYA旅居日本中
7會員
14內容數
日本生活社會現象備忘錄 記錄日本家庭餐桌、台日異國婚姻和你不知道的日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中東地區的家庭也有包餃子活動?長得像餃子,吃起來像鬆餅,裡面卻又包起司?有些人叫它黃金起司餃,香甜的餅皮包入滿滿起司,炸得酥脆之後泡到糖漿裡,最後在撒些開心果碎,真的不愧被稱作中東的少女夢幻逸品,吃一口就難忘。但你知道嗎,即將結束的不只是齋戒月,有些食物竟然也會跟著從店家的櫥窗消失,只能明年再見。
心理學博班申請心得分享的文章數量相當少(申請英國博士班的又更少)。我很幸運處在一個資源豐沛又支持的環境當中,我有機會第一手認識與詢問曾經走過這一遭的人們,但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我希望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並將我在這一路上搜尋到的資源做一個統整,讓之後相關領域的申請者有更多參考案例。
這幾年在日本,媒體上時常會出現「小朋友食堂(子ども食堂)」的介紹,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小朋友食堂成為不少人尋求溫飽的重要場所。但你知道嗎?小朋友並不是只限「小朋友」才能參加,小朋友食堂也不是公機關或是連鎖店,各地方的有志之士都可以自己開辦小朋友食堂,到底這個小朋友食堂是什麼?
中東地區的家庭也有包餃子活動?長得像餃子,吃起來像鬆餅,裡面卻又包起司?有些人叫它黃金起司餃,香甜的餅皮包入滿滿起司,炸得酥脆之後泡到糖漿裡,最後在撒些開心果碎,真的不愧被稱作中東的少女夢幻逸品,吃一口就難忘。但你知道嗎,即將結束的不只是齋戒月,有些食物竟然也會跟著從店家的櫥窗消失,只能明年再見。
心理學博班申請心得分享的文章數量相當少(申請英國博士班的又更少)。我很幸運處在一個資源豐沛又支持的環境當中,我有機會第一手認識與詢問曾經走過這一遭的人們,但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我希望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並將我在這一路上搜尋到的資源做一個統整,讓之後相關領域的申請者有更多參考案例。
這幾年在日本,媒體上時常會出現「小朋友食堂(子ども食堂)」的介紹,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小朋友食堂成為不少人尋求溫飽的重要場所。但你知道嗎?小朋友並不是只限「小朋友」才能參加,小朋友食堂也不是公機關或是連鎖店,各地方的有志之士都可以自己開辦小朋友食堂,到底這個小朋友食堂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