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陪玩的女人

【韓劇】陪玩的女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是希望過去的錯誤被原諒,而是努力不要變回過去的自己。」雖然《陪玩的女人》本身仍舊是一部愛情喜劇,但這次額外套上的社會議題外衣卻相當有趣,人們該如何看待「前科犯」這種身分非常特殊的群體呢?


【以下涉及劇情】


韓劇大概是以前財閥貴公子與貧窮落魄女之間身分差異與世人眼光交織的複雜愛情劇拍過太多,後來開始套上各式各樣的額外設定,或許是社會階級較基層的《三流之路》、性別角色轉換的《淚之女王》、公務員戀情的《她的日與夜》,在愛情為主軸的劇情中加入了許多職業面向與社會議題,當然大多數時候都只是點到為止,主要還是千篇一律的看著男女主角愛得死去活來,可是有時看到一些反映韓國社會的問題,再來對照自己身處的環境與相關討論,就也覺得即便只是皮毛,多點人注意到這些問題或許也不錯。

只是身分差異造成的衝突大概還是最好描寫,所以通常兩位主角間都有很大的階級落差以及文化衝擊,而《陪玩的女人》雖然也在描寫這種差異,只是這次有趣之處在於男主角是個「前黑幫份子」,甚至還開了一間幾乎都由前科犯組成的公司,從這個視角出發令人耳目一新。但也想稍微碎嘴兩句,真的是從開始看韓劇以來,幾乎每一部韓劇的男女主角都曾經在小時候見過面、人生有過交集,韓國是有法條規定一定要塞這種命中注定的劇情進去嗎?或者是始終要強調「醜小鴨能成為天鵝,是因為牠本來就是天鵝」?

跳過有關命中注定的碎嘴,劇中的演員間互動都表現得相當不錯,尤其是男女主角,雖然是不到《太陽的後裔》或《愛的迫降》那種根本假公濟私談戀愛的感覺,但至少言談與神情可以感受到螢幕上看到的的確是對「情侶」。先看過一些男主角嚴泰久的訪談片段才看劇,更可以感受到他平常的靦腆程度與螢幕上表現的巨大反差;女主角韓善伙的表現相當自然,尤其是一些細微的神情轉換相當到位,前陣子先看了她在《變身機長》中的演出就印象深刻,這部劇算是進一步的了解她的魅力。反倒是男二的權律,其實表現不錯,但因為他一開始的一些小動作就讓我對他沒好感,直到最後才稍微改觀。

延伸對男二的看法,實際上一開始最讓我在意的是檢察官對前科犯的態度。當然我知道一般情況下,檢察官基於偵查犯案的職業特性,多半都會對嫌疑犯帶有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甚至是在已經心證他們有罪的前提下展開調查,「無罪推定」多半都只是口號。而面對前科犯這種曾經有罪定讞者的時候,可能更容易基於過去的印象將他們預設為壞人。可是這樣一來,監獄管束制度的存在就顯得很微妙。監獄存在的意義或許很抽象,但說法多半都會分為「讓受刑人的罪行受到懲罰」以及「讓受刑人為自己犯下的罪行反省」兩種,不論哪種說法,整個制度的存在目的是要讓罪犯在服刑完畢之後「變好」。那身為相信這個制度的守護者之一,檢察官對待前科犯是不是應該多一點理解或包容,而不是更順理成章地將這些人當成潛在再度犯來看待?又或者極端一點的說,如果制度歸制度,人心歸人心,依此認為曾經的犯罪者無法變好,那似乎監獄也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了,或許就如一些偏激份子所說的:「六法全書,唯一死刑。」

受過完整司法體系教育的檢察官尚且如此,更何況是一般的民眾。劇中前期有許多這些前科犯與一般人之間的衝突,雖然知道無罪推定長久以來都只是口號,但看著劇中民眾對這些前科犯所展現出來的惡意,還是不禁會懷疑到底這些民眾哪裡來的自信認為他們高這些前科犯一等,甚至可以做出這些可能根本分不出誰才是凶狠惡徒的行為。懷抱這樣的惡意去對待當下無辜的人,卻要求他們要乖乖承受,只因為他們犯過錯。或許劇情為了戲劇效果有加強中間的衝突,但想想平日生活中看到的許多言論,這樣的言語攻擊又何嘗不是一種傷害呢?

劇中的這群前科犯都一一忍下來了,也帶出整部劇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不是希望自己過去犯下的罪刑被原諒,而是努力的讓自己不要再度成為過去的那個人。」或許這就是對於那些想重新開始走上正途的前科犯最好的註解吧。

內容總結
陪玩的女人
4
/5
avatar-img
Dyone Wang的沙龍
20會員
357內容數
嗨!歡迎來到呆丸趴! 我是呆丸,節目主要是分享我對於看過的電影、影集、漫畫、書籍等作品的感想, 偶爾也會分享一些諸如社會、科技等等社會議題的感想。 更新時間:每周三、六上午七點,這樣才是早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yone W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其實在打這篇文章的當下,總預算案已經三讀完,這個提案也通過了,但對於我旁觀了十幾年的這個組織,看到它以這種提案方式出現在視野中還是有點感嘆。這看起來有點像是火燒到自己頭上才知道痛,或許吧,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這個面向比較有接觸,才覺得自己好像可以稍微說點甚麼。
以為只是講述機器人扶養小野雁的故事,有著不難預測的橋段,展現群體接納邊緣人的過程,但沒想到動畫的劇情卻如此真摯動人。
5/5荒野機器人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5/5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
其實在打這篇文章的當下,總預算案已經三讀完,這個提案也通過了,但對於我旁觀了十幾年的這個組織,看到它以這種提案方式出現在視野中還是有點感嘆。這看起來有點像是火燒到自己頭上才知道痛,或許吧,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這個面向比較有接觸,才覺得自己好像可以稍微說點甚麼。
以為只是講述機器人扶養小野雁的故事,有著不難預測的橋段,展現群體接納邊緣人的過程,但沒想到動畫的劇情卻如此真摯動人。
5/5荒野機器人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5/5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