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擁有共同基金的配息與資本利得分析

個人擁有共同基金的配息與資本利得分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個人擁有共同基金時,其相關的收益來源,包含:持有基金的配息、贖回基金的利得,這兩項獲益來源;而個人所得來源的性質,也會因為基金發行機構的不同,以及基金連動投資標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raw-image


一、就贖回境內基金而言

以境內金融機構所發行的共同基金而言,個人贖回基金的資本利得,屬於證券交易所得,個人證券交易所得稅,現階段是停徵的,故不會產生個人稅賦上的負擔。


二、就境內基金配息而言

但個人持有境內金融機構發行的基金所獲配之配息,個人所得的認定,就比較複雜,端視基金連結的投資標地為何,畢竟基金僅是一個集資平台,故所得認定仍需回溯源頭投資的標地而定,包含:

(一)基金連動境內標的

1.基金連動台灣境內股票,取得該股票配發之股利:分配個人配息,同營利所得,採行合併計算,或以28%稅率分離計算。

2.基金連動台灣境內短期債券、REITS,取得該商品配發之利息:分配個人配息,同短期票券、REITS的獲益,採分離課稅10%。

3.基金連動台灣境內存款,取得該存款之利息:分配個人配息,同個人存款利息所得。


(二)基金連動境外標的

1.基金連動台灣境外股票,取得該股票配發之股利:分配個人,為個人海外所得的營利所得。

2.基金連動台灣境外債券、公司債券,取得之利息:分配個人,為個人海外所得的利息所得。

3.基金連動台灣境外債券、公司債券、股票,出售之資本利得:分配個人配息,為個人海外所得的財產交易所得;且若為境外財產交易損失,不可與不同類的海外所得,虧盈互抵。


(三)基金連動大陸標的

1.基金連動大陸股票,取得該股票配發之股利:分配個人配息,同個人境內營利所得。

2.基金連動大陸債券,取得之利息:分配個人配息,同個人境內利息所得。

3.基金連動大陸股票、大陸債券,出售之資本利得:分配個人,同個人境內財產交易所得。


故當個人取得境內金融機構所發行的基金時,相關配息的所得認定,不會因為基金平台的干擾,而影響到所得的判斷,個人於申報綜所稅時,應多加留意。


參考資料:翰鼎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avatar-img
翰鼎顧問
9會員
42內容數
診所與醫師的稅賦申報,經常是備受關注的查核重點,故本專題,主要在探討私人診所、醫師於稅賦申報時的應注意事項,以及稅賦申報的風險點與相關查稅模式解析,進一步掌握合法節稅的方式與方向,避免錯誤的規劃與違法的安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翰鼎顧問 的其他內容
一人企業負責人健保納保方式,依據負責人是否有正職及是否聘僱員工而有所不同。兼職創業者若已有正職並納保,則無需再為一人企業另行納保;全職創業者則需區分為自營作業者與自營業主,前者在未聘僱員工前可維持原有工會納保,後者則需以僱主身分於自家公司或行號納保。未依法納保將產生罰則,務必留意相關規定。
本文探討補教事業的不同經營模式,包括公司法人附屬經營與個人經營,並分析兩者在稅賦結構上的差異。從營業稅、獲益稅及健保補充保費的角度,分別清晰說明各種情況,以及如何依據經營者的需求來選擇適合的經營方式。透過本篇文章,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的瞭解,並做出合適的經營決策。
本文探討私人診所與總管理公司之間的顧問合約中所涉及的行政職能與合理性問題。文章分析了固定資產建置、耗材統購及資金調度等服務的必要性,以及簽約過程中需防範的合約合理性、顧問費用合理性及其與診療收入的關聯性。若合約不合理或顧問費用過高,可能導致醫師面臨法律風險及稅務問題,進而影響診所的財務健康。
一人企業負責人健保納保方式,依據負責人是否有正職及是否聘僱員工而有所不同。兼職創業者若已有正職並納保,則無需再為一人企業另行納保;全職創業者則需區分為自營作業者與自營業主,前者在未聘僱員工前可維持原有工會納保,後者則需以僱主身分於自家公司或行號納保。未依法納保將產生罰則,務必留意相關規定。
本文探討補教事業的不同經營模式,包括公司法人附屬經營與個人經營,並分析兩者在稅賦結構上的差異。從營業稅、獲益稅及健保補充保費的角度,分別清晰說明各種情況,以及如何依據經營者的需求來選擇適合的經營方式。透過本篇文章,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的瞭解,並做出合適的經營決策。
本文探討私人診所與總管理公司之間的顧問合約中所涉及的行政職能與合理性問題。文章分析了固定資產建置、耗材統購及資金調度等服務的必要性,以及簽約過程中需防範的合約合理性、顧問費用合理性及其與診療收入的關聯性。若合約不合理或顧問費用過高,可能導致醫師面臨法律風險及稅務問題,進而影響診所的財務健康。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你已經錯過2020年3月的世紀大崩盤了,還要錯過這次難得的「財富重分配」大好機會嗎? 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好幾位親朋好友問我關於「投資」的問題,藉著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首先還是要再度強調這個觀念:為什麼有必要投資?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