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球是圓型」這事實而言,「東」、「西」、「南」、「北」這些方位用詞都是相對性的,定位它們是以定位者自身位置決定。由此觀之,所謂「西方世界」、「東方國家」都不是準確可作為標示的名詞。中國相對於日本是「西方世界」,美國相對於中國是「東方國家」。現今通用的「西方文明」、「東方文化」是在世界政治強權的話語權之下產生的用語,站在一個需要有自尊的個人或國族存在立場,實在可拋棄這種「被定位」。
然而,敘述事情時,方位還是需要的,在既定的定義下,就要使用「東」、「西」的一般概念。飛進土耳其旅遊,這兩個方位用詞必須同時使用。就地理位置而言,土耳其是亞洲與歐洲交界地橋梁;就經濟而言,土耳其是「絲綢之路」的中路段;就國際政治而言,土耳其是歐亞爭奪的重鎮。不論「西方的歐洲」或「東方的亞洲」,在古代帝國擴張時,土耳其都少不了「被洗」的那一份。一洗再洗,洗出了土而其多樣豐富色彩繽紛的風土民情。順帶一提:「土耳其」一詞中譯譯自英語「Turkey」,在英語中有「火雞」、「愚蠢的人」等負面的意思,不好意思我也如此開玩笑過。這是「霸權用語」。近年土耳其政府已在國際官方名稱註冊改為「Türkiye」,如出口產品上「Made in Turkey」的英文標籤改為「Made in Türkiye」。
這不能說是土耳其被入侵,土耳其一詞是民族和語言的產物,不是地理的產物。土耳其概念產生於民族遷徙(擴張生活圈),依其字義是「突厥人的土地」。好了!這就是與中國有關係事,同時不能說和台灣歷史沒關係的事。約西元六世紀末七世紀初,突厥遊牧民族在中國北方興起,擁有今裡海到西伯利亞蒙古廣大領地,是為「突厥汗帝國」,與「中土」隋朝唐朝多有衝突。西元十世紀左右,突厥族的一支遷徙到如今土耳其處,建立塞爾柱帝國,後又分成大賽爾柱王國和羅姆蘇丹國。羅姆蘇丹國維繫約三百年後,在政爭中被另一突厥系取代,成立鄂圖曼帝國。鄂圖曼帝國以伊斯蘭教遜尼派為其國教,王朝充滿伊斯蘭元素,從建築、服飾、社會制度、飲食生活無一不受伊斯蘭教影響。建立鄂圖曼王朝的第一任國王塞利姆一世還成為伊斯蘭哈里發。在伊斯坦堡的托普卡匹皇宮,可看到鄂圖曼帝國的皇室蒐集珍寶,如同北京和台北的故宮。
鄂圖曼帝國了不起,從十三世紀延續到二十世紀初,電影《鄂圖曼祖國》可管窺這帝國的擴張史。在賽爾柱及鄂圖曼兩王朝於土耳其治理期,同時與「西方的」希臘羅馬帝國產生「互動」。這互動的中心點,就是永恆之城「伊斯坦堡」。西元前五世紀,希臘人即在今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瑪拉海的西岸建立一個城,取名「拜占庭」。至羅馬帝國於西元四世紀初在此擴建為君士坦丁堡,此為依據羅馬皇帝君士坦丁而命名,曰此地為「新羅馬」,同時後來成為拜占廷帝國東羅馬的首都。拜占庭也是基督猶太教一支的「東方正統教會」(東正教)的重鎮,在基督教會史上有太多的事情發生於此。公元五百多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雄厚的國力支持之下,建造了聖索菲亞大教堂,堪稱基督教堂的「至聖所」,當時在基督教世界的教堂無與倫比。
然而,推翻了土耳其國父凱末爾讓各宗教在土耳其和平共存的決議,近期土耳其執政者要將土耳其伊斯蘭教化,以獲得政治資源,就將聖索菲亞大教堂內部穹頂及其他部分的珍貴圖像完全擦乾抹淨,將聖索菲亞大教堂變成博物館,同時預備將其轉為清真寺。這實在是……,敬虔的穆斯林應該不會同意吧?
以基督宗教為國教的拜占庭帝國,在西元六世紀左右,受到南方沙漠地區阿拉伯人興起伊斯蘭部落的爭奪,在君士坦丁堡產生動亂。近七個世紀(約有七百年啊!)君士坦丁堡在撒拉丁等撒拉遜人(拜占庭帝國戰爭阿拉伯方代表人物)及天主教羅馬教皇鼓吹的十字軍獅心國王等歐洲侯國(拜占庭帝國戰爭西方十一次十字軍東征代表人物)蹂躪下,體無完膚。直到十五世紀中葉,鄂圖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征服者」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從此改名為「伊斯坦堡」,並重建風華。一座世界之城,在歷史東西軍和戰中破敗又興起,我能走進其間,何等珍貴的旅人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