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Daily Information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 Intel宣布將晶圓代工部門設為獨立子公司之外,尚未打算出售,有望加速高階製程給台積電、另外成熟製程與聯電結盟12奈米製程提攜、並與智原科技攜手Arm英特爾18A製程開發基於Arm Neoverse運算子系統的64核系統單晶片
    • 晶圓代工事業簽下Amazon,AWS已設計多款應用在資料中心的晶片,並委託Intel為其中一個版本的晶片進行封裝、未來將採用18AP及14A製程為亞馬遜進行更多晶圓代工
    • Intel額外獲得美國政府30億美元直接補助,繼今年3月獲得美國政府「晶片法案」直接補助最高85億美元,協助Intel在美國興建晶片廠房、額外30億美元直接補助是根據美國「晶片法案」中的「安全飛地計畫」,將加深英特爾與國防部的合作,協助國防部興建晶片製造廠房
      • 德國和波蘭建廠計畫推延兩年,德國政府並把補貼金額加碼至近100億歐元,波蘭政府補助18億美元、取消馬來西亞廠的計畫,但美國建廠計畫則不受影響
    • 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學人近期一篇文章提出一個搶救方案,IC設計業者頗希望Intel Foundry可以成功存活,不然先進製程大家都只能靠台積電,這對產業來說並不明智,加上台灣又面臨中國威脅
      • 最後一搏方式:Amazon、Google、微軟等科技巨頭可考慮投資英特爾晶圓廠業務,類似2012年ASML從英特爾、台積電和三星等主要客戶籌集資金,開發新一代晶片製造工具。當年英特爾投資31億美元取得31%股份,在2018年已經全數出清,但若留到現在,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相當於英特爾市值的五分之三
  • 全球晶圓代工依舊穩由台積電獨占鰲頭,24Q2台積電市占率62%,業績超標且創高,主要來自於3奈米和5奈米製程產能滿載,合計兩種製程佔合併營收比重高達50%、市佔第二名三星13%,顯然短期內三星欲藉由削價競爭、變更製程名稱的策略無效
    • 中芯2024Q1-Q2均為全球晶圓代工第三名,市占率為6%優於2023年,受惠中國國產化政策的推動、對岸在CIS、PMIC、物聯網、TDDI和LDDIC等需求出現復甦、替華為代工7奈米製程的加持,不過毛利率的表現卻明顯不佳
    • 2024Q2第四至六名依序為聯電、格芯、華虹集團,市占率均維持首季的水準,分別為6%、5%、2%,雖然中芯、華虹集團目前仍在全球晶圓代工排名前六大排行中,不過受到製程技術推進受限且陷入價格戰,兩家毛利率與產能利用率呈現逆向走勢,也就是代工越多反而賠越多,獲利大幅衰減、同時Intel仍未能擠進前十大全球晶圓代工排行
      • 聯電專注22奈米HV和55奈米RF SOI/BCD等,減少投資LDDIC和NOR Flash等大宗商品,特殊製程的比重持續拉高至7成,將有利未來避開與中國成熟製程正面衝突,減緩對岸未來產能大量開出後所帶來的負面削價競爭之影響
      • 聯電看好AI未來市場發展潛力,將積極布局包括高速傳輸、電源管理IC、MCU等相關晶片代工市場,故聯電預期未來至少可取得AI相關應用10~20%的市場需求
  • SK海力士24Q3銷售額有望首超Intel,SK海力士在7–9月營收有望衝上創紀錄的128億美元,歸功高頻寬記憶體晶片等高價值產品的需求、美國AI巨頭輝達,預計將以281億美元的季度營收續居龍頭;三星第二,營收預期有望攀抵破紀錄的217億美元
    • 2024Q3輝達、三星、SK全球晶片市場的銷售占比預期,分別16%、12.3%、7.3%
  • 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看壞DRAM市況並同步唱衰當紅HBM後市,預期隨著市場分散化以及AI領域投資達到高峰,2025年HBM市場可能供過於求、惟記憶體業者普遍不認同大摩的觀點,認為HBM市場一路旺到2025年無虞
    • 大摩認為每家記憶體廠都在根據HBM產出的最佳可能情況進行生產,將全球原本用於生產DRAM的15%產能轉換至生產HBM,這只需要少量的資本投資,預估僅不到2024年DRAM晶圓製造設備的10%,若按此計畫進行,HBM產能可能面臨過剩
    • 現階段業界良好的HBM供應狀態,2025年時,恐面臨實際產出可能會逐漸趕上、甚至超過當前被高估的需求量。一旦上述問題浮現,導致HBM供過於求,記憶體廠可把產能挪回製造DDR5,並閒置一小部分後端設備
  • Wi-Fi 7市場預計從2023年的10億美元增加到2030年的242億美元,CAGR 57.2%
  • 字節跳動計畫與台積電合作,在2026年前量產其自主設計的兩款AI晶片,並預定數十萬片晶片產量,減少對價格高昂的輝達晶片的依賴,可節省數十億美元的成本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aily Information/Market News
0會員
6內容數
Daily Information/Market News
2024/09/16
Tech news, wifi7, server, smart phone
2024/09/16
Tech news, wifi7, server, smart phone
2024/09/15
Global EV sales and opportunity
2024/09/15
Global EV sales and opportunity
2024/09/13
Tech news, HBM, EV
2024/09/13
Tech news, HBM, EV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先前有消息指出,為了將低對外購 AI 晶片的依賴,微軟投資支持的生成式 AI 應用大廠 OpenAI 已經開始自行設計與生產相關晶片的計畫,並且已經接觸了包括博通 (Broadcom) 等多家晶片大廠。
Thumbnail
先前有消息指出,為了將低對外購 AI 晶片的依賴,微軟投資支持的生成式 AI 應用大廠 OpenAI 已經開始自行設計與生產相關晶片的計畫,並且已經接觸了包括博通 (Broadcom) 等多家晶片大廠。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在半導體科技頂端的台積電和ASML都發布了財報,面臨回檔壓力的AI半導體還有戲嗎?
Thumbnail
在半導體科技頂端的台積電和ASML都發布了財報,面臨回檔壓力的AI半導體還有戲嗎?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日經新聞11日報導,供應大量產品、半導體給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等客戶的台灣主要企業營收續增,主因AI相關需求續旺,加上PC相關需求出現復甦跡象。
Thumbnail
日經新聞11日報導,供應大量產品、半導體給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等客戶的台灣主要企業營收續增,主因AI相關需求續旺,加上PC相關需求出現復甦跡象。
Thumbnail
未來將新增 AI & 半導體巨頭財報之個人解讀。
Thumbnail
未來將新增 AI & 半導體巨頭財報之個人解讀。
Thumbnail
AI晶片市場報告顯示AI晶片競爭白熱化發展,市場延續產業輪動後的逢低買盤並且初步有墊高現象、股債同步表現,市場關注MU財報。
Thumbnail
AI晶片市場報告顯示AI晶片競爭白熱化發展,市場延續產業輪動後的逢低買盤並且初步有墊高現象、股債同步表現,市場關注MU財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