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孩》

更新於 2024/09/2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裡,克拉考爾提到電影強調的「偶然性」。而在《美國女孩》短暫的校園鏡頭中,強烈感受到鏡頭的「獨斷性」帶出的零星畫面,所呈現的校園生活也勾勒出我心裡油然生出的強烈質疑:『在校園生活真的沒有一絲的有趣可言嗎?』『學生都是考試機器嗎?』或許我們知道這是導演要呈現台灣教育氣氛的縮影,但是導演的手法不禁讓人感覺到這個描述生活的方式太過於平面化,沒有透過電影反應生活的側面印象,感受到的是缺乏層次以及武斷。台灣人的記憶裡,在校園的生活中,縱使再有壓抑,總是能找到同儕之間有趣的部分,例如下課去福利社買東西、跟同學談笑之間的那種單純與喜悅。

 

排除「偶然性」,劇情縱使刻意的編排,起承轉合也不明顯,在情感的鋪成方面感受不到多層次的呈現。

 

例如在家庭生活的部分,女孩一直都對家人之間的溝通沒有任何的思考跟反省,即使媽媽百忙中帶他們去吃懷念的美國冰淇淋,之後,女孩依舊對自己的校園演講稿堅持著一樣的內容,想透過校園演說發洩她對媽媽的恨意,而卻在被爸爸打了一頓之後,女孩偷偷去馬場摸馬再被警察帶回來,猛然的,她就想感受媽媽的愛了,情感的處理不夠立體性、讓人感到唐突、感受不到角色的心裡歷程。

 

許多的劇情設定也令人出戲,例如,喊窮卻買梳妝台放在已經顯的狹小的家裡,喊窮卻讀私立學校、喊窮卻在美國有房子不賣掉,讓人感受到導演想呈現一個她所認知的鬼島吧,待在這裡的一切都是不得已的,於是,角色情緒伴隨在劇情推動的過程裡,給觀眾的感受上是支離破碎的、難以帶給觀者情感連結的合理性。

 

求學階段的小女孩,感受著內心世界的崩塌,如同世界末日一般;同樣的角色心境、截然不同的時代,《偷書賊》中的小女孩,人生同樣經歷一種世界末日的光景,在逃避納粹追捕的過程,我們可以看見小女孩找到生命中的光輝,是僥倖、也是其純粹的心智帶出了影響;求知若渴的同時,找到禁書,當作寶藏一樣藏起來、人們之間相處的互相守望,在時代下苟且偷生之間也能展現的溫馨細節,「運用人生側面的鏡頭描寫之下,強烈的對比更能使觀者感受到當下的壓抑與不得已的殘酷氛圍」,我舉這樣稍微極端的例子,來反應在《美國女孩》當中,完全找不到這樣層次感的情緒鋪成。

 

我後來才查詢了一下導演的背景,我想我可以理解了,這就是導演的小時候回憶,從美國回來台灣的記憶應該是讓她十分的憤恨,對台灣的一切都是負面的「控訴」,所以有這樣的台灣是座「鬼島」的獨斷塑造,導演想特別去強調她當時跟著癌症的媽媽回來台灣治療,感受台灣的一切都是糟糕的。

 

並且,感覺上導演急於塞入自己的小時候記憶,劇情中的許多零碎內容,都沒有連貫性,也無法成為視覺上的情緒鋪成,例如爸爸買的腳踏車、頂樓養鳥的鄰居。

 

反思,也或許導演就是要呈現一個嬌生慣養的美國女孩,回來台灣之後,繼續想要騎馬,想要跟別人過不一樣的生活,是她讓自己格格不入的;於是,這部片是要批判美國女孩?還是只是一個忠實的記錄美國女孩的心境?但是即使是後者,卻感受不太到女孩的情感波動,在女孩考不及格不站起來,在教室被老師罵的那場劇中,導演沒有刻意去營造壓抑的情緒,鏡頭是直接以跟拍的形式跟著主角的走位,並使用長焦段鏡頭,周圍的畫面是糊的,整間教室裡我們只能看得到主角的側臉、眼神,我們可以感受到這部戲的焦點的確是圍繞在這位「美國女孩」的身上沒錯,不過如我前面述說,情感的塑造卻是失敗的。

 

還是前者?這部片就是單純的在批判著「美國女孩」吧,導演想呈現自己當初的樣子,並且用鏡頭批判自己。那我想,這部電影的呈現是導演非常個人化的情緒表達作品,但是大部分的台灣人應該是沒有共鳴的。

 

在我尋找相關的評論後,我看到也許那些從小移民的台灣觀眾會有感觸吧,在家庭衝突與小孩的叛逆期描述會有感觸。

 

另一批觀眾,我想是歐美各國的觀眾吧,看到這故事也會感到一個耳目一新的體驗,「原來到美國生活的台灣人,他們的原鄉背景是這個模樣、原來台灣人的教育制度是這樣的糟糕、台灣的經濟狀況這麼糟,無論是從色調、美術看來,台灣彷彿是一個落後的國家一般」,以至於讓這部電影在西方國家也許稍微有些話題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第 61 屆金馬獎死亡之組落在影后提名名單中,五位入圍者傳神表述出五種亞洲女性困境與姿態,包括喪女的母親、受感情詐騙的女菁英、喪侶女同志不受法律保護的處境、弱勢族群適應社會的旅程,以及受困於親情的年輕靈魂模樣。本文介紹五位準影后在片中所飾演的角色故事、以及表演亮點。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堤:於我是典故。那種拼接,眷戀,預感,顧盼游移。那種目睹,銘刻,追寫,時態逡巡。那種失不償得的向心情感,轉瞬而逝的和煦之光,回眸而哀,望路而傷。於我是本格。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第 61 屆金馬獎死亡之組落在影后提名名單中,五位入圍者傳神表述出五種亞洲女性困境與姿態,包括喪女的母親、受感情詐騙的女菁英、喪侶女同志不受法律保護的處境、弱勢族群適應社會的旅程,以及受困於親情的年輕靈魂模樣。本文介紹五位準影后在片中所飾演的角色故事、以及表演亮點。
作為近年為數不多參加金馬競賽的港產電影,《幻愛》以如夢似幻的畫面及配樂描述精神病患者的情愛妄想,是部充滿新意的佳作。本片將屯門拍得像美不勝收的日系電影,甚至男女主角在現實生活發展成情侶關係,都在香港當地蔚為話題。如同台灣近期適逢歐美大片取消的狀況,本片靠著口碑獲得不少香港觀眾進戲院支持。港幣600
台灣電影《孤味》描寫著一個靠賣蝦捲養大女兒的單親媽媽的家庭故事,林秀英獨自撫養三個女兒,各個事業有成。但就在自己七十歲生日當天林秀英接到了一個噩耗,自己那離家多年的丈夫去世了,並且身邊陪著的是另一個女人,這時從丈夫離開的原因、宗教信仰、還有各式各樣的問題,都隨著這天揭開傷疤。
這一切就是來自傳統的反響與回聲,是理性無法理解的生命層次,也是對於超自然的模糊想像與種族情結的側寫。整部電影的影像敘事後勁十足,講述人神之間的超自然關係、種族之間的複雜情結、邊陲地帶的對立衝突。人心與神性,哪一個是令人不寒而慄催命符? 如何才找到一家之主阿昌
堤:於我是典故。那種拼接,眷戀,預感,顧盼游移。那種目睹,銘刻,追寫,時態逡巡。那種失不償得的向心情感,轉瞬而逝的和煦之光,回眸而哀,望路而傷。於我是本格。
兩人的愛,讓健一結下不只一份緣,更協助他走進一個家,慢慢的,其中的緣,竟也成了他的根,如同一座燈塔,引領迷航的他,總是找到回家的路。背景中不斷落雨的港都,更是一往情深的悲傷,因此,那些落下的水,不只是雨,更是心裡的淚,還有那些不能表露的脆弱,樸實靜謐,卻又擲地有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部動畫電影的評論,主要描述了兩位少女之間的友情和夢想的故事。影評還在詢問兩個重大問題:追求夢想是否值得撇下一切,以及出門和留在家中哪個是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雖然三套作品風格迥然不同,但在不同層面上都跟「夢/夢想」有關……電影就是讓夢想實現的地方,對吧? (下有劇透)
Thumbnail
迴響於耳的固定音高、隨著變聲期消逝的純真,《去唱卡拉OK吧!》是一部以搞笑幽默包裝的青春成長故事,它以明快的故事節奏以及鮮明的角色形象,讓觀眾總能被荒誕的詼諧片段逗樂,同時也以兩個乍看毫無共通性的角色間的真摯互動,側寫少年面對改變與青春消逝時的躊躇不前......
Thumbnail
青少年讀書會來到編號第71號(青少年讀書會第11年),預計閱讀《未曾上映的電影》。我個人超喜歡這個故事。因為有太多主題可以討論與思考。 . 我們都是膽小鬼,害怕回憶。但,我們渴望回到過去,彌補遺憾。「人生無常令人痛苦,但世界就是這樣......我們又能改變什麼?」那就鼓起勇氣,跨入這家
電影觀後感分享,內容描述了對於臺北電影節的一部日本電影異國日記的感想。著重於該電影故事情節的內容和影片的觀影感受,以及對該片在漫畫劇情交代上的期待。
Thumbnail
影劇隨筆,用比較精煉的篇幅講這些影劇在我心中的感受。這次帶來的,是以因緣包裝浪漫詩意又些微哀傷的《之前的我們》、尋求自我認知的童真美麗《怪物》,還有以叔姪為核心的奮力生存日記《殺人者的購物中心》。
Thumbnail
精緻的影像,純粹與細緻的捕捉,令人想到比利時電影《親密》談著類似除了兒童成長之外,由小孩帶出事物的純粹狀態。時常在電影中呈現小女主角凱特不愛講話如靜物般,和她的有關的「靜物拍攝」:有時捕捉她無意義碰觸外界的事物抽象感。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台灣人看香港,曾經像一面鏡子。那一頭是 DNA 相近的人事物,又來自不同的文化涵養。我們的流行娛樂符碼曾經如此靠近,甚至共享某種在無憑、無依的精神家園上,乘著經貿大勢向上飆颺的機緣。這些日常(與非日常)的經驗點滴,透過各自寫實(或不寫實)的方式,被記錄在七〇/八〇/九〇年代的台港電影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部動畫電影的評論,主要描述了兩位少女之間的友情和夢想的故事。影評還在詢問兩個重大問題:追求夢想是否值得撇下一切,以及出門和留在家中哪個是更好的選擇。
Thumbnail
雖然三套作品風格迥然不同,但在不同層面上都跟「夢/夢想」有關……電影就是讓夢想實現的地方,對吧? (下有劇透)
Thumbnail
迴響於耳的固定音高、隨著變聲期消逝的純真,《去唱卡拉OK吧!》是一部以搞笑幽默包裝的青春成長故事,它以明快的故事節奏以及鮮明的角色形象,讓觀眾總能被荒誕的詼諧片段逗樂,同時也以兩個乍看毫無共通性的角色間的真摯互動,側寫少年面對改變與青春消逝時的躊躇不前......
Thumbnail
青少年讀書會來到編號第71號(青少年讀書會第11年),預計閱讀《未曾上映的電影》。我個人超喜歡這個故事。因為有太多主題可以討論與思考。 . 我們都是膽小鬼,害怕回憶。但,我們渴望回到過去,彌補遺憾。「人生無常令人痛苦,但世界就是這樣......我們又能改變什麼?」那就鼓起勇氣,跨入這家
電影觀後感分享,內容描述了對於臺北電影節的一部日本電影異國日記的感想。著重於該電影故事情節的內容和影片的觀影感受,以及對該片在漫畫劇情交代上的期待。
Thumbnail
影劇隨筆,用比較精煉的篇幅講這些影劇在我心中的感受。這次帶來的,是以因緣包裝浪漫詩意又些微哀傷的《之前的我們》、尋求自我認知的童真美麗《怪物》,還有以叔姪為核心的奮力生存日記《殺人者的購物中心》。
Thumbnail
精緻的影像,純粹與細緻的捕捉,令人想到比利時電影《親密》談著類似除了兒童成長之外,由小孩帶出事物的純粹狀態。時常在電影中呈現小女主角凱特不愛講話如靜物般,和她的有關的「靜物拍攝」:有時捕捉她無意義碰觸外界的事物抽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