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的可惜之作《返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返校》 「失敗的電影」

就我而言是如此,首先,這部電影絕對充滿爭議,在行銷宣傳上、炒作起的聲量與票房可以被認為是成功的;在精神層面上,沒有繼承原著遊戲的大膽與創新態度,只是仿其形來重現,配合電影而改變的部份也沒有「超越」遊戲帶來的體驗。為什麼我說應該要「超越」,我知道遊戲與電影是不同的媒介,這兩種媒介並無法隴統的說誰優於誰,於是在電影呈現中,應該要把身為電影這個媒介能夠表現的優勢突顯出來卻沒有做到,就變成了只是為了附合遊戲而成為的一個平庸電影作品了。 硬是要嚇人的聲音與破碎的剪輯內容,劇情沒有深入,無法聚焦在探討的議題上,到頭來感受不到要表達的意義為何,或是在劇本創作上,使觀眾感受不到在角色身上的情感投射,以至於沒有任何的觀影起伏,只是刻意的製造緊張與嚇唬人的把戲罷了。 獲得金馬獎的最佳改編劇本獎,有點過譽。獲得台北電影獎的最佳劇情長片我也很意外。 如果是我的話會怎麼改編呢? 同一屆的競賽片,我認為該由《灼人祕密》來替代《返校》的最佳劇情長片 我的改編方式,會不忠於原著遊戲,只會用原著遊戲的懸疑與驚悚作為一個風格與氛圍,在剪輯與分鏡規劃上這樣子做,但是在劇情走向我會完全不一樣,會更著重在呈現懸疑、解謎的過程,讓觀者跟著角色,去經歷、去做情感投射,結局我一樣會做悲劇,會呈現時代氛圍下的無所適從與無力感。 電影創作一定無法完全按照遊戲的內容去移植過來,例如遊戲的互動性,透過尋找線索、獲得道具,身為玩家一定會有解謎的互動性,但是在電影當中無法如法炮製整個過程,影像中的每個線索與道具都有其符號意義,最終會導向結局,必須好好的使用每個影像的符號。而在這部電影中,製作的解謎成份完全不夠,而且刪減遊戲原著的內容也過多,變成只有複製了影子一般,肉體靈魂與精神完全不在。 也許有人要反駁我:「也許導演的本意不是在解謎與懸疑,這些只是氛圍,主軸就是一個恐怖的劇情片」,這本來也是我所反思的,但是事實卻證明我本身推論的沒有錯,因為導演在專訪中也說過:「《返校》的定位並不是鬼片,而是心理驚悚類型,也更著重在謎團、緊張氣氛、角色發展和懸疑性。因此我們花了很多力氣在處理角色情緒和令人不安的驚悚元素,希望故事的後座力能讓觀眾帶出電影院。」 來自 <https://www.fountain.org.tw/issue/taiwan-movie/detention-qa-with-john-hsu> 所以,反倒是「鬼片是氛圍,解謎與懸疑是主軸」,但卻是處理失敗的一部電影了。我看到在這部電影中,劇情上一直在刻意製造嚇人的音效跟畫面,但是導演所說的解謎與心理成份實在太少。 在訪談中,導演又說: 這是一部100%產自於台灣,題材屬於台灣,情感精神上也屬於台灣的電影。不管是對恐怖、驚悚類型、對解謎有興趣,或者關心這段歷史的觀眾,都能夠在《返校》中找到樂趣和共鳴。加上每個階段中,整個團隊都是火力全開,卯足全力地注入各自的才華和精力。以台灣電影的現況來說,我認為都是非常難得一見的超大型製作。 來自 <https://www.fountain.org.tw/issue/taiwan-movie/detention-qa-with-john-hsu> 我實在無法認同以台灣的歷史悲劇作為靈感的電影會用「樂趣」來形容,導演跟劇組真的有做深入的歷史研究嗎,還是只是從遊戲當中尋找蛛絲馬跡而已,卻其實摸不著邊際、透不到真正的根基與精神,也難怪這部電影這麼讓人難以有共鳴,實在可惜。 在這歷史背景當中,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帶來的不只是人民的家庭悲劇而已,更是使整個台灣在國際地位上的慘劇。 「以我們的在台經驗,極清楚前行政長官陳儀的施政已使人民對中央政府離心,許多人不能不感到,日治下的台灣情況反而比較良善。中央政府失卻了向中國人民和世人表明其有能力勵行廉能政治的良機,… …。」《中美白皮書》第三零九頁 此頁美國對台的《中美白皮書》為一九四七年八月十七日所寫,記錄著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之後的事件,包括:法國撤銷承認蔣政權、加拿大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再者,尼克森總統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接著蔣政權被逐出聯合國(而非以往台灣教科書所教因為漢賊不兩立,所以蔣總統自行退出聯合國)、黨外人士興起以及逃往瑞典與美國等、美援台灣的過程所紀錄的蔣家貪婪。這些都是由返校這些事件所相繼引發,而在這部電影當中,我感受不到製作的宏觀以及事件處理的獨創性。 也或許這是李烈的監製風格,看了一些她的電影,以及她在金馬電影學院的課堂模式,發現她總想多方討好去為了票房,以她身為監製的立場我可以理解,但是她監製的電影總不夠破格大膽的呈現創作的力道。 相較之下葉如芬的電影就多元且後勁十足,例如楊雅喆的《男朋友女朋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Wall E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電影講述了兩位天文物裡學加發現了計算出一顆遙遠的巨大彗星將在半年後撞擊地球,其威力將毀滅地球。 這部災難與喜劇包裝的電影諷刺了現今的社會現象,真實呈現每個人會有的反應,無論是政治操作,或是商人的宣傳,民主政治脫離不了的政治金援導致財閥操縱著政府以及真相的表述,而在社會當中沒有保持獨立思考的
劇情發生在上個世紀的法國,以一個虛構的地方報社為主體圍繞著四段作家記者報導的故事,電影中的事件與人物均有現實的參照,並且帶出了導演對於法國文化的致敬與想像。四段故事更是描述了記者參與在故事當中的真實經歷,並且拿捏所謂的「報導中立」,又思索所謂的「報導中立」是否真實存在著。當一份報導文章的出現,同時也
《時代革命》 2021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時代革命的命題從一九八四年《中英聯合聲明》開始,電影的剪輯安排了好幾個章節,整部電影用兩個主要的角度來紀錄:一、用微觀的角度,紀錄參與的當事者之故事,與當事者們的感受。二、另一方面,用宏觀的角度看事件之起承轉合,以及對非現場的學者訪問等等。時間以線性的
《台灣男子葉石濤》 「為什麼選擇用諷刺的手法?」 「因為一個弱小的民族最大的武器便是隱藏自己。」 何謂台灣民族? 身在台灣,命運載沉載浮,究竟該歸向何處,歷經各方勢力武力割據,荷蘭、西班牙、鄭氏、清朝,日本統治與二次世界大戰,糧食緊縮、皇民化的嚴格管理之下生活困苦。戰後,代表盟軍
「一個個大大的罐子,裡頭各種鱗片與花紋,隨著角度閃爍著奇異的光線折射,是一條條的蛇,每一個罐子裡都裝滿好幾條的大蛇,而且都在活動著。」這是鄭問在華西街專注所看著的景象,他讚嘆、並且隨著蛇的動作在模仿著。在鏡頭裡,友人述說著鄭問的種種過往,他的故事彷彿一片大大的明鏡,給予螢幕前的觀眾反思。 在鏡
在《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裡,克拉考爾提到電影強調的「偶然性」。而在《美國女孩》短暫的校園鏡頭中,強烈感受到鏡頭的「獨斷性」帶出的零星畫面,所呈現的校園生活也勾勒出我心裡油然生出的強烈質疑:『在校園生活真的沒有一絲的有趣可言嗎?』『學生都是考試機器嗎?』或許我們知道這是導演要呈現台灣教育氣
電影講述了兩位天文物裡學加發現了計算出一顆遙遠的巨大彗星將在半年後撞擊地球,其威力將毀滅地球。 這部災難與喜劇包裝的電影諷刺了現今的社會現象,真實呈現每個人會有的反應,無論是政治操作,或是商人的宣傳,民主政治脫離不了的政治金援導致財閥操縱著政府以及真相的表述,而在社會當中沒有保持獨立思考的
劇情發生在上個世紀的法國,以一個虛構的地方報社為主體圍繞著四段作家記者報導的故事,電影中的事件與人物均有現實的參照,並且帶出了導演對於法國文化的致敬與想像。四段故事更是描述了記者參與在故事當中的真實經歷,並且拿捏所謂的「報導中立」,又思索所謂的「報導中立」是否真實存在著。當一份報導文章的出現,同時也
《時代革命》 2021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時代革命的命題從一九八四年《中英聯合聲明》開始,電影的剪輯安排了好幾個章節,整部電影用兩個主要的角度來紀錄:一、用微觀的角度,紀錄參與的當事者之故事,與當事者們的感受。二、另一方面,用宏觀的角度看事件之起承轉合,以及對非現場的學者訪問等等。時間以線性的
《台灣男子葉石濤》 「為什麼選擇用諷刺的手法?」 「因為一個弱小的民族最大的武器便是隱藏自己。」 何謂台灣民族? 身在台灣,命運載沉載浮,究竟該歸向何處,歷經各方勢力武力割據,荷蘭、西班牙、鄭氏、清朝,日本統治與二次世界大戰,糧食緊縮、皇民化的嚴格管理之下生活困苦。戰後,代表盟軍
「一個個大大的罐子,裡頭各種鱗片與花紋,隨著角度閃爍著奇異的光線折射,是一條條的蛇,每一個罐子裡都裝滿好幾條的大蛇,而且都在活動著。」這是鄭問在華西街專注所看著的景象,他讚嘆、並且隨著蛇的動作在模仿著。在鏡頭裡,友人述說著鄭問的種種過往,他的故事彷彿一片大大的明鏡,給予螢幕前的觀眾反思。 在鏡
在《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裡,克拉考爾提到電影強調的「偶然性」。而在《美國女孩》短暫的校園鏡頭中,強烈感受到鏡頭的「獨斷性」帶出的零星畫面,所呈現的校園生活也勾勒出我心裡油然生出的強烈質疑:『在校園生活真的沒有一絲的有趣可言嗎?』『學生都是考試機器嗎?』或許我們知道這是導演要呈現台灣教育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對我來說,這部作品就是封獻給創作者的情書,它的劇情、分鏡和世界觀都決定了─它是篇令人回味的小品,而不是部人氣爆棚的大作。但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不僅獲得大獎,還被製作成電影,甚至票房上億,讓我不禁思考這究竟是為什麼......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驀然回首》。 這是一部很值得去看的好作品,但是電影要看,原作漫畫更要看。 搞不好你會跟我一樣,比較喜歡原作漫畫,而非電影。 電影確實有表現出漫畫的場景,但是我並不是很喜歡電影表現故事的節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UhxA_
Thumbnail
《驀然回首》電影心得 🖋暴雷注意 🖋個人觀影心得分享,如有解釋違,敬請見諒
Thumbnail
雖然三套作品風格迥然不同,但在不同層面上都跟「夢/夢想」有關……電影就是讓夢想實現的地方,對吧? (下有劇透)
Thumbnail
誠實而言,我已經好久沒有完整的看過一部電影了。大部分看到一半就失去了興致,但是這一部,我是一口氣直接來了個三刷。。。下面我就分享一些自己認爲有趣的點,可能有點亂哈哈
Thumbnail
!!劇情暴雷!! 記錄個人心得及想法 我不太會寫什麼深度心得文,希望大家輕鬆看看哈哈 會去看這部電影的契機是因為網路上偶然瞥見這部電影很好評、很感人,第一印象還覺得畫風不太會是我喜歡的風格,頂多劇情好入口吧?所以放鬆地去看了,因為我完全沒查資料做功課,哇塞~電影開始播放之後我完全不知道到這是
Thumbnail
跟我原本想的不一樣。 到家一陣子腦袋還是糊糊的。跟每一個人相遇,在對方身上留下一些東西,也帶走了一些。我們都在練習,試錯,成長,變得更懂的體貼,更成熟的人。我以為,啊,想說電影應該尾聲了,這次可以安全下莊,錯了!!! 自己看電影蠻快樂的,不要像上次那樣,看個早場結果變成一人包場就好。影廳太空曠了
Thumbnail
完全沒有對話的動畫片 內容卻是非常的大人 故事他們理解沒有問題 但對於最後機器人的選擇 兩個人卻是有不同的看法 對此有一些討論 雖沒辦法理解太多深層的意義 但對於道別 也各別做出了選擇
剛剛去看了這套戲,嘩,沒有賣弄慘情的劇情,很平淡老師和學生的相處,但我默默流了不少淚。強推,在CG,superhero 主流電影業,這類小品真是清泉。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對我來說,這部作品就是封獻給創作者的情書,它的劇情、分鏡和世界觀都決定了─它是篇令人回味的小品,而不是部人氣爆棚的大作。但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不僅獲得大獎,還被製作成電影,甚至票房上億,讓我不禁思考這究竟是為什麼......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驀然回首》。 這是一部很值得去看的好作品,但是電影要看,原作漫畫更要看。 搞不好你會跟我一樣,比較喜歡原作漫畫,而非電影。 電影確實有表現出漫畫的場景,但是我並不是很喜歡電影表現故事的節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UhxA_
Thumbnail
《驀然回首》電影心得 🖋暴雷注意 🖋個人觀影心得分享,如有解釋違,敬請見諒
Thumbnail
雖然三套作品風格迥然不同,但在不同層面上都跟「夢/夢想」有關……電影就是讓夢想實現的地方,對吧? (下有劇透)
Thumbnail
誠實而言,我已經好久沒有完整的看過一部電影了。大部分看到一半就失去了興致,但是這一部,我是一口氣直接來了個三刷。。。下面我就分享一些自己認爲有趣的點,可能有點亂哈哈
Thumbnail
!!劇情暴雷!! 記錄個人心得及想法 我不太會寫什麼深度心得文,希望大家輕鬆看看哈哈 會去看這部電影的契機是因為網路上偶然瞥見這部電影很好評、很感人,第一印象還覺得畫風不太會是我喜歡的風格,頂多劇情好入口吧?所以放鬆地去看了,因為我完全沒查資料做功課,哇塞~電影開始播放之後我完全不知道到這是
Thumbnail
跟我原本想的不一樣。 到家一陣子腦袋還是糊糊的。跟每一個人相遇,在對方身上留下一些東西,也帶走了一些。我們都在練習,試錯,成長,變得更懂的體貼,更成熟的人。我以為,啊,想說電影應該尾聲了,這次可以安全下莊,錯了!!! 自己看電影蠻快樂的,不要像上次那樣,看個早場結果變成一人包場就好。影廳太空曠了
Thumbnail
完全沒有對話的動畫片 內容卻是非常的大人 故事他們理解沒有問題 但對於最後機器人的選擇 兩個人卻是有不同的看法 對此有一些討論 雖沒辦法理解太多深層的意義 但對於道別 也各別做出了選擇
剛剛去看了這套戲,嘩,沒有賣弄慘情的劇情,很平淡老師和學生的相處,但我默默流了不少淚。強推,在CG,superhero 主流電影業,這類小品真是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