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繪本】豆子和葡萄可以是一家人嗎?

【兒童繪本】豆子和葡萄可以是一家人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金石堂

圖片來源:金石堂


我們對於一家人的既定印象通常是外貌相似,所以總是會下意識地去觀察或評論孩子像爸爸或是媽媽,倘若長得不像父母,便會感到些許奇怪,甚至發出疑問:「那到底像誰呢?」


無論長得像或不像,都很可能引發當事人心中的不快,就如同《豆子和葡萄可以是一家人嗎?》繪本中的主角「珍珠」在某一天被指為「豆子」,讓一直以來認定自己是葡萄的珍珠感到非常震驚,原來自己與感情融洽的葡萄家族竟然不是真正的一家人?


傷心難過的珍珠被混亂的思緒所籠罩,在無法思考的情況下離開家裡,也意外地加入了一場幫黃色水果尋親的行動,因而理解到原來家人的定義不一定只是單憑外貌決定,而是願意付出愛與陪伴也能稱之為家人。


作者阿部桃子很擅長以水果作為創作題材,並且帶領讀者去思考關於自我的定位。很多時候我們會不自覺地被普世價值所影響,但靜下心來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以及用感恩的心態去看待,會發現不需要受限於框架,只要能充分感受到真誠的關懷,都值得我們去珍惜這份美好的情誼。




avatar-img
射手媽咪婷婷的沙龍
209會員
1.2K內容數
射手媽咪婷婷的 Premiu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有一次孩子問我說:「媽媽,為什麼妳不管跟誰都有話聊?」 其實,我覺得秘訣在於找到與不同人的共同話題。 雖然聽起來容易,但其實最需要的是對他人的好奇心,以及善於觀察的敏銳力,更重要的是適時地給予對方具體的讚美,再附帶真誠的微笑,我想就能讓溝通順暢,還能增加彼此的好感度。 許多人總
當一個人從這個世界上消失,能從哪裡爬梳過去活著的痕跡呢? 有人說是從別人的記憶裡,亦有人說從遺留下來的物品去拼湊,而日本小說家中山七里在《特殊清掃人》這部作品裡告訴我們「房間」才能體現一個人在世時最真實的樣貌。 所謂的「特殊清掃」指的不只是垃圾屋,而是涵蓋凶宅的居家清潔,隨著「孤獨死
如果有機會進入Amazon工作,我想應該有不少人會馬上點頭答應,但真正的考驗恐怕是進了公司之後才開始,而這本書的作者正是在Amazon工作12年的女性高階主管,細數自己從面試到離職的工作歷程。 我想大家可以想像進入這樣的公司肯定有龐大的工作量,但根據我過去的職場經驗來看,其實工作量大並不是
關於「上學」的繪本,或許大家會對於內容有既定的想像,無非是講述分離焦慮,或是傳遞學校會如何形塑及影響孩子,但《小熊學校》的內容卻超乎想像,雖然內容對於學校的課程有些許著墨,但焦點卻放在12隻小熊兄妹的老么傑琪身上。 到底潔琪有何特別之處呢?她除了是最調皮任性的那個,卻也扮演著照顧及安撫其他
當我們在逛街的時候看到喜歡的商品,總是忍不住花錢買下來帶回家,因為擁有的感覺是如此美好,也真心感覺到幸福。 然而,若是有生命的動物呢?我們還能不假思索地據為己有,而不顧牠的感受嗎?撇開早已成為人類寵物的貓狗,我們能把野生動物帶回家,用愛豢養或馴服牠嗎? 《養一隻喜歡的狐狸,或是放她走
近來的日子彷彿像貓頭鷹般,夜晚的腦袋特別清晰,於是不知不覺又熬到夜半時分,換來的就是白天無止盡的疲憊,即便該做的事情一樣也沒有少,還忙碌地在不同場域裡奔走,但內心總是被無力感所籠罩,直至孩子熟睡後才又瞬間活了過來。 翻開作家吳億偉的散文《我的不是我的》,映入眼簾的輯一《我的時間不是我的時間
有一次孩子問我說:「媽媽,為什麼妳不管跟誰都有話聊?」 其實,我覺得秘訣在於找到與不同人的共同話題。 雖然聽起來容易,但其實最需要的是對他人的好奇心,以及善於觀察的敏銳力,更重要的是適時地給予對方具體的讚美,再附帶真誠的微笑,我想就能讓溝通順暢,還能增加彼此的好感度。 許多人總
當一個人從這個世界上消失,能從哪裡爬梳過去活著的痕跡呢? 有人說是從別人的記憶裡,亦有人說從遺留下來的物品去拼湊,而日本小說家中山七里在《特殊清掃人》這部作品裡告訴我們「房間」才能體現一個人在世時最真實的樣貌。 所謂的「特殊清掃」指的不只是垃圾屋,而是涵蓋凶宅的居家清潔,隨著「孤獨死
如果有機會進入Amazon工作,我想應該有不少人會馬上點頭答應,但真正的考驗恐怕是進了公司之後才開始,而這本書的作者正是在Amazon工作12年的女性高階主管,細數自己從面試到離職的工作歷程。 我想大家可以想像進入這樣的公司肯定有龐大的工作量,但根據我過去的職場經驗來看,其實工作量大並不是
關於「上學」的繪本,或許大家會對於內容有既定的想像,無非是講述分離焦慮,或是傳遞學校會如何形塑及影響孩子,但《小熊學校》的內容卻超乎想像,雖然內容對於學校的課程有些許著墨,但焦點卻放在12隻小熊兄妹的老么傑琪身上。 到底潔琪有何特別之處呢?她除了是最調皮任性的那個,卻也扮演著照顧及安撫其他
當我們在逛街的時候看到喜歡的商品,總是忍不住花錢買下來帶回家,因為擁有的感覺是如此美好,也真心感覺到幸福。 然而,若是有生命的動物呢?我們還能不假思索地據為己有,而不顧牠的感受嗎?撇開早已成為人類寵物的貓狗,我們能把野生動物帶回家,用愛豢養或馴服牠嗎? 《養一隻喜歡的狐狸,或是放她走
近來的日子彷彿像貓頭鷹般,夜晚的腦袋特別清晰,於是不知不覺又熬到夜半時分,換來的就是白天無止盡的疲憊,即便該做的事情一樣也沒有少,還忙碌地在不同場域裡奔走,但內心總是被無力感所籠罩,直至孩子熟睡後才又瞬間活了過來。 翻開作家吳億偉的散文《我的不是我的》,映入眼簾的輯一《我的時間不是我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