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點不一樣的,客語論字!
罪過,未必就是過錯,有些用法竟然是‘多謝、幸虧’的意思。例如:
《聽蟬八絕句其八》宋 楊萬里
《山中惜花》唐 王建:
- 忽看花漸稀hi,罪過酒醒遲ti5;
- 尋覓風來處, 驚張夜落時si5。
- 遊絲纏故蕊, 宿夜守空枝ki;
- 開取當軒地, 年年樹底期ki5。
不過,我怎麼看都是「歸罪,怪罪」的意思!
其他如:
- 通俗文學“古今小說·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店小二)將肉和蒸餅遞還宋四公。宋四公接了道:‘罪過哥哥!’
- 近人冰心“我的朋友的母親”:“這真是太罪過了,叫老太太來服侍我。”
語意是:讓您受罪(累)了!勞煩你了!謝謝你!
又譬如在閩南口語,有‘艱苦罪過’的用法。它的意思是非常痛苦難過;例如:「做工課做甲艱苦罪過,規氣莫做。」是,受苦受難的意思!
罪過,還有一種引伸義:「罪過喔,這麼小就要出來工作,討食!」,「可憐」的意思! 可憐。來看客語的 coi go!
請問大家:”當”衰過、”盡”衰過、”已”衰過,這三隻字常下分毋(不)清楚,請問愛仰般(怎麼)判斷?承蒙大家。
字典紀錄釋義:
【已】:太;過分。《詩·唐風·蟋蟀》:“無已大康,職思其居!”毛傳:“已,甚也。”《管子·戒》:“其爲人也,好善而惡惡已甚,見一惡終身不忘。”尹知章注:“已,猶太也。言憎惡惡人太甚。”《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將軍之乞貸,亦已甚矣。”唐韓愈《原毀》:“舉其一不計其十,究其舊不圖其新,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聞也,是不亦責於人者已詳乎!”
- 甚:sim6/sim7, 《說文》尤安樂也。《廣韻》劇過也。《韻會》尤也,深也。
- 盡tsin6/tsin7 《類篇》極也。
「甚」,與「盡」,音很接近!義也相通!
【已甚】過甚,太過。《論語·泰伯》:“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漢書·霍光傳》:“光每朝見,上虛己斂容,禮下之已甚。”淸孔尙任《桃花扇·鬧榭》:“罷,罷!他既迴避,我們也不必爲已甚之行。”
【當】:
- 副詞。相當於“很”、“甚”。《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若說道我等在此,郡王必然使人來追捉,不當穩便,不若離了信州,再往別處去。”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二:“不當穩便,恁時悔也應遲。”(**注解:相當之口語省略)
- 當做;算是。《孟子·離婁下》:“養生者,不足以當大事;惟送死,可以當大事。”《三國志·吳志·韋曜傳》:“初見禮異時,常爲裁減,或密賜茶荈以當酒。”《金甁梅詞話》第七回:“<西門慶>說道:‘這箇不當甚麽,先與你老人家買盞茶吃。’”《儒林外史》第十七回:“這樣看來,兒子的到底當不得自己的。”
【衰】:雙(song1)隹(tsui1)切,𠀤音䙑(sui1)。小也,減也,殺也。《類篇》浸微也。《韻會》弱也,耗也。 { 衰 讀冊文音 音䙑sui1(弱耗) ; 音蓑(sue1/so1/sui1/(通蓑)) 台語白話音 與義 相反 sui1 -> 穿鬃蓑 ; sue1 -> 有(u7)夠(kau3)衰(sue1) } )
討論:
正解:
一,四縣腔客家語詞句「衰coiˇ過go 」一詞,是說「可憐」的意思。例句:該gie 細se 人仔還細就qiu 無moˇ阿姆meˊ,蓋「衰過」(那個小孩還小就沒有母親,很可憐)。
二,當dongˊ衰過(很可憐);盡qin 衰過(非常可憐);已i 衰過(很可憐),的『蓋』、『當』、『盡』、『已』等漢字,在詞句中,用作形容詞,詞句的意思都差不多,只是要看當時的情態來用字。
三,「仰般」的『仰』字,是有音無字義的錯用字,正確的用字是『樣ngiong、般』(怎樣、如何)。『仰』字,是「仰望」、「景仰」、「仰仗」、「久仰」的意思。國語音讀一ㄤˇ,四縣客家語音讀ngiong、,與「樣」字同音。
遇事不如意時會形容(已衰欸.)
不關己事却被連累(盡衰喔!) ->對照閩南語:真衰(->臻衰)
向人表述我運氣不好(當衰哟)
衰過跟衰。表達不同。衰過(吹過),是可憐,衰是倒霉,(注解:前者 coi ,後者 soi音!)
古華光管理員
1. 當、已(或為異, 非常的意思)及盡, 三者皆是很、甚的意思, 意思及用法一樣. 只有在表示最高級時通常是用“盡”. 盡, 是極、最的意思.
2, 客家話謂「可憐」為「coiˇgo」,一般多作「才過」,恐僅為音借。「coiˇgo」當為「罪過」之音轉。
這三字都是古字。
當,沒問題就是這字。
盡,應為“孔”見西周金文。象形字,為“針”右邊是線。須錢孔急,改孔字正音為(針),不是孔。(註:待考證)
第三字的‘’已‘’正字為“引”見甲骨文,引吉=很吉。引字用法沒傳下來。(註:待考證,引吉,是爻辭)
像一般个稱讚會講還慶.異慶,再好一點就講盡慶,最好的就講當慶。
(註解:衰,可憐意,當為引申義! 《漢語大辭典》:罪過 第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