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最近網路熱議斷食善終,述臨命終者漸斷飲食,至最後僅沾滴水以待時至之事。
有關此事,弘ㄧ法師曾於微疾時,便似已感知時至,拒絕所有的醫藥,有人來探病,便婉轉的說:「請你念佛迴向給我即可,我要專心念佛,求生淨土。」
而在往生前數日,便不再進食,唯有喝些溫水而已。並交代妙蓮法師處理他的後事。
而這種不再食人間粟粒以待命終,依末學的見解,應是與佛法行修「觀身不淨、觀受是苦、涅槃寂靜」有關,了知身體的功能是收攝養分、排泄棄物,維持生命這個載體運作,自然就會積穢故此身終將朽壞。而貪求的執念,ㄧ直都在,如口腹之欲亦是,而能覺知是苦。則與觀身不淨共同作用,就能了無罣礙的涅槃寂靜了。
況世間三界,當離欲界歸往色界、無色界時,因在色界遠離淫、食二欲,但仍有清淨色質!已無欲染,而在無色界則沒有任何物質之物,也沒有身體、宮殿、國土,只有心識,是超越物質的精神世界,住在深妙的禪定之中,受享靜謐輕安。
這種由在人間財色名食睡,進升至精神世界的覺知,在修行人的身上就早已可見,在《天台小止觀》云:「初學坐禪,當調五事:調食、調睡、調身、調息、調心。」
坐禪初始應先調五事,首要即以調食。
在《大智度論》云:「斷食死無疑,食者死未定,以是故佛說,施食得五事。」因此出家人每天托缽乞食,才能繼續滋養色身得以修行。可見飲食也是修行,太重視口腹之欲之人,難得清淨之心,因心思於覓可口之食,何有蕩相遣執,返復自性清淨之心之理。所以“齋”字有內心清淨,摒絕雜亂的意思。
依這樣的理路,是說在清淡飲食的生活中漸使身體輕盈無負擔,令心靈能覺知本性、本體。提升靈性的境界,並完善靈體,如此食物不僅在維持生存也有靈修的功能。而在佛教,飲食稱為「藥石」,最大用意是在提示行道的比丘,時時警惕,自已經常都在病痛之中(飢病),若想驅除病痛,便當精進修持,讓自身適應簡單規制的飲食,以除卻過多的口腹之欲對修行的干擾。飲食與修身心靈就有了連繫,而在三界世間修行是不間的,斷食善終意謂將持續精進,以早日超脫三界火宅,證得果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