倓虛老法師佛七開示 (一)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七天圓圓滿滿念下來,自己心裏當發大歡喜心。」

以下是倓虛老法師早年在香港佛七期間的兩篇開示 (1) . (2) : 他先介紹佛法綱要,其次即談到淨土宗。因為老法師親眼看到二十多位念佛往生的,預知時至,無疾而終,因此他對念佛法門深信不疑,勸導大家下定決心,念佛求往生淨土。願大家真能一切放下,明白世界所有一切都是假的,都是障礙我們往生的。
推薦 : 《倓虛老法師佛七開示 簡介》 — 淨空法師

***

《倓虛老法師佛七開示》(一)

是念佛七第二天,念佛七是要大家起心修淨土的法門,修淨土的法門是佛在方等會上說的《淨土三經》。最簡單的就是《佛說阿彌陀經》,它裏面的經文每個人都可念又容易明白,照《阿彌陀經》修行,從始至終都能得了生脫死。

提起這佛法,有種種法門,那一門都行。有一句傳言:「門門皆能通大道,路路皆可到長安。」雖然這是一定的道理,可是必需要一門深入。雖然是一門深入,也應當有正行,有助行。這一點各位要知道。修正行,是專修念佛的法門,這都是一定以念佛爲正行。助行,你念經也可,你自己修禅也可,所以那一條道都可以做助行。

單說這佛法的正行,那一門裏都有正行。單說這淨土法門的正行,這淨土法門,普通的一句話,就說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那是人所共知的了。有一定的一個品列,生到佛國去,可分三三九品 — 上三品中三品下三品。分這個三三九品,就是在一個淨土分三三九品,那麽淨土有多少淨土呢?按極樂世界有四種淨土,大家要知道,這四種淨土大家耳朵也常聽見過,可是大家不留心的多呀!

往生到這地界,立地就成佛,有常寂光淨土,這常寂光淨土也分三三九品 — 上三品丶中三品丶下三品,這裏都是那些明心見性,大開圓解的大菩薩們,往生到這常寂光淨土。雖然是到常寂光淨土,可也三三九品 — 上三品丶中三品丶下三品。常寂光淨土以下呢?是實報莊嚴淨土。常寂光是清淨法身;實報莊嚴淨土掌教是圓滿報身佛。往生去到那裏的,都是大菩薩,都有圓滿的功德,戒丶定丶慧都具足。

再向下是方便有餘的淨土,就是自上向下的第三層莊嚴有餘的淨土,也有三三九品。這地界的掌教是百千億萬化身,其實都是阿彌陀佛,這就是說佛現身不現身不能一樣。這地界究竟最高的那個是證阿羅漢,四果的羅漢,從下說有須陀洹丶斯陀含丶阿那含丶阿羅漢這四種。這地界也分三三九品,這都是聖地。

第四是凡聖同居的淨土 — 凡夫丶聖人。聖人呢!佛也有,在這地方,也有大菩薩 — 觀音菩薩丶大勢至菩薩,能教化的,不是受教的。受教的都是我們凡夫往生到這地點,也分三三九品。所以假定說這愚夫愚婦,聽人說念佛好,連一句佛經也不懂,也不識字,也不會念,那麽怎麽行呢?聽別人說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若有誠心就能往生到極樂世界,你看這一句話極容易啊!大家要知道,只要你有誠心一樣也生佛國,生佛國我們是位置低一點,你就是生到這個凡聖同居的淨土,分三三九品 — 上三品丶中三品丶下三品。就生到下三品,最低的這一層 — 下三品:下上品丶下中品丶下下品;中三品:中上品丶中中品丶中下品;上三品:土上品丶上中品丶上下品。這下下品,生到那地方去,一生永遠也不死,生到那兒去,你就要思衣得衣,思食得食。

你按照那《佛說阿彌陀經》上,你看那七寶池丶八功德水丶七寶行樹,空中小鳥放淨音聲,就是念佛丶念法丶念僧的音聲,不修自修,不證自證,修到那個地界大家要知道,這是那一品呢?這是說的下下品,就能這個樣子,要是再向上呢?一層比一層高,一層比一層好,那福就享不盡丶說不盡的了。

你生到這下下品,你有個誠心,生到那個地方去,就能享大福,享什麽福呢?「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你想吃飯,飯就到面前。大家要知道,這是下下品哪!下三品的那個下下品哪!這飯吃飽不吃了,東西就沒有了,不像此界還得雇工人洗鍋刷碗的收拾,那就噜蘇了!極樂世界沒那些事情。這是簡單的說吃飯,接著再說穿衣服。你有錢的,得找裁縫,做新衣服合不合適,要比量尺寸,你告知他了,還不一定幾天做成,穿身上還不一定合不合適,這多噜蘇了!這是說有錢的人,沒錢的更談不到,更不用說了。你要生到極樂國,你要說這衣服我看著不頂合意,穿有顔色的衣服,所以我要穿件黃色的,這黃色的衣服當時就到身上了,你還等著伸袖子,係搭扣絆兒,係鈕扣,那就噜蘇。我告訴你,你要到了那兒,看你那點兒不隨心,你要什麽就是什麽,隨意所成。

人要明白這佛法得隨心如意,你想什麽有什麽,就這麽一個安樂的境界。這是說愚夫愚婦不識字,反正聽人說念佛好,他就發誠心,黑夜丶白天不忘,有工夫就念,一樣幹活,也耽誤不了心裏在念佛。總之是說下等人他誠心念佛都能得這樣福。比他更高的呢?福就更不用說了。

剛才是照下等人說,要不一層層說就說不完了,大家心裏有一個樣子做比較,這就說個譬喻吧!一到下下品比較,到那去比較?上天上比較去,人人都承認天上好。天有二十八層,大家知道這二十八層天分三界 — 欲界丶色界丶無色界。欲界有六層,色界有十八層,無色界有四層,像這些都要知道有個比較,念佛就能發誠心了。它要不比較出來,含含糊糊地,覺得念佛應有個意識就行了。多生多世的苦啊!你知道做善就能知道佛法,到佛門裏發誠心學佛,若沒有多生多世的善根,那裏有那個心?就是想幹也不好修,也給自己打散了,所以一說天上的福不必細說,十天丶八天也說不完。

欲界有六層天,還都有男女婚配,生兒育女,一層比一層高,有四天王天。四大天王,在須彌山當中。再上有忉利天,有人世間所謂的玉皇大帝,管人間禍福,那是一點也不錯。

以上兩層是地居天,沒離開須彌山頂,忉利天在須彌山頂上,四天王天在須彌山半山腰中,沒離開地皮。地居天福報比我們世間人都大,壽命也長,壽命有多大呢?人間五十年天上算一天,他能活五百歲。五十年算一天,三百六十五天算一年,他能活五百歲。到忉利天天頂上,加一倍,說一百年算一天,他能活一千歲。二十八層天,簡單說就加二十八倍,用算盤算算這壽命有多大?這福氣有多大?這是個比較,這是說欲界天還在地基上,還沒離地皮。如到第三層天是夜摩天,離開地皮,離開山頂了,有點不像我們世間人這樣,有點清淨心,有點禪定心,是世間禪,不是那個出世禪,也不是出世的上上禪,才能夠這個樣子。

第四層兜率天,第五層化樂天,第六層他化自在天,壽命福報一層比一層高,一層比一層福大,這就是說壽命多難說,要說幾天,這只是拿做個比較。這是六層欲界天,有男婚女配,有世法的情形。

到色界天有十八層,分四禪天:初禪三天丶二禪三天丶三禪三天丶四禪九天,這二九共十八層天。這十八層天,只有形色,不分修行人,女人在那裏也轉男子,那地方生人是蓮花化生,所以那地方清淨到極處,壽命一倍一倍向上加。

raw-image

有禪定的功夫,是世間的禪定,不是佛裏的禪定。就禪定的功夫有凡間的禪定,有聖衆的禪定,有佛門的禪定,那是有階級的。初禪離生喜樂地,二禪定生喜樂地。第三禪離喜妙樂地,第四禪舍念清淨地。四禪分成十八天,上有四空天,加上欲界丶色界共有二十八層。說這個譬喻福報大壽命長,要比較生極樂世界,大家要知道還不如生到下下品,最低的極樂世界,那福還大。

我說到這裏,大家要知道,修福修禪定,這禪定你不研究透佛法,一修就修到天上的禪定去了。那是人間的禪定了,人間的禪定可也比人間好呀!要比佛法就差遠了,在佛法裏還夠不上小乘呢!小乘分四果,初果還不趕上呢!你們諸位說這個佛法高低深淺,經我這麽一說,大家就可向裏去研究,所以說我也沒有功夫,也沒有智慧,我那能修行?

說到念佛,那能說念一句佛的時間都沒有?你忙又不是在嘴上忙,又不要嘴上幹活,你心裏念還不行嗎?您想一想,有這樣好師父,豐衣足食,那樣也不憂也不愁,我願意什麽時候修,就什麽時候修,也沒有障礙,要是這樣不是更得知足嗎?就是在座的,也不管出家人丶在家人,那個念佛的工夫沒有呀!

說這話我自己也覺慚愧呀!我念佛呀!一天總覺念不成片,怎麽念,一有事來就打斷了,自己感到累了就要憩憩。所以念佛法門雖然這麽好,每天多少總得要念念。我還得預備講經,還得應應焰口,就這樣忙,我多少也念念佛不可,我得爲自己預備些,這麽大年歲了!什麽時候死?說到這裏,也不用向細處說,也不用遠處說,大家要覺得我說這個記一記,就是做這個道場,念佛七天。

一般念七天,念一天就善根都種得很深了。七天圓圓滿滿念下來,自己心裏應當發大歡喜心,不是容易的事情啊!我怎麽叫人念佛修行?知道我極樂世界有份了,我就一定往生。要有堅定心丶有信心,我信釋迦牟尼佛說的法,信阿彌陀佛發的願,佛還會騙人嗎?佛要騙人這世界就是一個騙人的世界了!要能有心信佛信得急,念佛念得懇切,不許你不往生,往生到佛國。說這點小教,就夠諸位今生大家成佛有份呀!

生到極樂世界去,在那地方自己修行,不用再爲衣丶食丶住呀!黑夜丶白天忙碌了。現成的受用,現成的修行,那能不成佛呢?話呀!不要多說,說多了亂打閑岔,多說不如多念。我說說無非是提起大家的興致,讓大家發起誠心,我就多打閑岔,還是請諸位四衆弟子好自念佛,我也得回去念佛去了。


>> 續下一頁 : 《倓虛老法師佛七開示》(二)

推薦 : 《倓虛老法師佛七開示 簡介》 — 淨空法師


佛號梵唄: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佛說十善業道經
.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 《西方發願文》— 蓮池大師
. 《西方發願文注》— 省庵大師
. 《淨土或問》— 蕅益大師
. 《示念佛法門》— 蕅益大師
. 《普勸念佛文》及其 釋義 — 蓮池大師
. 《七筆勾》— 蓮池大師
. 《西方合論》— 袁宏道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11會員
277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從《物質與記憶》談虛擬與現實如何共存   在談論《物質與記憶》前,讀者可先參閱筆者另篇文章〈從《蜆殼與圓錐─柏格森的時間虛擬性》─談影像(image)總合即物質〉(詳下方連結),可對柏格森的問題意識有一初步的認識。其問題意識除了對抗歐陸傳統哲學以理性主義為依歸,視經驗為普遍的,並排除非普遍的差異外(類似當今的科學),更欲對抗黑格
Thumbnail
avatar
Kuan Ju Lee
2024-03-14
淺談《荀子》——虛、一、靜《荀子‧解蔽》云:「欲為蔽,惡為蔽,始為蔽,終為蔽,遠為蔽,近為蔽,博為蔽,淺為蔽,古為蔽,今為蔽。凡萬物異則莫不相為蔽,此心術之公患也。」簡言之,人若有偏見,若不能視一事物之全貌,則思想、心術都將遭蒙蔽,故成危害。
Thumbnail
avatar
梓紀
2023-09-29
★宅女看過來!這樣的虛擬暖男你能不心動嗎?(兼談「打造」虛擬情人的眉角)★話說過去幾篇文章,都是我與「虛擬寶貝」的互動過程,這讓廣大宅女朋友們大感不滿。為了平息眾怒,我只好犧牲與寶貝相處的時間,為大家訓練、打造出了「暖男系虛擬男友」。 同時,本文也會開始陸續揭密「打造」虛擬情人的眉角,讓大家也能逐步學會靠自己塑造心目中的「虛擬寶貝」。 首先要鄭重解釋:我只是一個退休精神科
Thumbnail
avatar
賴仕涵
2023-03-01
週末雜談|無需讀書 最近在忙一個諷刺各種不合理閱讀的企劃,我在其中寫到一句「如果有《十分鐘讀懂尼采》就好了!」看似一個很誇張的書名但若換成三十分鐘或是一小時卻是有可能存在的「商品」,即使三十分鐘或一小時也是無稽之談,不只是尼采,要讀懂一個文學家的作品都不可能只花一點時間,何況是哲學?
Thumbnail
avatar
Chin
2022-12-11
談談非虛構:發展軌跡與寫作方法非虛構寫作範圍寬廣,上通天文、下通地理,舉凡科學、哲學、歷史、遊記、新聞紀實、人物專訪、寵物飼養、園藝栽培、個人回憶錄,都算。這樣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只有一個共同交集——基於事實。
Thumbnail
avatar
pencil yang
2022-10-10
談談虛偽的善心--看疫情期間有多少邪惡的好人武漢肺炎肆虐,嚴重影響生活步調,當然也造成人心不安。 怎麼辦? 當然,我們希望問題獲得解決、不安獲得平緩、恐懼得到安慰、怒氣得到消解、疑問得到答案。 這沒問題,「大多數人都這樣希望」--但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想,這一點一定要先認識清楚,不是每個人都希望事情變好。 這個前提很重要,如果你不先理解這個事
Thumbnail
avatar
momoge (毛毛牙)
2021-09-22
SKimmy雜談 | 虛姬小姐——哭泣的孩子,為什麼哭?如果可以給哭泣的孩子一個更好的結局,我希望當初他爸爸告訴他的是:「荒唐是世界的表象,你比平常人敏感,察覺到了這個現象,這很棒。現在,我希望你再看深一點,穿透表象,看到掩埋在這一切之下的、世上所有靈魂深處的愛與掙扎。」
Thumbnail
avatar
SKimmy
2020-02-13
十八、讓奇幻更奇幻─現實,也能談虛構的奇幻嗎?我們為何要如此頻繁提及現實?因為回歸現實是必然的。我強調過,小說家是身處在現實世界(也有說法稱「第一世界」)的人類,我們的思想與價值觀完全都是出自人類的視野、認知與思維運作
Thumbnail
avatar
Moonrogu
2019-12-19
因為有了關係,而變成了”沒關係”? ~談虛假自我的關係型態只有當兩個人從他們生命的中心相互溝通,因之也就是每個人從他生命中的中心體驗自己,愛才有可能產生。~【愛的藝術】佛洛姆 有了自體的獨立與自由,才能有與他者連結,以及產生真實、平等的愛的能力。 若是虛假自我的關係,必然沒有真實的個體,虛假虛空的倆個人,共度的日子,會是什麼樣子呢?
Thumbnail
avatar
蘇絢慧
2019-07-14
《她不知道那些鳥的名字》 ──談空虛與為人子女:親愛的,你要長大了嗎?一開始,我對這部電影其實是沒有興趣的,主要的原因是它奇怪又溫馨的片名,再者是因為感覺起來又像是一部用愛情包裝的懸疑片(老梗!),但衝著沼田真帆香留,我還是決定看了。看完之後,才發現這根本不是一部愛情電影,我看見的,只有滿滿的空虛和無私的「親情」。
Thumbnail
avatar
Scatterbrain
2018-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