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偶使用說明書》:男腦女腦大不同

《配偶使用說明書》:男腦女腦大不同

梁淑淇-avatar-img
發佈於不能只有我看到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配偶使用說明書》的作者寫過一系列關於腦科學的書,我只前只看過《家人使用說明書》,覺得很有趣,其實作者還有許多「使用說明書」的著作,例如「老公」、「老婆」、「兒子」、「戀愛」、「職場」等,而會選這本《配偶使用說明書》來看,因為我正在寫關於婚姻的小說,正好用來補補課。

以結論來說,雖然不算太多,但確實對我寫小說有一點幫助,其中有兩三點能擊中我,並用於小說中,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對夫妻關係有另一重想法,原來因為男腦女腦的大不同,面對同一件事往往會產生不同觀點,最終一對夫妻是能夠融合抑或排斥,其實都有可能,所以閱讀此書可以幫助了解男女腦袋的不同之處,再嘗試以另一個角度觀察夫妻關係。

書中有許多點是我覺得有趣的,譬如男人原來都需要擁有「自己的小天地」來進行沉澱,偏偏女人原來每天都需要講兩萬字,因此經常對丈夫碎碎念來消化這兩萬字,但男人卻需要「放空」的時間來整理每日發生的事。於是一個想靜下來,一個說個不停,一個嫌對方太吵,一個嫌對方不理會自己。矛盾從此產生。

又譬如,生殖適合度與個體之間的適合度成反比,即是陷入熱戀的男女只是「可以提高後代存活率的組合」,而不是「兩人可以幸福快樂一輩子的絕佳組合」。生殖適合度通常是指夫妻組合在無意識反應上有所不同,例如一方怕冷,另一方就怕熱,這樣的配對是為了延續下一代,並會有一段甜蜜期,不過一旦過了這段甜蜜期,就會開始對另一半產生厭煩感。

好啦,一旦知道許多時夫妻間的問題源於不同的大腦構造,也許就更容易解決問題,譬如女方想撒嬌的時候,男方太理性的對答肯定會惹惱對方,這時候男方不妨放下理性,對女方加多一點同理心。譬如女方想男方做什麼,就直接說出口吧,男人自帶鈍感力,不要以為他看你一個眼神就會知道你想怎樣。

此書會提到許多男女的不同想法,以及如何應對夫妻間的問題,不過我覺得此書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兒子如何哄得作者樂呵呵,真羨慕她有一個如此乖巧又體貼的兒子,所以作者弄痛手時,會想向感性的兒子撒嬌,卻絕對不會想對那個什麼也講求理性的丈夫撒嬌。

如果在婚姻中面對一些困局,對另一半開始產生厭煩感,不妨看一看這本書,了解一下配偶的想法,說不定會有一種豁然開朗之感。


購買電子書:moo.im/a/8hiRWZ

書名:《配偶使用說明書》

作者: 黑川伊保子

出版:大牌出版

日期:2023/03/29

avatar-img
梁淑淇的沙龍
107會員
806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梁淑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直到寫出完美小說》的書名有一定的吸引性,到底什麼是完美小說?由開始到寫出完美小說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書中主角提到他心目中的完美小說,是能夠為一個人的人生帶來決定性轉變的小說。在看過那本小說之前和之後,他所看見的世界將截然不同,而且再也無法逆轉。 所以,這是一本關於寫出符合上述條件的小
《進烤箱的好日子》好看,但好像有點難解釋這本小說怎麼好看法,那不是以情節先行的小說,故事內容不是重點,那是一個女性的成長記,也是關於寫作回憶錄的過程。 主角一開始就表明因為無法寫出小說,於是決定寫回憶錄,而作者表明小說與回憶錄的差別在於「真實」,因此為求真實,主角在寫作回憶錄的過程中,盡可能尋找回
泰絲.格里森的醫療小說系列之前看過《貝納德的墮落》,《小鎮醫生》屬於第三本,不過人物沒有連貫性,所以怎麼看也沒有影響。《小鎮醫生》的初版日期是1998年,背景就是九十年代。 一個單親母親帶著讀初中的兒子移居寧靜鎮,並買下鎮裏唯一的診所,可是過了九個月,依然得不到小鎮居民的接納。她的兒子怨恨她,跟她
《直到寫出完美小說》的書名有一定的吸引性,到底什麼是完美小說?由開始到寫出完美小說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書中主角提到他心目中的完美小說,是能夠為一個人的人生帶來決定性轉變的小說。在看過那本小說之前和之後,他所看見的世界將截然不同,而且再也無法逆轉。 所以,這是一本關於寫出符合上述條件的小
《進烤箱的好日子》好看,但好像有點難解釋這本小說怎麼好看法,那不是以情節先行的小說,故事內容不是重點,那是一個女性的成長記,也是關於寫作回憶錄的過程。 主角一開始就表明因為無法寫出小說,於是決定寫回憶錄,而作者表明小說與回憶錄的差別在於「真實」,因此為求真實,主角在寫作回憶錄的過程中,盡可能尋找回
泰絲.格里森的醫療小說系列之前看過《貝納德的墮落》,《小鎮醫生》屬於第三本,不過人物沒有連貫性,所以怎麼看也沒有影響。《小鎮醫生》的初版日期是1998年,背景就是九十年代。 一個單親母親帶著讀初中的兒子移居寧靜鎮,並買下鎮裏唯一的診所,可是過了九個月,依然得不到小鎮居民的接納。她的兒子怨恨她,跟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