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香,看許枝頭上,有一蕊牡丹花,開得是啊可企,汝去摘來度阮戴~』
光是文字確定不了讀音,得聽老師「叫字」唸出來,只是聽也不容易記住,所以得寫下獨門注音來輔助記憶,本來就對台語四聲八調不夠熟稔的我,常常需要連音調高低都做記號,最後還須自己唸得順溜,再學身段動作,把台詞記起來……
唱曲念白的泉州腔咬字、本嗓發聲、科步身段的特色要求——例如「糕人身」、傀儡般的手姿等等,是南管戲的特色,也像是學南管戲的門檻:這是一項古老的劇種/樂種,來學習就是得適應它的模樣,最需要的是花時間「浸」在其中,最好還得用「𨑨迌(玩)」的心境來相處,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有時我還真是在踏進社大的教室上課,練習唱曲的時候,才感覺時間的流速沒那麼緊迫。
但現實卻是有點緊迫的,今年我們有兩場成果演出的機會,分別在2024年9月14日、9月22日,在確定演出時間之後,要把戲學起來,學到能登台完成整場演出,其實才不到一年的時間,我們不過都是在五權社區大學聚集、喜歡南管或喜歡戲曲的業餘人士,時間和能力都有限制,還真是項挑戰!因為一台戲不只要能唱,還要唸白、身段(科步)、表情控制等各方面的綜合訓練,要推廣素人學習南管戲,需要相當的耐心和解釋能力,其實相當不容易啊!很感謝張春玲老師選擇這條困難的推廣之路,讓我們有機會在社區大學就能學到這門藝術!
張春玲老師投身南管戲逾三十年,是文化部南管戲首屆傳習結業藝生,從老師教學的態度就可以想像,當年老師學戲一定很認真,因為得把每個角色行當的特色掌握到,再教給學員,誠屬不易呀,我光是練一個角色就飽了~而今年要成果演出的《葛熙亮・宿破廟、入花園》,兩折戲中有七個角色,各有不同人物特質要求,我看要把所有人都教出一個樣子來,老師一度也挺燒腦的(笑)
這齣戲是傳統老劇本,甚至在中國已經「絕版」無演出,似乎最有名的部分就是女主角蔡萬錦的唱曲〈廟內青凊〉(清唱),所以老師選擇這齣劇目演出,也是一項挑戰吧,原本劇情也是相當「古典」,有妖精搗亂,神明保佑,千金小姐見到才子(雖然本劇中其實是女扮男裝)一見傾心...還有宿世姻緣觀等等老套路,既然如此,就是要看「表演」本身,究竟能夠從演出者的表現展現多少趣味或技巧了;老師在排戲時,也特別會跟我們講解和要求我們擔當的人物應該有怎樣的心情、展現怎樣的情態,所以動作或表情該是怎麼樣的,從而使表演的情感面更加豐富。
傳統戲曲的老劇本要吸引現代觀眾的情感共鳴,難即在於此,精彩也在於此;過去我學著看京劇崑曲表演傳統劇目也做如是想,但沒想過自己也有親身體會之日。這次我學習的角色,是在〈入花園〉中出場的千金小姐劉真淑,為了表現小姐的嬌貴,身段動作要細膩精緻的感覺,講話要不疾不徐,要看起來不毛躁,要拿好扇子,還要因應劇情中「雖然喜歡又假裝不愛」的「傲嬌」表現跟丫環對話,還真是挑戰我這個大動作又大神經的粗人啊!
像是小姐需要拿摺扇,我平常根本沒有這習慣,所以一開始連扇子都拿得很硬,好像無法跟手勢融合,所以開始練動作後我出門的包包裡就常備著一把摺扇,看能不能想到就拿出來捏一下扇柄;
為了感覺比較像小姐,有段時間練習擦起指甲油,還稍微留長指甲,看手的動作是不是可以因此細膩點(因為一粗魯很容易就刮到指彩);
身段腳步動作就是在排練的時候努力練習,眼神表情則是到排練的後期,動作都比較熟悉連貫之後才有餘力調整:要練習看對手演員的眼睛、眼神不能動不動往下看、該偷笑,該飛眼偷看等等,最後一幕下場前的幾句話正是要表現千金小姐的假正經(笑),嘴上說著丫頭不懂事,一面卻偷看帥哥一眼才轉身離場(把事情交給丫環搞定),這表情我卡關好久啊!我本就知道自己真的很不會演戲,心理會出戲放不掉本我,故沒有辦法太投入角色,雖然傳統戲還有些套路範式可循,能用一些身段來表現情感,但是眼神表情的部分還是需要克服,才能讓角色的情感更鮮活,這點雖然知道,但要實際做到真的是項挑戰!總之,這次在台上我盡力了,依照老師給的建議(如眼神看的方向),盡量做到當下我能做的,轉身下戲台時真是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回家聽到先生看戲的感想,說比去年進步得多,真是很有成就感。
感謝有成果演出的機會,粉墨登場對於素人(業餘演員)來說,真的是跟現實截然不同的情境──能讓專業的容妝/衣箱老師打點造型,形象上直接扭轉自我,變成戲台上的角色,我想這種轉變方式對於不容易入戲的我來說,是真的幫上了一把(笑);當完成化妝(滿臉是粉)、勒頭包頭、再戴上滿滿頭面之後,緊繃又沉重的頭讓我的思考能力好像就只剩下「這樣我的表情要怎麼樣做拍起來才會好看」這類的煩惱了──回想去年剛加入學習,很快就要上台演出南管戲《朱弁‧棄子扶姑》,首次扮上戲曲造型的我,回看演出時的照片覺得自己表情真是僵硬啊!還好當時自己演的是個腳痛又肚子餓、逃難很疲憊的婦女,臭臉還算有道理!但這樣的表情可不能在今年的演出露出來啊,這次我是美麗嬌貴又春心暗藏的青春單身女子呢!所以這次我真的有努力在面皮表情上「多用點力」:眼睛要記得睜開來、臉上要保持一點笑的感覺,下巴要收(老師有提醒)、笑時嘴巴要閉好......這次回看照片的感覺也確實比較滿意了,臉部管理真的好重要啊!
也是託了老師同時申請文資局的展演計畫之福,我們才能夠有這樣的機會登台實際演出,否則一學期只繳幾千元的報名費上社區大學課程,怎麼可能有整台戲曲演出的機會和經費?真是太值得了,感謝自己去年下定決心來報名這門「逗陣來學南管戲」的課程,讓過去二十年只有學到南管音樂/唱曲的我,得以多拓展一項不同的體驗。而我們的演出,也算是將南管戲這項古典又精緻的表演藝術推廣出來,雖然我們來自各方,帶著不同的背景和經歷(有些同學另外學過歌仔戲、崑曲、現代劇場表演),所以我們今年的表演呈現感覺還揉雜了不同元素,還有很多的進步空間!但希望我們的演出,若有機會能再引動其他人,願意再來看南管戲、聽南管樂、或甚至也加入我們的學習行列,和我一樣,「親身入花園」來體驗南管音樂和戲曲的特色,那就再好不過了。「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雖是一句崑曲《牡丹亭》中杜麗娘的戲詞,但每一門專業都是同樣的道理,有自身的經驗體會,花心力和時間去感受,才真正能開始領略其中滋味與美感呀。
【延伸連結和紀錄】
113-10-04 工商時報--張春玲師生五權社區大學演出南管戲曲大受好評
113-10-04 中廣新聞--逗陣來學南管戲 中市五權社大張春玲師生演出獲好評
113-10-04 中gˊ央社-- 逗陣來學南管戲 五權社大張春玲師生演出獲好評
113-10-04 熱訊新聞--逗陣來學南管戲 五權社大張春玲師生演出獲好評
113-10-04 台灣電報--逗陣來學南管戲五權社大張春玲師生演出獲好評
113-10-04 民生好報--逗陣來學南管戲五權社大張春玲師生演出獲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