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的心內話——觀劇《鶯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這應該是今年一場去現場看的戲劇演出了吧!特別踏足到從未到過的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看這場由圓仔花意識拼貼劇坊製作的劇《鶯鶯》,由經歷各種舞台堪稱百變女伶的「米雪」陳湣玲、與南管戲傳習結業藝生張春玲兩位主演——台上也沒別人了,兩位各自像是獨角戲的演出,有時卻巧妙交會,是一齣非常看個人表現和魅力的作品。

演出融合了現代戲劇、歌仔戲與傳統南管戲曲元素,主角的部分由米雪老師挑起重任,在舞台上流利自然的演出,像是在對看不見的那一位故客說話,還要唱歌、演戲,還要轉換時間回憶等等,說來就來的流暢轉換,真的非常強,再加上台語說得超級順真好聽!第一次看到米雪的獨角戲就這麼有感,非常慶幸有看到這場演出,到接近尾聲的時候真的忍不住流了幾滴淚~感染力好強!
張春玲老師的角色相對我覺得比較夢幻,在台上沒有解釋,米雪飾演的角色也不算真的有跟她對話,再加上幾乎都是在唱曲,我想若是初次接觸,對演唱的內容——即使是演出中唯一打字幕的部分——應該會覺得有些難懂吧!(笑)在這場演出中使用的是另外編曲製作的配樂,不是傳統南管音樂的配器,唱曲的速度也快了許多,要轉換不同的音樂來唱,咬字唱腔還是南管味,但伴奏可說是完全不同,這應該要背很久吧!選用的曲目有好幾段我自己也唱過,就更知道困難之處了~然後還是要一面做南管戲的身段動作,看春玲老師做得很輕鬆自然,自己練過就知道處處可卡關!如果台下的觀眾不是親友團的話,我真的會好奇觀眾是否能理解這部分表演的精細之處…

而說到整體給我的感覺,我覺得這齣戲中是一段一段的回憶、片段,雖然應該是一個晚上發生的事情,卻像是老人在回顧過往時總是無法從頭說到尾般,總是突然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有些回憶來得突然就唱起,有些髒話拋出來的時間讓人措手不及XD,在這樣剪裁片段中間還穿插唱曲,難免會感覺有點不連貫,或說摸不著頭緒,但是隨著鶯鶯的話開始逐漸收束、揭曉「福順」的部分時,情感的強度確實堆疊起來,才讓人產生感動,這真是要歸功於演員的功力,導演真是選到了好演員,這場演出才得以完成,兩位老師的舞台掌握能力真的非常令人讚嘆,是演出中最棒的部分。舞台美術的部分我覺得布景和燈光是簡練扼要但情調充分的,服裝恰如其分,一開始沒想到春玲老師以偏向古裝劇的造型,而非傳統戲曲的穿著出現,不過想想也合理,這樣的設計會把傳統戲曲的元素再扯遠一點,讓這個「角色」不被固定在某個既定人物身上,也有飄逸出脫的感覺。音樂設計方面,融入南管曲調的配樂是我最注意的部分,我知道這部分的工作確實很不容易,個人覺得完成的呈現是挺好聽的,或許對未曾聽過南管音樂的觀眾來說也是不錯的切入點吧。

關於張春玲老師詮釋的「角色」,以我個人在當下的理解,覺得她就像是潛藏在鶯鶯心底下的聲音,是鶯鶯的過往生命歷程中不敢想望實現的部分;她在舞台上搬演過各種角色也當過主角,她對福順說自己演過丑婆仔、演過小姐身邊的丫鬟,沒說自己擔綱過「小姐」的角色,但我覺得鶯鶯不是沒有演繹過像是《西廂記》中的鶯鶯、《陳三五娘》的五娘之類的人物,只是她心中暗暗藏起這些像是故事中小姐通常會享受到的部分,包括對姻緣的渴望、對自我的肯定、對好生活的想像、對自己的愛......而這些心緒,在暮年之時,在與一位不離棄的恩客的「對話」──或者說真心的坦白──之間,幽微地以〈共君斷約〉(斷約是「立下約定」的意思)、〈孤栖悶〉〈春光明媚〉等曲子表達出來。即使一人漂泊,當了多年流鶯,但是她的心底仍然有個身為小姐的自己,這些小姐的心內話,可能自己都不曾記得或想要挖出,否則該如何自處?如何生活?
所以最後,她才喊出了「我就是鶯鶯」「我就是我」,那是她至少想要擁有的,最基本的人權和認同。

最後一首南管曲目是〈望明月〉,取用了昨夜私情之後隔日見不到伊人的部分曲詞,未來極可能「開門望,寂無蹤」,不會再有像福順一般看待鶯鶯的人出現,她只能「翻身就寢,莫把此雙眼望穿」,獨自送別故人,再獨自面對往後的一切。這或許是戲,但也或許正是某一位性工作者的生活剪影,戲劇用優美的方式敘說了一個故事,讓觀眾有機會去思考,是否有更多這樣的人物和類似的故事,在當下或曾經出現在這塊土地上,是否還有許多「小姐」的心內話未曾被聽訴?

樂見有這樣的作品問世。依導演黃宣諭言,《鶯鶯》是在四年前開始醞釀,剛好在今年適逢人權藝術生活節的邀演,因緣俱足地讓本劇於2024年發表演出。雖是小規模的舞台,但也彙聚了一群人的心血付出,,看得出眾人對這部作品的用心與愛。希望《鶯鶯》未來還有機會打磨得更精緻,在更好的空間演出,為更多人帶來感動。


補充:

黃宣諭導演為了不要爆雷,在演出完才刊出關於「娘子」(張春玲老師演出)的分析文,讓觀眾有自己感受和自行解讀的空間,我自己猜想解釋是直覺的,果然不像編導的概念那麼完整,比較看看也是蠻有意思。

《鶯鶯》演出電子節目單

導演寫關於《鶯鶯》製作之來龍去脈(粉絲專頁貼文)


p.s.啊還有一樁忘了說,米雪老師唱的歌曲,我台語不好所以聽不太懂,覺得如果能跟南管曲詞一樣也有投影字幕可看的話就好了...還是因為曲詞內容與劇情不甚相符,所以就略過不展示出來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穆思沙龍 Muz's Salon
5會員
23內容數
宅媽小穆,不只有宅,也不只是媽,有時也不只被叫做小穆。 是腦袋有點雜亂的 I 人,喜歡挖很多坑,有點跳不完。 總之來坐坐,有甚麼興趣話題,歡迎來聊聊。
2024/12/21
喜歡三浦紫苑的小說,也透過其作品認識了好幾種職人,這次透過《當墨光閃耀》這部作品,我又多看到一點關於書法家與代筆師的故事。
Thumbnail
2024/12/21
喜歡三浦紫苑的小說,也透過其作品認識了好幾種職人,這次透過《當墨光閃耀》這部作品,我又多看到一點關於書法家與代筆師的故事。
Thumbnail
2024/12/06
去年底有幸受朋友邀請,到台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欣賞河床劇團的作品《被遺忘的》,這齣作品是國家歌劇院2023年「遇見巨人」系列的作品之一。 開演。首先是感到視覺被大大地剝奪...原來這部作品的主角是曾經在台灣的礦坑中工作的礦工們......
Thumbnail
2024/12/06
去年底有幸受朋友邀請,到台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欣賞河床劇團的作品《被遺忘的》,這齣作品是國家歌劇院2023年「遇見巨人」系列的作品之一。 開演。首先是感到視覺被大大地剝奪...原來這部作品的主角是曾經在台灣的礦坑中工作的礦工們......
Thumbnail
2024/12/01
我當然知道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光是這部紀錄片放在Youtube上的預告,底下留言就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聲音,當然也不乏認為導演的作品也是一種誤導記憶的說法,但我個人很感謝有這部作品,把台灣的某一段過程補上了一片記憶......
Thumbnail
2024/12/01
我當然知道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光是這部紀錄片放在Youtube上的預告,底下留言就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聲音,當然也不乏認為導演的作品也是一種誤導記憶的說法,但我個人很感謝有這部作品,把台灣的某一段過程補上了一片記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應該是今年一場去現場看的戲劇演出了吧!特別踏足到從未到過的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看這場由圓仔花意識拼貼劇坊製作的劇《鶯鶯》,由經歷各種舞台堪稱百變女伶的「米雪」陳湣玲、與南管系傳承藝生張春玲兩位主演——台上也沒別人了,兩位各自像是獨角戲的演出,有時卻巧妙交會,是一齣非常看個人表現和魅力的作品。
Thumbnail
這應該是今年一場去現場看的戲劇演出了吧!特別踏足到從未到過的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看這場由圓仔花意識拼貼劇坊製作的劇《鶯鶯》,由經歷各種舞台堪稱百變女伶的「米雪」陳湣玲、與南管系傳承藝生張春玲兩位主演——台上也沒別人了,兩位各自像是獨角戲的演出,有時卻巧妙交會,是一齣非常看個人表現和魅力的作品。
Thumbnail
黑盒子劇場內充滿了想像,藉由此次的集體與集體創作的過程,如同揭開了潘朵拉的另一個盒子,對演員來說除了創作過程的誘惑和未知的探索;更像是私房菜單交換。 我喜歡與觀眾貼近的感覺,不像大舞台那樣與觀眾間有種遙不可及的距離,雖然各自有美的地方,但能與觀眾貼近,演出中包括呼吸與心跳聲,似乎都能感受得到。
Thumbnail
黑盒子劇場內充滿了想像,藉由此次的集體與集體創作的過程,如同揭開了潘朵拉的另一個盒子,對演員來說除了創作過程的誘惑和未知的探索;更像是私房菜單交換。 我喜歡與觀眾貼近的感覺,不像大舞台那樣與觀眾間有種遙不可及的距離,雖然各自有美的地方,但能與觀眾貼近,演出中包括呼吸與心跳聲,似乎都能感受得到。
Thumbnail
我從2002年在一個有風有雨的夜晚,在淡水殼牌倉庫第一次看金枝演社的戲《觀音山恩仇記》,感受到進入薩滿聚會的震撼之後,就成為金枝演社的粉絲迄今。這種以假亂真、假裝高貴與穿透低俗、笑中有淚、悲喜同行、難分難解的人性張力,正是金枝演社多年來對於劇場美學最關鍵、最迷人的特性啊~~
Thumbnail
我從2002年在一個有風有雨的夜晚,在淡水殼牌倉庫第一次看金枝演社的戲《觀音山恩仇記》,感受到進入薩滿聚會的震撼之後,就成為金枝演社的粉絲迄今。這種以假亂真、假裝高貴與穿透低俗、笑中有淚、悲喜同行、難分難解的人性張力,正是金枝演社多年來對於劇場美學最關鍵、最迷人的特性啊~~
Thumbnail
🌿「一場時空疊合、迷離繾綣的迴旋幽夢。」 來賓介紹👏👏👏 -- 導演暨文本:王嘉明 -- 京腔演員:兆欣 取材民初京劇《春閨夢》,佐以《詩經》充滿跌宕節奏、富於想像的文句
Thumbnail
🌿「一場時空疊合、迷離繾綣的迴旋幽夢。」 來賓介紹👏👏👏 -- 導演暨文本:王嘉明 -- 京腔演員:兆欣 取材民初京劇《春閨夢》,佐以《詩經》充滿跌宕節奏、富於想像的文句
Thumbnail
前天,依儒冒著雨按照行程到達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觀看期待已久,由臺灣傳統戲劇無敵小生孫翠鳳老師、美聲小旦陳昭婷小姐領銜主演:以現代編劇手法改編、新舊並陳。
Thumbnail
前天,依儒冒著雨按照行程到達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觀看期待已久,由臺灣傳統戲劇無敵小生孫翠鳳老師、美聲小旦陳昭婷小姐領銜主演:以現代編劇手法改編、新舊並陳。
Thumbnail
時光隧道文 ---------------- 感想伴隨劇透而生, 縱然舞台魅力不因劇透衰減。 -------- 🌿 濃淡的茶 🌿 濃淡的情 🌿 濃淡的愛 🌿 濃淡的你🌿 去(2013)年看完斷袖之後,我就決定一定要再看一心的戲,早早就買了茶票,坐上我擅於飛奔的摩托車前往大稻埕。 原來…
Thumbnail
時光隧道文 ---------------- 感想伴隨劇透而生, 縱然舞台魅力不因劇透衰減。 -------- 🌿 濃淡的茶 🌿 濃淡的情 🌿 濃淡的愛 🌿 濃淡的你🌿 去(2013)年看完斷袖之後,我就決定一定要再看一心的戲,早早就買了茶票,坐上我擅於飛奔的摩托車前往大稻埕。 原來…
Thumbnail
2013年,人生第一齣內台戲。 感想是伴隨著劇透產生,雖然演員的舞台魅力不會因為劇透而衰減,但未免被路人怨恨,請審慎思考是否往下閱讀。
Thumbnail
2013年,人生第一齣內台戲。 感想是伴隨著劇透產生,雖然演員的舞台魅力不會因為劇透而衰減,但未免被路人怨恨,請審慎思考是否往下閱讀。
Thumbnail
🌿「紅顏雖老心猶暖,驀然回首淚斑斑」 來賓介紹👏👏👏 😍豫劇團兩大台柱來啦~掌聲加尖叫!😍 -- 蕭揚玲:豫劇新天后 aka. 劇團「當家花旦」😌 -- 劉建華:豫劇王子 aka. 女性觀眾心中的完美男人😌
Thumbnail
🌿「紅顏雖老心猶暖,驀然回首淚斑斑」 來賓介紹👏👏👏 😍豫劇團兩大台柱來啦~掌聲加尖叫!😍 -- 蕭揚玲:豫劇新天后 aka. 劇團「當家花旦」😌 -- 劉建華:豫劇王子 aka. 女性觀眾心中的完美男人😌
Thumbnail
戲曲之於我,是年少時一抹濃重的色彩。年少時看劇場演出、戲曲表演比看電影更頻繁,半價的學生票讓我欣賞了很多經典的大師演出。幸而年少時有這樣的動力,讓我能夠一睹崑曲大師的風彩。如今大師演出的戲看一場、少一場,疫情也讓演出停頓,且行且珍惜。希望大師們身體健康,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Thumbnail
戲曲之於我,是年少時一抹濃重的色彩。年少時看劇場演出、戲曲表演比看電影更頻繁,半價的學生票讓我欣賞了很多經典的大師演出。幸而年少時有這樣的動力,讓我能夠一睹崑曲大師的風彩。如今大師演出的戲看一場、少一場,疫情也讓演出停頓,且行且珍惜。希望大師們身體健康,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Thumbnail
場地:城市舞臺(原臺北社會教育館) 場次:1997.07.28 19:30 座位:1樓17排6號
Thumbnail
場地:城市舞臺(原臺北社會教育館) 場次:1997.07.28 19:30 座位:1樓17排6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