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電影觀後感《種土》:吃的食物到底怎麼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種土》是紀錄片,主角有兩位分別是阿仁及安和哥。

阿仁從科技業離開前往高雄創業,回收食材廢料重新發酵,立志成為農夫的後盾,想改變已是加護病房的台灣土壤。

安和哥受到《清靜經》啟發,回家鄉耕作有機棗子的故事。

電影宣傳照

電影宣傳照

先謝謝顏蘭權導演拍攝這題材,再者感謝阿仁及安和哥願意曝光自己的故事,當然還有周圍的協助者,和諧的背景音樂-陳明章老師及滅火器樂團楊大正演唱歌曲。

整個故事的剪輯及節奏安排非常好,不知不覺看完整部片,最後產生如波浪的漣漪在我心中蔓延,過了好幾天還在咀嚼,當然此次此刻也還在消化。

👇導演受訪,裡頭有好聽的歌唷!


「土」是夥伴,我是在田裡長大的孩子,也是被這片大地眷顧的台灣人,慢慢長大才有機會到別的城市看看,才發現成長環境是多麼美好。

「種土」?土怎麼種?土會生病?土裡的生物們會不見?原來這些我以為的「理所當然」存在的物種正慢慢消失,而且可能永遠不見...原來「化學肥料」是不會融合於大地中,過度使用後,土壤失去再生循環的能力,原來「化學肥料」是種毒癮,好比看慣螢幕上高刺激的現代人,已無法長時間專注於書本上的閱讀。

食材將成為食物,最後被吃進身體裡,請問這樣的食物保有原有的營養價值嗎?請問身體有能力吸收複合物嗎?請問腸道能順利排出身體不需要的物質嗎?請問這跟生病有關嗎?

票根,這場有8位觀眾

票根,這場有8位觀眾

阿仁基地的食材廢料,經過多次發酵後塑膠仍然存在,大至捆綁葉菜類的塑膠繩,小至黏貼在蘋果/進口水果上的標籤紙,及各類形狀的包裝材料,這些都不會腐化。那麼日常中廚餘桶回收後的去向是哪裡?如果也是焚化爐,那何必多一次功夫分類。

安和哥在棗子園綁了吊床,他是真心愛這片土地,而且愛吃自己種的棗子,原來「有機」是這麼的費工,除了用網子降低蟲害,收成過後必須幫棗子樹及土壤做月子,大量撲入有機配料,為了重新啟動原有的土壤的生態環境。

安和哥,取自《種土》臉書

安和哥,取自《種土》臉書


安格哥:「毛毛蟲只是混口飯吃。」從棗子園抓毛毛蟲野放到外頭,我看見安和哥的惜物與愛物,及平等對待眾生,難嗎?很難,光是一把菜要慢慢從葉中挑出毛毛蟲,然後野放到田野間,這麼小小一把菜都很考驗我的耐心,何況是棗子園這麼大範圍。

安和哥、阿仁。取自《種土》臉書

安和哥、阿仁。取自《種土》臉書

片中問:「土死了會怎樣?」土若全死了,想像中大概就像沙漠一樣,沒有花草、樹木,森林成為夢境,只能戴上虛擬眼鏡假裝登山...天啊!太悲情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純魚的腦亂流輸出
26會員
201內容數
分享 #生活大小事 #姑姑大小事 #皇帝大小事 #工作大小事 #分享大小事 #投資大小事 #繪本大小事
2025/04/28
《織毛線的女孩》故事大綱用下面繪本裡的四張文字來描述~ 對,繪本裡的孩子發生什麼事?故事中用水蜜桃代表母親懸掛的心,母親等待再等待最後落下去了。沒錯,後來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從圖片中發現母親的等待再等待,並非原地等待,陪著孩子做各種探索,最後試探到織毛線,那是孩子有反應的事情。
Thumbnail
2025/04/28
《織毛線的女孩》故事大綱用下面繪本裡的四張文字來描述~ 對,繪本裡的孩子發生什麼事?故事中用水蜜桃代表母親懸掛的心,母親等待再等待最後落下去了。沒錯,後來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從圖片中發現母親的等待再等待,並非原地等待,陪著孩子做各種探索,最後試探到織毛線,那是孩子有反應的事情。
Thumbnail
2025/04/15
因為喜好繪本參加這場講座,認識了作者-劉清彥(阿達叔叔)及《書店裡的小花》。 《書店裡的小花》描述小花流浪到家口門,這戶人家曾經是個書店,老闆的太太過世,他無心繼續經營,而小花的到訪,書店重新開張,同時也是老闆、小花、書店的下個生命階段的開始,中間他們一起經歷了什麼呢?
Thumbnail
2025/04/15
因為喜好繪本參加這場講座,認識了作者-劉清彥(阿達叔叔)及《書店裡的小花》。 《書店裡的小花》描述小花流浪到家口門,這戶人家曾經是個書店,老闆的太太過世,他無心繼續經營,而小花的到訪,書店重新開張,同時也是老闆、小花、書店的下個生命階段的開始,中間他們一起經歷了什麼呢?
Thumbnail
2025/04/09
看了一部關於樹的紀錄片,片中指出「人造林」是人類用自己的有限的視野做出的蠢事,大自然有再生的能力,只要給他時間... 爾後只要經過人造林,這個觀點自動從腦子中跳出來~ 開始自我提問: 1.為什麼這裡要人造林? 2.為什麼要種這樹種? 3.為什麼種得這麼密集? 4.有沒有適度的伐木?
Thumbnail
2025/04/09
看了一部關於樹的紀錄片,片中指出「人造林」是人類用自己的有限的視野做出的蠢事,大自然有再生的能力,只要給他時間... 爾後只要經過人造林,這個觀點自動從腦子中跳出來~ 開始自我提問: 1.為什麼這裡要人造林? 2.為什麼要種這樹種? 3.為什麼種得這麼密集? 4.有沒有適度的伐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種土》是紀錄片,主角有兩位分別是阿仁及安和哥。 阿仁從科技業離開前往高雄創業,回收食材廢料重新發酵,立志成為農夫的後盾,想改變已是加護病房的台灣土壤。 安和哥受到《清靜經》啟發,回家鄉耕作有機棗子的故事。 先謝謝顏蘭權導演拍攝這題材,再者感謝阿仁及安和哥願意曝光自己的故事,當然還有周圍的協助
Thumbnail
《種土》是紀錄片,主角有兩位分別是阿仁及安和哥。 阿仁從科技業離開前往高雄創業,回收食材廢料重新發酵,立志成為農夫的後盾,想改變已是加護病房的台灣土壤。 安和哥受到《清靜經》啟發,回家鄉耕作有機棗子的故事。 先謝謝顏蘭權導演拍攝這題材,再者感謝阿仁及安和哥願意曝光自己的故事,當然還有周圍的協助
Thumbnail
退化的硬土如何重獲生機?59歲的安和哥與41歲的阿仁,兩位農夫分別以「清」、「濁」之法來解決土壤死去的問題,「清」指的是安和哥以「清淨經」為本,使用有機法養地三十年,尊重土壤裡的生命,栽種的果樹才得以結實纍纍。「濁」指的則是阿仁推行的土壤運動,讓城市裡的垃圾變成有用的沃土,他因此到菜市場收集菜渣、到
Thumbnail
退化的硬土如何重獲生機?59歲的安和哥與41歲的阿仁,兩位農夫分別以「清」、「濁」之法來解決土壤死去的問題,「清」指的是安和哥以「清淨經」為本,使用有機法養地三十年,尊重土壤裡的生命,栽種的果樹才得以結實纍纍。「濁」指的則是阿仁推行的土壤運動,讓城市裡的垃圾變成有用的沃土,他因此到菜市場收集菜渣、到
Thumbnail
每個星期,在竹山台西客運一樓的候車大廳,總會出現這麼一個熱鬧場景,竹編的菜籃擺滿一地,工作人員(大多是社區媽媽)手上拿著清單一一點名,玉米筍一包、香菇一盒、白菜一顆……,他們在為「足安心蔬菜箱」的消費者配菜。
Thumbnail
每個星期,在竹山台西客運一樓的候車大廳,總會出現這麼一個熱鬧場景,竹編的菜籃擺滿一地,工作人員(大多是社區媽媽)手上拿著清單一一點名,玉米筍一包、香菇一盒、白菜一顆……,他們在為「足安心蔬菜箱」的消費者配菜。
Thumbnail
願意花一天的時間,搭車從台北到宜蘭學種菜,起心動念是什麼呢?從W學員幫自己的菜畦取名為「田 ME ME」,大約略知一二。 就像下午要參訪的康富友善農場,主人家康富厚老師曾經說:「菜園裡選擇種的菜色,都是依照老婆愛吃的菜類來做規劃」,農場氛圍充滿著愛與能量。
Thumbnail
願意花一天的時間,搭車從台北到宜蘭學種菜,起心動念是什麼呢?從W學員幫自己的菜畦取名為「田 ME ME」,大約略知一二。 就像下午要參訪的康富友善農場,主人家康富厚老師曾經說:「菜園裡選擇種的菜色,都是依照老婆愛吃的菜類來做規劃」,農場氛圍充滿著愛與能量。
Thumbnail
在嘉義中埔,有一個祖傳家園。因為對土地有相同的理念,而和他們成了知心好友。 農場主人決定將祖傳的檳榔園復育成森林。 他們的夢想透過品牌--真心堡,來傳達他們的意象。 《真心守護的堡壘》也就是祖傳家園。 #自然農法 #無毒無農藥 #食用酵素 #環保清潔劑 #友善土地 #友善森林 #森林復育 #與大地
Thumbnail
在嘉義中埔,有一個祖傳家園。因為對土地有相同的理念,而和他們成了知心好友。 農場主人決定將祖傳的檳榔園復育成森林。 他們的夢想透過品牌--真心堡,來傳達他們的意象。 《真心守護的堡壘》也就是祖傳家園。 #自然農法 #無毒無農藥 #食用酵素 #環保清潔劑 #友善土地 #友善森林 #森林復育 #與大地
Thumbnail
​食品安全,是有機農業的唯一價值嗎? 有機、友善、無毒……市面上標榜對人體健康的農產品琳瑯滿目,食安意識高漲的現在,即使價格高上好幾倍,消費者還是願意花錢去購買這類產品。然而農夫選擇有機種植的背後,都帶著想要拯救環境、土地,以及保護下一代未來的夢想。
Thumbnail
​食品安全,是有機農業的唯一價值嗎? 有機、友善、無毒……市面上標榜對人體健康的農產品琳瑯滿目,食安意識高漲的現在,即使價格高上好幾倍,消費者還是願意花錢去購買這類產品。然而農夫選擇有機種植的背後,都帶著想要拯救環境、土地,以及保護下一代未來的夢想。
Thumbnail
在竹東,時不時就會聽人提到阿燈哥,也許還沒見過就吃過他種的米──他是2011年種出全國十大經典好米的莊正燈。每到他的農地倉庫,就只見他拎著豐收的作物進進出出,一刻不得閒,那首〈王老先生有塊地〉的童謠,彷彿是他的寫照,這是一個多棒的農家天堂嗎?其實並不! 採訪‧撰文/許佩玟 攝影/林建同
Thumbnail
在竹東,時不時就會聽人提到阿燈哥,也許還沒見過就吃過他種的米──他是2011年種出全國十大經典好米的莊正燈。每到他的農地倉庫,就只見他拎著豐收的作物進進出出,一刻不得閒,那首〈王老先生有塊地〉的童謠,彷彿是他的寫照,這是一個多棒的農家天堂嗎?其實並不! 採訪‧撰文/許佩玟 攝影/林建同
Thumbnail
本書獲2020年OpenBook好書獎》 這本《尋找台灣味》於2020年5月初上市,網媒相關的宣傳以越南茶等東南亞篇章成為了主打。「在東南亞尋找台灣味」的意趣自帶光環,然而,身為作者之一,心中種有一股聲音吶喊著:「本書有一半的農業記事篇章是書寫臺灣,應該要把他們的亮點平衡宣傳才是。」
Thumbnail
本書獲2020年OpenBook好書獎》 這本《尋找台灣味》於2020年5月初上市,網媒相關的宣傳以越南茶等東南亞篇章成為了主打。「在東南亞尋找台灣味」的意趣自帶光環,然而,身為作者之一,心中種有一股聲音吶喊著:「本書有一半的農業記事篇章是書寫臺灣,應該要把他們的亮點平衡宣傳才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