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瀕湖脈學白話解
◎概述
短脈,不及本位,(《脈訣》)
應指而回,不能滿部。(《脈經》)
- 短脈與長脈相反,它在寸、尺部位,都表現為不滿足,或者是寸部不滿足,或者是尺部不滿足
- 它的搏動非常短暫,剛一應指,便立即回避開
◎體狀相類詩
兩頭縮縮名為短,澀短遲遲細且難;短澀而沉肺腎病,或因氣寒或因。
- 短脈出現在寸、尺部位,總是令人有一種不滿足而短縮的感覺,不是短縮於寸部,就是短縮於尺部
- 澀脈:雖也顯得短,但脈體細弱,搏動遲緩而艱澀(即“難”之意)
- 脈沉短:肺氣虛損,不能統帥血的運行
- 脈短澀:腎陽不足,氣塞難通不能條暢百脈;或因痰滯、食積阻礙氣道
◎主病詩
短脈惟於尺寸尋,短而滑數酒傷神;浮為血澀沉為痞,寸主頭疼尺腹疼。
- 短脈,只有在尺部和寸部這兩個部位最好辨認
- 脈來現短,總是氣血虛損的反映
- 儘管也有因傷於酒毒,或濕熱內盛而見短脈的,但只在短脈之中兼見滑數而已
- 浮而短:血少不充(即“澀”之意)
- 沉而短:胸腹痞滿
- 寸部脈短:陽氣虛於上而頭痛
- 尺部脈短:陽氣虛於下而腹痛
◎按語
形成短脈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氣的不足,不能條暢血行所致。
正因為氣不充於脈,當其搏動之初,似乎應指有力,但它既不滿部,而往來又顯得非常短促。
臨床上氣虛血少的人最易見到短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