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三〇〇:「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濇者,復不可下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脈微就是脈的跳動很弱,心陽不足,陽已經虛掉了,「不可發汗,亡陽故也」,發汗是藉由心陽的力量,來推動腸胃津液(免疫力)到體表去與病邪對抗,現在陽已虛,再強迫發汗時,就會讓僅存的陽跑掉了,會很危險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2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張仲景的中醫經方世界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經方,中醫行醫濟世的寶典,被歷代名醫尊為救世經典之方,傷寒與金匱是漢朝張仲景集大成之作。但由於時空背景的不同,導致這千年偉大的醫學知識,被世人所淡忘。倪海夏先生,本世紀最偉大的經方家,窮盡畢生精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將古代的智慧解密。而今師已仙逝,雖無法再見其風華典範,但傳承中醫的精神,卻永遠深留筆者內心,不斷前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少陰病,脈細沉數」,數脈雖然有熱,但是這種熱只是客熱,無法提供腸胃正常蠕動的熱,就像空轉的引擎,引擎的皮帶沒有與身體搭上,不停的空轉卻沒有功能。「病為在裡,不可發汗。」,病在裡不在表,不可以發汗解之。 這條辨雖然很短,但卻有個細節需要說明,少陰證的脈本來就是脈沉微細,為何這裡多了一個「數脈」
「少陰病,下利」,少陰病患者,下焦虛寒,腎陽不足,水氣無法被氣化,冷水容易滲入大腸而拉肚子,這是少陰的本病,「咳而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現在出現咳嗽發譫語,就是聽信排毒偏方,或是去泡三溫暖、熱療法使得陽氣外張,腸胃津液枯竭,燥熱上薄於肺則咳嗽,胃的津液被迫汗掉了,燥熱上衝頭面而發譫語,「小便必難」
「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病人陰陽脈俱緊,發熱無汗是太陽傷寒,是麻黃湯證;發熱汗出不止是太陽亡陽,是桂枝加附子湯證;而少陰亡陽之證與太陽亡陽之證不同的地方是少陰亡陽之證的患者,會喉嚨痛,然後會吐且容易下利,這是因為少陰證患者陰已經不足,下焦寒濕很盛,當陰寒很盛的時候,陽就無法待在裡面,就
二九六:「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少陰病,欲吐不吐」,想吐又吐不出來,想吐的原因是脾臟腫大壓迫到胃,胃變得很小且寒,蠕動很慢,食物在為裡面停留太久,滿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少陰病的主症就是脈摸起來細細小小的,跳動很微弱,細脈代表血不夠了,脈微細就是氣血不足的狀況,「但欲寐也」,就是白天精神不濟想睡覺,頻打哈欠(腎陽虛),這是因為太陽寒水下陷,陰寒內據,陽氣無法往四肢、頭面去,所以手腳冰冷,白天會想睡覺,裡寒盛,表陽虛而惡寒蜷臥,水氣下陷入腎臟,腎
二九二:「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繫在「太陰」;「太陰」當身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數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繫在太陰;太陰當身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與陽明篇第二〇三條辨的內容一樣,在此節錄內容如下,「傷寒
「少陰病,脈細沉數」,數脈雖然有熱,但是這種熱只是客熱,無法提供腸胃正常蠕動的熱,就像空轉的引擎,引擎的皮帶沒有與身體搭上,不停的空轉卻沒有功能。「病為在裡,不可發汗。」,病在裡不在表,不可以發汗解之。 這條辨雖然很短,但卻有個細節需要說明,少陰證的脈本來就是脈沉微細,為何這裡多了一個「數脈」
「少陰病,下利」,少陰病患者,下焦虛寒,腎陽不足,水氣無法被氣化,冷水容易滲入大腸而拉肚子,這是少陰的本病,「咳而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現在出現咳嗽發譫語,就是聽信排毒偏方,或是去泡三溫暖、熱療法使得陽氣外張,腸胃津液枯竭,燥熱上薄於肺則咳嗽,胃的津液被迫汗掉了,燥熱上衝頭面而發譫語,「小便必難」
「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病人陰陽脈俱緊,發熱無汗是太陽傷寒,是麻黃湯證;發熱汗出不止是太陽亡陽,是桂枝加附子湯證;而少陰亡陽之證與太陽亡陽之證不同的地方是少陰亡陽之證的患者,會喉嚨痛,然後會吐且容易下利,這是因為少陰證患者陰已經不足,下焦寒濕很盛,當陰寒很盛的時候,陽就無法待在裡面,就
二九六:「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少陰病,欲吐不吐」,想吐又吐不出來,想吐的原因是脾臟腫大壓迫到胃,胃變得很小且寒,蠕動很慢,食物在為裡面停留太久,滿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少陰病的主症就是脈摸起來細細小小的,跳動很微弱,細脈代表血不夠了,脈微細就是氣血不足的狀況,「但欲寐也」,就是白天精神不濟想睡覺,頻打哈欠(腎陽虛),這是因為太陽寒水下陷,陰寒內據,陽氣無法往四肢、頭面去,所以手腳冰冷,白天會想睡覺,裡寒盛,表陽虛而惡寒蜷臥,水氣下陷入腎臟,腎
二九二:「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繫在「太陰」;「太陰」當身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數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繫在太陰;太陰當身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與陽明篇第二〇三條辨的內容一樣,在此節錄內容如下,「傷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熱傷害、中暑怎麼分? 天氣熱要多注意什麼? 不是晚上就不會有熱傷害!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凱琍,芳聊系列,主要是想讓大家了解如何有用芳療在自我跟周遭的人身上~ 今天來聊聊「子宮寒冷」這件事情! 子宮的寒冷,又稱作宮寒,而在中醫的領域來說,不是只有指得是子宮,而是包含子宮、卵巢、尿道等等器官。 子宮寒冷從字面上的意思是子宮溫度低,而中醫上的宮寒是指寒氣聚集
Thumbnail
小暑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介於夏至與大暑之間的節氣,有大暑小暑之分,代表氣候炎熱應有程序之分,表示高溫開始發揮威力,即將進入最熱的時刻。 小暑逐步炎熱,大量流汗會造成心臟的負擔,這時補充大量水份是非常重要。 而此時陽氣浮於表就容易產生心浮氣躁、動怒、不安甚至焦躁易傷心與肝氣。 夏天需養好心
Thumbnail
夏季節氣經絡芳療 足蕨陰肝經 | 足少陽膽經 節氣介紹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夏季注意事項 1:立夏後氣溫漸漸地攀升,多補充水份 2:脾胃經絡運行中處於偏弱,食欲自然不佳,強壯脾胃經絡功能
Thumbnail
每當夏日溫度太高,中風病人就會劇增,俗稱「熱中風」。 研究發現,氣溫攝氏32度以上,腦中風風險增加66% 因為溫度升高時,天熱流汗多,水分減少,加上外出工作上水喝得少,血管中的血液濃度增加,就像水管內的水少了,會被泥沙堵塞,增加血栓或血管阻塞風險。如果堵塞於腦血管可引致腦中風,堵塞於心血管可引發
三三〇:「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真武湯方 炮附子3、茯苓4、白朮3、生薑三片、芍藥3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茯
桃花湯方 赤石脂3、乾薑3、梗米一匙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右三味,以水半升,煮米令熟,去渣,溫服七合,納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愈,余勿服。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
Thumbnail
「少陰病,吐利」,太陽寒水內陷於脾臟,造成胃的熱度不足,併胃中宿食下走大腸而自利腹痛,大便狀如爛泥,這是太陰證的下利;當太陽寒水內陷到腎臟,則併手少陽三焦為病,因為三焦為疏瀉的管道,屬於淋巴系統,當腎臟寒,功能差,無法排除氾濫的寒水之時,寒水往中焦入胃,胃熱不足無法氣化則吐,往下焦水道系統疏瀉不及則
「少陰病,脈緊」,脈緊為寒,少陰病患者裡寒濕很盛,「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到了七八日後,拉出很多水狀黏黏的東西,脈突然從緊變成微,手腳的溫度從冰冷變成溫熱,代表胃氣回頭,「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原本的緊脈消失了,代表寒濕從大便排出去了,這是要變好的現象,「雖煩,下利,必自愈」,雖然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脈微就是脈的跳動很弱,心陽不足,陽已經虛掉了,「不可發汗,亡陽故也」,發汗是藉由心陽的力量,來推動腸胃津液(免疫力)到體表去與病邪對抗,現在陽已虛,再強迫發汗時,就會讓僅存的陽跑掉了,會很危險,「陽已虛,尺脈弱濇者,復不可下之」,尺脈就是指下焦的脈,看身體津液的多寡狀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熱傷害、中暑怎麼分? 天氣熱要多注意什麼? 不是晚上就不會有熱傷害!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凱琍,芳聊系列,主要是想讓大家了解如何有用芳療在自我跟周遭的人身上~ 今天來聊聊「子宮寒冷」這件事情! 子宮的寒冷,又稱作宮寒,而在中醫的領域來說,不是只有指得是子宮,而是包含子宮、卵巢、尿道等等器官。 子宮寒冷從字面上的意思是子宮溫度低,而中醫上的宮寒是指寒氣聚集
Thumbnail
小暑為二十四節氣之一,介於夏至與大暑之間的節氣,有大暑小暑之分,代表氣候炎熱應有程序之分,表示高溫開始發揮威力,即將進入最熱的時刻。 小暑逐步炎熱,大量流汗會造成心臟的負擔,這時補充大量水份是非常重要。 而此時陽氣浮於表就容易產生心浮氣躁、動怒、不安甚至焦躁易傷心與肝氣。 夏天需養好心
Thumbnail
夏季節氣經絡芳療 足蕨陰肝經 | 足少陽膽經 節氣介紹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夏季注意事項 1:立夏後氣溫漸漸地攀升,多補充水份 2:脾胃經絡運行中處於偏弱,食欲自然不佳,強壯脾胃經絡功能
Thumbnail
每當夏日溫度太高,中風病人就會劇增,俗稱「熱中風」。 研究發現,氣溫攝氏32度以上,腦中風風險增加66% 因為溫度升高時,天熱流汗多,水分減少,加上外出工作上水喝得少,血管中的血液濃度增加,就像水管內的水少了,會被泥沙堵塞,增加血栓或血管阻塞風險。如果堵塞於腦血管可引致腦中風,堵塞於心血管可引發
三三〇:「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真武湯方 炮附子3、茯苓4、白朮3、生薑三片、芍藥3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茯
桃花湯方 赤石脂3、乾薑3、梗米一匙 注意:漢制劑量八兩等於現今的六錢,一錢等於3.75公克。上方方劑內容的劑量單位為「錢」。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右三味,以水半升,煮米令熟,去渣,溫服七合,納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愈,余勿服。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
Thumbnail
「少陰病,吐利」,太陽寒水內陷於脾臟,造成胃的熱度不足,併胃中宿食下走大腸而自利腹痛,大便狀如爛泥,這是太陰證的下利;當太陽寒水內陷到腎臟,則併手少陽三焦為病,因為三焦為疏瀉的管道,屬於淋巴系統,當腎臟寒,功能差,無法排除氾濫的寒水之時,寒水往中焦入胃,胃熱不足無法氣化則吐,往下焦水道系統疏瀉不及則
「少陰病,脈緊」,脈緊為寒,少陰病患者裡寒濕很盛,「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到了七八日後,拉出很多水狀黏黏的東西,脈突然從緊變成微,手腳的溫度從冰冷變成溫熱,代表胃氣回頭,「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原本的緊脈消失了,代表寒濕從大便排出去了,這是要變好的現象,「雖煩,下利,必自愈」,雖然
「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脈微就是脈的跳動很弱,心陽不足,陽已經虛掉了,「不可發汗,亡陽故也」,發汗是藉由心陽的力量,來推動腸胃津液(免疫力)到體表去與病邪對抗,現在陽已虛,再強迫發汗時,就會讓僅存的陽跑掉了,會很危險,「陽已虛,尺脈弱濇者,復不可下之」,尺脈就是指下焦的脈,看身體津液的多寡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