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法律信箱】臺灣死刑存廢的辯論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聽眾來信

主持人您好,我是節目的忠實聽眾。 

我很關注臺灣社會對於死刑存廢的討論。

身旁的朋友對死刑存廢的議題,看法非常兩極。許多人認為殺人償命天經地義,也有人認為死刑無助犯罪的嚇阻,萬一有冤獄怎麼辦? 

我自己也還沒有定見,希望能聽聽你們對這議題的討論,謝謝。


本集許律師將就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討論死刑存廢的法律問題。


raw-image


本集重點

  1. 臺灣死刑的法律脈絡與歷史背景,從歷史文化與社會心理談死刑存廢的影響。
  2. 歷年來大法官釋憲對死刑制度的解釋與決定。
  3. 2024年王信福等死刑釋憲案的背景,包括案件起因、挑戰的法律條文及如何影響對死刑存廢的討論。
  4. 死刑是否僅剝奪生命權,是否干涉其他憲法權利,如免於酷刑的權利與人性尊嚴。
  5. 死刑在防止犯罪和維持社會秩序上的功能,其作為刑罰的合理性。
  6. 是否存在可以替代死刑的其他刑罰,例如終身監禁不得假釋,談這些手段的可行性與效果。
  7. 針對精神障礙或心智缺陷者,死刑是否合憲,檢視適用死刑的犯罪類型與行為人的範圍。
  8. 回顧2024年憲法法庭的言詞辯論過程,討論律師、法務部及專家的主要論點與辯論攻防。
  9. 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大法官針對生命權、憲法設計、民意與司法自制的提問,並分析這些提問在死刑辯論中的關鍵作用。
  10. 憲法法庭的裁判與民意的差異,探討司法如何在民意壓力與憲法保障之間取得平衡,反思死刑存廢的民意基礎。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收聽網址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Player/programId/109/id/15446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知言法律事務所的沙龍
17會員
383內容數
法律或許是嚴肅的,但法律事件裡的人與事,卻都是活生生的。 除了談「法」以外,更多時候是瞭解「人性」。 這裡是兩位執業律師的內心劇場,透過對話呈現庭內與庭外的人生百態。 許惠菁 律師 / 許健鈴 律師 知言法律事務所律師 Tel:02-2959-6686
2025/04/26
知名出版人富察(李延賀)2023年返中處理戶籍後失聯,2025年被中國以「煽動分裂國家」罪判刑3年,但審判過程未公開,引發國際關注中國司法透明問題。富察遭秘密羈押兩年,中國對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此案凸顯中共以國安名義打壓異議的操作手法,也提醒臺灣須警覺兩岸法律文化的深層差異。
Thumbnail
2025/04/26
知名出版人富察(李延賀)2023年返中處理戶籍後失聯,2025年被中國以「煽動分裂國家」罪判刑3年,但審判過程未公開,引發國際關注中國司法透明問題。富察遭秘密羈押兩年,中國對其附加剝奪政治權利,此案凸顯中共以國安名義打壓異議的操作手法,也提醒臺灣須警覺兩岸法律文化的深層差異。
Thumbnail
2025/04/19
隨著平台經濟與「斜槓人生」興起,傳統僱傭關係與新型態勞務模式產生激烈衝突。 中國與臺灣針對外送員、直播主、代駕司機的法律關係出現分歧:中國透過指導案例逐步明確其勞動屬性;臺灣則以「從屬性判斷」檢核外送員是否受勞基法保障。 如何界定委任、承攬與僱傭關係,已成未來勞動法制改革的核心議題。
Thumbnail
2025/04/19
隨著平台經濟與「斜槓人生」興起,傳統僱傭關係與新型態勞務模式產生激烈衝突。 中國與臺灣針對外送員、直播主、代駕司機的法律關係出現分歧:中國透過指導案例逐步明確其勞動屬性;臺灣則以「從屬性判斷」檢核外送員是否受勞基法保障。 如何界定委任、承攬與僱傭關係,已成未來勞動法制改革的核心議題。
Thumbnail
2025/04/13
一對新婚夫妻簽訂婚前協議,男方承諾贈與不動產與償還房貸,並設懲罰性違約金高達五千萬元。但婚後感情破裂、協議未履行,女方訴請違約金,卻遭法院認定贈與得撤銷、違約金失效。兩岸對婚姻協議、贈與契約與財產制度的重大差異,亦反映婚姻中權利保障與情感承諾間的法理界線。許律師將從法律、社會與性別視角全方位剖析。
Thumbnail
2025/04/13
一對新婚夫妻簽訂婚前協議,男方承諾贈與不動產與償還房貸,並設懲罰性違約金高達五千萬元。但婚後感情破裂、協議未履行,女方訴請違約金,卻遭法院認定贈與得撤銷、違約金失效。兩岸對婚姻協議、贈與契約與財產制度的重大差異,亦反映婚姻中權利保障與情感承諾間的法理界線。許律師將從法律、社會與性別視角全方位剖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臺灣羈押權的歷史背景與演變,起源於清治與日治時期的法律體系,進而分析了1995年憲法法庭的釋字第392號解釋如何深化羈押權的法律意義。檢察官的羈押權曾引發廣泛的社會關注與爭論,最終被大法官判決有違憲,改由法官決定羈押的權力。文章也指出未來的法律挑戰,特別是保障人權的必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臺灣羈押權的歷史背景與演變,起源於清治與日治時期的法律體系,進而分析了1995年憲法法庭的釋字第392號解釋如何深化羈押權的法律意義。檢察官的羈押權曾引發廣泛的社會關注與爭論,最終被大法官判決有違憲,改由法官決定羈押的權力。文章也指出未來的法律挑戰,特別是保障人權的必要性。
Thumbnail
探討臺灣社會對於死刑存廢的激烈討論,分析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所涉及的法律問題。 死刑的法律脈絡、歷史背景、以及對犯罪防治的影響,並回顧2024年憲法法庭的辯論過程。探討死刑是否干涉其他憲法權利,及其替代刑罰的可行性,提供全面的視角,幫助讀者理解相關的法律與社會觀點。
Thumbnail
探討臺灣社會對於死刑存廢的激烈討論,分析113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所涉及的法律問題。 死刑的法律脈絡、歷史背景、以及對犯罪防治的影響,並回顧2024年憲法法庭的辯論過程。探討死刑是否干涉其他憲法權利,及其替代刑罰的可行性,提供全面的視角,幫助讀者理解相關的法律與社會觀點。
Thumbnail
2024年9月20日,司法院公佈的憲法法庭113年第8號判決,針對臺灣長期爭議的死刑存廢問題進行回應,認定死刑在特定條件下合憲。文章深入探討死刑的社會意義、政府視角及被害家屬的正義需求,並挑戰大眾對死刑的傳統看法。本篇文章呼籲多元觀點來探討死刑議題,並提出對未來法律政策的重要反思。
Thumbnail
2024年9月20日,司法院公佈的憲法法庭113年第8號判決,針對臺灣長期爭議的死刑存廢問題進行回應,認定死刑在特定條件下合憲。文章深入探討死刑的社會意義、政府視角及被害家屬的正義需求,並挑戰大眾對死刑的傳統看法。本篇文章呼籲多元觀點來探討死刑議題,並提出對未來法律政策的重要反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詳細解讀憲法法庭近日對死刑的判決,並以簡單易懂的文字翻譯大法官的意旨。
Thumbnail
這篇文章詳細解讀憲法法庭近日對死刑的判決,並以簡單易懂的文字翻譯大法官的意旨。
Thumbnail
一、前世今身:釋字第476號解釋 數十年前臺北地方法院法官陳志祥向司法院大法官聲請解釋[1],陳法官針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中「販賣或運輸毒品罪之法定刑,均為死刑或無期徒刑」,認為其有違權力分立原則及及罪刑相當原則,然而釋字第476號解釋並未做出違憲宣告。 其中關於死刑、無期徒刑之法定刑規定,係本於
Thumbnail
一、前世今身:釋字第476號解釋 數十年前臺北地方法院法官陳志祥向司法院大法官聲請解釋[1],陳法官針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中「販賣或運輸毒品罪之法定刑,均為死刑或無期徒刑」,認為其有違權力分立原則及及罪刑相當原則,然而釋字第476號解釋並未做出違憲宣告。 其中關於死刑、無期徒刑之法定刑規定,係本於
Thumbnail
看似偵探小說的劇情,實際上卻帶領著讀者看見移工被忽視的人權、台灣司法的弊病,以及漁業與政治力背後複雜的盤根錯節;其中對於「廢死」議題的著墨,不只點出許多道貌岸然底下的嗜血本性,更以諷刺的結局,呈現其難以逃脫政治操弄的宿命。
Thumbnail
看似偵探小說的劇情,實際上卻帶領著讀者看見移工被忽視的人權、台灣司法的弊病,以及漁業與政治力背後複雜的盤根錯節;其中對於「廢死」議題的著墨,不只點出許多道貌岸然底下的嗜血本性,更以諷刺的結局,呈現其難以逃脫政治操弄的宿命。
Thumbnail
討論廢死議題前,我們首先得對死刑有個明確的定義,根據維基百科上的闡述,是指國家機關或政治團體,基於法律所賦予的權力,以結束犯人的生命,剝奪生命權作為刑罰的處罰方式。這段敘述裡面,牽涉到了國家、法律、權力、剝奪、及生命權這幾個關鍵字,而這些關鍵字將會在後續的討論中,因為不同的立場,而有不同的解釋。
Thumbnail
討論廢死議題前,我們首先得對死刑有個明確的定義,根據維基百科上的闡述,是指國家機關或政治團體,基於法律所賦予的權力,以結束犯人的生命,剝奪生命權作為刑罰的處罰方式。這段敘述裡面,牽涉到了國家、法律、權力、剝奪、及生命權這幾個關鍵字,而這些關鍵字將會在後續的討論中,因為不同的立場,而有不同的解釋。
Thumbnail
欲廢死刑,光明正大的做法便是依民主原則修改牽涉到的法律,法條上無死刑,自然無人被法律剝奪生命。當前國人反對廢死者占大多數,贊成方的執政黨和廢死團體理應提出論述,並與反對方詰辯,力求社會趨於共識,最後達成合乎多數民意的廢死修法目標。如此方為磊落坦蕩之舉。遺憾的是,我們罕見執政黨與廢死團體對國人闡論甚麼
Thumbnail
欲廢死刑,光明正大的做法便是依民主原則修改牽涉到的法律,法條上無死刑,自然無人被法律剝奪生命。當前國人反對廢死者占大多數,贊成方的執政黨和廢死團體理應提出論述,並與反對方詰辯,力求社會趨於共識,最後達成合乎多數民意的廢死修法目標。如此方為磊落坦蕩之舉。遺憾的是,我們罕見執政黨與廢死團體對國人闡論甚麼
Thumbnail
台灣最近因為殺警案,死刑存廢又被提上檯面。我看到一位警察朋友在臉書說,站在他的立場,他覺得在常執行死刑、或是殺警唯一死刑的國家,執勤會更危險,因為當逃亡中的犯人橫豎也是死,走投無路時的反撲力道會更可怕。
Thumbnail
台灣最近因為殺警案,死刑存廢又被提上檯面。我看到一位警察朋友在臉書說,站在他的立場,他覺得在常執行死刑、或是殺警唯一死刑的國家,執勤會更危險,因為當逃亡中的犯人橫豎也是死,走投無路時的反撲力道會更可怕。
Thumbnail
日前,台灣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東吳大學教授黃秀端和英國公益組織「死刑專案(The Death Penalty Project)」合作,共同發表以立法委員為調查對象的「台灣立委對死刑之意見調查」報告。本集節目邀請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一同討論這份調查的結果......
Thumbnail
日前,台灣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東吳大學教授黃秀端和英國公益組織「死刑專案(The Death Penalty Project)」合作,共同發表以立法委員為調查對象的「台灣立委對死刑之意見調查」報告。本集節目邀請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一同討論這份調查的結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