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對社會有什麼影響?《新聞崩壞,何以民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最近看到 BBC 採取樽節政策,新聞部預計將淨減 130 個職缺。根據英國與愛爾蘭的國家記者公會(National Union of Journalists)報導,確切計劃將等待政府提供明年度的預算資金而決定。

中央社特別關注其中兩位記者:駐台北記者傅東飛(Rupert Wingfield-Hayes),以及曾在烏魯木齊中路遭中國警察毆打與拘留的駐中記者勞倫斯(Ed Lawrence)。

最近正在看《新聞崩壞,何以民主》。

我願將它視為闡釋「新聞產業的經濟學」的書。

當然也不只是經濟學,正如同書中反覆提及的,新聞媒體並不只是市場上的商品,更是民主的必備要素,所以不能單純地以供需關係看待「媒體」和「閱聽者」的關係。

新聞有什麼功用?

新聞對社會或者說公眾的作用,就是提供訊息

除了政府政策、政策實施影響、社會問題等等外,也提供知識。例如有些新聞可能需要一些專業,記者就會採訪相關領域專家,會大眾科普解惑。

誰為新聞買單?

過去傳統報紙時期,新聞大多依賴廣告商的收益。

在那個報紙是唯一且廣泛傳播媒介的時代,廣告利潤是新聞重要的收入來源。

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所以投廣告商與閱聽者所好。

漸漸地,為了賺更多錢,便逐漸向利潤靠攏,產製能引起閱聽者好奇、有興趣的內容。

raw-image

低成本又能創造高利潤的新聞,更是商業媒體的心頭好。

川普的當選對美國來說不是好事,但對電視台來說好極了。

川普非常有爭議性,有關他的新聞,總是能引起大量討論。例如他之前聲稱海地移民吃貓狗,新聞報的沸沸揚揚。但那場辯論中其他言論,甚至是政見呢?沒特別關注美選的我還真不知道。

為何說媒體對於民主社會很重要?新聞身負提供資訊的責任,將政府政策以及社會問題傳遞給每一位公民。公民依據政府施政成果表達自己的意見,可以反對也可以同意,不同的利益者有不同看法,不同的個性的人也會有不同的手段偏好。

但是當媒體為了讓每一位下課下班好累累,只想躺著耍費的閱聽者更有興趣觀看新問,於是極盡所能地誇大事件、提供娛樂消遣,捨去只有少數人想看的正經內容,整個公共社會出現資訊赤字。

似乎很多人忘了,媒體的基本服務是:提供公共訊息、作為人民的耳目監督政府、公共教育、提供發聲管道

raw-image

過去寫一篇期末報告時,提出自己認為新聞媒體收費的弊:

其一是,擴大知識差距,社會上有些貧窮或弱勢的群體,失去「知情權」
其二是,因為要付費,減少人們「觀看不同觀點」的機會。不喜歡的媒體,我就不付費,我就不看你們的報導,我就是只付費看流行時尚雜誌,只喜歡把陰謀論當成懸疑推理小說來看。因此,觀眾的觀點越趨於單一片面。
其三,媒體並不是純然的「市場商品」,它是大眾的第四權,是服務大眾的工具。

當然,我也知道媒體不可能不收費。沒有錢,要怎麼做出好的內容?怎麼雇用好的記者?

獨立媒體運作得很辛苦,記者也富有熱情,但流量就是比不上傳統媒體。

這是新聞面臨的考驗。

如果媒體屬於資本家

若媒體為資本家服務,為資本家發聲,從資本家觀點敘事,那麼少數族群呢?中產階級呢?

從資本家觀點出發,監獄犯人浪費國家公帑又不事生產;身心障礙者還需要人照顧,白白浪費人力資源;小孩就拼命讀書,未來做個賺大錢的企業家......沒有人關心監獄裡是否有冤情,沒有人關心身障者困境,沒有人在乎小孩子小小的夢想。

當市場失靈時

一個健康的市場,以下四項條件缺一不可

  • 完全競爭
  • 買方賣方資訊充分
  • 資源自由移動
  • 物品與勞務的價格是成本適當反映

新聞業不完全競爭

完全競爭代表整個產業

  • 沒有單一生產者可以影響價格,因為供給者眾多
  • 產品無顯著差異,價格也不會有差異→財貨相同
  • 掌握完整資訊
  • 供給者可自由進出市場

1. 新聞業供給者很多,至於單一媒體是否影響價格......我未讀到相關研究,但我認為無法因為

  1. 每家價格不同,有免費的網媒,有訂閱制服務的專業雜誌,也有免費提供服務的獨立媒體,每家媒體也有不同著重面向,可能是女性議題、人權議題、環境議題等等,不勝枚舉→財與貨皆不同
  2. 我們很多時候並不知道媒體背後老闆是誰,或是有哪些股東
  3. 或許現在的網路環境降低進入市場門檻,但過去的電視新聞進入門檻高。

由此可以看見,新聞產業並不是一個完全競爭市場,市場失靈。

政府介入

意識到新聞對公共社會的重要性,以及其為了討好廣告商以及閱聽者而產出不利社會的內容,各方對於新聞結構性改革提出了批評與改進的討論。

美國一向以自由放任市場自豪,許多保守派與放任主義堅決拒絕政府介入媒體,認為那干擾了新聞自由。

他們緊緊地握著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

Congress shall make no law respecting an establishment of religion, or prohibiting the free exercise thereof; or abridging the freedom of speech, or of the press; or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peaceably to assemble, and to petition the Government for a redress of grievances.
國會不得制定有關下列事項的法律:確立一種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剝奪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剝奪人民和平集會及向政府要求伸冤的權利

在新聞弊端一一顯露之後,也有許多人或許多方法致力於改善問題,但都被放任主義打壓攻擊,這些人認為:是媒體監督政府,不是政府監督媒體。但媒體做為基礎建設與公共服務,政府有介入的正當性。

但作者提出,美國立國之初,政府便已經補助媒體,讓其能廣泛傳播。

這項投資補助是:郵政

報紙要派發到各地,需要藉由郵政寄送。18 世紀末葉,美國有 70% 的郵務量是報紙。

2009年,美國眾議院舉辦了一場《新世代的報紙:多元聲音、競爭與網路》(A New Age for Newspapers: Diversity of Voices, Competition and the Internet)聽證會。

溫和派法學教授 Edwin Becker 指出

市場永遠不會為民主所需的新聞和訊息提供足夠支持。

他認為政府可以透過稅收減免以及補貼記者工資的方式,支持媒體產業。

raw-image

數位時代的破壞性創新

raw-image
市場有矯正作用嗎?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場會有什麼問題?
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家怎麼看目前的經濟制度:《小島經濟學》

數位時代的來臨,讓媒體面臨更嚴峻的危機。

過去媒體最大收入來自於廣告,但數位時代讓不同的數位服務一同加入廣告利潤的大餅裡。

尤其在社群平台出現之後,新聞業更加舉步維艱。

地方小報與地方新聞消失

回到最開頭的 BBC 樽節政策。

為什麼不看大媒體就好,要看地方新聞?為什麼需要駐地記者?

之前在電視上看到密西西比河水汙染的新聞,由當地新聞報導出來。

很多地方議題,不是大媒體會關注的。就好像俄羅斯戰爭前的台灣,也是個不為人知的小島。

如果我們想知道台灣的時事,應該會優先選擇台灣媒體,而不是國際媒體。

這是地方報紙與地方新聞的重要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點燃知識火炬,走出資訊洞穴
50會員
191內容數
分享閱讀、旅遊還有數位素養內容
2025/04/24
劃時代工具不是第一次改變人類生活,重要的是讓工具成為自己的助力。
Thumbnail
2025/04/24
劃時代工具不是第一次改變人類生活,重要的是讓工具成為自己的助力。
Thumbnail
2025/04/18
談判是一門藝術,要同理、聆聽和你談判的人,降低對方的防禦心,讓雙方都能獲得想要的。
Thumbnail
2025/04/18
談判是一門藝術,要同理、聆聽和你談判的人,降低對方的防禦心,讓雙方都能獲得想要的。
Thumbnail
2025/02/17
之前已經簡單介紹過這本黃哲斌老師的書,法白的珞亦也很推薦。 如果要說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在於,黃哲斌老師並不會一面地給你悲觀的資訊,也會分享樂觀的消息。但我相信,媒體產業未來的走向是樂觀還是悲觀,並不僅是內容生產者的責任,也是每一個閱聽者的責任。
Thumbnail
2025/02/17
之前已經簡單介紹過這本黃哲斌老師的書,法白的珞亦也很推薦。 如果要說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在於,黃哲斌老師並不會一面地給你悲觀的資訊,也會分享樂觀的消息。但我相信,媒體產業未來的走向是樂觀還是悲觀,並不僅是內容生產者的責任,也是每一個閱聽者的責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Thumbnail
看多了各平台政論節目 漸漸懂了 民生不重要 民調才是政客心頭最要緊的一籌碼 聽多了各類專家評論 漸漸懂了 民權不重要 政權才是政客手中最給力的一塊肉 見多了官民社會運動 漸漸懂了 民主不重要 露臉才是政客腳下最穩當的一踏板 翻翻報紙、聽聽廣播、再看看網路 懂了 漸漸地 我漸漸地懂了 三民主義萬歲 因
Thumbnail
看多了各平台政論節目 漸漸懂了 民生不重要 民調才是政客心頭最要緊的一籌碼 聽多了各類專家評論 漸漸懂了 民權不重要 政權才是政客手中最給力的一塊肉 見多了官民社會運動 漸漸懂了 民主不重要 露臉才是政客腳下最穩當的一踏板 翻翻報紙、聽聽廣播、再看看網路 懂了 漸漸地 我漸漸地懂了 三民主義萬歲 因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如果你喜歡這個專題,歡迎 #單筆 或 #定期定額 贊助我們,這將能支持我們持續關心並投入媒體環境監督觀察、兒少閱聽權益、關注新聞自由等工作,謝謝你一直以來的支持與鼓勵!
Thumbnail
在一個什麼都能依相對觀點各說各話的時代,依正反方說詞各自劃重點查證是形成個人意見、信念或立場的基本知性過程,但如果⋯⋯
Thumbnail
在一個什麼都能依相對觀點各說各話的時代,依正反方說詞各自劃重點查證是形成個人意見、信念或立場的基本知性過程,但如果⋯⋯
Thumbnail
來自優質媒體、認真撰寫的新聞報導,通常還是可以讓讀者駐留稍稍多一點時間,但並不會比「立場相同的傳聲筒」多多少。以投入的成本與獲得的各種利益相較,針對支持者撰寫煽動性的圖文,至少在短時間內可以得到不成比例的分享數與聲量。沒有明顯立場的媒體,在社群網站時代就不是那麼容易生存了。
Thumbnail
來自優質媒體、認真撰寫的新聞報導,通常還是可以讓讀者駐留稍稍多一點時間,但並不會比「立場相同的傳聲筒」多多少。以投入的成本與獲得的各種利益相較,針對支持者撰寫煽動性的圖文,至少在短時間內可以得到不成比例的分享數與聲量。沒有明顯立場的媒體,在社群網站時代就不是那麼容易生存了。
Thumbnail
這幾個禮拜被各種政治新聞轟炸,是怎樣?
Thumbnail
這幾個禮拜被各種政治新聞轟炸,是怎樣?
Thumbnail
網際網路興起後,人們對於政治新聞「選擇性接觸」的問題更加嚴重。有四分之一的人幾乎只仰賴單一觀點的新聞來源。學者認為,美國新聞媒體為了爭奪特定政治族群的市場,內容越來越不追求中立客觀。於是,當我們熱烈擁抱網路世界時,臉書、推特等網站,悄悄地讓我們因為政治意見而分化成不同的群體,然後彼此看不起。
Thumbnail
網際網路興起後,人們對於政治新聞「選擇性接觸」的問題更加嚴重。有四分之一的人幾乎只仰賴單一觀點的新聞來源。學者認為,美國新聞媒體為了爭奪特定政治族群的市場,內容越來越不追求中立客觀。於是,當我們熱烈擁抱網路世界時,臉書、推特等網站,悄悄地讓我們因為政治意見而分化成不同的群體,然後彼此看不起。
Thumbnail
政治狂熱者似乎得了一種強迫症,眼見任何新聞都會往同一個方向思考,若想不通,就會不斷的尋找證據證明自己的支持是對的,而這,就是辦報紙的最佳金流與專注力來源---戰略行銷
Thumbnail
政治狂熱者似乎得了一種強迫症,眼見任何新聞都會往同一個方向思考,若想不通,就會不斷的尋找證據證明自己的支持是對的,而這,就是辦報紙的最佳金流與專注力來源---戰略行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