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歌唱對成人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系統性文獻回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項針對音樂和歌唱對成人主觀幸福感(SWB)影響的系統性文獻回顧,共分析了37篇量化研究。研究顯示,音樂聆聽是最常見的介入方式,但團體歌唱也獲得了廣泛關注。相比之下,關於樂器演奏影響的研究較少,需要更多研究補充相關資料。由於介入方式多樣且時長不一,各研究之間存在異質性,因此難以得出普遍性的結論。此外,一些音樂治療研究內容與非治療性音樂活動相似,增加了解釋難度。然而,探索性統合分析顯示,音樂活動與抑鬱減少之間存在正向關聯。

CHATGPT

CHATGPT


音樂活動對健康老年人的影響顯著。每週聆聽 30 分鐘音樂能有效降低抑鬱指數並提升生活品質。參加為期 14 至 30 週的社區合唱團活動,能改善精神健康,減少抑鬱和孤獨感。此外,參與音樂課程的老年人在幸福感上顯著提升。


針對學生族群,有 10 篇研究探討短時間聆聽音樂對情緒的影響,尤其是在運動過程中的介入。運動時聆聽音樂能減少焦慮,但對提升愉悅感的效果不明顯。聽音樂和跳舞活動有助於改善情緒,但其他活動如騎車或靜坐則無明顯效果。聆聽古典音樂或個人化音樂能促進放鬆,而搖滾音樂效果較差。一項隨機對照試驗(RCT)顯示,打擊樂演奏能減少抑鬱、焦慮和疲勞,並提升活力。此外,音樂介入(如中國音樂和音樂治療)能顯著減少患有抑鬱症學生的焦慮和抑鬱。


在一般成人族群中,9 篇研究分析了音樂介入的效果,其中 4 篇來自監獄族群。在醫院員工、孕婦和監獄犯人中進行的短時間音樂聆聽能減輕壓力、焦慮和抑鬱。監獄中的音樂創作活動,如作曲和表演,能提升自尊和情緒穩定性。參加社區合唱活動的志願者顯示出社交能力、愉悅感和情緒穩定的提升,但部分研究顯示,合唱活動對整體幸福感的影響不顯著。


對於特定健康族群,音樂介入的效果各有不同:
慢性病患者透過合唱和音樂活動能提升生活品質和情緒,但對高血壓患者的影響不明顯。針對中風患者,音樂治療顯著減少了焦慮和抑鬱症狀。在臨終關懷中,音樂治療有助於提升靈性福祉,幫助患者獲得心靈平靜。失智症患者的研究則面臨挑戰。部分研究因依賴家屬或照護者代替患者進行評估而被排除。在已納入的研究中,音樂治療與其他活動(如聽書)相比,未顯示顯著改善焦慮或生活品質。然而,有些研究發現,即使介入結束後,音樂治療的抗抑鬱效果仍可持續 8 週或更長。


整體而言,音樂和歌唱活動能有效提升幸福感並減少抑鬱,尤其對老年人的影響顯著,能預防孤立感和心理健康問題。此外,年輕人、孕婦和服刑者也能從音樂活動中受益,情緒改善,焦慮減少。


總之,音樂介入在不同族群中展現了提升幸福感的潛力,但仍需針對多元背景的群體進行更多深入研究,以確保音樂活動對所有人都能帶來正面影響。


原文出處:

Daykin, N., Mansfield, L., Meads, C., Julier, G., Tomlinson, A., Payne, A., Grigsby Duffy, L., Lane, J., D'Innocenzo, G., Burnett, A., Kay, T., Dolan, P., Testoni, S., & Victor, C. (2018). What works for wellbeing? A systematic review of wellbeing outcomes for music and singing in adults. Perspectives in public health, 138(1), 39–46. https://doi.org/10.1177/1757913917740391


全文重點整理潤飾 BY CHATGPT

音樂治療師把音樂運用在目標活動中,協助服務對象,但並不代表音樂治療是聽音樂,抑或是能和聆聽音樂畫上等號。音樂治療對特殊需求兒童的主要功能在於非音樂能力的改善、提升、維持與成長,而非音樂能力是指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能力。因此,音樂治療是由音樂治療師用音樂與樂器活動評估服務對象,蒐集資料,範圍包含動作、認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音樂(活動)有情感抒發與交流的功能,也能有效促進身心健康。作為一種非語言的情緒表達途徑,音樂使長者能自然地抒發內心情感,減輕焦慮和抑鬱情緒,同時提升正向情感,避免負面情緒壓力的積累。音樂治療師在此過程中可發揮關鍵作
馬丁·馬蒂的著作《兒童的奧祕》重新塑造了我們對兒童的看法,這本書探討了關懷者對兒童的看法以及這種看法如何影響育兒方式和親子關係。馬蒂強調以更開放和積極的心態面對育兒挑戰,從而增進與孩子之間的理解與聯繫。本文分析了書中的核心觀點,幫助讀者領悟關懷孩子的真正意義。
當我們面對與他人的互動時,界限的靈活性與堅守的必要性成為一個掙扎的議題,在什麼情況下應該堅守界限,和何時可以進行調整,以協調個人信仰與專業選擇之間的平衡。
日常對話情境中,講者與聽者的身份不斷交替,良好的聆聽能力對學生而言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嘈雜的環境中,注意力和專注力的運用能幫助學生有效聆聽。本文探討聽覺注意力的定義及其在學習過程中的應用,包括如何透過目標音與幹擾音的對比來強化選擇性聽覺注意力,為學生提供實用的技巧,以提升其在複雜環境中的聽覺理解能力。
最近閱讀幾篇都是以有音樂相關經驗,以神經影像探究他們的大腦變化。有些研究者認為音樂訓練牽涉到多感官的運用,很適合做為觀察神經可塑性的模式。 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力〕是可以因為練習而獲得,是一件好事。 前提是要考慮個體本身的生心狀態與喜愛外,也要注意個體喜歡音樂卻不代表一定要立刻學習特定樂器。
大腦神經可塑性是常被討論的議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是常被推廣的議題。 然而,大腦可塑性有年齡限制嗎? 這幾年很多像〔刻意練習〕一書的行為改變相關練習,這本也是以大人為對象。 但,從文章中看到的這段文字讓我想到特殊需求的孩子們。 正確行為的形塑應從當下第一秒就開始,但形塑過程需要環境提供正向
音樂(活動)有情感抒發與交流的功能,也能有效促進身心健康。作為一種非語言的情緒表達途徑,音樂使長者能自然地抒發內心情感,減輕焦慮和抑鬱情緒,同時提升正向情感,避免負面情緒壓力的積累。音樂治療師在此過程中可發揮關鍵作
馬丁·馬蒂的著作《兒童的奧祕》重新塑造了我們對兒童的看法,這本書探討了關懷者對兒童的看法以及這種看法如何影響育兒方式和親子關係。馬蒂強調以更開放和積極的心態面對育兒挑戰,從而增進與孩子之間的理解與聯繫。本文分析了書中的核心觀點,幫助讀者領悟關懷孩子的真正意義。
當我們面對與他人的互動時,界限的靈活性與堅守的必要性成為一個掙扎的議題,在什麼情況下應該堅守界限,和何時可以進行調整,以協調個人信仰與專業選擇之間的平衡。
日常對話情境中,講者與聽者的身份不斷交替,良好的聆聽能力對學生而言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嘈雜的環境中,注意力和專注力的運用能幫助學生有效聆聽。本文探討聽覺注意力的定義及其在學習過程中的應用,包括如何透過目標音與幹擾音的對比來強化選擇性聽覺注意力,為學生提供實用的技巧,以提升其在複雜環境中的聽覺理解能力。
最近閱讀幾篇都是以有音樂相關經驗,以神經影像探究他們的大腦變化。有些研究者認為音樂訓練牽涉到多感官的運用,很適合做為觀察神經可塑性的模式。 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力〕是可以因為練習而獲得,是一件好事。 前提是要考慮個體本身的生心狀態與喜愛外,也要注意個體喜歡音樂卻不代表一定要立刻學習特定樂器。
大腦神經可塑性是常被討論的議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是常被推廣的議題。 然而,大腦可塑性有年齡限制嗎? 這幾年很多像〔刻意練習〕一書的行為改變相關練習,這本也是以大人為對象。 但,從文章中看到的這段文字讓我想到特殊需求的孩子們。 正確行為的形塑應從當下第一秒就開始,但形塑過程需要環境提供正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老師評語:感受到你的「不開心」的一篇,畢竟以現代媒體識讀的標準來看,這一篇科普文章有點水、有內容農場的性質。這個不開心你可以記著,以後閱讀到類似的文章時,就可以跳過不用看了!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假資訊那麼多的情況下,當可信度都已經不足了,就可以放掉這一篇科普文章了!
Thumbnail
和樂友聊音樂和鋼琴調音,結廬人境,感斯人言。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平常聆聽的頌缽音樂清單,以及關於頌缽的起源和製作過程。文章中提到了不同的頻道和音樂,希望大家都能探索自己喜歡的音樂。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最近閱讀幾篇都是以有音樂相關經驗,以神經影像探究他們的大腦變化。有些研究者認為音樂訓練牽涉到多感官的運用,很適合做為觀察神經可塑性的模式。 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力〕是可以因為練習而獲得,是一件好事。 前提是要考慮個體本身的生心狀態與喜愛外,也要注意個體喜歡音樂卻不代表一定要立刻學習特定樂器。
Thumbnail
我時常在通勤的零碎片段空檔中打開youtube music裡已加入的音樂,順著推薦曲目一首一首聽下去。每當遇到特別受觸動的樂曲時就會將其加入樂曲單,打算讀書時邊播放。然而每次只要在讀書時打開媒體庫,半小時後就會發現自己已放下筆、闔上書,或靜靜的坐在書桌前回味樂曲的旋律;或動身前往琴房迫不及待的想將內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 上被推了一些相關討論的文字(感覺這個平台很適合做回聲房,毫無保留的以提高使用時間為目的來投餵貼文),總之這個是前陣子就想分享的東西,趁這個契機把梗圖做好來說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D6VHwqrXLE要我學這首歌,我今天第一次聽。 仔細想想,這現場臨場感,具有震憾。 不過,這首歌,根本在飊高音。 除非,對〝喉腔共鳴〞有把握。 (搞清楚,這首歌的key,高到爆,比〝一生托給一個人〞還要高。) 知道我
Thumbnail
音樂,是我創作時的良伴,繪畫的時候,感受到樂曲旋律力量的牽引。 此刻好好靜下來,深入認識音樂與詩,我不懂深奧的樂理、調性、和弦,但我相信,音樂或詩歌對每個人的意義,都是獨一無二的,再多的分析、評論與故事背景,都只是輔助,讓自己沉浸在其中是最好的方式,細細地閱、聽作品,產生感觸,是個人獨享的特殊體驗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老師評語:感受到你的「不開心」的一篇,畢竟以現代媒體識讀的標準來看,這一篇科普文章有點水、有內容農場的性質。這個不開心你可以記著,以後閱讀到類似的文章時,就可以跳過不用看了!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假資訊那麼多的情況下,當可信度都已經不足了,就可以放掉這一篇科普文章了!
Thumbnail
和樂友聊音樂和鋼琴調音,結廬人境,感斯人言。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平常聆聽的頌缽音樂清單,以及關於頌缽的起源和製作過程。文章中提到了不同的頻道和音樂,希望大家都能探索自己喜歡的音樂。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最近閱讀幾篇都是以有音樂相關經驗,以神經影像探究他們的大腦變化。有些研究者認為音樂訓練牽涉到多感官的運用,很適合做為觀察神經可塑性的模式。 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力〕是可以因為練習而獲得,是一件好事。 前提是要考慮個體本身的生心狀態與喜愛外,也要注意個體喜歡音樂卻不代表一定要立刻學習特定樂器。
Thumbnail
我時常在通勤的零碎片段空檔中打開youtube music裡已加入的音樂,順著推薦曲目一首一首聽下去。每當遇到特別受觸動的樂曲時就會將其加入樂曲單,打算讀書時邊播放。然而每次只要在讀書時打開媒體庫,半小時後就會發現自己已放下筆、闔上書,或靜靜的坐在書桌前回味樂曲的旋律;或動身前往琴房迫不及待的想將內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 上被推了一些相關討論的文字(感覺這個平台很適合做回聲房,毫無保留的以提高使用時間為目的來投餵貼文),總之這個是前陣子就想分享的東西,趁這個契機把梗圖做好來說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D6VHwqrXLE要我學這首歌,我今天第一次聽。 仔細想想,這現場臨場感,具有震憾。 不過,這首歌,根本在飊高音。 除非,對〝喉腔共鳴〞有把握。 (搞清楚,這首歌的key,高到爆,比〝一生托給一個人〞還要高。) 知道我
Thumbnail
音樂,是我創作時的良伴,繪畫的時候,感受到樂曲旋律力量的牽引。 此刻好好靜下來,深入認識音樂與詩,我不懂深奧的樂理、調性、和弦,但我相信,音樂或詩歌對每個人的意義,都是獨一無二的,再多的分析、評論與故事背景,都只是輔助,讓自己沉浸在其中是最好的方式,細細地閱、聽作品,產生感觸,是個人獨享的特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