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大腦可塑性:從愉悅探索到逐步學習的關鍵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閱讀幾篇都是以有音樂相關經驗,以神經影像探究他們的大腦變化。有些研究者認為音樂訓練牽涉到多感官的運用,很適合做為觀察神經可塑性的模式。 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力〕是可以因為練習而獲得,是一件好事。 前提是要考慮個體本身的生心狀態與喜愛外,也要注意個體喜歡音樂卻不代表一定要立刻學習特定樂器。 當家長注意到個體對音樂有反應,不如讓他們享受聽音樂開始,也讓他們探索樂器。 請注意,這裡的探索是,個體自己玩,大人旁邊陪伴與觀察,避免要求個體做跟自己一樣的動作。如果個體邀請一起玩,大人也要提醒自己想要掌控的想法,跟著個體走,才能看到腦子裡的想法。 如果他們無法享受聆聽音樂和主動用不同方式瞭解樂器,就要馬上坐著學習會是一種挑戰。就如影片所看到,彈琴需要一邊讀譜,聆聽與彈奏。 如果家長期待個體能學習樂器,可以讓他們未來透過彈琴釋放情緒,有個情緒出口。不如與個體一起聆聽音樂,享受音樂,探索音樂的多種風格。 雖然音樂活動的豐富多元可促進大腦改變,但針對其需求逐步建構還是比較重要。 #功能性的樂器學習 #不需要回家特別練習 #重點在彈奏過程中的學習面對問題 #逐一克服個體要面對的問題 #樂器彈奏技能只是附加價值

PS:請AI幫忙下標題

音樂治療師把音樂運用在目標活動中,協助服務對象,但並不代表音樂治療是聽音樂,抑或是能和聆聽音樂畫上等號。音樂治療對特殊需求兒童的主要功能在於非音樂能力的改善、提升、維持與成長,而非音樂能力是指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能力。因此,音樂治療是由音樂治療師用音樂與樂器活動評估服務對象,蒐集資料,範圍包含動作、認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腦神經可塑性是常被討論的議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是常被推廣的議題。 然而,大腦可塑性有年齡限制嗎? 這幾年很多像〔刻意練習〕一書的行為改變相關練習,這本也是以大人為對象。 但,從文章中看到的這段文字讓我想到特殊需求的孩子們。 正確行為的形塑應從當下第一秒就開始,但形塑過程需要環境提供正向
旁人總要求這樣玩才對,但卻鮮少看看那樣玩也可以。 有時小孩只顧著的往前衝,忙著玩,只說自己想說,不回應問題,只用自己的方式進行,不依指令操作。 除了聽理解之外,他們可能有更感興趣的話題,心中有事想要跟旁人說,想要旁人知道他學會了____。 但是,語言表達尚在發展中,又或口語表達發
這位孩子的摯愛是動物,偶而會帶動物來上課, 而且,他很會模仿動物叫聲,上次還用左手演蛇!!
大腦神經可塑性是常被討論的議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是常被推廣的議題。 然而,大腦可塑性有年齡限制嗎? 這幾年很多像〔刻意練習〕一書的行為改變相關練習,這本也是以大人為對象。 但,從文章中看到的這段文字讓我想到特殊需求的孩子們。 正確行為的形塑應從當下第一秒就開始,但形塑過程需要環境提供正向
旁人總要求這樣玩才對,但卻鮮少看看那樣玩也可以。 有時小孩只顧著的往前衝,忙著玩,只說自己想說,不回應問題,只用自己的方式進行,不依指令操作。 除了聽理解之外,他們可能有更感興趣的話題,心中有事想要跟旁人說,想要旁人知道他學會了____。 但是,語言表達尚在發展中,又或口語表達發
這位孩子的摯愛是動物,偶而會帶動物來上課, 而且,他很會模仿動物叫聲,上次還用左手演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Thumbnail
學者經過研究發現,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天分, 而是A組學生平均需要花費跟別組一樣多的時間來練習,才通過測驗。 A組學生唯一有的「天分」,就是「勤奮」,
Thumbnail
音樂某種程度上蠻像一種語言。樂譜就好像一篇文章,音符、和弦就好像詞彙、單字,和聲、對位的規則就好像文法,曲式與結構就好像文章的體裁與架構。作曲或編曲就像寫作,而即興就像是口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D6VHwqrXLE要我學這首歌,我今天第一次聽。 仔細想想,這現場臨場感,具有震憾。 不過,這首歌,根本在飊高音。 除非,對〝喉腔共鳴〞有把握。 (搞清楚,這首歌的key,高到爆,比〝一生托給一個人〞還要高。) 知道我
Thumbnail
前言: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有關我個人學音樂與音樂教學的一些心得與建議, 也有一些我對在台灣學音樂現象的觀察與看到的問題, 也許可以給想學音樂的人有一些參考! 我的音樂教學理念與建議: 可以先從音樂律動開始,不用太早急著進入個別班學習,學齡前的孩子可以先從童謠與兒歌開始,先讓小孩覺得有興趣
Thumbnail
我是一個超級愛聽音樂的孩子。 音樂幾乎是我療癒、平靜心情的一個方式,以一個藝術創意型人來說,只要一個人的空間就會播放音樂,而音樂類型偏日韓流行類,在冥想、靜心、睡覺才會使用心靈音樂。 所以為什麼要試隨機模式? 我在最近深深感受到,隨機播放模式,也是種另類的「宇宙建議或者提醒」。
Thumbnail
音樂的傳達能刺激行動力,也能緩解壓力, 心靈療癒不可獲缺的天使禮物。 音樂涵蓋音波、節奏、旋律還有詞句,每一項單一或是組合,能達到不同療心的方式。各種音樂療心功能有所差異,適時選擇適合聽的音樂調整心靈,會發現吸引振動頻率,影響當時心靈所需。 爵士與藍調: 當心靈需要沉澱時,是很好讓心
Thumbnail
  我們有多久沒有買實體專輯?多久沒有從頭到尾聽完一張專輯?在串流音樂當道的今天,音樂類型與選擇越來越多元,甚至人人都可以當歌手、都能自行上傳影音。但音樂之於生活似乎永遠是次要的,邊開車邊聽、邊上班邊聽、邊打掃邊聽、邊做模型邊聽、邊畫圖邊聽或邊運動邊聽,在生活中什麼時候音樂會成為主要的呢?就
Thumbnail
音樂與語言學習之間的聯繫早已被眾多學者證實,音樂裡的節奏、旋律與和弦,能夠有效提升學習者在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語言學習變得更有趣、更有效。
Thumbnail
音樂,是我創作時的良伴,繪畫的時候,感受到樂曲旋律力量的牽引。 此刻好好靜下來,深入認識音樂與詩,我不懂深奧的樂理、調性、和弦,但我相信,音樂或詩歌對每個人的意義,都是獨一無二的,再多的分析、評論與故事背景,都只是輔助,讓自己沉浸在其中是最好的方式,細細地閱、聽作品,產生感觸,是個人獨享的特殊體驗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將以深入淺出的音樂語言及資訊,搭配古典樂名曲的影片來做講解及賞析,期待樂友們除了可以純粹聆聽古典樂外,也可藉由這系列的文章更深入的了解樂曲內涵及作曲家本人的故事,一起遨遊於古典樂的美妙世界!
Thumbnail
學者經過研究發現,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天分, 而是A組學生平均需要花費跟別組一樣多的時間來練習,才通過測驗。 A組學生唯一有的「天分」,就是「勤奮」,
Thumbnail
音樂某種程度上蠻像一種語言。樂譜就好像一篇文章,音符、和弦就好像詞彙、單字,和聲、對位的規則就好像文法,曲式與結構就好像文章的體裁與架構。作曲或編曲就像寫作,而即興就像是口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D6VHwqrXLE要我學這首歌,我今天第一次聽。 仔細想想,這現場臨場感,具有震憾。 不過,這首歌,根本在飊高音。 除非,對〝喉腔共鳴〞有把握。 (搞清楚,這首歌的key,高到爆,比〝一生托給一個人〞還要高。) 知道我
Thumbnail
前言: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有關我個人學音樂與音樂教學的一些心得與建議, 也有一些我對在台灣學音樂現象的觀察與看到的問題, 也許可以給想學音樂的人有一些參考! 我的音樂教學理念與建議: 可以先從音樂律動開始,不用太早急著進入個別班學習,學齡前的孩子可以先從童謠與兒歌開始,先讓小孩覺得有興趣
Thumbnail
我是一個超級愛聽音樂的孩子。 音樂幾乎是我療癒、平靜心情的一個方式,以一個藝術創意型人來說,只要一個人的空間就會播放音樂,而音樂類型偏日韓流行類,在冥想、靜心、睡覺才會使用心靈音樂。 所以為什麼要試隨機模式? 我在最近深深感受到,隨機播放模式,也是種另類的「宇宙建議或者提醒」。
Thumbnail
音樂的傳達能刺激行動力,也能緩解壓力, 心靈療癒不可獲缺的天使禮物。 音樂涵蓋音波、節奏、旋律還有詞句,每一項單一或是組合,能達到不同療心的方式。各種音樂療心功能有所差異,適時選擇適合聽的音樂調整心靈,會發現吸引振動頻率,影響當時心靈所需。 爵士與藍調: 當心靈需要沉澱時,是很好讓心
Thumbnail
  我們有多久沒有買實體專輯?多久沒有從頭到尾聽完一張專輯?在串流音樂當道的今天,音樂類型與選擇越來越多元,甚至人人都可以當歌手、都能自行上傳影音。但音樂之於生活似乎永遠是次要的,邊開車邊聽、邊上班邊聽、邊打掃邊聽、邊做模型邊聽、邊畫圖邊聽或邊運動邊聽,在生活中什麼時候音樂會成為主要的呢?就
Thumbnail
音樂與語言學習之間的聯繫早已被眾多學者證實,音樂裡的節奏、旋律與和弦,能夠有效提升學習者在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語言學習變得更有趣、更有效。
Thumbnail
音樂,是我創作時的良伴,繪畫的時候,感受到樂曲旋律力量的牽引。 此刻好好靜下來,深入認識音樂與詩,我不懂深奧的樂理、調性、和弦,但我相信,音樂或詩歌對每個人的意義,都是獨一無二的,再多的分析、評論與故事背景,都只是輔助,讓自己沉浸在其中是最好的方式,細細地閱、聽作品,產生感觸,是個人獨享的特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