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宇宙公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世界和平,每個人都希望和平,至少我這麼希望。

戰爭是人類地表上最複雜、困難、痛苦、悲傷的事。但從人類歷史開始,就有了戰爭。

不希望戰爭卻又必須時時刻刻準備著戰爭,戰爭,總是來的猝不及防,出人意料。誰能想到,1914年6月28日,一名叫加夫里洛·普林齊普(Gavrilo Princip)的波士尼亞塞族民族主義者在波士尼亞的首府薩拉熱窩刺殺了皇儲弗朗茨·費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蘇菲,這一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直接導火索。

2024年10月24日,當前全球正在進行的主要戰爭和衝突包括了以下:

以色列與哈瑪斯戰爭

開始時間:2023年10月7日

背景:哈瑪斯武裝分子突破加薩地帶圍牆,導致以色列約1200人死亡,並劫持200多名人質。以色列隨即展開報復性空襲,造成加薩地區超過1.87萬人死亡,數百萬居民被圍困。

俄烏戰爭

背景: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戰鬥持續進行,儘管雙方在戰線上的進展緩慢。烏克蘭軍隊在西方國家的支持下進行反攻,但面臨嚴峻挑戰。

蘇丹內戰

開始時間:2023年4月

背景:蘇丹軍隊與“快速支援部隊”之間的衝突已造成約9000人死亡,數十萬人流離失所。該國局勢因長期統治者被推翻而惡化。

索馬利亞內戰

持續時間:超過20年

背景:索馬利亞政府軍與極端組織之間的衝突持續不斷,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和人道危機。

也門內戰

背景:自2014年以來,胡塞運動與也門政府之間的衝突未能達成和平協議,導致持續的暴力和人道危機。

埃塞俄比亞衝突

背景:政府軍與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的戰鬥造成約10萬人死亡,局勢依然緊張。

緬甸內戰

背景:自2021年軍事政變以來,緬甸陷入長期內戰,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和流離失所。

尼日利亞衝突

背景:尼日利亞政府軍與伊斯蘭武裝團體博科聖地之間的衝突持續,並導致嚴重的人道危機。這些戰爭和衝突不僅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還對全球安全形勢產生了深遠影響。 核武器自二戰以來一直是全球政治中的重要議題,核威懾在許多國家的戰略中佔據著核心地位。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2023年的數據,全球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及其核彈頭數量如下: 俄羅斯:約4477枚核彈頭,擁有全球最龐大的核武庫。 美國:約3708枚核彈頭,與俄羅斯形成核平衡。 中國:約410枚核彈頭,近年來核力量有所增長。 法國:約290枚核彈頭。 英國:約225枚核彈頭。 印度:約164枚核彈頭。 巴基斯坦:約170枚核彈頭。 以色列:約80至90枚核彈頭,儘管沒有正式承認其核能力。 朝鮮:估計擁有20至30枚核彈頭,且正不斷加強其核能力。 儘管冷戰結束後核武器的數量有所減少,但各國仍在維持龐大的核武庫,以通過「相互確保毀滅」(MAD)的策略來確保全球的核平衡。然而,核武器的擴散也帶來了許多倫理和安全問題,是否能始終避免使用這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仍是懸而未決的難題。

其實我一直想不明白,這核彈頭造這麼多,地球毀滅之前,真的丟的完嗎? 三體中的生存公理與「黑暗森林法則」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提到了一個冷酷的宇宙,其中幾個核心的公理:

1. 生存是文明的首要需求 2. 文明不斷擴張的同時,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同時還有兩個重要概念: 3. 猜疑鏈:由於文明之間無法了解對方的真實意圖,文明之間存在不可消除的猜疑,這使得彼此無法信任。 4. 技術爆炸的潛力:任何一個看似弱小的文明都有可能通過技術進步,在短時間內迅速趕超其他文明,因此,沒有一個文明可以被忽視。 基於這些公理,三體文明在宇宙中遵循「黑暗森林法則」,即每個文明都不能輕易暴露自己,任何暴露的文明都可能被其他文明視為威脅並被摧毀。正如黑暗森林中的獵人一樣,生存的唯一辦法就是隱藏自己。 這反映了一個冷酷的現實——在資源有限的宇宙中,生存的競爭是殘酷且無情的。這與地球上的國際關係頗為相似,各國在面對生存威脅時,往往選擇優先保護自己,哪怕這意味著摧毀他人。 人類歷史上一直追求著烏托邦,即一個人人平等、資源充足、戰爭與衝突不復存在的理想世界。然而,現實卻往往與烏托邦相去甚遠。無論是在古代帝國的崛起與衰落中,還是當今的全球秩序中,叢林法則始終主導著文明的發展。 叢林法則是指在一個競爭的環境中,強者主導弱者,勝者掌控資源。現代國際政治中的核武競賽、經濟制裁和軍事擴張都反映了這一點。儘管人類一直在追求和平與合作,但現實中的衝突與競爭卻難以避免。這種叢林法則與三體文明的「黑暗森林法則」有異曲同工之處。 雖然我們當前的世界充滿了競爭與衝突,但這並不意味著人類的未來註定走向毀滅。人類仍然有能力通過國際合作、對話和技術創新,來減少衝突的風險,追求一個更加安全與可持續的未來。 正如《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提醒我們的,資源的有限性和猜疑鏈會導致文明間的衝突,但同樣,我們也可以通過學習和進步,避免因恐懼和誤解而導致的毀滅。追求和平與合作雖然困難,但卻是我們在現實世界中最值得追求的目標。

願世界和平,PEAC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理工博士的沙龍
3會員
55內容數
理工博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5
日復一日,身為現代辦公室的「坐」家,是否感覺自己快要跟辦公椅融為一體?每天被螢幕吸走靈魂,被會議榨乾精力,屁股越坐越大,壓力越積越多,想運動卻永遠「沒時間」、「太累了」、「懶得動」?別擔心,這份「摸魚」健身指南,就是專為像你一樣忙碌、渴望健康卻又分身乏術的上班族量身打造。
2025/04/15
日復一日,身為現代辦公室的「坐」家,是否感覺自己快要跟辦公椅融為一體?每天被螢幕吸走靈魂,被會議榨乾精力,屁股越坐越大,壓力越積越多,想運動卻永遠「沒時間」、「太累了」、「懶得動」?別擔心,這份「摸魚」健身指南,就是專為像你一樣忙碌、渴望健康卻又分身乏術的上班族量身打造。
2025/04/11
川普關稅政策,從第一任期的「美國優先」到2025年引發劇烈動盪的「對等關稅」及其調整,對全球經濟與股市造成深遠影響。關稅預計將拖累經濟增長、推升通膨並增加衰退風險,歷史上的《斯姆特-霍利法案》可為殷鑑。股市對政策消息反應極端,成交量分析有助判讀市場情緒。
Thumbnail
2025/04/11
川普關稅政策,從第一任期的「美國優先」到2025年引發劇烈動盪的「對等關稅」及其調整,對全球經濟與股市造成深遠影響。關稅預計將拖累經濟增長、推升通膨並增加衰退風險,歷史上的《斯姆特-霍利法案》可為殷鑑。股市對政策消息反應極端,成交量分析有助判讀市場情緒。
Thumbnail
2025/04/09
本報告深入分析2025年4月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實施高達104%關稅的事件,探討其背景、構成、對美國、中國及全球經濟的衝擊,以及不同持份者的觀點。
Thumbnail
2025/04/09
本報告深入分析2025年4月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實施高達104%關稅的事件,探討其背景、構成、對美國、中國及全球經濟的衝擊,以及不同持份者的觀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是說俄烏戰爭爆發,吸引了世人的目光,畢竟這是近三十年來,俄羅斯首度大舉入侵他國。而當烏克蘭還在全力抵抗俄軍的侵略時,中國又擺出咄咄逼人的姿態,讓台海與南海陷入緊張情勢。北韓的金正恩也不時進行大型演習與試射飛彈,並揚言血洗首爾,彷彿世界大戰一觸即發。沒想到哈瑪斯竟然先偷襲以色列.........
Thumbnail
是說俄烏戰爭爆發,吸引了世人的目光,畢竟這是近三十年來,俄羅斯首度大舉入侵他國。而當烏克蘭還在全力抵抗俄軍的侵略時,中國又擺出咄咄逼人的姿態,讓台海與南海陷入緊張情勢。北韓的金正恩也不時進行大型演習與試射飛彈,並揚言血洗首爾,彷彿世界大戰一觸即發。沒想到哈瑪斯竟然先偷襲以色列.........
Thumbnail
哈瑪斯是以色列自己養大的,長期的侵占、封鎖、屠殺巴勒斯坦人,持續數十年的種族滅絕,哈瑪斯是一群打從生下來便成孤兒的巴勒斯坦復仇軍。 兩岸內戰是「誰當家」的內鬥後的「打架」,都是漢族,沒有種族對立,更沒發生滅族的殘酷戰役,民進黨再怎麼灌輸仇恨,都達不到血債血還的地步,沒那個仇就生不出寧死不屈的氣
Thumbnail
哈瑪斯是以色列自己養大的,長期的侵占、封鎖、屠殺巴勒斯坦人,持續數十年的種族滅絕,哈瑪斯是一群打從生下來便成孤兒的巴勒斯坦復仇軍。 兩岸內戰是「誰當家」的內鬥後的「打架」,都是漢族,沒有種族對立,更沒發生滅族的殘酷戰役,民進黨再怎麼灌輸仇恨,都達不到血債血還的地步,沒那個仇就生不出寧死不屈的氣
Thumbnail
過了一兩天,歐洲新聞播報的畫面裡,一位白人婦人張貼傳單,上有遭哈瑪斯綁票的嬰兒照片,並呼籲哈瑪斯放人。一位憤怒的巴勒斯坦婦女衝向前,撕下有照片的傳單。張貼傳單的婦人抗議此舉,並喊:「他只是個嬰兒。」(“He is only a baby.”)巴勒斯坦婦女滿臉憤怒大聲吼:「那巴勒斯坦的嬰兒呢?」
Thumbnail
過了一兩天,歐洲新聞播報的畫面裡,一位白人婦人張貼傳單,上有遭哈瑪斯綁票的嬰兒照片,並呼籲哈瑪斯放人。一位憤怒的巴勒斯坦婦女衝向前,撕下有照片的傳單。張貼傳單的婦人抗議此舉,並喊:「他只是個嬰兒。」(“He is only a baby.”)巴勒斯坦婦女滿臉憤怒大聲吼:「那巴勒斯坦的嬰兒呢?」
Thumbnail
在分析中常提到,地緣戰爭對黃金利好是有限的,但前提是衝突局限在地區內,戰爭影響力沒有向外擴張,就好比俄烏戰爭。然而和俄烏戰爭不同的是,以巴衝突背後有著兩大陣營,分別是親巴阿拉伯國家以及親以的歐美國家。一旦衝突加劇,尤其是傷及到平民,很可能會引發國際對立局勢加劇,戰爭也將一觸即發。 ⭐訂閱每週【🔗
Thumbnail
在分析中常提到,地緣戰爭對黃金利好是有限的,但前提是衝突局限在地區內,戰爭影響力沒有向外擴張,就好比俄烏戰爭。然而和俄烏戰爭不同的是,以巴衝突背後有著兩大陣營,分別是親巴阿拉伯國家以及親以的歐美國家。一旦衝突加劇,尤其是傷及到平民,很可能會引發國際對立局勢加劇,戰爭也將一觸即發。 ⭐訂閱每週【🔗
Thumbnail
🧐🔍世界大戰到「世代終結」 根據維基百科定義—「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指涉及到世界上大多數強大的、和人口龐大的國家、彼此之間發生規模最大的戰爭。此戰爭可橫跨幾個大洲,牽連許多各自的聯盟國家,並持續多年。
Thumbnail
🧐🔍世界大戰到「世代終結」 根據維基百科定義—「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指涉及到世界上大多數強大的、和人口龐大的國家、彼此之間發生規模最大的戰爭。此戰爭可橫跨幾個大洲,牽連許多各自的聯盟國家,並持續多年。
Thumbnail
俄烏戰爭已經成為二十一世紀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摧毀了舊的世界秩序,開啓了新文明秩序變革的大門。對於已經註定改變了我們和未來世代的這一重大历史事件,至今缺乏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記錄。 無論我們是否承認,俄烏戰後的國際秩序重建將影嚮我們這一代,以及我們的子孫。
Thumbnail
俄烏戰爭已經成為二十一世紀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摧毀了舊的世界秩序,開啓了新文明秩序變革的大門。對於已經註定改變了我們和未來世代的這一重大历史事件,至今缺乏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記錄。 無論我們是否承認,俄烏戰後的國際秩序重建將影嚮我們這一代,以及我們的子孫。
Thumbnail
中東風雲再起 就這幾天,巴勒斯坦又開始對以色列展開屠殺攻擊,一天之內對以色列發射了五千多枚火箭。一向信奉‘’以牙還牙‘’的以色列;毫不手軟的立刻還擊,很快的雙方軍民死亡人數都來到數千人了。 又見勇敢的愛國心 根據國際媒體報導;散居各國一向愛國的猶太人爭相購買機票;急忙回國參戰,就像烏俄戰爭初期
Thumbnail
中東風雲再起 就這幾天,巴勒斯坦又開始對以色列展開屠殺攻擊,一天之內對以色列發射了五千多枚火箭。一向信奉‘’以牙還牙‘’的以色列;毫不手軟的立刻還擊,很快的雙方軍民死亡人數都來到數千人了。 又見勇敢的愛國心 根據國際媒體報導;散居各國一向愛國的猶太人爭相購買機票;急忙回國參戰,就像烏俄戰爭初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