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格的小日常:是怎麼知道自己有多重人格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作者:羽🪶

我大概是我十三歲的時候發現的。在那之前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容易健忘的人,因為常常不知道要寫什麼作業、老師說過什麼、在學校裡發生的事情。

直到有一次我突然想寫日記,然後那時候也是斷斷續續寫,不強迫自己每天寫。但後來覺得它就叫日記,還是每天寫好了。然後過沒有幾天,我就沒有記憶了。直到三個月之後我才醒過來。

剛醒的時候我就在想:「天啊!日記沒寫三個月了。習慣又沒養成了。」結果我就想把日記本打開來看,裡面整整三個月都有寫東西,而且內容不少。我那時候嚇到,而且我對裡面的事情都沒有印象。

然後我突然有一個奇怪的想法,就是留個便條給「他」,結果隔了好幾天是一個女生回應我。她的筆跡跟我差不多,但口氣不一樣。之後就這樣對話了一段時間,她也說了很多我小時候不知道的事情。

後來長大之後看醫生才知道那是多重人格 (觀察了大概三個月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印佳布蘿的小天地
1會員
3內容數
來這裡寫一些小廢話和文章,不務正業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一直習以為常看不見人臉的視角,忘記了以前還看得見的時候是如何;我一直生活得很好,好得似乎看不看得見人臉都沒所謂。 是的,我曾經也是個「正常人」。 雖然我不喜歡將自己定義為不正常,但一般人確實難以理解或者同理我的狀況,以為看不見五官似乎很小事,不知道能夠對生活
Thumbnail
我一直習以為常看不見人臉的視角,忘記了以前還看得見的時候是如何;我一直生活得很好,好得似乎看不看得見人臉都沒所謂。 是的,我曾經也是個「正常人」。 雖然我不喜歡將自己定義為不正常,但一般人確實難以理解或者同理我的狀況,以為看不見五官似乎很小事,不知道能夠對生活
Thumbnail
罹患失憶症的女主角每天醒來都不記得過去,與一個自稱丈夫的男人生活在一起,但男人隱瞞著真相。透過日記和醫生的幫助,女主角慢慢拼湊起自己的過去,揭露了丈夫的真面目和自己失去記憶的真相。故事探討記憶與身份認同的議題,以及失去記憶對人生的影響。
Thumbnail
罹患失憶症的女主角每天醒來都不記得過去,與一個自稱丈夫的男人生活在一起,但男人隱瞞著真相。透過日記和醫生的幫助,女主角慢慢拼湊起自己的過去,揭露了丈夫的真面目和自己失去記憶的真相。故事探討記憶與身份認同的議題,以及失去記憶對人生的影響。
Thumbnail
從小到大,其實有意識到我一直在心裏跟自己對話,像是跟好朋友對遇見的人事物分享感覺、評價,所有快樂的、難過的、害羞的、尷尬的、自豪的事情,全都無縫接軌在大腦中討論著,所以就算沒有人陪我玩,也沒多少朋友,我一直不孤單寂寞,只是我並不知道那是高我或小我。
Thumbnail
從小到大,其實有意識到我一直在心裏跟自己對話,像是跟好朋友對遇見的人事物分享感覺、評價,所有快樂的、難過的、害羞的、尷尬的、自豪的事情,全都無縫接軌在大腦中討論著,所以就算沒有人陪我玩,也沒多少朋友,我一直不孤單寂寞,只是我並不知道那是高我或小我。
Thumbnail
首先,丟掉過多的「自我意識」
Thumbnail
首先,丟掉過多的「自我意識」
Thumbnail
學習用他人的角度與想法,理解對方的行為。是自己在行為中的改變。 是否會因而失去原本的自我?還是就此成為另一個自己? 答案總在是在追尋的過程之中,不斷也隨著改變。 人生的答案,不是升學考試的考古題,有標準答案可以參考; 也不會有化學或數學算式,可以代入公式即可得到解答。 我,是很多個我組
Thumbnail
學習用他人的角度與想法,理解對方的行為。是自己在行為中的改變。 是否會因而失去原本的自我?還是就此成為另一個自己? 答案總在是在追尋的過程之中,不斷也隨著改變。 人生的答案,不是升學考試的考古題,有標準答案可以參考; 也不會有化學或數學算式,可以代入公式即可得到解答。 我,是很多個我組
Thumbnail
二元 小我 自我幻象 當我明瞭一些事情後 漸漸的會看透一些遊戲規則 身為人的反應模式 行為處事 讓自己好像那麼懂了一點又好像不是那麼清晰 尤其是在真正生活經驗中遇到時 我知道自己無法再用以前的方法過日子 好像是自己看透了 還是 這是沒看透 要怎麼保持高度看待事件 那可是門工夫 就像每個人
Thumbnail
二元 小我 自我幻象 當我明瞭一些事情後 漸漸的會看透一些遊戲規則 身為人的反應模式 行為處事 讓自己好像那麼懂了一點又好像不是那麼清晰 尤其是在真正生活經驗中遇到時 我知道自己無法再用以前的方法過日子 好像是自己看透了 還是 這是沒看透 要怎麼保持高度看待事件 那可是門工夫 就像每個人
Thumbnail
這是一種很特別的體驗,會聽到各種來自遠方的聲音,而且從鏡子裏頭看自己,你會覺得自己是另一個人。連動作、走路姿態、想法都會不同。 這個人格在去年10月出現,我叫她"優越者"。 然後下一秒,我自己就走進了家中廁所,把門關起來,對著鏡子問自己該怎麼辦。 要不讓我出現吧? 我來處理。 優越者這麼說。
Thumbnail
這是一種很特別的體驗,會聽到各種來自遠方的聲音,而且從鏡子裏頭看自己,你會覺得自己是另一個人。連動作、走路姿態、想法都會不同。 這個人格在去年10月出現,我叫她"優越者"。 然後下一秒,我自己就走進了家中廁所,把門關起來,對著鏡子問自己該怎麼辦。 要不讓我出現吧? 我來處理。 優越者這麼說。
Thumbnail
  一般人以為,包括過去的我也這樣以為,以為完美的心靈就是一個整體,只有當內心世界融合成只剩一個「我」的聲音或想法,變成內在沒有獨立、分割出來的「我」時,內在沒有不同的聲音說話,這才是成功或美好的人生。這是一種誤會。
Thumbnail
  一般人以為,包括過去的我也這樣以為,以為完美的心靈就是一個整體,只有當內心世界融合成只剩一個「我」的聲音或想法,變成內在沒有獨立、分割出來的「我」時,內在沒有不同的聲音說話,這才是成功或美好的人生。這是一種誤會。
Thumbnail
2019/2 : 發現大約有五個不同的人在我身上 那時候還有在紙上寫下這幾個人的名字或特徵 不過那張紙好像不見了 雖然現在記憶已漸漸不見,但印象比較深的那幾位,我就來聊一聊吧: 1.哲學家 感覺他最理性,是個男生,有什麼狀況發生時,我會希望他出來解決,也是他引導我去找當初比較可以溝通的對象去解決眼前
Thumbnail
2019/2 : 發現大約有五個不同的人在我身上 那時候還有在紙上寫下這幾個人的名字或特徵 不過那張紙好像不見了 雖然現在記憶已漸漸不見,但印象比較深的那幾位,我就來聊一聊吧: 1.哲學家 感覺他最理性,是個男生,有什麼狀況發生時,我會希望他出來解決,也是他引導我去找當初比較可以溝通的對象去解決眼前
Thumbnail
  電影中的金智英,相當傳神地演出了大家俗稱「多重人格」的疾病,也就是目前DSM診斷系統下的「解離性身分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簡稱DID)。因為大家比較容易把「多重人格」跟「精神分裂」搞混,所以這一篇就簡單地幫大家區別一下這兩種精神疾病喔!
Thumbnail
  電影中的金智英,相當傳神地演出了大家俗稱「多重人格」的疾病,也就是目前DSM診斷系統下的「解離性身分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簡稱DID)。因為大家比較容易把「多重人格」跟「精神分裂」搞混,所以這一篇就簡單地幫大家區別一下這兩種精神疾病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