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個案工作手札(五)-致 感覺自己內心分成不同塊或有不同聲音的你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本來這篇文章是想要下標題為「談多重人格的內心世界」,但後來覺得這個標題太狹隘了,即便不符合「多重人格」(或醫學名詞稱為「解離性身分疾患」)的診斷標準,也可能會感覺到自己的內心世界是一塊一塊的,感覺整個我是由不同的小小的部分或小小的我或小小的人格或不同的個性組成的,又或者理性跟感性分得很開。我覺得DSM診斷系統是對助人工作者的一種輔助,方便助人者彼此溝通,但並不代表助人者要把每個人都分類到診斷名稱之下,給予每位來談民眾一個明確診斷,才能顯示助人者的專業,才讓助人者有辦法進行助人工作。對我來說,每個進入晤談室的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美好存在,不需要被任何標籤或系統分類,也沒有任何一種診斷類別可以涵蓋每個人的豐富心靈與內心世界。

  一般人以為,包括過去的我也這樣以為,以為完美的心靈就是一個整體,只有當內心世界融合成只剩一個「我」的聲音或想法,變成內在沒有獨立、分割出來的「我」時,內在沒有不同的聲音說話,這才是成功或美好的人生。這是一種誤會。

  實際上,每個人內在都有不同的人格或部分或特質或小我或聲音(總之就是內在的夥伴,看你怎麼稱呼都可以唷),我們不需要太被這件事情嚇到,不管你是否感覺得到以上狀況,那都是很OK的。以最清楚切分出各種不同人格,且由不同人格出面處理外在世界的多重人格(詳見備註一)的人兒來說,每個人格都很棒、很認真地在執行自己的工作任務,都是出色的內在團隊成員,所以,治療的起點是幫助大家彼此認識跟了解各自的工作任務,而不是殺死或趕走其他人格。(當然,有的時候會有其中一個人格想殺死其他人格,這也不是一個惡劣的想法,我完全可以理解這個人格會這樣想或這樣感覺的理由。)

  與多重人格的人兒晤談的目標,不是要殺掉任何一個人格,也不是把不同人格硬湊在一起(那樣真的很討厭啊),重點是放在:大家同住在一個身體裡,至少知道彼此的存在,一起合作把身體顧好、把生活過好,甚至彼此關係好一點的話,就可以一起分享生活中的每一段記憶(包含感受與想法),如此一來,自然就能減少記憶斷片、腦袋突然一片空白、遺失時間、自我放逐、感覺錯亂等等困擾了。

  以多重人格的人兒來說,我做心理諮商的方向會如上述這樣。對於感覺自己內心分成不同塊或有不同聲音的你,如果你跟我晤談,大致的心理諮商方向也是這樣,我也會帶領你以這樣的方式進行自我探索與成長。每一塊的你、每個聲音的你、每個人格都是你成長過程中陪伴你一起走過痛苦歷程的好夥伴,每一塊的你、每個聲音的你、每個人格都是獨一無二且重要的存在,我非常感謝也欣賞這些夥伴的幫忙,因為有他們,讓你可以在艱困的時期得以活下來,而且最棒的是,這些夥伴一輩子都不會消失,因為,最終這些夥伴會成為你生命的資源,也成為你一生中最好的朋友!

  最後,我想跟「感覺自己內心分成不同塊或有不同聲音的你」或「發現自己有不同狀態的你」說:「我知道你會害怕你跟別人不同,但實際上,世上有好多跟你一樣狀況的人兒也在努力的生活著,只是因為大家都太害怕遭受他人異樣的眼光,或者怕被別人視為奇怪的存在,所以不太敢說自己有這樣的狀態而已。

其實有好多好多這樣的人們啊!你一點都不奇怪!

你可以學習擁抱自己有這樣美好的心靈,珍惜你心中的每個聲音、每個部份、每個人格、每個個性,他們都曾經幫助你度過生命中辛苦的時光,每一個夥伴或者不同塊部分拼出來的你,都呈現著美好也令人讚嘆的心靈!」


*備註一:對多重人格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延伸閱讀我之前寫的文章→【影評】82年生的金智英 -如何分辨多重人格與精神分裂(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詹惠文§ 諮商獅的沙龍
177會員
309內容數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2025/04/06
二月相繼從新聞得知大S跟方大同的死訊,後來三月接近尾聲時看到緬甸強烈地震造成死傷慘重的新聞,外加近期看到各種交通意外事故的新聞,也聽聞身旁的人提到他們認識的親友有生病或逝世的消息,不禁覺得人的生命何其脆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2023/06/13諮商師告訴我,因為幼時被母親家暴,年幼的我用了「解離」的方式「活下來」,導致往後人生遭遇重大挫折壓力時,我同樣也無意識的用相同的方式面對現實,於是我的人格分裂稍微明顯一些些,這些記錄文,我自己現在回頭看,都感受到是給我自己的鼓勵。 諮商師說,在事件發生當下,潛意識、無意識採用的方
Thumbnail
2023/06/13諮商師告訴我,因為幼時被母親家暴,年幼的我用了「解離」的方式「活下來」,導致往後人生遭遇重大挫折壓力時,我同樣也無意識的用相同的方式面對現實,於是我的人格分裂稍微明顯一些些,這些記錄文,我自己現在回頭看,都感受到是給我自己的鼓勵。 諮商師說,在事件發生當下,潛意識、無意識採用的方
Thumbnail
探索自我之旅:學習如何透過「分人」,創造出多樣化的快樂人生! 發展更多更值得被愛的分人。這樣,我們就能活出多樣的人生,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探索自我之旅:學習如何透過「分人」,創造出多樣化的快樂人生! 發展更多更值得被愛的分人。這樣,我們就能活出多樣的人生,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如果我當時選擇另一條路,是不是會更好?」 「我是不是當初做錯決定,現在才會過成這樣?」 「如果我不是XXX(自己的名字),那就好了!」   這是我在晤談室中很常聽到個案會說的話,或者嚴格來說,很多個案沒有辦法明確地說出這些心聲,但我有感受到他們的心情大致是如此。
Thumbnail
「如果我當時選擇另一條路,是不是會更好?」 「我是不是當初做錯決定,現在才會過成這樣?」 「如果我不是XXX(自己的名字),那就好了!」   這是我在晤談室中很常聽到個案會說的話,或者嚴格來說,很多個案沒有辦法明確地說出這些心聲,但我有感受到他們的心情大致是如此。
Thumbnail
  一般人以為,包括過去的我也這樣以為,以為完美的心靈就是一個整體,只有當內心世界融合成只剩一個「我」的聲音或想法,變成內在沒有獨立、分割出來的「我」時,內在沒有不同的聲音說話,這才是成功或美好的人生。這是一種誤會。
Thumbnail
  一般人以為,包括過去的我也這樣以為,以為完美的心靈就是一個整體,只有當內心世界融合成只剩一個「我」的聲音或想法,變成內在沒有獨立、分割出來的「我」時,內在沒有不同的聲音說話,這才是成功或美好的人生。這是一種誤會。
Thumbnail
🌿【性別】 : 女性 🌿【職業】 : 商 -高階主管 🌿【主要問題】: 最低陷入一種無法言喻的低潮,大約2個月了,起床後覺得好像突然生命似乎沒有意義,有去看醫生,確認身體檢查後無任何異狀。 👯 個案似乎是陷入一種莫名的憂鬱狀況,生活中沒有特別的異狀,家庭生活跟工作也很正常的
Thumbnail
🌿【性別】 : 女性 🌿【職業】 : 商 -高階主管 🌿【主要問題】: 最低陷入一種無法言喻的低潮,大約2個月了,起床後覺得好像突然生命似乎沒有意義,有去看醫生,確認身體檢查後無任何異狀。 👯 個案似乎是陷入一種莫名的憂鬱狀況,生活中沒有特別的異狀,家庭生活跟工作也很正常的
Thumbnail
當一個人「身.心.靈」能量和諧,便會自然的充滿精神及感到喜悅;而當我們忽略或無視其中之一,便容易產生分離、焦慮感與疾病。
Thumbnail
當一個人「身.心.靈」能量和諧,便會自然的充滿精神及感到喜悅;而當我們忽略或無視其中之一,便容易產生分離、焦慮感與疾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