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21 #第19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如果我們能夠了解真諦、俗締的道理、乃至於回歸到中締的道理,那麼佛就在心中,正念就是佛。時時刻刻保持正念,念念分明,處處作主,就有種種的法喜與禪悅,知道這一切都是本具的。-見壽法師

 

我思我想:我們都有佛的本具,只是我們尚未悟道,修行這條路沒有捷徑,只要踏踏實實的守住這一念心,相信諸佛菩薩會與我們同行,無二分別的。
我的沙龍將分享給大家關於個人自傳、音樂創作、生活紀錄及原民語言及文化等資訊。無論各位來自何地,我將帶領大家進入「葛納瀚Qnxan」的世界,讓正在進行式產生一種正念的磁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些人害怕修行,也害怕受戒,怕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殊不知能夠持一條戒,就是得到一條的解脫。我們這一世的功課就是要幫助自己走上解脫之道,持戒又叫做解脫道、別解脫,持一條戒,就有一條戒的解脫,一條一條幫你解套,就叫做「解縛」。-見壽法師  我思我想:有時候我們在修行過程中,特別執著我修了這個法門
有些人雖然做了種種善法,但是又執著善法的功德,而變成了一種障礙。這個就是白雲,一樣也會遮蔽日光,諸佛菩薩就是為了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說是為了生死大事出現,也可以說是為了引導大眾走向慧日覺醒之道......佛教誨我們要斷惡、要修善,不只要斷惡修善,而且還要時時能夠回歸本心,叫做「自淨其意」。-見壽法師
不住兩邊的這一念心就是慧根,顯現自性的光明遍一切處,悟到這一念心,就是無量光。如果我們這一念心像一潭止水能夠聞風不動,始終不隨外境所轉,能夠做到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這一念心就有定力了,叫做心地無亂自性定。-見壽法師。   我思我想:在職場中常遇到人際交往中的小圈圈,隨之而來的是漫步傳遞的謠言
觀心一法真的能總攝諸法嗎?達摩大師說:「心者,萬法之根本。一切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則萬法俱備。猶如大樹,所有枝條及諸花果,皆悉依根。」一棵頂天立地的大樹除了要有種子,也要養賴肥沃的土壤、陽光、雨水等外緣,內因外緣俱足才能真正成就一棵大樹。 -見壽法師 我思我想: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這輩子我們要修
所以《悟性論》不是悟從外而來,所謂的開悟也不是讓你有一個什麼樣的形象,見到什麼佛就叫做開悟。而是我們能夠悟自本心,知道我們這一念心。 本無來去 本無生滅 本無是非 本無明暗 不起諸見如來見 唯有悟者應能識 我思我想: 活到五十歲,很多事情真的不需要去計較。應該要開始思考要感謝哪些人,每一天為
靜坐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靜坐當中,我們能夠做一個懺悔和感恩。生起懺悔心和感恩的心會讓我們受損的細胞,獲得安撫與療癒。感恩地球之母、感恩父母、感恩我們的眷屬、乃至配偶、子女,感恩我們週遭的一切。-見壽法師   我思我想:我們的心與外在身體是相互作用的,當我們的心煩惱越多越大,持續下去我們外在也
有些人害怕修行,也害怕受戒,怕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殊不知能夠持一條戒,就是得到一條的解脫。我們這一世的功課就是要幫助自己走上解脫之道,持戒又叫做解脫道、別解脫,持一條戒,就有一條戒的解脫,一條一條幫你解套,就叫做「解縛」。-見壽法師  我思我想:有時候我們在修行過程中,特別執著我修了這個法門
有些人雖然做了種種善法,但是又執著善法的功德,而變成了一種障礙。這個就是白雲,一樣也會遮蔽日光,諸佛菩薩就是為了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說是為了生死大事出現,也可以說是為了引導大眾走向慧日覺醒之道......佛教誨我們要斷惡、要修善,不只要斷惡修善,而且還要時時能夠回歸本心,叫做「自淨其意」。-見壽法師
不住兩邊的這一念心就是慧根,顯現自性的光明遍一切處,悟到這一念心,就是無量光。如果我們這一念心像一潭止水能夠聞風不動,始終不隨外境所轉,能夠做到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這一念心就有定力了,叫做心地無亂自性定。-見壽法師。   我思我想:在職場中常遇到人際交往中的小圈圈,隨之而來的是漫步傳遞的謠言
觀心一法真的能總攝諸法嗎?達摩大師說:「心者,萬法之根本。一切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則萬法俱備。猶如大樹,所有枝條及諸花果,皆悉依根。」一棵頂天立地的大樹除了要有種子,也要養賴肥沃的土壤、陽光、雨水等外緣,內因外緣俱足才能真正成就一棵大樹。 -見壽法師 我思我想: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這輩子我們要修
所以《悟性論》不是悟從外而來,所謂的開悟也不是讓你有一個什麼樣的形象,見到什麼佛就叫做開悟。而是我們能夠悟自本心,知道我們這一念心。 本無來去 本無生滅 本無是非 本無明暗 不起諸見如來見 唯有悟者應能識 我思我想: 活到五十歲,很多事情真的不需要去計較。應該要開始思考要感謝哪些人,每一天為
靜坐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靜坐當中,我們能夠做一個懺悔和感恩。生起懺悔心和感恩的心會讓我們受損的細胞,獲得安撫與療癒。感恩地球之母、感恩父母、感恩我們的眷屬、乃至配偶、子女,感恩我們週遭的一切。-見壽法師   我思我想:我們的心與外在身體是相互作用的,當我們的心煩惱越多越大,持續下去我們外在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我們身心健康的時候,努力讓我們的明瞭分、寂靜分不斷提升,隨著我們修行要不斷提升。你多提升一分,往生的時候就多一分的把握。 這是第一個正念,透過取相,讓所緣境在心中清楚分明地顯現。正念的所緣境可以是呼吸,可以是佛號、佛像等等。所緣境必須要有經論或者師長的教授,不能自己發明。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所以我們修行人應該守住我們的正念正知。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就是——我專心地說法,各位專心地聽法,我們不去思考未來的事情,也不去思考過去的事情,就安住在當下。
Thumbnail
念佛要法 。 只有一念真誠 。 勿間斷勿分別而已 。未來勿將迎 。 已過勿留滯 。 專顧現前一句 。字字分明 。病中自修六度 。以慈悲歡喜為布施 。 以嚴淨三業為持戒 。以隨緣順受為忍辱 。 以調伏習氣為精進 。以不忘正念為禪定 。 以方便覺察為智慧 。
Thumbnail
修淨土法門,唯一的行持,就是誠心念佛。「為什麼要念佛?」現在先就字義上來說明這兩個字。「念」字是一個「今」字和一個「心」字合成的。分開來說,就是「今心」;合起來說,就是「念」。「佛」字是印度梵語,就是「覺悟」的意思。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念佛的意義,就是求得現前一念心的覺悟與明白。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我們身心健康的時候,努力讓我們的明瞭分、寂靜分不斷提升,隨著我們修行要不斷提升。你多提升一分,往生的時候就多一分的把握。 這是第一個正念,透過取相,讓所緣境在心中清楚分明地顯現。正念的所緣境可以是呼吸,可以是佛號、佛像等等。所緣境必須要有經論或者師長的教授,不能自己發明。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念佛就是以佛號作為所緣境,修密的話可能以咒語或本尊的形相作為所緣境。所有的禪法都是一樣的,不管內外道、大小顯密,都要有個所緣境。這是第一個善緣心。 第二個「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是說,有了這個善的所緣境之後,你的心要在這個所緣境上專一而且相續地安住,讓心保持在這個境界上。
學習佛法有兩個要點:第一是要常親近善知識,多聽聞正法(這是重在聽聞);第二是安穩如實地理解義理(重在理解)。如果多聞又能夠深刻瞭解真理的話,即使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再造作邪偽不正的行為了!」
所以我們修行人應該守住我們的正念正知。知道你現在在做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就是——我專心地說法,各位專心地聽法,我們不去思考未來的事情,也不去思考過去的事情,就安住在當下。
Thumbnail
念佛要法 。 只有一念真誠 。 勿間斷勿分別而已 。未來勿將迎 。 已過勿留滯 。 專顧現前一句 。字字分明 。病中自修六度 。以慈悲歡喜為布施 。 以嚴淨三業為持戒 。以隨緣順受為忍辱 。 以調伏習氣為精進 。以不忘正念為禪定 。 以方便覺察為智慧 。
Thumbnail
修淨土法門,唯一的行持,就是誠心念佛。「為什麼要念佛?」現在先就字義上來說明這兩個字。「念」字是一個「今」字和一個「心」字合成的。分開來說,就是「今心」;合起來說,就是「念」。「佛」字是印度梵語,就是「覺悟」的意思。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念佛的意義,就是求得現前一念心的覺悟與明白。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