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看完小丑第一集的時候,就覺得裡面的世界怎麼這麼爛? 小丑身邊的人比小丑更像小丑? 使得小丑不得不變小丑。然而第二集也是如此? 而且如此得更為明顯。
雖然電影評價低,我可以理解第二集做為一部電影來說,確實太感性了,都是亞瑟自己的內心戲。所以關鍵就在於,我們願不願意去了解小丑的內心世界,願意的話這部戲一定不是爛片,如果不願意,那的確難以下嚥,但不願意就不可能看懂這部電影。
第二集的小丑會走上這種路,我覺得也是個必要。如果要把這版小丑的故事給講好,他劇本一定得這樣寫。因為這版小丑,從頭到尾都不是個壞人,他是被逼的。高譚市也真的爛到,這個人的所有行為都顯得無辜,所以這個人死了、認錯了,不是良心發現,而是他本來就不是個惡人阿? 這是一個對自己的坦誠,邪惡的是這個高譚市阿,是高譚市讓他變這樣。
原來這版的小丑,從來不是亞瑟,而是他身邊那一堆人,還有觀眾們
DC世界裡,小丑本來就是種精神意義,做為蝙蝠俠的宿敵,每一版小丑的名字都不一樣,真實身分、真正的故事線、真正的起源,都沒有一定的說法,就像鬼魂一樣可以是任何人。以往電影版都嘗試把小丑給塑造成某一個人,但這版小丑,完全把它精神化、意識形態化、甚至宗教化。讓我覺得這版小丑,或許才是最像原作要表達的小丑,也是一個極佳的小丑起源故事。小丑不是某個人,而是一種精神象徵。
然而亞瑟又是什麼? 是名副其實的真正小丑,不是DC的小丑,他真的只是個路邊舉牌帶給人快樂的小丑、甚至還真的是丑角,受盡欺負的丑角。然而真正的小丑怎麼變成DC小丑? 都是被這個爛社會給害的。
當亞瑟在法庭上講:「這世界根本沒有小丑」就足以證明這導演真的很了解DC的小丑。小丑根本就是每個人心中那一股惡,根本沒有什麼真正的小丑,小丑只是相由心生而成。
今天我想做惡,我就是小丑了,這就是真正的小丑起源,而世界上哪個人? 不曾想過那種事。
原本亞瑟可以是個十惡不赦的人,只要他說一聲我也是小丑,這部片完全就是不同世界的事情了,他真的就可以變成標準的原生小丑、偶像式的小丑,炸法院跟哈莉奎茵逃竄到高譚市的黑暗角落,準備跟蝙蝠俠對立,準備一步步演化成大家熟知的犯罪天才的DC小丑,這樣演也不錯,一路黑到底,我目前殺過的人,我都是很樂意且意志非常清楚,誰叫這世界太糟糕,讓我想報復世界。
如果小丑選擇這種路也很合理,因為雙重人格,小丑與亞瑟都在他的內心裡,差別只是在於一念之間他選擇的是小丑或是亞瑟?他想扼殺誰? 而最後他選擇了亞瑟,所以他是無辜的,假設是小丑,就是邪惡,就是一念之差。這複雜的內心世界,就只是在於決心要變成哪一個,也就是心凝視在哪裡,就是在哪裡?但即使選擇亞瑟,亞瑟也不全然無辜,因為他心裡面也有過小丑,但那個小丑潛藏在他內心世界裡,誰又知道呢?
電影選擇把小丑給精神化,是一個非常有深度的一件事情。犯罪與邪惡本質,其實並不在於這個人做了什麼? 而是這個人做了這件事情的時候心裡是怎麼想的。就算他曾經想過邪惡的事情,之後不想了,那先前想過的邪惡念頭誰又知道?
但小丑的精神化,就是這麼直穿觀眾的內心,只要你我他曾經心裡只要想過邪惡的事情,誰都沒有資格說自己不是小丑。
小丑2若以一部電影的觀影感來說,的確不怎麼吸引人,整部電影全力往角色內心去演,而不是情節上的設計。但這不奇怪,這世界上很多電影都不像個好看的電影,但不代表真的不好看,甚至還可能很好看,好看到像神片也說不定。電影不好看但深度上很足夠,這種電影也很多,所以真的有時候,電影是無法用好看與不好看去界定,我想小丑2就是這種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