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己在那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也許他不成功,但是他活的很自己!

我原本以為我活的很自己,但是偶爾飄過的念頭,卻污穢的讓自己想去撞牆。仔細檢討一下,才知道自己受環境污染的有多嚴重。

高中時有些同學的行為,雖然知道不好,但是還是想嚐試去過那樣的生活。如果我完全不知道有這種行為,我應該是不會有這樣的念想。遠離悪知識,真的很重要啊!至少不用時時天人交戰著。

原本就不看影劇版的花邊新聞,現在連社會新聞都不看了!可能是因為我天生就很容易代入角色吧!而我又有把事情解釋到似是而非的能力,根本就是自己為難自己!

如何借錢不還?只要是借到對方不想打官司的額度就好了!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有這樣的知識?桃花源記不是因為生活方式吸引人,而是因為裡面看不到悪。禪宗六祖說自性本來清淨,那為何我們有這麼多雜染?

avatar-img
4會員
365內容數
生命不是變動的水流,終究只是固定河道的一灣。偶爾飄零的落花,才稍微增添一抹顏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楊子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不是很聰明,但是能害到我的陌生人,基本上應該是沒有,所以能害到我的,不是親人就是朋友。 最悲慘的是,他們還不是有心的,只是因為他們的無知無能和自以為自己很行! 朋友還好處理,頂多是少往來就好。最難搞的就是親人了!血緣能斷的掉嗎?叔叔能變成張三李四嗎?家族清明掃墓時,能不讓他來嗎? 我是遇事說
喜歡買一些文玩,但是只要沾到古字,我是碰都不碰。 有位朋友在陝西盤到一件玉筍,配上金鏈,掛在胸前,還不時含在嘴裏,感受那個沁涼。我觀察一下它的色澤,真的有些年代了。朋友很大氣的讓我把玩,我每次都拒絕,直到朋友轉讓給別人後,我才說出為什麼。 那個物件一定是陪葬品,賣方是盜挖別人的墳墓才得到的,有點
古代的腐儒就應該是今天的名嘴吧,講起話來三皇五帝的,好像有點理論基礎,但是落到現實,就純屬一灘爛泥。 好像是歐陽修的故事吧,他在當地方官時,碰到了天災,大量的飢民逃難而來,政府預存的糧食不夠救災,他開始對有錢人提倡一種生活方式,鷄蛋畫上圖案再煑來吃,木頭雕刻過再拿來升火。所以很多人就找到了工作,可
年輕時,一輛金勇125陪著我孤騎走天涯,說不出的愜意,路朝山上開,那就上山吧,路朝海邊走,那就去聽海,餓了,路邊有什麼就吃什麼,只怕身上沒錢,不在乎店家是什麼檔次的。 後來不知為何,卻形成了車隊。很麻煩的事情,目的地要規劃,吃飯要討論,而總是有一兩個人會跟當地人起衝突?也許有人喜歡那種領導感,但我
公公養小三,媳婦怎麼相信他生的兒子?岳母有外遇,女婿會怎麼看自己的女兒? 生命是自己的,沒有錯。那就別生子女了!既然都生了,那幫子女留體面,就是該做的事! 父母決定不了兒女的人生,但是至少也別毀了他們的一切。很多老一輩的不自愛,真的浪費後代的許多時間,只為了去証明他們不是這樣的人。 我的父親沒
無友不如己者,這是儒家的一句狗屁處世之道,因為這句話如果成立的話,沒有誰可以交到朋友! 我相信因果,但是因果不是做惡的避風港。不要凡事都用因果來叫人逆來順受。否則無量刼前的第一世,那些殺人放火是怎麼來的? 人性本善或本惡都是錯誤的理論,人類本來就是善悪交雜的矛盾體,所以我們才有了教育,去教人揚善
我不是很聰明,但是能害到我的陌生人,基本上應該是沒有,所以能害到我的,不是親人就是朋友。 最悲慘的是,他們還不是有心的,只是因為他們的無知無能和自以為自己很行! 朋友還好處理,頂多是少往來就好。最難搞的就是親人了!血緣能斷的掉嗎?叔叔能變成張三李四嗎?家族清明掃墓時,能不讓他來嗎? 我是遇事說
喜歡買一些文玩,但是只要沾到古字,我是碰都不碰。 有位朋友在陝西盤到一件玉筍,配上金鏈,掛在胸前,還不時含在嘴裏,感受那個沁涼。我觀察一下它的色澤,真的有些年代了。朋友很大氣的讓我把玩,我每次都拒絕,直到朋友轉讓給別人後,我才說出為什麼。 那個物件一定是陪葬品,賣方是盜挖別人的墳墓才得到的,有點
古代的腐儒就應該是今天的名嘴吧,講起話來三皇五帝的,好像有點理論基礎,但是落到現實,就純屬一灘爛泥。 好像是歐陽修的故事吧,他在當地方官時,碰到了天災,大量的飢民逃難而來,政府預存的糧食不夠救災,他開始對有錢人提倡一種生活方式,鷄蛋畫上圖案再煑來吃,木頭雕刻過再拿來升火。所以很多人就找到了工作,可
年輕時,一輛金勇125陪著我孤騎走天涯,說不出的愜意,路朝山上開,那就上山吧,路朝海邊走,那就去聽海,餓了,路邊有什麼就吃什麼,只怕身上沒錢,不在乎店家是什麼檔次的。 後來不知為何,卻形成了車隊。很麻煩的事情,目的地要規劃,吃飯要討論,而總是有一兩個人會跟當地人起衝突?也許有人喜歡那種領導感,但我
公公養小三,媳婦怎麼相信他生的兒子?岳母有外遇,女婿會怎麼看自己的女兒? 生命是自己的,沒有錯。那就別生子女了!既然都生了,那幫子女留體面,就是該做的事! 父母決定不了兒女的人生,但是至少也別毀了他們的一切。很多老一輩的不自愛,真的浪費後代的許多時間,只為了去証明他們不是這樣的人。 我的父親沒
無友不如己者,這是儒家的一句狗屁處世之道,因為這句話如果成立的話,沒有誰可以交到朋友! 我相信因果,但是因果不是做惡的避風港。不要凡事都用因果來叫人逆來順受。否則無量刼前的第一世,那些殺人放火是怎麼來的? 人性本善或本惡都是錯誤的理論,人類本來就是善悪交雜的矛盾體,所以我們才有了教育,去教人揚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長大後,我們會觀察自己的情緒,會自己思考,有自己的堅持和嚮往。雖然面臨挫折和選擇時會遊移不定,但人生的喜悅和真實友情依然讓我們感到幸福。十八歲的我在日記本寫下了這段話。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解鎖真正人生,化解焦慮的力量之書,閱讀金美敬的四十歲起的人生課,作者認為從20-49歲算是「第一人生」,50到79歲是「第二人生」,不應用總結性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價值。建議用成長性思維去思考自己如何過一天,方能計畫如何過一生。
人生這門課題,本來就不怎麼好修,總會在不同的階段裡,〔老天爺會丟許多功課來為難你,而曾經當年的我不論是喜、怒、哀、樂,亦或、悲、歡、離、合,我總是自己承受不說讓父母親擔心,因為“習慣了”,但這樣子的“壓抑”難免會有露餡之時,讓父母親擔心著,故事一時之間也無從訴說“就暫時擱置跳過”,但學會爬文後的我,
Thumbnail
於是我,又解開了自己人生中,一件本來令自己焦慮不已的事!而這,大概就是中年的現象之一吧!不是釋懷,不是放下,而是某種懂得的透徹!做自己,當然好!但問題是,人得想通「自己」是什麼模樣!而不只是起身對抗!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心靈不雞湯—30歲的他,最終活成了他想活的樣子嗎?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週隨手記。(容光煥發的狀態寫出來的文字真的很有能量) 生活,生活就是種自己開心、自己快樂且充滿富足的狀態,生生不息。 - 『時間?』 小時候總是不懂長輩說年紀越大、越不想出門;隨著自己年紀慢慢往三邁進,我理解了。 以前總覺得很多聚會、很多朋友是經歷成長的表現;現在則是勇敢斷開無效社交、培
長大後,我們會觀察自己的情緒,會自己思考,有自己的堅持和嚮往。雖然面臨挫折和選擇時會遊移不定,但人生的喜悅和真實友情依然讓我們感到幸福。十八歲的我在日記本寫下了這段話。
Thumbnail
探討中年時期的自我探索與轉變,如何勇敢活出自己,走向唯一的天職與使命。
解鎖真正人生,化解焦慮的力量之書,閱讀金美敬的四十歲起的人生課,作者認為從20-49歲算是「第一人生」,50到79歲是「第二人生」,不應用總結性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價值。建議用成長性思維去思考自己如何過一天,方能計畫如何過一生。
人生這門課題,本來就不怎麼好修,總會在不同的階段裡,〔老天爺會丟許多功課來為難你,而曾經當年的我不論是喜、怒、哀、樂,亦或、悲、歡、離、合,我總是自己承受不說讓父母親擔心,因為“習慣了”,但這樣子的“壓抑”難免會有露餡之時,讓父母親擔心著,故事一時之間也無從訴說“就暫時擱置跳過”,但學會爬文後的我,
Thumbnail
於是我,又解開了自己人生中,一件本來令自己焦慮不已的事!而這,大概就是中年的現象之一吧!不是釋懷,不是放下,而是某種懂得的透徹!做自己,當然好!但問題是,人得想通「自己」是什麼模樣!而不只是起身對抗!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心靈不雞湯—30歲的他,最終活成了他想活的樣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