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貓》迷人之處,不在故事情節,在導演鍾伯淵的理念與導戲手法。
《魚.貓》由兩個故事組成,上半場是〈魚〉,改編自黃春明短篇小說《魚》,下半場則是〈貓〉,改編自黃春明1967年的創作《溺死一隻老貓》,這兩篇短篇小說分別收錄在黃春明的短篇小說集《兒子的大玩偶》仙人掌,1969。
不曾拜讀黃春明的作品,也或許是小說寫就時空背景距今已過50年,無論是《魚》中描述學徒遭師父剝削、祖孫間完全不具溝通功能的鬥嘴爭執及暴力互動,或是《溺死一隻老貓》中,主角以清泉位居龍穴等迷信理由反對興建游泳池,最終竟以命相殉,都深感難以理解與無法同感。
於我而言,《魚.貓》迷人之處,不在故事情節,在導演鍾伯淵的理念與導戲手法。
文化部自2013年起推動「無障礙閱讀推廣計畫」,將文學導入劇場,並且讓身心障礙者參與文學與劇場。鍾伯淵是曉劇場的藝術總監,《魚.貓》便是2016年曉劇場因應「無障礙閱讀推廣計畫」而產生的作品。
《魚.貓》演出全程有手語翻譯員立於舞臺兩側即時手譯,也有字幕呈現演員的臺辭於左右投影螢幕,在演員沒有臺辭的橋段,臺上其他演員依次朗讀節錄自黃春明小說《魚》及《溺死一隻老貓》、說明舞臺當下演員表演相應的文字。
《魚.貓》的無障礙的劇場實踐,不僅僅是保留適合肢障者的無障礙座席,更透過手語翻譯員及字幕,讓聽障者也能走入劇場看戲,透過演員說出臺辭及讀出節錄自黃春明小說的文字,讓視障者也能透過聽覺理解、欣賞這齣戲。
除了呈現方式盡量做到對所有人都無障礙之外,《魚.貓》還邀請聽障人士加入演員陣容。
《魚.貓》是齣融合偶戲表演、聽人演員、聽障演員、手語翻譯員及多媒體投影的劇場作品。
劇中幾位聽障演員,時而擔任操偶師,時而擔任布景黑衣人,時而是劇中要角。手語的表達方式和口語不同。口語透過聲音傳達,就算演員背對觀眾也無損於聲音表情的呈現,然而手語除了手部的動作,面部表情也是手語極為重要的一部分,使得聽障演員的表演與走位有了獨特姿態,自帶不同於聽人演員的風格。
出現在《魚.貓》中的戲偶也不只一種,於上半場〈魚〉,返家省親的孫子和腳踏車即為執頭偶及物件,而於下半場〈貓〉,不少鄉親為面具偶。
於〈魚〉,由手語表達的演員飾演不擅言詞、沒有耐性哄孩子最後惱羞成怒的爺爺,再合適不過,而孫子及腳踏車由執頭偶及物件演出,即解決了兒童演員難覓的問題,也巧妙呈現劇情需要腳踏車由市集經山路回家,不斷前行趕路的橋段,避免真實腳踏車在舞臺上反覆繞圈或架空空轉的尷尬。
於〈貓〉,聽人戴上面具演鄉民,無法透過表情看出角色真正的想法,巧妙呈現易受輿論煽動、如牆頭草的廣大群眾,主角阿盛伯由聽障演員演出,配合手語的強烈表情,有效強化阿盛伯的固執與掙扎。
透過導演鍾伯淵,《魚.貓》成為一齣自參與表演者、呈現型式到觀眾,都達成無障礙劇場理念的作品,也透過作品中手語、口語、舞臺演出的演繹、演員朗讀黃春明的文字、將黃春明的文字投影在劇場內的螢幕上,實實在在地推廣黃春明的文學作品。
----------
小說原著:黃春明
手語顧問:丁立芬
臺語顧問:黃子建
導演、劇本改編:鍾伯淵
演出者:鄭詠元、陳家誼、陳威辰、牛暄文、吳亦展、林玉茹、許照慈、廖治強
表演指導:廖治強
聲音演出:梁紅玉
手譯員:朱靜蘭、林宮如
製作人:李孟融、葉育伶
執行製作:江景筠
舞台監督:陳祈伶
音樂設計:陳明儀
燈光設計:林翰生
燈光技術指導:廖思嘉
燈光技術:蘇煜惟、李妍慧、陳肜、周泰全、孔維婕
服裝設計:李逸塵
服裝管理:王若華
舞台技術指導:謝芸、梁晏齊
舞台設計:游懷茹
影像設計:丁常恩
音響技術:張夢潔
平面設計:劉玉璐
導排助理:吳亦展、王惠彬、張允辰
感謝單位:林美音、康菊英、聯合線上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文學出版社、銅鑼九華山大興善寺
----------
關聯閱讀:
【表演藝術評論臺】
正視彼此的真實《魚貓》|高竹嵐
文化平權戲劇《魚貓》|徐芳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