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一條茶小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用自己的步伐與節奏,築一條茶小路

用自己的步伐與節奏,築一條茶小路

好好習茶一念,大抵出現在2023年9月下旬吧,想是眾多因緣聚會熟成。十多年來不定時參與茶會,前工作負責文創品牌的企畫行銷,曾以生活美學的香、花、茶等不同主題策劃與產品推廣,奇妙的是即使工作有茶,與製茶師、茶藝老師們接觸合作,平日也隨性喝,始終過茶門不入。直到茶品評感官證照課勾憶起曾經與茶的朦朧對望,才知從未曾深入認識,於是踏入。

 

課中識茶

許多朋友問,為什麼不找一個茶藝老師學習,而從感官品評課進入?思考後用通識基礎將破碎零散資訊先做串聯,再逐步依著興趣進行主題的學習與技術面鍛鍊,用蝸速的慢學習與消化,重組自己的記憶抽屜。記得看到一句話:Be a voice, not an echo,提醒自己建構學習地圖,保持自己的所思所得最重要。市場上茶課程與講座相當多元,甚至賣茶店家都有一套對茶的見解,提醒自己保持好奇,穩固習茶的動機與目標,用自己的心眼專注地感受,才不容易花錢花時間結果又是霧裡看花。

 

從前學生時代遇到考試就頭痛,參加「茶葉感官品評初級班」開始,就要面對學科與術科的關卡,試題的理解與背誦就是啃讀強記,術科的大魔王不是鑑別茶而是品水中極微量的酸苦鹹甜味;陸羽茶藝中心的「茶藝基礎」課程,考驗的是在三位資深老師與同學們面前完成泡茶與奉茶儀式,反覆練習考試當天仍感覺到精神緊繃,所幸都順利關關;今年學習放在講茶學院的「東方美人品評一級」與「日本茶品評一級」認證,透過講師清楚結構重點整理,也順心通過認證考試。消化後決定再回到陸羽上「評茶與賞茶」課程,透過不同專業老師們的引導,練習客觀識別評賞口中的茶滋味。也穿插安排幾場露雪茶席黃權豪老師的鳳凰單叢品茶與其他茶會活動,茶宇宙的奧秘就像是繁星滿天,遠遠的卻充滿魅力。

 

若以茶為名 柔軟自心為前提,遇到考試前不免身心緊繃,無論下班後或假日的學習就是提醒不忘初心,總在過程聽茶喝茶中,身心接受持續的溫柔滋養,即使過程中同學的感官體會比自己敏銳,甚至學識豐裕令人讚嘆,提醒自己喝茶終究是自我覺察的鍛鍊不是人我的高下較量。

 

友聚賞茶

細細想,習茶不僅是面向自己,也迎向一起習茶的四方朋友。混合20到60歲區間不同年齡層,習茶目的各不同,有的是繼承製茶或賣茶家族事業,或從事茶相關領域進修,也有餐飲跨領域的自我精進練功,當然純興趣一探究竟也不少…,有緣上課大多無緣再聚。難得感官品評課結束後,和與自己小1-2輪的茶小友開展不定時的茶聚,藉著賞茶交流,得到幾位茶資歷比自己厚實的小老師們可以隨時請教,幸運自己的好福緣。

 

在築茶路過程中交會,為彼此生命座標多了一個指向。茶小友其一在萬華街巷內築建一個以茶為載體的生活空間-「好好」,取意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好好喝茶,以茶相伴於生活中。所謂的好茶並不一定是價格高昂,喝茶共樂的心意才是最珍貴,沒有過人的記憶力記下所有茶品,無妨。以茶為核心的暖暖人情交融,提醒自己別忘就好。

 

獨中友茶

坊間的茶主題書也是多多,書堆中隨緣選讀自然也是享受。因為閱讀藍大誠的《識茶風味》,報名參加慢慢弄乳酪坊 x 冉冉茶事聯名的跨界茶會,探索體驗8款乳酪與6款茶湯搭配的品賞會,開場的宇治煎茶與扭結莫札瑞拉起司,輕柔地打開了味覺與嗅覺維度,邊聽兩位主理人細談茶與起司的風土情事。探索不同的茶相關主題活動,讓自己的茶小路有不同的人文風景。

 

近日讀蕭蕭詩人的《雲水依依–蕭蕭茶詩集》,因為茶友的資訊分享,有機會親聆老師分享茶詩創作,老師笑意盈盈分享:喝茶,就是潤澤自己,分享他人,也潤澤別人,這就是茶的精神。從文學裡讀茶,又是樂事。

 

喜歡蕭蕭老師茶詩其一:

雲水依依

學了多少歲月仍然沒學會

如何以長繩繫住長長的流水

或者將風折疊 穩穩置放

左胸前那方 扁平的口袋

 

只等兩口熱茶

順著三寸舌、六寸喉、十二寸幽徑

熨燙,一切

 

悉如棉絮、布旗、絲帶而飄飛

只等兩口熱茶

熨燙,一切

悉如雲水之依依

如樹與石 在山裡風裡自在

 

從不同的著作裡,感受到作者對茶的理解與體會不僅是知識技藝更是映照生命本質的自然悟性。圖書館借的,自費買的,都像是一座座寶山等待挖掘。無論同有緣人一起習茶或與茶友們歡聚或獨賞,生活因茶而多采。

 

生活,經常處在一個隨時可能被生命暴雨淋濕,狼狽與冷透的無常當下,能為自己泡茶,喝進一口溫熱或清涼,靜歇等待雨停天晴,以茶為友伴。以自己的心之所向慢慢摸索廣深茶世界,拾得盡是心滿意足。

 

小步向前修築一條專屬於自己的茶小路,只是草木順意滋長,鳥訪蜂來的心靈小園而已,無關水深水淺。只是平常心習茶,平常心喝


後記_也期待與格友們交流有茶時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11/03
看卿子的習茶所感,似乎茶不僅關乎味蕾,也有知性的、文學的、心靈的各種修養呢。😄 恭喜卿子取得證照。❤️ 文中關於混合不同年齡層學習、有緣上課大多無緣再聚…,也讓我想到了格友們在方格子的寫作...。❤️
氣泡水-avatar-img
2024/11/04
「只等兩口熱茶, 順著三寸舌、六寸喉、十二寸幽徑 熨燙,一切」 ...... 喜歡這一段,有一切紛擾終歸寧靜的感覺。😊 雖然平常喝下午茶會有乳酪蛋糕與茶飲搭配的時候,但是這種將不同的乳酪和茶湯,做更加精細的品賞,可以打開味覺和嗅覺的維度,感覺好吸引人喔。👍
卿子_生活旅繪誌-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05
氣泡水 總是細膩品生活的氣泡水,相信一定會喜歡乳酪跟茶湯的相融相伴時光,確實茶領域也是水深,但能淺踏觀漣漪,就讓我感到愉悅~蕭蕭詩人的茶詩集第一本特別喜歡,有機會可以讀讀喔
卿子_生活旅繪誌-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04
感心鼓勵阿~~覺得能持續在生活裡保持覺知,茶是一個橋樑與提醒,你說的對格友們在方格子的筆耕也是一個緣聚與相互支持的好地方呢
avatar-img
卿子_生活旅繪誌的沙龍
63會員
63內容數
生活裡的碎言絮語,速寫當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好好習茶一念升起,用自己的意念與緩慢的步伐,築一條屬於自己的茶小路,以茶潤澤自己與他人
Thumbnail
好好習茶一念升起,用自己的意念與緩慢的步伐,築一條屬於自己的茶小路,以茶潤澤自己與他人
Thumbnail
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好好喝茶,好好是一個空間,以茶相伴於生活中。 這是位於萬華街巷內,一個以茶為載體的生活空間。二男二女以夢想為軸心的嶄新小天地。
Thumbnail
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好好喝茶,好好是一個空間,以茶相伴於生活中。 這是位於萬華街巷內,一個以茶為載體的生活空間。二男二女以夢想為軸心的嶄新小天地。
Thumbnail
回想起當初學茶,一路上也是花了很多冤枉錢,如果我能夠遇到10年前的我,我一定會教她哪些課沒必要上,把浪費的學費拿來買觀望很久的茶具不好嗎?但是千金難買早知道,所以說有人引路真的很幸運啊。
Thumbnail
回想起當初學茶,一路上也是花了很多冤枉錢,如果我能夠遇到10年前的我,我一定會教她哪些課沒必要上,把浪費的學費拿來買觀望很久的茶具不好嗎?但是千金難買早知道,所以說有人引路真的很幸運啊。
Thumbnail
為了上茶感官品評課,連兩個周末假日全日課程外加下班後的K書時光,連著14天為了上班上課早起,專案工作的緊湊讓身體有點疲乏但心裡確實實實滿足。因為一台平揉機讓我回憶起上山看茶的旅畫
Thumbnail
為了上茶感官品評課,連兩個周末假日全日課程外加下班後的K書時光,連著14天為了上班上課早起,專案工作的緊湊讓身體有點疲乏但心裡確實實實滿足。因為一台平揉機讓我回憶起上山看茶的旅畫
Thumbnail
拓。 知識,是用拓的。 從一個圓心開始; 而這個圓心,有三種可能。 一天天,一年年,一滴滴,一點點, 就自作自受自豐收出 每段生命迥異的路線、風景、終點。
Thumbnail
拓。 知識,是用拓的。 從一個圓心開始; 而這個圓心,有三種可能。 一天天,一年年,一滴滴,一點點, 就自作自受自豐收出 每段生命迥異的路線、風景、終點。
Thumbnail
我在茶道裡學到什麼? 學校學生們常常問我,老師,你在茶道裡到底學到什麼? 每次被問,我其實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學到什麼? 因為我一開始,以為學的是一門才藝和技術,但隨著日子走久了,才知道遠遠超出我的想像。
Thumbnail
我在茶道裡學到什麼? 學校學生們常常問我,老師,你在茶道裡到底學到什麼? 每次被問,我其實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學到什麼? 因為我一開始,以為學的是一門才藝和技術,但隨著日子走久了,才知道遠遠超出我的想像。
Thumbnail
今天喝茶了嗎? 喜歡喝茶很久了,在久遠模糊的記憶中一直有聚在一起泡茶的模糊影子,但是怎樣也都記不清楚家裡到底是誰在泡茶?以及在那裡泡茶?但是,這個模糊回憶卻讓我對茶一直有奇妙的親近感
Thumbnail
今天喝茶了嗎? 喜歡喝茶很久了,在久遠模糊的記憶中一直有聚在一起泡茶的模糊影子,但是怎樣也都記不清楚家裡到底是誰在泡茶?以及在那裡泡茶?但是,這個模糊回憶卻讓我對茶一直有奇妙的親近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