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筠青攝影創作展《失魂記》 ——喚醒多重感官,穿梭虛實世界的靈魂探索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採訪・撰文 / 葉冠玟

單憑「跌倒、迷宮、靈魂」三個關鍵詞,你腦中會浮現什麼畫面與感受?

攝影師韓筠青(Anna)最新推出的個人攝影創作展《失魂記》,運用一處山上空間、8 件作品構建了完整映照內心的異世界,結合得天獨厚的地勢條件,和緩回顧自己因跌倒而生的空間探索故事。

raw-image

睽違 4 年再次舉辦個展,靈感竟源自一次失神跌倒經驗,「當時工作上遇到很多轉折點,壓力大到很常路邊失神,最嚴重的一次,是年初在捷運站昏倒,面朝下跌落在地,換來了大片瘀青,還有從地底竄出的創作靈感。」

韓筠青苦笑,醒來卻起不了身的瞬間,隱隱覺得有股力量從地表下拉住身體,

「如果七魂八魄會在人在重摔倒地時被震出,我想以身體主人之姿,好好理解這底下的『空間』何以困住自己,低頭觀視並尋回遺失的魂魄。」

神奇的是,當她開始用創作回應這段日常,跌倒事件從此於生活中退場,再也沒有發生過。

帶著不願做傳統攝影展的創作堅持,韓筠青這次不僅首次嘗試「非一人作業」,邀請作家李屏瑤擔任策展指導、設計師王禹翔擔任展場敘事策劃,更化身重生後無所畏懼的熱血探險家,對自己、也對現實世界下了戰帖,要大玩一場「顛覆式」的策展。

禹翔與Anna(葉冠玟 攝影)

禹翔與Anna(葉冠玟 攝影)

從一人作業到集多人之智,以逆向思維挑戰新型態攝影展

回顧先前六檔個展,從創作到展覽發想皆由韓筠青一人完成,此次《失魂記》則是先與策展指導李屏瑤定調概念與畫面敘事,內容告一段落後,再由王禹翔接手進行展場敘事規劃,直到展場設計圖完成,韓筠青才依擺放位置、建議規格進行創作,試圖打破以作品展示為主的平面攝影展型態,走向能開啟感官體驗、將感受立體化的空間運用方式,好似因跌倒所看到的顛倒世界,萬事也有了「倒著做」、「換個方向做」的可能。王禹翔笑說,

「過往經手的展覽,多半是遇到資訊過於豐富的取捨問題,此次則走向另個極端,要將創作文學擴大成展覽,從『概念』反推創作該怎麼具象呈現。」
禹翔於展場受訪

禹翔於展場受訪

「想給觀眾意想不到的收穫並提升觀展體驗,往往需要各方專業的人一起討論。」

韓筠青興奮分享,當自己不再糾結於「一個人」的能力範圍,而是「一群人」可以做到的境界後,逐漸解鎖以前沒做過甚至不敢想的事情。

貫穿時空、虛實的媒介,為展覽埋入能召喚記憶的開關

展覽依空間分佈,將創作劃分成 3 大作品命名,分別是入口處與展牆對望的〈The Fall〉、底下遍佈石頭的〈Negative Space〉與盡頭處如布匹垂落的〈Space〉。

對於作品最終的陳設與呈現方式,王禹翔想的是「空間」如何串起每件作品、「材質」如何襯托作品,將故事說得完整又精彩

「韓筠青的作品特色是,獨立觀看時,難以理解箇中含義,從整體來看才能掌握故事全貌,此時就可透過展場設計,一步步回應、實踐她的異世界想像。」

〈The Fall〉——延續首場個展的靈魂擺渡「蝶」,揭開故事序幕

raw-image

一踏入展場,馬上會被長達 240 公分的狹長作品吸住目光,看著蟬翼紙上印著錯落有致的蝴蝶,不難聯想到韓筠青於 2018 年舉辦的首場個展《蝴蝶》,作為靈魂擺渡人的蝴蝶,像是穿越時空飛來相會,既直白又富深意,

「蝴蝶從密到疏地銳減,象徵靈魂重量從重到輕,代表著故事要發生,即將要從陽間跌入未知空間。」
〈The Fall〉,氰顯影實物投影,蟬翼紙

〈The Fall〉,氰顯影實物投影,蟬翼紙

再往前,走向逐漸遠離光源的第二組作品時,需先走下四層階梯,王禹翔在此處巧妙運用空間的對稱性,用紅色地膠指引下墜方向,也為流露祭壇般莊嚴之氣的展場,增添自由探索的玩味。

raw-image

〈Negative Space〉——於異世界何以迷航又得救? 用身體記住反直覺的觀展體驗

正式來到〈Negative Space〉的所在地,為不織布上鋪滿石頭所框起的方形展區。此區域之費工,讓王禹翔忍不住憶起,給韓筠青的創作挑戰題,即是將慣性小幅呈現的作品放大,

尺寸會影響作品被閱讀的方式,從太小的作品觀看異世界,會顯得吃力又可惜。」
raw-image

另一大突破,則是耗時三天搬運重達 500 公斤的景觀石材,當號稱有吸收負能量效果的黑曜石一一灑落在展場正中央、角落旁,於物理及心理層面雙重鎮住了整個空間,成為讓展場氛圍沈澱下來的關鍵。

此區所展示的 6 幅攝影作品,平行置放於鐵件與木材組成的低矮展架上,

「攝影作為可以把人們拉進想像世界裡的創作形式,作品如何被觀看至關重要。」
raw-image

王禹翔表示,在刻意不設計任何告示與動線引導的情況下,觀者可自行決定如何和作品互動,此時就會發展出各式有趣的觀展方式。

於是,有人將石頭視為神聖作品的一部分,默默站在外圍觀望,不敢輕易靠近或觸碰;有人在遠觀半晌後,不只踩上石子路,讓石頭碰撞摩擦的聲響伴隨自己前行,甚至嘗試或坐、或蹲、或躺地多角度觀看,

「當你腦中出現『怕怕的』、『不敢輕舉妄動』等一絲猶豫時,你就正在同理韓筠青跌倒後一時失魂的感受。」

不過,待在光線昏暗,又有大量黑石籠罩的展區裡,並不至於感到被黑暗吞沒,

「墜入異世界的背後,並非要傳遞悲傷抑鬱的情緒,而是想創造一個新奇有趣的想像空間,就近觀察正在尋找出路的靈魂可能樣貌。」
raw-image

正面凝視這系列作品中的畫面細節,會不經意從一片漆黑中,挖掘「光明」的存在,像是點燃的火柴、腳後遺留的麻花辮與剪刀、閃亮奪目的鈴鐺,以及一球使用中的紅線。

韓筠青表示,若從側邊重新望向中央展區,會明顯看見每個展架下都綁著一條紅色棉線,如同希臘神話中阿里阿德涅的救命線(Ariadne’s thread)——把線的一端留在迷宮入口,等雅典英雄忒修斯(Theseus)擊敗裡面的怪獸後,就能沿著線逃出迷宮。

「舉重若輕的紅線貫穿虛實世界,彷彿在訴說迷路的時候,不用急著找出口,要先找到 Ariadne。
實拍視角

實拍視角

〈Space〉——抵達牽引靈魂的盡頭,獨留觀者感受異界出入口的無形界線

許多觀者分享整場最喜歡卻也最顯神秘的一隅,是最後一件作品〈Space〉,三匹不會反光的帆布垂落至地面,有如詩如畫的不規則白光線條穿梭其中,讓人瞬間懷疑眼前看到的,究竟是攝影作品,還是擬真繪作?

raw-image

韓筠青現場解惑道,實際拍攝場景是一只蓋著絨布的紙箱,

「一開始畫面設定為給嬰兒的棺材,畢竟太脆弱的存在,重摔或跌落後,很可能找不回魂魄。」

沒想到初次聽聞創作初衷的王禹翔隨即接話,有感表示如此意象與他作為觀者的感受一致,代表著靈魂在此往返於不同世界的出入口。


無需明說影像的意念,一樣能心領神會想傳遞的氛圍,就像韓筠青在詮釋此次個展作品的過程中,除了連結起希臘神話故事,也浮現過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中,小龍女跌落絕情谷的片段,更想起義大利詩人但丁《神曲》裡一級級的靈魂分層制度畫面,但對王禹翔而言,映入眼簾的是科幻恐怖影集《怪奇物語》中的顛倒世界,耳中甚至自動響起了美國搖滾樂團 This Will Destroy You 的歌曲〈Quiet〉。

韓筠青強調,

「辦展並不是為了展現自己的攝影紀錄,因此作品確切藏著哪些故事,無需被精準讀取,神話也好,音樂也罷,可以在觀看中連結自身經歷與情緒,其實就能感應到創作者想與觀者共享的感受。」

抱著未知出發探險,帶著收穫與共感返程

raw-image

對於此次展覽近乎如實將腦海裡的靈感具象化展現,韓筠青引述作者瑪麗・雪萊(Mary Shelley)在怪物小說《科學怪人》作者後記中的一段話來表達內心激動:

「創造力主要在於一個人掌握事物本質的能力,以及他透過事物本質得到靈感後,將靈感塑造成型的本事。

有趣的是,隨著各地觀者紛至沓來,他們不約而同表示,展場位在陽明大學校園深處、需走過長長一段「登山步道」的知行藝空間,是一趟需跋山涉水的看展旅程。

對此,韓筠青如看破紅塵的女子般,面露平靜地說,策展指導李屏瑤初次抵達現場共同勘查場地時,即氣喘吁吁給予誠心建議,「你必須給觀者足夠的理由與收穫,讓他們覺得為了看展來這裡相當值得!」也成為她時刻提醒自己的布展重點。

導覽手冊

導覽手冊

正如韓筠青自述的個人信念,

「以自己為本質的創作就像一段未知的旅程,我們總能從中感受到生命的各種啟發與意義。」

她延續多年如一的一貫風格——留白,此次推出的導覽手冊不附任何作品圖,而是以精煉的靈感筆記與大量留白組合而成,像是留下一本需共筆交流才成立的交換日記,邀請觀者在遠道返家的路上,忠於個人想像與觀展體悟,自行填滿留白畫面,開始說起自己未完待續的故事。

(本篇照片來自 @ta.photo.studio)


★ 展訊

韓筠青攝影創作展《失魂記》 

展期|2024.10.24 - 11.23

展場|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知行樓 藝空間(陽明校區)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立農街二段155號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六 09:00~17:00

策展指導|李屏瑤

視覺總監|王禹翔

主視覺設計|劉思妤

拍攝協力|李式陪伴

導覽手冊設計|徐常齡

展場|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知行樓 藝空間

主辦|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人文藝術與社會學院 知行藝空間

交通方式&展覽留存頁面請見:https://missannahan.net/negative-space


avatar-img
1.0K會員
139內容數
身為一位攝影創作者的同時,我喜歡看書更勝於攝影展;對文學、社科、科普、商業、藝術書籍抱有永無止盡的好奇心。唯有閱讀,方能讓我在創作的同時預視畫面中的各種可能性。專欄以書籍推薦為主,不分類別,是我先替大家選好的好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筠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以五張照片,表現被攝者個人特質的拍攝企劃。
雖然最後沒有執行,但想分享當初嘗試的過程。
阿鳥,來自工作室001的學生,十年後決定開設自己的咖啡廳,以熱情回饋攝影社群。無論你是臺中的居民還是路過的朋友,阿鳥咖啡都歡迎你來訪,並用專屬的學生暗號與阿鳥交流攝影故事。店址位於臺中市西區,期待為你帶來不一樣的咖啡與攝影體驗!
本次徵件展「離焦出走」圓滿結束,感謝所有參與者的支持。以李侑鋌的作品〈林徑〉為主題,展現了焦點與逃離的深層意義。透過道路反射鏡,作品呼應了逃避城市注視的渴望。本次展覽鼓勵觀眾思考「離焦」與「出走」,讓攝影以新角度進入我們的視野。
在《激讚網紅》第四集的平面照片攝影比賽中,參賽網紅們以創作獨特照片為目標。八個拍攝場景,兩人一組的合作模式,讓比賽充滿創意與挑戰。這場比賽更特別的是,評審透過眼球追蹤技術評價每張照片的吸引力,讓我們思考注意力的重要性。在社群時代,如何讓目光停留是成功的關鍵,這集值得大家關注!
本文推薦了一款與攝影無直接關聯但實用的產品,特別適合那些在外拍時擔心流汗與異味的攝影者。重點介紹CeraVe潔膚露及其優勢,並提供替代產品的建議,幫助讀者保持乾淨清爽,提升外拍體驗。
以五張照片,表現被攝者個人特質的拍攝企劃。
雖然最後沒有執行,但想分享當初嘗試的過程。
阿鳥,來自工作室001的學生,十年後決定開設自己的咖啡廳,以熱情回饋攝影社群。無論你是臺中的居民還是路過的朋友,阿鳥咖啡都歡迎你來訪,並用專屬的學生暗號與阿鳥交流攝影故事。店址位於臺中市西區,期待為你帶來不一樣的咖啡與攝影體驗!
本次徵件展「離焦出走」圓滿結束,感謝所有參與者的支持。以李侑鋌的作品〈林徑〉為主題,展現了焦點與逃離的深層意義。透過道路反射鏡,作品呼應了逃避城市注視的渴望。本次展覽鼓勵觀眾思考「離焦」與「出走」,讓攝影以新角度進入我們的視野。
在《激讚網紅》第四集的平面照片攝影比賽中,參賽網紅們以創作獨特照片為目標。八個拍攝場景,兩人一組的合作模式,讓比賽充滿創意與挑戰。這場比賽更特別的是,評審透過眼球追蹤技術評價每張照片的吸引力,讓我們思考注意力的重要性。在社群時代,如何讓目光停留是成功的關鍵,這集值得大家關注!
本文推薦了一款與攝影無直接關聯但實用的產品,特別適合那些在外拍時擔心流汗與異味的攝影者。重點介紹CeraVe潔膚露及其優勢,並提供替代產品的建議,幫助讀者保持乾淨清爽,提升外拍體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Thumbnail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Thumbnail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Thumbnail
作品融合了當代藝術和電影語彙,發掘圖像創作過程背後的複雜生產機制。參與過亞太、愛知三年展與各大國際雙年展;也曾在森美術館、尊彩藝術中心、北師美術館、鳳甲美術館等舉行個展。身兼策展人的展覽包括亞洲藝術雙年展(2019)、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2018)等。
Thumbnail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Thumbnail
【反身顯影: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當藝術家透過自我與他者的對話、開展多元議題反思,觀者該如何理解? 不得不說,藝術家鏡像中的自我身影,某些作品令人感到詭異、毛骨悚然,有種超現實感。 再加上還有18禁作品,與其說是攝影展,反倒像是行為藝術展。 滿滿迷濛詭異氣息的展覽……
Thumbnail
與上檔關美館「三次哀悼的練習」同樣帶有著人與外物之間共有經驗的臨摹、紀錄(重演),但此種狀態的達成卻並非是用許哲瑜慣用的3D建模掃描技術:灰白色、人物場景帶有殘缺、彷如有意自成為瑕疵翻模現實的影像質地,而是利用藝術家實拍之影像視角和展映形式,來轉化過往以來所處理的虛構之下的媒介與生命模組。
Thumbnail
《春眠》以失智病患的照護問題,將親密關係裡的愛恨與消磨,透過兩位敘述者帶出美心與正陽相識、相戀、相虐的總總。本文分享了觀後心得和劇場資訊,以及劇中最愛片段。
Thumbnail
賢珠演員的 W 1月號 畫報公開啦!這個真的是.. 傳奇中的傳奇啊.. 老實說大家都認證吧 因為畫質很好,用手機看很棒,用電腦看的話,能看得更大也是很不錯~ 所以就請仔細欣賞個兩次、三次無數次吧^^ ㅤㅤ
Thumbnail
我雖然不會作畫,但很喜歡看畫展。以色彩顔料等媒材,形象性地表達個人創意 ,一向非常之仰慕。〔國立中興大學藝術中心〕自2023年12月18日至2024年1月7日展出的〔行藝半世紀—楊嚴囊繪畫創作展〕,當然不能錯過。我是展出裁止前兩天(元月5日)才去參觀,承蒙中心主任林仁昱教授親自導覽非常感謝。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Thumbnail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Thumbnail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Thumbnail
作品融合了當代藝術和電影語彙,發掘圖像創作過程背後的複雜生產機制。參與過亞太、愛知三年展與各大國際雙年展;也曾在森美術館、尊彩藝術中心、北師美術館、鳳甲美術館等舉行個展。身兼策展人的展覽包括亞洲藝術雙年展(2019)、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2018)等。
Thumbnail
藝術是心想生; 藝術是低到如塵埃的美學,美 = 博愛; 當代藝術不應該只追求創新 = 自由; 當代藝術應該挑戰解決地球極端問題,中道精神 = 平等。
Thumbnail
【反身顯影:多重鏡像中的自我身影】 當藝術家透過自我與他者的對話、開展多元議題反思,觀者該如何理解? 不得不說,藝術家鏡像中的自我身影,某些作品令人感到詭異、毛骨悚然,有種超現實感。 再加上還有18禁作品,與其說是攝影展,反倒像是行為藝術展。 滿滿迷濛詭異氣息的展覽……
Thumbnail
與上檔關美館「三次哀悼的練習」同樣帶有著人與外物之間共有經驗的臨摹、紀錄(重演),但此種狀態的達成卻並非是用許哲瑜慣用的3D建模掃描技術:灰白色、人物場景帶有殘缺、彷如有意自成為瑕疵翻模現實的影像質地,而是利用藝術家實拍之影像視角和展映形式,來轉化過往以來所處理的虛構之下的媒介與生命模組。
Thumbnail
《春眠》以失智病患的照護問題,將親密關係裡的愛恨與消磨,透過兩位敘述者帶出美心與正陽相識、相戀、相虐的總總。本文分享了觀後心得和劇場資訊,以及劇中最愛片段。
Thumbnail
賢珠演員的 W 1月號 畫報公開啦!這個真的是.. 傳奇中的傳奇啊.. 老實說大家都認證吧 因為畫質很好,用手機看很棒,用電腦看的話,能看得更大也是很不錯~ 所以就請仔細欣賞個兩次、三次無數次吧^^ ㅤㅤ
Thumbnail
我雖然不會作畫,但很喜歡看畫展。以色彩顔料等媒材,形象性地表達個人創意 ,一向非常之仰慕。〔國立中興大學藝術中心〕自2023年12月18日至2024年1月7日展出的〔行藝半世紀—楊嚴囊繪畫創作展〕,當然不能錯過。我是展出裁止前兩天(元月5日)才去參觀,承蒙中心主任林仁昱教授親自導覽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