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麵包給我們帶來的煩惱,可能不只是在「碳水化合物」,還有「脂肪」含量,比如「菠蘿麵包」。
喜歡菠蘿麵包的舉手🙋♀️🙋♂️
瑞塔塔實在很難定義自己該歸類在喜歡那邊,還是不喜歡那邊,如果是沒有包餡,又不考慮太會掉屑...我想我是喜歡的。
菠蘿麵包是1960年代出現在香港,上面那一層凹凸不平脆脆的部分很像菠蘿(臺灣稱「鳳梨」)而得名,原本是沒有包餡,而那層「菠蘿」一般是由砂糖、雞蛋、麵粉、奶油製作而成,菠蘿麵包主打外脆內軟。
台式菠蘿麵包最常搭配的餡料是奶酥和芋頭,由於菠蘿本身已經是甜的,搭配的內餡又是甜的,對我來說太膩了,不過對估醣來說,有沒有包餡倒是差別不大,我都是以25至28克重估1份醣。
1份醣=15克碳水化合物
一個菠蘿麵包通常是2.5至3份醣,當然也會有特別大或特別小的,無論如何我都會秤重,包括有營養標示和完整包裝的超商麵包,能秤一定先秤,不方便秤就會盡量記得測餐後血糖,可以降低出錯的機率。
除了「菠蘿」,還有一些關鍵字也代表是偏油的麵包,像是「千層」、「塔」、「派」、「奶油」、「奶酥」、「培根」等,所以我覺得奶酥和菠蘿根本就不應該搭在一起,這組合根本是引誘犯罪,太壞了🤣
偶爾會看到小餐包做成菠蘿的樣式,裡面不會有餡料,我很喜歡,會買一袋來吃吃。
我們的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