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嘴豆的估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會直接影響血糖的食物分三大類,分別是「全穀雜糧類」、「水果類」、「乳品類」。


不過,之前有分享過,瑞塔塔的正餐如果以「玉米(全穀雜糧類)」或「牛奶(乳品類)」為主食,可能會發生不升糖或低血糖的狀況,必須搭配其他含醣食物才行,玉米和牛奶被我歸類為例外食物。


瑞塔塔的例外食物在最近又確定增加了「鷹嘴豆」。


白色品種的鷹嘴豆在口感和外型上和蓮子相似,所以又稱「雪蓮子」,由於蛋白質含量較高,每100公克含有19.4克,有些人把它錯認為蛋白質食物,但它其實應該歸類在全穀雜糧類,生的鷹嘴豆大約24.6克重估1份醣,煮熟以後大約70克重估1份醣。


raw-image


比起1份醣只能吃40克的白飯,作為主食來說,1份醣鷹嘴豆的量似乎比較多,還能額外攝取蛋白質,有時候替換一下是不錯的選擇。


就是抱著這個想法,瑞塔塔嘗試了幾次,最後都以餐後補醣收場。


以70克重的鷹嘴豆作為晚餐主食,餐前血糖94mg/dl,餐後血糖114mg/dl。


以100克重的鷹嘴豆作為午餐主食,餐前血糖113mg/dl,餐後血糖109mg/dl,補1份醣,下一餐前111mg/dl。


後來搭配水餃,又做了一次測試,這回鷹嘴豆沒有估醣,餐前血糖113mg/dl,餐後血糖162mg/dl,升幅49,終於落在30至60的標準內。


阿母包粽子的材料喜歡用鷹嘴豆,和其他食材混在一起時察覺不到,把它獨立成單一主食的時候才發現問題,所以我每次嘗試新的食物或不同的主食搭配都會量餐後血糖,真是好習慣啊!(誇自己一下)


但這不表示例外食物就能肆無忌憚的吃,攝取超過1份醣的時候,還是會影響血糖,而且吃太多也會無法攝取其他食物。


所以,被我歸類為例外食物的食材就不適合作為主食,主要是太難準確估醣,麻煩!


也算幸運,目前的例外食物都是我非常喜歡的,我會吃0.5至1份醣不必打針,比如:喝不加糖中杯拿鐵或鮮奶茶可以不打針,只吃半根玉米可以不打針。

(1份醣=15克碳水化合物=1/4碗白飯)


我們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ritafuyi/


我們的網站 
https://ritafuyi.blogspot.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瑞塔塔無限熊
3會員
42內容數
我們兩隻的生活記事,關於愛與陪伴的所有事,一起吃好吃或不好吃的食物,一起看好看或不好看的風景,一起承擔必須的承擔,無論面對什麼挑戰,只要一起就好了。
瑞塔塔無限熊的其他內容
2025/03/18
已經三月中旬了,清晨竟然還能出現13度低溫,從28度驟降,太磨人了。 農曆年過去一個月,壓年的甜年糕終於排上「食」程,往常都是裹粉油炸,這回大妹學了網路教學的新吃法。 「甜粿」26至28克重估1份醣 傳統吃法➡裹粉油炸後22至24克估1份醣,通常一塊大約在2.5至3份醣。 創
Thumbnail
2025/03/18
已經三月中旬了,清晨竟然還能出現13度低溫,從28度驟降,太磨人了。 農曆年過去一個月,壓年的甜年糕終於排上「食」程,往常都是裹粉油炸,這回大妹學了網路教學的新吃法。 「甜粿」26至28克重估1份醣 傳統吃法➡裹粉油炸後22至24克估1份醣,通常一塊大約在2.5至3份醣。 創
Thumbnail
2025/01/13
被都市傳說的影響,有一款堅果很容易吃過量,猜對了嗎?就是「核桃」,號稱為超級食物的核桃,被認為是對健康特別好的食物。 「超級食物」是指對健康有益的營養食物,但這其實只是一個行銷用語,沒有任何認證機制,倒是許多媒體喜歡用。東西再好,過量就會形成反效果,核桃也是。 由於核桃仁吃起來有一點
Thumbnail
2025/01/13
被都市傳說的影響,有一款堅果很容易吃過量,猜對了嗎?就是「核桃」,號稱為超級食物的核桃,被認為是對健康特別好的食物。 「超級食物」是指對健康有益的營養食物,但這其實只是一個行銷用語,沒有任何認證機制,倒是許多媒體喜歡用。東西再好,過量就會形成反效果,核桃也是。 由於核桃仁吃起來有一點
Thumbnail
2025/01/07
農曆過年期間,「開心果」應該是出現頻率最高的食物之一,畢竟這名字取得好,討喜。不過,它真正的學名是阿月渾子,又名必思答(古伊朗語pistaka)。 之所以被稱為開心果,據說是因為吃了會使人開心,以及它外殼裂開的形狀很像在大笑,中亞地區流傳著一個說法,在開心果樹下聽到裂開的聲音,好運會降臨,
Thumbnail
2025/01/07
農曆過年期間,「開心果」應該是出現頻率最高的食物之一,畢竟這名字取得好,討喜。不過,它真正的學名是阿月渾子,又名必思答(古伊朗語pistaka)。 之所以被稱為開心果,據說是因為吃了會使人開心,以及它外殼裂開的形狀很像在大笑,中亞地區流傳著一個說法,在開心果樹下聽到裂開的聲音,好運會降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家中現有蔬菜:一條小黃瓜、高麗菜、玉米粒。撒黑胡椒,沒加鹽。因爲想配別的東西吃。吃來清爽,咬入小黃瓜清香撲鼻。 下次修正:我覺得1顆全蛋量太多。甚至不需要蛋,做vegan版。而可改其它杏仁粉之類的。想加豆漿以取代水也無妨。而
Thumbnail
家中現有蔬菜:一條小黃瓜、高麗菜、玉米粒。撒黑胡椒,沒加鹽。因爲想配別的東西吃。吃來清爽,咬入小黃瓜清香撲鼻。 下次修正:我覺得1顆全蛋量太多。甚至不需要蛋,做vegan版。而可改其它杏仁粉之類的。想加豆漿以取代水也無妨。而
Thumbnail
去年YT頻道中有網友留言問我:「米烘焙可以不加糖嗎?」
Thumbnail
去年YT頻道中有網友留言問我:「米烘焙可以不加糖嗎?」
Thumbnail
  指定食材:馬鈴薯   馬鈴薯可是減肥神器,原型澱粉,吃得飽,富有維他命C,增加免疫力,帶皮吃更健康。   這些看似蔬菜的東西,南瓜、地瓜、山藥、玉米、燕麥、栗子……等,都屬於原型澱粉喔!   再科普一個小知識,玉米筍是屬於蔬菜類,長大成玉米,就變……   阿,偏
Thumbnail
  指定食材:馬鈴薯   馬鈴薯可是減肥神器,原型澱粉,吃得飽,富有維他命C,增加免疫力,帶皮吃更健康。   這些看似蔬菜的東西,南瓜、地瓜、山藥、玉米、燕麥、栗子……等,都屬於原型澱粉喔!   再科普一個小知識,玉米筍是屬於蔬菜類,長大成玉米,就變……   阿,偏
Thumbnail
健康米食新思量─升糖指數 - 農業知識入口網https://kmweb.moa.gov.tw/knowledgebase.php?func=2&type=12717&id=293470  研究發現:稻米的澱粉組成以直鏈澱粉含量(amylose content)高者,GI値較低,然而米飯口感卻隨
Thumbnail
健康米食新思量─升糖指數 - 農業知識入口網https://kmweb.moa.gov.tw/knowledgebase.php?func=2&type=12717&id=293470  研究發現:稻米的澱粉組成以直鏈澱粉含量(amylose content)高者,GI値較低,然而米飯口感卻隨
Thumbnail
這次嘗試了比較不同風格的標題 這篇文章靈感出自我的教練,現在我都會將吃的食物給教練看。 在今天的教練課中剛好聊到了,才知道紅蘿蔔/白蘿蔔算是澱粉類食物。 所以如果在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朋友,要稍微知道一下。 除了上述兩種食物以外, 土豆(马铃薯) - 它们通常被当作蔬菜烹饪,但其實她都
Thumbnail
這次嘗試了比較不同風格的標題 這篇文章靈感出自我的教練,現在我都會將吃的食物給教練看。 在今天的教練課中剛好聊到了,才知道紅蘿蔔/白蘿蔔算是澱粉類食物。 所以如果在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朋友,要稍微知道一下。 除了上述兩種食物以外, 土豆(马铃薯) - 它们通常被当作蔬菜烹饪,但其實她都
Thumbnail
繼昨日的酪梨可能改善整體飲食品質一文,凸顯了科學不科學的另一個特質: 不確性可能來自於不同學科的闡釋與分類。可能將一個「科學物件」或「科學實體」做不同的分類。再不同的分類下,酪梨可能是水果、可能是蔬菜或蔬菜替代品、也可能是油脂。。。
Thumbnail
繼昨日的酪梨可能改善整體飲食品質一文,凸顯了科學不科學的另一個特質: 不確性可能來自於不同學科的闡釋與分類。可能將一個「科學物件」或「科學實體」做不同的分類。再不同的分類下,酪梨可能是水果、可能是蔬菜或蔬菜替代品、也可能是油脂。。。
Thumbnail
全穀類因為保留了更多穀物的外皮、麥麩、膳食纖維,是更接近原始食物的樣貌,營養價值也高了許多,例如:大麥、小麥、燕麥、糙米,都是優質的穀類來源。 不過會出現無穀的設計,主要是因為有些毛孩會有過敏狀況...
Thumbnail
全穀類因為保留了更多穀物的外皮、麥麩、膳食纖維,是更接近原始食物的樣貌,營養價值也高了許多,例如:大麥、小麥、燕麥、糙米,都是優質的穀類來源。 不過會出現無穀的設計,主要是因為有些毛孩會有過敏狀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