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營 Facebook 廣告時,觸及(Reach)和頻率(Frequency)這兩個指標至關重要,但常常被誤用,覺得觸及人數怎麼會那麼少,或是廣告頻率「很高」怎麼辦(這裡的『很高』很多人覺得超過 1 就算多了)。今天讓我們深入探討,如何透過理解這兩個指標來提升廣告成效,並進一步了解它們在不同行銷目標中的運用。
觸及,簡單來說,就是看到你的廣告至少一次的「帳號管理中心帳號數量」。也就是說,不管一個人是否在不同平台多次看到同一廣告,只要他在 Facebook、Instagram 或 Threads 中任一平台看到廣告,系統都只會計算一次觸及。這有助於我們了解有多少「人」至少接觸到廣告。
不過,觸及並非絕對精確的數據。廣告管理員和官方文件都指出,這是一個「估計值」,因為觸及的數據受限於跨裝置追蹤的技術限制。但即使如此,這個數據還是能夠提供大致的觸及範圍,對於大多數廣告成效分析而言已經足夠。
廣告的「觸及」和「曝光」指標時常被混淆,理解這兩者的區別至關重要。觸及代表的是「人數」,即廣告出現在多少不同的帳號畫面中;而曝光(Impression)則代表「次數」,指廣告總共出現在帳號畫面中幾次。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看過同一廣告兩次,則曝光次數是兩次,而觸及人數則是一次。
這樣的區別讓我們能更精確地分析廣告效果,尤其在需要檢視「頻率」時,頻率的定義就是曝光除以觸及,即「廣告出現在帳號畫面中的平均次數」。
頻率是廣告曝光的另一層觀察指標,適合在品牌知名度(Brand Awareness)為目標的廣告活動中使用。頻率過高可能代表受眾對廣告產生疲勞,這對於以觸及為目的的活動來說不利。例如,我們為某手機品牌推廣新機時,目標是讓所有人盡可能多次看到廣告,但這並不代表頻率越高越好,而是要保持在適中的範圍,避免過度曝光帶來的負面效應。
對於其他行銷目標,頻率應作為輔助指標。例如在再行銷活動中,若針對購買過的顧客進行再行銷,只要 ROAS(廣告投資報酬率)達標,頻率即使高達 50 也不是問題;然而,如果頻率達到 3,而點擊率(CTR)仍低於 1%,且未發生任何轉換,那麼就需要重新考量廣告組合的效果。
觸及與頻率的數據,主要有助於我們回答以下問題:
今天要記得的關鍵要點有:
此外,與觸及相關的延伸指標,如每觸及一千個帳號的成本(Cost per Thousand Reach),可以作為精細化預算控制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