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來,除了在股災前還傻傻的會去預估股票目標價,後來秋哥就再也沒有這種想法了。理由很簡單,因為基本面只能看長期,短期是不準的,特別是在股災的時候,把長榮的本益比殺到低於一,嚴重打擊了秋哥對於預估股價的自信。但這一次,時空背景都不一樣了,在綜合各種面向並加以判斷後,秋哥這次覺得可以試試看講目標價了。
為什麼會講時空背景已經不同了?我們來複習一下當年的股災。
在景氣方面,當時美國為抑制通膨大幅升息,從而引發全球性的股災。
在運價方面,疫情期間歐美為怕中國封控停工斷貨,所引發的超額訂購,造成第一次大航海時代,但之後需求萎縮,引發23年的貨櫃大蕭條。
在獲利方面,長榮23年的獲利,只有22年的1/10左右,陽明和萬海本業都已經虧錢了。
在籌碼方面,上述的原因所引發的股價暴跌,連帶引發了兩次大規模斷頭潮。
第一次是22年配息18元再減資6元,在秋哥歐印的135,跌到除息時的90.5,整整跌了33%,加上超高殖利率,融資戶不補錢就直接斷頭,大戶為了逃稅拼命賣股,導致了第一次的除息斷頭賣壓。
第二次是23年配息70元,除息時本益比低於一,殖利率46.15%,打破宇宙記錄。跟22年一樣,融資戶直接斷頭,大戶拼命逃稅,又一次的除息斷頭賣壓,導致於股價不斷探底,除息前最低只剩131.5元。
回過頭來看現在,長榮跟當年股災時,所處的環境有沒有不一樣?天差地遠了。
在景氣方面,現在熱到已經失去理智,各種指數屢創新高,和股災剛好兩個極端。
在運價方面,紅海危機催生了第二次大航海時代,運價幾乎是去年低點的5-8倍。而且這次的大航海時代分成三波,第一波是今年一月,第二波是今年五月,第三波是今年11月,而第三波的漲勢,目前才剛開始。
在獲利方面,長榮在24年上半年,已經賺贏去年全年,而全年運價最高部份的獲利,會反應在第三季,推估全年的獲利,可以上看23年的四倍。
在籌碼部份,現在沒有減資,明年就算配35,以現價計殖利率也才16%,加上大多數人經過股災教訓,已經不會再斷頭出場了。還有,這兩年價值投資法人和高股息基金的介入,使得長榮的大股東持股比例,來到減資之後的高峰,在股權集中度上遠較過去為佳。
另外,美東港口的罷工危機未解,紅海危機不會太快落幕,25年更嚴格的碳稅規定,這些都有助於維持運價在一定的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