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vs 力學:土木工程師和建築師的職業差異與未來發展

更新於 2024/11/1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作為同時具備土木工程師和建築師雙重身份的葉瀚林我,經常被問到:「這兩個職業到底有什麼不同?」記得在參與某個台北市新商辦大樓專案時,我親身體會到了這兩個角色的獨特視角——當我戴上建築師的帽子,我在思考如何讓建築立面能夠呼應信義計畫區的現代都會風格,同時又能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創造最大的使用效益;而當我切換到工程師的視角,我則必須確保這棟45層樓高的商辦大樓面對台灣特有的地震帶與季風氣候時,能夠保持足夠的結構安全係數。這兩種思維方式的差異,正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重點。

工程學vs建築學的本質差異

根據中國工程師學會的定義,工程學著重於運用科學原理來解決實際問題,確保結構安全與系統效能;而建築學,依據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的詮釋,則強調在確保基本使用機能的前提下,創造具有文化內涵與美學價值的空間環境。

專業學習內容的差異

以下是兩個領域在大學階段的主要課程配置比較:

土木工程vs建築專業比較表

raw-image


職業發展路徑

兩個領域的職業發展路徑各有特色:

點圖可放大觀看喔!

台灣土木工程師與建築師職業發展路徑

台灣土木工程師與建築師職業發展路徑

土木工程:安全與效能的守護者

核心課程內容

土木工程在台灣的教育體系中特別注重:

  • 結構學與地震工程:因應台灣地震帶的特殊環境
  • 大地工程:處理台灣特有的地質條件
  • 營建管理:配合營造業法規與實務
  • 水利工程:因應台灣多雨的氣候特性

職業發展與待遇

在台灣,土木工程師的發展方向主要有:

  1. 公職考試:如台電、台水、營建署等,起薪約4-5萬,年終4.5個月
  2. 營造公司:如榮工、大陸工程等,起薪3.5-4.5萬
  3. 工程顧問公司:如中興工程、台灣世曦等,起薪4-5萬
  4. 考取技師後:可獨立接案或成立事務所,收入依案件量彈性較大

建築設計:空間與美學的創造者

核心課程重點

台灣建築教育特別強調:

  • 本土建築與環境調適:因應台灣氣候與文化特性
  • 都市設計:解決台灣都市密度高的特殊課題
  • 建築法規:熟悉台灣建築相關法規
  • 綠建築設計:配合政府綠建築政策

職業發展與待遇

在台灣,建築師的發展途徑包括:

  1. 建築師事務所:起薪約3.2-4.2萬,具證照後可達6-10萬
  2. 建設公司:如潤泰、華固等,起薪約4-5萬
  3. 室內設計公司:起薪約3.5-4.5萬
  4. 考取建築師後:可獨立接案或開業,收入具彈性

實務案例分析:南港車站

以南港車站的整建工程為例,展現了兩個專業的完美結合:

  • 建築設計面:處理新舊站體銜接、人流動線規劃、商業空間配置
  • 結構工程面:解決跨越鐵路的大跨度結構、地下室開挖、既有結構補強

未來發展趨勢

根據營建署的統計,未來十年台灣在都更與基礎建設的預算將達兆元規模。從實務經驗來看,這兩個專業正朝向:

  1. 數位轉型
    • 因應政府BIM政策推動
    • 智慧建築系統整合需求增加
  2. 永續導向
    • 配合2050淨零排放政策
    • 綠建築標章要求提升
  3. 跨域整合
    • 都更案件增加,需要更多跨領域合作
    • 大型公共工程的整合需求提升

給未來學子的建議

作為實務工作者,我給想投入這兩個領域的學弟妹以下建議:

  1. 性向考量
    • 偏好精確計算→選擇土木工程
    • 喜歡創意發想→選擇建築設計
  2. 職涯規劃
    • 重視穩定度→可考慮土木工程
    • 追求創作自由→建築設計較合適
  3. 學習建議
    • 土木工程→著重實習經驗累積
    • 建築設計→多參與設計競賽

無論選擇哪條路,保持開放學習的心態才是最重要的。正如我在實務工作中發現,最好的作品往往來自於兩個領域的相互理解與合作。台灣的建築環境正面臨重大轉型,期待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這個充滿挑戰與機會的產業。

大家好我是葉瀚林,可以叫我Levi,我本身是土木工程畢業,目前是跟好朋友一起創立一間室內設計公司,我會在我的沙龍分享關於我在建築產業看到的許多現象,還有一些室內設計的小技巧,幫助大家可以找到合適又安心的廠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深入探討土木工程師的一天,包括現場視察、設計討論、技術研究和自我提升,我葉瀚林希望可以讓讀者更了解這個職業的工作內容和挑戰。希望能夠激勵更多有志於投身這個行業的年輕人。
在當前環境保護日益受到重視的背景下,可持續發展成為土木工程領域的重要議題。今天我葉瀚林將和大家探討如何通過使用再生材料、綠色建築技術和低影響開發策略,來提高建設項目的環境友好性,並分享一些具體的實施案例和專業建議,鼓勵我們的行業向綠色轉型。
深入分析國內外成功的土木工程案例,提取關鍵成功因素和遇到的挑戰,為讀者提供學習和啟發,提升工程管理的成功率。葉瀚林希望可以為各位同行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學習和啟發。案例有台北101、泰晤士河防洪閘、高雄捷運、杜拜哈利法塔
我葉瀚林想帶大家一起探討未來幾年內土木工程師所需的關鍵技能,土木工程師在未來將需要掌握3D列印建築、機器人自動化施工、建築信息模型(BIM)、數據分析與大數據應用、以及可持續建築等關鍵技能。本文探討了這些技能及其在土木工程領域中的應用。
在土木工程領域中,管理一個大型項目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從預算控制到時間管理,從質量保障到風險應對,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挑戰。今天,我想分享一些我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戰及其解決方案,希望能對各位同行有所幫助。
作為一名已經在土木工程領域打滾多年的小小小前輩,我想向各位年輕的土木工程師推薦三張在職場上具有極高價值的證照,我相信你們會認同我的(自己說),這些證照不僅可以增加土木工程師的專業能力,更能夠為你的事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深入探討土木工程師的一天,包括現場視察、設計討論、技術研究和自我提升,我葉瀚林希望可以讓讀者更了解這個職業的工作內容和挑戰。希望能夠激勵更多有志於投身這個行業的年輕人。
在當前環境保護日益受到重視的背景下,可持續發展成為土木工程領域的重要議題。今天我葉瀚林將和大家探討如何通過使用再生材料、綠色建築技術和低影響開發策略,來提高建設項目的環境友好性,並分享一些具體的實施案例和專業建議,鼓勵我們的行業向綠色轉型。
深入分析國內外成功的土木工程案例,提取關鍵成功因素和遇到的挑戰,為讀者提供學習和啟發,提升工程管理的成功率。葉瀚林希望可以為各位同行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學習和啟發。案例有台北101、泰晤士河防洪閘、高雄捷運、杜拜哈利法塔
我葉瀚林想帶大家一起探討未來幾年內土木工程師所需的關鍵技能,土木工程師在未來將需要掌握3D列印建築、機器人自動化施工、建築信息模型(BIM)、數據分析與大數據應用、以及可持續建築等關鍵技能。本文探討了這些技能及其在土木工程領域中的應用。
在土木工程領域中,管理一個大型項目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從預算控制到時間管理,從質量保障到風險應對,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挑戰。今天,我想分享一些我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戰及其解決方案,希望能對各位同行有所幫助。
作為一名已經在土木工程領域打滾多年的小小小前輩,我想向各位年輕的土木工程師推薦三張在職場上具有極高價值的證照,我相信你們會認同我的(自己說),這些證照不僅可以增加土木工程師的專業能力,更能夠為你的事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一位中原環工大四生分享了自己對於學校宗教哲學課程的喜愛與對環境工程學系的熱忱。此外,她還分享了對於就讀環境工程學系的建議。
每年,學術界這座宏大的殿堂都需要新鮮的血液,吸納年輕的專業人才來共同建設這個龐大的知識體系。這些年輕的學者們常抱有一個願景:通過幾年的努力,能夠達到學術成就的巔峰,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現實往往與他們的幻想相去甚遠。 ▋專業工人的角色 年輕的學術工人們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投入大量精力進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雖然我是土木工程畢業,考上土木工程職系,但20年的公門資歷裡,卻從未辦理跟工程直接相關的工作,於是,當我成為管理階層時,竟然要管理所有學校大小工程,是心虛的;開會時,也覺得自己也是那種我看別人是空炮彈型主管的人。 因緣際會之下,也是利之所驅,我決定商調到有著「重大工程加給」的單位,並且「從頭」開始
Thumbnail
濃縮史丹佛設計學院開設的生涯規畫課,由兩位教授編寫。透過自身的工作觀、人生觀為出發點,觀察自身日常狀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生涯。
不管你念到大學或研究所,不管你是學士、碩士還是博士,在學校基本上你學不到的東西很多,例如科技業工程師做什麼,這是學校無法教你的事情,因為連教授都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天下文化曾經在2007年出版過一本書叫做台積DNA,其中有講到一些台積工程師或可以說是科技業工程師的一些術語,但~~~說真的你沒有經
資工系啊!在這個升學的時間肯定是被搶破頭的科系吧,不論是未來誘人的薪資還是AI的浪潮,這個行業⋯你們肯定充滿了想像與嚮往 資工系與其說是科學或工程、它其實更像邏輯、藝術、和歷史的結合,很多設計、很多程式碼、很多非硬性規定追根究底的話就是「喔⋯⋯當初大家這樣講好了啊」「這樣寫比較好⋯因為如果⋯就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目前正在學習職涯規劃的課程,老師鼓勵將其寫下來增加記憶力 以下是我的分享
Thumbnail
並不是每一個建築演講都值得你聆聽與記得,才華洋溢的建築論述很可能是事後的包裝與潤飾,如果非得要為建築明星的演講為學生們給予一劑預防針的話,我想應該是: 「專注在這場演講帶給你的啟發,並淡化這個個人。」 明星化個人容易使人陷於誤區當中,進而美化這個人其他行為中的惡意。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一位中原環工大四生分享了自己對於學校宗教哲學課程的喜愛與對環境工程學系的熱忱。此外,她還分享了對於就讀環境工程學系的建議。
每年,學術界這座宏大的殿堂都需要新鮮的血液,吸納年輕的專業人才來共同建設這個龐大的知識體系。這些年輕的學者們常抱有一個願景:通過幾年的努力,能夠達到學術成就的巔峰,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現實往往與他們的幻想相去甚遠。 ▋專業工人的角色 年輕的學術工人們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投入大量精力進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雖然我是土木工程畢業,考上土木工程職系,但20年的公門資歷裡,卻從未辦理跟工程直接相關的工作,於是,當我成為管理階層時,竟然要管理所有學校大小工程,是心虛的;開會時,也覺得自己也是那種我看別人是空炮彈型主管的人。 因緣際會之下,也是利之所驅,我決定商調到有著「重大工程加給」的單位,並且「從頭」開始
Thumbnail
濃縮史丹佛設計學院開設的生涯規畫課,由兩位教授編寫。透過自身的工作觀、人生觀為出發點,觀察自身日常狀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生涯。
不管你念到大學或研究所,不管你是學士、碩士還是博士,在學校基本上你學不到的東西很多,例如科技業工程師做什麼,這是學校無法教你的事情,因為連教授都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 天下文化曾經在2007年出版過一本書叫做台積DNA,其中有講到一些台積工程師或可以說是科技業工程師的一些術語,但~~~說真的你沒有經
資工系啊!在這個升學的時間肯定是被搶破頭的科系吧,不論是未來誘人的薪資還是AI的浪潮,這個行業⋯你們肯定充滿了想像與嚮往 資工系與其說是科學或工程、它其實更像邏輯、藝術、和歷史的結合,很多設計、很多程式碼、很多非硬性規定追根究底的話就是「喔⋯⋯當初大家這樣講好了啊」「這樣寫比較好⋯因為如果⋯就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目前正在學習職涯規劃的課程,老師鼓勵將其寫下來增加記憶力 以下是我的分享
Thumbnail
並不是每一個建築演講都值得你聆聽與記得,才華洋溢的建築論述很可能是事後的包裝與潤飾,如果非得要為建築明星的演講為學生們給予一劑預防針的話,我想應該是: 「專注在這場演講帶給你的啟發,並淡化這個個人。」 明星化個人容易使人陷於誤區當中,進而美化這個人其他行為中的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