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結構可以很生活,讀《如何在果凍上蓋城市》並推薦其他書籍

2021/09/20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去年之前為了準備建築師學科的考試,除了讀書做題目之外我也多讀了幾本跟結構有關的書籍,讓自己提升結構概念也嘗試讓自己引發對建築結構的興趣。
《如何在果凍上蓋城市》不同於一般建築結構科普類書籍,以類似課本或指南書的編排或敘事方式生硬的傳遞資訊 (下方會推薦幾本新手入門課本),雖然書中含了許多關於結構的知識,但這本書的定位其實比較像是職業分享。

熱愛自身工作的工程師

作者羅瑪・艾葛拉瓦(Roma Agrawal)是位結構工程師,讀書時知道自己喜歡物理與數學,但學術理論對於作者來說有些吃力。一年夏天在打工過程協助繪製建築的消防設備分布圖,工程師的工作引起了作者興趣,她在旁邊當好奇寶寶問東問西,發現工程可以用她喜歡的物理與數學解決實際問題,此後她便踏上了工程學習這條道路。她曾參與造就許多建築、結構的設計,也志於推廣工程專業這本書讀完覺得最受啟發的是作者對於自身工作的熱忱。
堅實的鋼梁、繃的索、橡膠支承墊、調諧質量阳尼器——在在讓我憶起不過幾個月之前,自己苦心孤詣埋首設計各個構件的時光。我在長椅上坐下,咧嘴傻笑了好一會兒,望睡眼惺忪的學生邁步横越橋面。他們正趕往下一堂大班制的課堂聽課,絲毫不曾察覺一旁的我正滿心沉醉在自己給世界的第一項具體貢獻裡面。

知識與生活連結

書中以不同的元素作為每一章的標題(很多結構類書籍是以結構系統或是力的特性、原理當標題,可以從標題就看出內容僅是將生硬的知識軟化,所以這本書不同的編輯方式也讓我覺得很有趣),我們很難從一個生活物件延伸出許多學術概念,但這本書將很多領域的知識打碎後又串起來。
這本書的知識量其實很豐富,每一章節讀完都能在腦中生出一棵記憶樹,我覺得能使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歷史事件、力學、物理等等)輕易的連結上,是因為作者用了許多自己的生活中的學習及實際工程經驗串連專業知識,故事介紹跟結構、工程有關的知識:有時是一個重大事件引起的結構革命——高樓的爆炸事件讓防火工程技術更加被重視;有時是一個城市的歷史延伸到近代工程的變革——五世紀以前的羅馬人使用混凝土,卻在歐洲進入黑暗時代失傳到十四世紀才再度問世,一直到十九世紀一個老是破裂的花盆催生了鋼筋混凝土的使用;有時只是生活經驗聯想到的結構常識——含碳鋼的剛度較強,如同你將金沙(鐵原子)放在灑滿葡萄乾(碳原子)的桌上會難以滾動,因為內含的雜質(葡萄乾)阻止了原子的流動。
這些有趣的故事或經驗使得整本書讀起來十分輕鬆,不會覺得像在讀課本,卻能輕鬆將這些課本上的知識應用在生活中,很欽佩作者淵博的知識記憶,同時也佩服她幽默的聯想力以及很具渲染性的說故事能力。

在「金屬」章中作者從印度旅程所見的紀念不鏽鋼柱的歷史,說到早期金屬運用的技術尚未成熟,補充金屬的化學原理;再說到十九世紀戰爭期間,煉鋼技術的意外成就帶來的工程改革(也帶給某位工程師的跌宕的人生起伏,這段故事十分有趣);最後到作者自己人生中第一個實務案件,金屬的工程技術對團隊帶來的挑戰與經驗。
在閱讀的過程中很容易感受到作者對自己專業的熱愛,不論是對工程史的津津樂道,或是以饒有趣味的文字說明各種物理化學的理論,都讓我覺得作者似乎就在眼前興奮地說著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訊息。
另外覺得本書譯者王翎翻譯得蠻順暢的,雖然有時會讀到英式中文的句法,但整體來說不影響閱讀,且使用的文字不論是專業詞彙或是用語都很貼近建築專業領域,蠻推薦給相關專業者的。

推薦《如何在果凍上蓋城市》給誰 :

  1. 想輕鬆無負擔的閱讀結構相關書籍的人
  2. 對結構科普有興趣的建築人:這本書的引發你對生活上各種結構問題的好奇心,像是煎荷包蛋時想到蛋黃上的薄膜為什麼不會破掉?
  3. 對工作感到厭倦想要尋回職業熱忱的小社畜專業人:有時工作一段時間會迷失自我,不知道自己現在在做什麼或是之後要做什麼,前陣子讀了《扭曲的正義》《做工的人》,覺得花點時間看看其他人在做什麼,可以藉由他人的經歷省思自己;或是將自己抽離,以旁觀者的身份看他人的專業及工作內容,反而能讓自己平靜下來。

然後想推薦幾本看過,或是收藏了還沒看過的書
《手繪世界建築結構之旅》是大學時系上書展買的書,當初僅僅是被美美的手繪圖吸引,後來在出社會真的要準備考試時才翻完。
書中有大量的圖以及簡單的文字說明一個結構產生的概念,我蠻喜歡書中用人體的構造說明結構系統的力傳遞,人體本身就是個天然的結構系統,為了讓自己不會摔倒,每塊肌肉都肩負著力傳導的責任,我們可以藉由作出拱橋、鐵塔等類似的姿勢,或是藉由將重物舉至不同的高度體會身體的哪個部份在用力。
這本書以不同的結構系統分章節,在解譯的介紹後也會列舉許多世界上真實存在的著名案例,同時說明案例的結構系統以及歷史,且都是以手繪的方式呈現,書及整體的風格一致,而且十分美觀。
但我覺得缺點是它畢竟是結構之知識類的書籍,讀且來像是在看簡易版的課本,抱著吸收知識的心情閱讀仍舊會有心理負擔;也因為主體是建築結構的知識,對於案列的介紹顯得片段而無串聯性,其實很難與既有的知識連結就要記憶它屬於什麼系統也是負擔之一;最後是我覺得翻譯的不是很順暢,有些字詞和平常在臺灣讀到的結構名詞不太一樣,在思考連結腦中的知識時需要轉換時間,反而影響閱讀品質。
補充一下,我覺得在讀西洋建築史很像在讀建築結構史,尤其是近代建築百花齊放的嘗試,先知道這個建築(或結構)站著的是哪位巨人的肩膀,再理解設計的用意以及結構的原理,結合兩個知識體系的概念讀書,連貫的知識會更助於記憶,也更有趣。

《圖解建築結構入門》《圖解結構力學練習入門》是在做考古題及講義題目之餘我給自己的補充練習,特別推薦《圖解結構力學練習入門》給正在練習考題的人,比起生硬的講義,這本書在解答題目時用了更親近生活的概念說明公式與實際結構作用的關係,且會適時以簡圖說明,很容易與生活連結增加記憶、建立結構概念,尤其是在讀斷面模數以及靜不定鋼架時,更需要圖說建立對這種抽象結構的基礎概念。而類似的概念會因題目的變化舉不同(較適合)的計算方式,很方便比較也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之一,而且內容多是以數學符號和圖面呈現,不用擔心翻譯問題。如果還沒開始準備,建議可以先看《圖解建築結構入門》。

《結構實境:整合實作的結構教學與研究方法論》由成大建築的杜怡萱老師,為她在成大建築系教學結構課的經驗分享,這本書在台灣女建築家學會的一次讀書分享會上購買,雖然還沒讀過但對於老師在課程設計上的思考方式有感興趣,我對結構課的印象一直是很生硬、乏味,還充滿了各種聽不懂的名詞,就連解釋也像在看文言文。
書中老師介紹自己藉由不同主題的實作,讓同學體驗真實結構產生的過程,並且藉由限制材料、要求製作方式、統一目標等方式操作:像是用竹籤及一種連接材料設計二元桿件的行架結構,分組比賽看誰的系統可以承載最多利樂包飲料,每座模型破壞前所承載的飲料數量就是該組同學的獎品,同時學生也必須判斷哪些是壓力桿哪些是張力桿,並預估模型最後破壞點會是在哪裡。
這個課程放在大二,我覺得這種課程設計讓第一次學習結構的同學不至於在面對真實材料時,像無頭蒼蠅般的茫然,同時藉由模型製作、有目標的設計、明確的判斷依據等加深對結構的概念。
另一個例子是用模型「臨摹」案例分析,這是建築設計上必經的課題,而同樣的方式也適用於結構案例分析,也或許藉由明確地研讀目標——結構如何蓋起來——更能達到學習效率(不是變成排版比賽)。
一般建築案例資料多呈現最終完成圖面及照片,較少談論設計及施工過程的技術性內容,初學者對於只由文字敘述呈現的工程技術性資料經常無法具體想像所指稱的物件和概念到底是什麼。
所以藉由重現設計及施工過程,不但可以訓練同學搜集及研讀資料、將文字與圖面具象化的能力,臨摹的過程中也能藉由討論,理解模型與實際結構的差異。
覺得這本書很適合就讀建築系的學生,我們花很多的時間訓練模型製作的技巧,當然也要學以致用,這會讓我們發現其實結構課也可以不無聊。

然後是杜怡萱老師推薦的結構入門書《建築生與滅:建築物為何站起來?》《建築生與滅:建築物為何倒下去?》,覺得它是介於《手繪世界建築結構之旅》和《圖解結構力學練習入門》的課本,目前還沒有讀完,但對於書裡的手繪圖以及淺白的文字說明、案例的引用都很喜歡,可以推薦給建築人作為第一次建築結構的入門課本。

這篇寫得有點卡,一方面是覺得這本書知識量很大,讀完之後會很興奮地想要推薦給別人,但可能因為缺乏生活經驗,真的到要著筆寫時卻覺得腦袋一片空白,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距離讀完有一大段時間了,記憶衰退。
這本書是在書店中無意間看到買下的,也是少有的一口氣讀完,覺得很幸運可以遇到這本書,近期可能會再重讀一次。
結果幾乎三分之二的篇幅在跑題介紹其他書,最後只好默默將文章標題加入「推薦其他書籍」來避免圖文不符(這是不是有本末倒至的嫌疑呀?)。
139會員
683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