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迪士尼非常成功的電影收入(Content Sales/Licensing and Other)

這次迪士尼非常成功的電影收入(Content Sales/Licensing and Othe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內容銷售/授權及其他(Content Sales/Licensing and Other)的業務範疇

  • 該部門的收入來源主要包括:
    • 電影票房收入:來自於電影在全球市場的上映收入。
    • 內容授權:將迪士尼影視內容授權給其他平台或渠道。
    • 其他相關收入:如家庭娛樂發行(DVD、數字版)和其他內容銷售。

內容銷售/授權及其他部門 的收入和營業利潤在第四季度增長顯著:

  • 收入:第四季度同比增長 39%,從18.6億美元增至25.85億美元。
  • 營業利潤:從去年同期虧損 1.49億美元 扭轉為本季度盈利 3.16億美元。這樣的大幅增長幾乎可以完全歸因於兩部票房成功的電影(如《死侍與金剛狼》和《腦筋急轉彎2》),因為票房收入是該部門的主要貢獻來源。

電影票房收入 是推動內容銷售/授權及其他部門增長的主要動力,尤其是在季度數據顯示電影大幅成功的情況下。


資料來源:Disney

raw-image

大家有發現Linear Networks業務下降嗎?先看一下這是什麼樣的業務

線性電視(Linear Networks) 是指基於固定節目表的電視頻道或網絡,觀眾需要按照預定時間表收看節目。這與隨選隨看(On-Demand)或串流媒體服務不同,後者允許用戶在任何時間選擇觀看內容。

線性電視的主要業務

線性電視的業務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 廣告收入

  • 來源:電視網絡向廣告商銷售廣告空間。
    • 廣告商根據節目的收視率(Ratings)來決定廣告的價值。
    • 節目越受歡迎,吸引的廣告支出越多。




Linear Networks部分下降?

那麼可能的原因為,剪線。

「剪線」現象和廣告收入下降是整個傳統電視行業的普遍趨勢,而迪士尼是該行業的主要參與者之一,受這些趨勢影響很大


「剪線」(Cord Cutting) 是一個描述消費者行為的術語,指的是消費者取消傳統有線電視或衛星電視服務,轉而使用互聯網流媒體服務(如 Disney+、Netflix、Hulu 等)來觀看節目和電影的現象。

為什麼稱為「剪線」?

傳統有線電視需要透過電纜(Cable)來傳輸節目內容,「剪線」的意思是用戶切斷了這條物理電纜,停止訂閱有線電視服務。


「剪線」的原因

  1. 成本較高
    • 有線電視套餐通常費用昂貴,且包含許多用戶不需要的頻道。
    • 相比之下,流媒體服務價格便宜,且更靈活。
  2. 觀看習慣改變
    • 年輕一代更習慣於隨選隨看(On-Demand)的服務,而非按固定時間表觀看電視。
    • 流媒體平台提供了無廣告或少廣告的觀看體驗。
  3. 內容的豐富性
    • 流媒體平台提供更多樣化的內容,且可在多個設備上觀看(手機、平板、智能電視)。
  4. 技術發展
    • 網絡基礎設施的改進讓流媒體的觀看體驗更加流暢,進一步推動了用戶向流媒體轉移。

「剪線」對傳統媒體的影響

  1. 訂閱收入下降
    • 有線電視服務提供商失去大量訂閱用戶,收入逐步減少。
  2. 廣告收入減少
    • 傳統電視的廣告收入依賴於觀眾數量,「剪線」導致觀眾流失,廣告價值降低。
  3. 加速數字化轉型
    • 傳統媒體(如迪士尼)被迫加速轉向流媒體業務,推出自有平台以保持競爭力(如 Disney+、Hulu)。



avatar-img
DA的美股日記
5會員
294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A的美股日記 的其他內容
1. 電影業務表現 電影票房成績 亮點: 《腦筋急轉彎2》(Pixar’s Inside Out 2):成為史上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超越《冰雪奇緣2》(Frozen II)。 《死侍與金鋼狼》(Marvel’s Deadpool & Wolverine):成為史上票房最高的R級電影,超越華納
收入增長 季度收入:第四季度收入達到226億美元,同比增長6%,略高於市場預期的224.5億美元。 全年收入:全年收入增長3%,從去年的889億美元增至914億美元,符合市場預期。 分析:收入增長穩定,略高於市場預期,反映出迪士尼在影視娛樂、串流、主題公園及其他業務的多元化佈局帶來的增長潛力。
季度與全年財務業績: 本季度收入增長了6%,從去年同期的212億美元增至226億美元;全年收入增長3%,從去年的889億美元增至914億美元。 稅前利潤在第四季度下降了6%,從去年同期的10億美元減至9億美元,但全年增長59%,從去年的48億美元增至76億美元。 本季度每股攤薄收益(EPS)增
1. 營收與市場預期 本季度迪士尼報告的營收為 231.6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 230.7億美元。這表明公司在各部門的收入增長超過了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 調整後每股收益(EPS)為 1.39美元,也超過了預期的 1.19美元。這反映了迪士尼在成本控制和增長策略方面的有效性。 2. 綜合流媒體
迪士尼的 Entertainment(娛樂) 部門的主要業務可分為以下三個子板塊,每個子板塊的營收來源和業務範疇如下: 1. Linear Networks(線性網絡) 業務範疇:主要涉及迪士尼旗下的有線電視網絡和電視頻道,例如ESPN、ABC等。這些是傳統的電視廣播網,通過訂閱和廣告收入來獲取
迪士尼目前的核心業務可以分為以下幾個主要板塊,並且每個板塊都有各自的營收來源和競爭對手。以下是迪士尼的核心業務及其營收占比、主要競爭對手的詳細說明: 1. 媒體和娛樂分部 主要業務:包括迪士尼的流媒體平台(如Disney+、Hulu、ESPN+)、有線電視網(如ESPN、ABC等)、和內容授權(
1. 電影業務表現 電影票房成績 亮點: 《腦筋急轉彎2》(Pixar’s Inside Out 2):成為史上票房最高的動畫電影,超越《冰雪奇緣2》(Frozen II)。 《死侍與金鋼狼》(Marvel’s Deadpool & Wolverine):成為史上票房最高的R級電影,超越華納
收入增長 季度收入:第四季度收入達到226億美元,同比增長6%,略高於市場預期的224.5億美元。 全年收入:全年收入增長3%,從去年的889億美元增至914億美元,符合市場預期。 分析:收入增長穩定,略高於市場預期,反映出迪士尼在影視娛樂、串流、主題公園及其他業務的多元化佈局帶來的增長潛力。
季度與全年財務業績: 本季度收入增長了6%,從去年同期的212億美元增至226億美元;全年收入增長3%,從去年的889億美元增至914億美元。 稅前利潤在第四季度下降了6%,從去年同期的10億美元減至9億美元,但全年增長59%,從去年的48億美元增至76億美元。 本季度每股攤薄收益(EPS)增
1. 營收與市場預期 本季度迪士尼報告的營收為 231.6億美元,高於市場預期的 230.7億美元。這表明公司在各部門的收入增長超過了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 調整後每股收益(EPS)為 1.39美元,也超過了預期的 1.19美元。這反映了迪士尼在成本控制和增長策略方面的有效性。 2. 綜合流媒體
迪士尼的 Entertainment(娛樂) 部門的主要業務可分為以下三個子板塊,每個子板塊的營收來源和業務範疇如下: 1. Linear Networks(線性網絡) 業務範疇:主要涉及迪士尼旗下的有線電視網絡和電視頻道,例如ESPN、ABC等。這些是傳統的電視廣播網,通過訂閱和廣告收入來獲取
迪士尼目前的核心業務可以分為以下幾個主要板塊,並且每個板塊都有各自的營收來源和競爭對手。以下是迪士尼的核心業務及其營收占比、主要競爭對手的詳細說明: 1. 媒體和娛樂分部 主要業務:包括迪士尼的流媒體平台(如Disney+、Hulu、ESPN+)、有線電視網(如ESPN、ABC等)、和內容授權(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介紹漫畫《噬亡村》及其改編的Disney+影集,比較兩者差異,並推薦尖端出版的《噬亡村》完全版限量套組。漫畫以黑白筆調營造心理密室氛圍,日劇則寫實呈現封閉山村的壓迫感,兩者皆探討日本村八分文化。
好久沒打開Disney+,上次打開好像是為了追南宮珉主演的千元律師,搞笑、不按牌理出牌,又順便主持公平正義是我很喜歡的風格之一。這次要看啥呢?各種清單按來按去,看到異能Moving,才猛然想起、誒~好像有朋友在line群組裡面說她3刷,巴啦巴啦多好看,於是好奇心使然點進去看看,果然開始了就很
2023台劇影集盤點!今年台劇產量豐富、類型眾多,重磅台劇更是一波波,類型涵蓋懸疑、推理、政治、愛情劇,到底哪些必追? 來跟大家分享我今年度很喜歡的5部台劇 《模仿犯》 Netflix華語懸疑影集,3/31上映。改編自日本作家宮部美幸推理小說《模仿犯》,原著中的馬義男是豆腐店老闆,台灣版變成宮
介紹漫畫《噬亡村》及其改編的Disney+影集,比較兩者差異,並推薦尖端出版的《噬亡村》完全版限量套組。漫畫以黑白筆調營造心理密室氛圍,日劇則寫實呈現封閉山村的壓迫感,兩者皆探討日本村八分文化。
好久沒打開Disney+,上次打開好像是為了追南宮珉主演的千元律師,搞笑、不按牌理出牌,又順便主持公平正義是我很喜歡的風格之一。這次要看啥呢?各種清單按來按去,看到異能Moving,才猛然想起、誒~好像有朋友在line群組裡面說她3刷,巴啦巴啦多好看,於是好奇心使然點進去看看,果然開始了就很
2023台劇影集盤點!今年台劇產量豐富、類型眾多,重磅台劇更是一波波,類型涵蓋懸疑、推理、政治、愛情劇,到底哪些必追? 來跟大家分享我今年度很喜歡的5部台劇 《模仿犯》 Netflix華語懸疑影集,3/31上映。改編自日本作家宮部美幸推理小說《模仿犯》,原著中的馬義男是豆腐店老闆,台灣版變成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