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換工作的迷思 - 成為大學副教授以後,你還會想換工作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迷思受訪人小檔案:

Monica #ISTP #內向 #實感 #思考 #感知

十年前:#學成歸來 #滿腔熱血 #博士 

十年後:#休眠火山 #副教授 #人和的重要性

「沒有想從工作得到什麼,覺得目前自己就是座休眠的火山」


大學 副教授 的一天 - 教育業逐漸服務業化了嗎?(汗)


配合國家的義務教育政策,以及大學越來越高的入取率,「大學」逐漸成為人們學生時代和成長過程的共同經歷&回憶。那麼在這個階段扮演重要角色的「老師/教授」,他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及職涯發展呢?

本篇為拿到美國博士學位畢業歸國後,從助理教授一路磨練成為副教授的 Monica 的經驗分享。

「基本上老師(教授)的工作就是教學、行政跟研究。」

Monica 表示一流學校「研究」的比重會比較高,但由於現在少子化的關係,教學跟行政的要求都越來越高,比重上也越來越重,而且會被要求做很多創新教學,以提升對學生的服務品質。

除了對老師的要求提升,他提到任教的學校現在也會跟在地的產業領頭羊合作,打造領先的產學規劃,讓學校可以好好發展。不管在產學合作跟學術研究都有在努力,在對學生態度上也都很認真,但看學生論壇 (Dcard, PTT) 大家心中對學校的印象並沒有明顯的改觀,Monica 感慨

「可能要改變既定印象真的很難... 」

不過他也說到自己任教的學校,目前學生人數的變化並沒有因為少子化而有明顯的減少。「可能時間還未到?(笑)」(靡小編OS: 也可能是另一種變相的對學校的肯定~)


工作 之於 十年打工人 -  對現在的自己,是一件「想趕快逃離的事」


「現在就算不工作也不怎樣,但因為沒想到不工作要幹嘛,所以就加減做吧!」

有點無奈的話語從 Monica 口中說出,就算訪談時內心對工作的態度是比較消極的,但仍不影響他授課的品質及被學生喜愛的程度,每年學生給的課程回饋都是五星好評!(靡小編OS: 就算心累也還是要把事情做好的氣魄&堅持!)


▲其實對於「老師」一直有種「目標明確、正向積極」的刻板印象,畢竟是帶領他人、做為表率的身分。但在現代,論其本質也就是一種職業,每個人在職涯這條路上都會倦怠跟徬徨,為人師表也不例外。人的一生本來就有很多階段,倦怠或許表示可以停下來喘口氣了,並好好思考和設計自己的下一段人生。(靡小編亂入)


延伸閱讀:給迷惘失意的人一點掏心窩子的建議:用設計思維慢慢找回生活的秩序 (YouTube 英 / BiliBili 中) -《高效原力》作者 Ali Abdaal 的人生設計分享


換工作 或 不換,這是個問題嗎?


「以學術圈來說,在歐美教授換學校是很正常的,畢竟是講究市場的。但在台灣因為圈子小,換學校就比較沒那麼常見。」

Monica 告訴我們,台灣對剛畢業的博士比較看重,若已經是學校老師想換學校,排序可能就比較後面,除非研究成果非常豐碩、發表很多篇論文,且研究領域符合學校目前所需。

以前 Monica 也想過要換學校,但工作一段時間後,就發現在台灣換不換學校的差別好像沒有很大。因為做研究的重點是「有無資源」,只要學術發表及研究計畫皆品質良好,就有很大的機會申請到研究經費,所以重點是看個人學術成就,至少他的專業領域是如此。他也表示目前都沒有研究計畫缺經費的問題,所以就感覺不需要積極的換學校了。


10年報馬仔一吐為快 - 小螺絲眼中的大公司 快問快答


  • 別人眼中的公司?

學店

  • 你心中的公司,給他個暱稱?

一般的學校

  • 第一年進公司覺得最不可思議的事?

一進來學校就跟其他老師發生衝突...

  • 覺得公司最扯的事?

高層有很多想法,但在工作量的分配上不太適當,使得助教都待不長,必須一直訓練新助教...

  • 你最喜歡/欣賞公司的什麼?

覺得校長很高瞻遠矚,很好

  • 你覺得因為你待了10年,所以才知道的事?

人的事 (微笑

  • 10年你看到公司的改變?

要做愈來越多的創新教學,現在一進來的新老師就被要求要做很多的新生 program,對學生的服務越來越高,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多,因而也導致一些老師離職(換學校或去業界)


關於「10年」Monica 想說?

剛進學校時有資深老師的分享,表示在這個領域很重要的是「人和」,當時沒什麼感覺,但現在就有所感受。相較於10年前的盛氣凌人,現在和人的相處模式轉變為找尋對方優點,發自內心予以肯定和讚美。

對自己的感覺則是數十年如一日,覺得自己的精神狀態一直都沒什麼改變。(Monica 表示這點應該是和本人的心智有關,他的同事也都對此感到神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內靡靡音的沙龍 - Designing Our Lives
4會員
14內容數
在台商跨國企業工作超過 10年的幕僚小螺絲,遵循史丹佛大學的《生命設計》方法論,分享「向內探索自我價值」以及「向外挖掘工作百態」的系列文章,一起設計自己的下一段人生。 〝可以活出的生命太多,時間卻這麼少〞(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 比爾.柏內特、戴夫.埃文斯)
2025/04/24
永續時尚興起,帶動二手精品市場快速成長,PopChill平臺憑藉其獨特的價值主張和營運策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本文探討PopChill如何透過品質把關、正品鑑定,以及精準掌握消費者情感需求,創造出一個安全可靠且兼具環保理念的二手精品交易平臺。
Thumbnail
2025/04/24
永續時尚興起,帶動二手精品市場快速成長,PopChill平臺憑藉其獨特的價值主張和營運策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本文探討PopChill如何透過品質把關、正品鑑定,以及精準掌握消費者情感需求,創造出一個安全可靠且兼具環保理念的二手精品交易平臺。
Thumbnail
2025/04/17
現代人想要自我實現,卻很容易卡在「認識自己」的階段,無法找到人生目標。本文指出,過度向內探索反而可能陷入困境,因此將發表一系列「向外探索,學習新創公司如何顛覆市場」的文章,希望讀者可以從中獲得啟發,重新思考人生方向。
Thumbnail
2025/04/17
現代人想要自我實現,卻很容易卡在「認識自己」的階段,無法找到人生目標。本文指出,過度向內探索反而可能陷入困境,因此將發表一系列「向外探索,學習新創公司如何顛覆市場」的文章,希望讀者可以從中獲得啟發,重新思考人生方向。
Thumbnail
2025/03/06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外商顧問篇。本次受訪者分享外商顧問的工作甘苦、公司文化,及公司對人才的職涯規畫。此外,也討論了個人對外商顧問業職場環境的看法,及生活和工作平衡的兩難與省思。
Thumbnail
2025/03/06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外商顧問篇。本次受訪者分享外商顧問的工作甘苦、公司文化,及公司對人才的職涯規畫。此外,也討論了個人對外商顧問業職場環境的看法,及生活和工作平衡的兩難與省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外商顧問篇。本次受訪者分享外商顧問的工作甘苦、公司文化,及公司對人才的職涯規畫。此外,也討論了個人對外商顧問業職場環境的看法,及生活和工作平衡的兩難與省思。
Thumbnail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外商顧問篇。本次受訪者分享外商顧問的工作甘苦、公司文化,及公司對人才的職涯規畫。此外,也討論了個人對外商顧問業職場環境的看法,及生活和工作平衡的兩難與省思。
Thumbnail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公務人員篇。本次受訪者分享公部門工作十年的變遷與成長。文中還討論了公務人員在職場面臨的挑戰、心理安全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對於未來的展望和職業生涯的反思,讓我們見識到公務員的多樣性與活力。
Thumbnail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公務人員篇。本次受訪者分享公部門工作十年的變遷與成長。文中還討論了公務人員在職場面臨的挑戰、心理安全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對於未來的展望和職業生涯的反思,讓我們見識到公務員的多樣性與活力。
Thumbnail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大學副教授篇。本次受訪者分享大學教育服務化的轉變、教授角色的期待以及對學生服務的重視。也反映他對於職業倦怠的思考與現狀,並討論在臺灣學術界中,外部變動如何影響教學與研究。
Thumbnail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大學副教授篇。本次受訪者分享大學教育服務化的轉變、教授角色的期待以及對學生服務的重視。也反映他對於職業倦怠的思考與現狀,並討論在臺灣學術界中,外部變動如何影響教學與研究。
Thumbnail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書店副店長篇。本次受訪者分享自己從社會新鮮人到深耕書店業務的過程,談及工作的趣味性和在服務業中學習的重要性。儘管面對繁忙的工作和客訴問題,依然保持在其中挖掘樂趣的熱情,也探索了在生活重心轉變後對工作的看法。
Thumbnail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書店副店長篇。本次受訪者分享自己從社會新鮮人到深耕書店業務的過程,談及工作的趣味性和在服務業中學習的重要性。儘管面對繁忙的工作和客訴問題,依然保持在其中挖掘樂趣的熱情,也探索了在生活重心轉變後對工作的看法。
Thumbnail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貿易公司二代篇。本次受訪者分享他作為二代接班人的挑戰與責任感。身為營運長,不僅負責公司的營運,也承擔著對父母及員工的責任。透過他的經歷,讀者可以感受到現代企業文化中,個人與公司的連結以及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Thumbnail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貿易公司二代篇。本次受訪者分享他作為二代接班人的挑戰與責任感。身為營運長,不僅負責公司的營運,也承擔著對父母及員工的責任。透過他的經歷,讀者可以感受到現代企業文化中,個人與公司的連結以及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Thumbnail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軟體專案經理篇。本次受訪者分享自己從軟體工程師轉變為專案經理的經歷,並分享了他對於工作、財富自由與退休生活的看法。同時強調了自我成長、專案管理與用戶需求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在變化中的適應力。希望能啟發讀者對於職業規劃與退休生活的思考。
Thumbnail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軟體專案經理篇。本次受訪者分享自己從軟體工程師轉變為專案經理的經歷,並分享了他對於工作、財富自由與退休生活的看法。同時強調了自我成長、專案管理與用戶需求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在變化中的適應力。希望能啟發讀者對於職業規劃與退休生活的思考。
Thumbnail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牙醫篇。本次受訪者分享從牙醫實習生到主治醫師的十年職涯變化。描述他在醫療體系中的成長過程,包括矯正專業的挑戰與成就感,以及醫院與診所之間的選擇。這不僅是他個人的職涯故事,也是對牙醫職業現狀的真實描繪。
Thumbnail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牙醫篇。本次受訪者分享從牙醫實習生到主治醫師的十年職涯變化。描述他在醫療體系中的成長過程,包括矯正專業的挑戰與成就感,以及醫院與診所之間的選擇。這不僅是他個人的職涯故事,也是對牙醫職業現狀的真實描繪。
Thumbnail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研發工程師篇。本次受訪者分享自己十年的工作經歷,談及工作的挑戰、如何尋找自我,以及對於轉職的思考。面對工作的價值感低落與學習動力減弱,思索著持續在職場的真正意義,並分享了他對工作與興趣結合的理想。
Thumbnail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研發工程師篇。本次受訪者分享自己十年的工作經歷,談及工作的挑戰、如何尋找自我,以及對於轉職的思考。面對工作的價值感低落與學習動力減弱,思索著持續在職場的真正意義,並分享了他對工作與興趣結合的理想。
Thumbnail
關於「十年不換工作的迷思」,是一連串系列訪談文,訪談進入職場後,在第一份工作做了十年,都沒有換過工作/公司的一群人,他們對於工作、公司及轉職的看法及小八卦。 若你也對轉職、換工作,感到焦慮和不知所措,希望藉由他人的故事可以讓你獲得平靜和啟發。
Thumbnail
關於「十年不換工作的迷思」,是一連串系列訪談文,訪談進入職場後,在第一份工作做了十年,都沒有換過工作/公司的一群人,他們對於工作、公司及轉職的看法及小八卦。 若你也對轉職、換工作,感到焦慮和不知所措,希望藉由他人的故事可以讓你獲得平靜和啟發。
Thumbnail
決定換指導教授之後,許多人抱持許多疑惑,認為為何你們待了五、六年,如果那個環境真的那麼差,為何還繼續待?本週簡單介紹一篇論文,文章作者以受壓迫者,也就是研究生的角度,來看教授與學生間的關係。此本論文完成於2009年,然今年是2024年,我們仍遭受許多相似的處境,故想帶大家一窺究竟。
Thumbnail
決定換指導教授之後,許多人抱持許多疑惑,認為為何你們待了五、六年,如果那個環境真的那麼差,為何還繼續待?本週簡單介紹一篇論文,文章作者以受壓迫者,也就是研究生的角度,來看教授與學生間的關係。此本論文完成於2009年,然今年是2024年,我們仍遭受許多相似的處境,故想帶大家一窺究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