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換工作的迷思 - 待在成長的產業鏈上,你還會想換工作嗎?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迷思受訪人小檔案:

W #ESFJ

十年前:#目標清晰 #系上狀元郎 #老大哥 

十年後:#軟體專案經理 #好想退休 #好想財富自由

「工作就是要可以得到錢跟成就感... 要說自我成長,到底要成長到什麼時候?」


製造業 IT PM 的一天 - 內部專案也是要看 ROI 的


W 回想十年前還是軟體工程師要寫程式,現在已經是下面帶著4-5個成員開發專案的「專案經理」了。日常職務主要就是跟用戶單位討論需求,管理專案時程跟範疇(WBS)。雖然 IT 都是內部專案,成本估算比較粗略,但還是要預估人力及 server 的數量開銷。此外,內部也會評估專案效益、計算投資報酬率(ROI),再對老闆和專案委員會(committee)做提案,由他們判斷是否執行及優先序。

內部專案的目標不一定會定 ROI,但一定要可以量化。W 舉例他目前手邊的專案,希望可以把流程中「資料準備」的部分做優化,將過去花時間、錯誤率又高的操作,透過系統優化去縮短工時,具體的目標就是將一小時縮短為20分鐘。(靡小編OS: 好像有點拚)

內部專案的成敗,重點就是用戶是否願意使用系統。他認為若要用戶使用,系統要確實能幫助用戶才站得住腳,然後再靠老闆 Top-down 的提出要求,通常會有一定的成效。

▲在 W 的公司,IT 專案的預算是來自各 RD 單位的編列,而非 IT 單位的獨立預算,這或許是讓用戶單位提升系統認同度,進而願意使用的一種方法,畢竟是用戶自己出的錢!(靡小編亂入)

工作 之於 十年打工人 - 給我錢和升遷!早日退休&財富自由才是真理


回想 W 在學生時期可是連四年的系上狀元,如今也在產業起飛的好公司上班,當不免俗的好奇他對於人生及工作的志向時,W 自信地笑著說

「工作就是要可以得到「錢」跟「成就感」,而成就感則來自於被主管肯定的「升遷」。要說自我成長,到底要成長到什麼時候?感覺那應該只是過程和手段,最重要的還是財富自由、早點退休。」

不過,訪談過程中一直提到「退休」的 W ,在聊到想像的退休生活時,除了環遊世界外,接著就是想要繼續投資、創業、去做年輕時沒做過的事,甚至也提到了去做電競選手的想法。我們都笑著說這不是「退休」,而是「轉職」,退而不休,甚至過得比上班時還忙!


▲突然發現想像的退休生活,其中非玩樂的待辦事項其實一籮筐。國外也有在提「迷你退休」的概念,就是在漫長的職涯生活中,穿插幾段「退休生活」。畢竟我們想做的事除了需要錢跟時間以外,可能還需要體力跟同伴。若堅持「工作完(40年?),再退休」,有些機會可能就錯過了。(靡小編亂入)


延伸閱讀:關於「迷你退休」 (YouTube 英) / (BiliBili 中) -《高效原力》作者 Ali Abdaal 的生產力分享


換工作 或 不換,這是個問題嗎?


「一般人會覺得若一間公司正在成長為什麼要換,你是白癡嗎?是要換去那兒?」W 吐舌說到。

但其實他表示最近一個月都有換工作的念頭!(立刻打臉) 理由不外乎用戶太煩、老闆推不掉不適合的專案、很煩的用戶又不是系統的主要使用者,處理他們的問題無法建立實質的 credit (付出不被認可),這種時候就覺得都花時間在沒有成就感的專案上,不如換個部門?但又覺得自己部門比較有趣 (靡小編OS: 這些問題怎麼似曾相似?煩人事不分公司每天都有),他感嘆

「典型的在裡面的人想出去,在外面的人想進來。」

撇除一時的情緒和大眾的看法,在他自己看來也覺得轉職的機會成本太高,需要下定不少決心。畢竟台灣若以薪水來說,比較好的大概就是外商 e.g. Google、IC 設計公司 e.g. 高通、聯發科 或是 台積電。不過以資管的背景,領域的差異讓 W 認為轉職這些公司不一定會成功。所以若換工作的目的是薪水的話,就沒必要換。 不過未來某天,若女朋友要求工作地點要在同一縣市,到時就要正視換工作的問題了。(靡小編OS: 工作有時真的不是一個人的事情,W 真是好男友)


我們也聊到,通常說自己同一間公司待10年,對方的第一反應就是「你不會膩嗎?」畢竟人就是這麼怕無聊(笑)。 W 則表示產業的流程跟專業知識真的很多很複雜。就算待了10年,而且做流程相關的工作,感覺自己也只瞭解了5%吧... 如果要瞭解全流程,除了待的時間長短,也需要升遷到位階很上位的長官才有機會。看來若有心求變,在這兒要因為「太熟悉」而感到膩,困難度五顆星! 

關於變化,W 還提到公司最近換了一位資訊長(CIO),帶來了改變的新風氣。過去系統前後台使用的程式語言都是固定的,新長官則希望員工可以多去嘗試外面的新技術,也為了引進新技術而聘用了來自外商軟體公司的主管們、在內部舉辦 Boot Camp (訓練營)、甚至要求 IT 主管要做 code review (程式碼審查,通常是開發工程師互相檢查,確保開發品質)。主管很久沒做這些事情,環境都建立不起來,還需要成員的幫忙。(靡小編OS: 哈,看來又有的忙了)


10年報馬仔一吐為快 - 小螺絲眼中的大公司 快問快答


  • 別人眼中的公司?

很好、很棒 

  • 你心中的公司,給他個暱稱?

跟大家想的一樣

  • 第一年進公司覺得最不可思議的事?

現在想想覺得當時真好,當時系統程式發布(release)的流程比較彈性,現在比較嚴謹

  • 覺得公司最扯的事?

順應趨勢快速成長

  • 你最喜歡/欣賞公司的什麼?

制度。制度是兩面的,有規模就有必要,不需要制度的只有小規模的新創公司。感覺公司制度健全,而制度下的薪資福利又有保持彈性,很好

  • 你覺得因為你待了10年,所以才知道的事?

派系之爭;有聽過一個玩笑,說公司如果沒有 IT 可能會更賺錢,覺得 IT 一天到晚都在 data migration,又推廣不好用的系統,內耗不斷

  • 10年你看到公司的改變?

公司的改變有維持競爭力、不斷獲利,不斷擴大版圖。CIO 換人也看得出公司想改變的心


關於「10年」W 想說?

唉,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高度,本來預期10年應該當個主管,管理10個人左右,成就感是有但還有繼續努力的空間。雖然很多人會覺得自己現在很不錯了,但有時也會羨慕其他人可以跳來跳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內靡靡音的沙龍 - Designing Our Lives
4會員
15內容數
在台商跨國企業工作超過 10年的幕僚小螺絲,遵循史丹佛大學的《生命設計》方法論,分享「向內探索自我價值」以及「向外挖掘工作百態」的系列文章,一起設計自己的下一段人生。 〝可以活出的生命太多,時間卻這麼少〞(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 比爾.柏內特、戴夫.埃文斯)
2025/04/24
永續時尚興起,帶動二手精品市場快速成長,PopChill平臺憑藉其獨特的價值主張和營運策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本文探討PopChill如何透過品質把關、正品鑑定,以及精準掌握消費者情感需求,創造出一個安全可靠且兼具環保理念的二手精品交易平臺。
Thumbnail
2025/04/24
永續時尚興起,帶動二手精品市場快速成長,PopChill平臺憑藉其獨特的價值主張和營運策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本文探討PopChill如何透過品質把關、正品鑑定,以及精準掌握消費者情感需求,創造出一個安全可靠且兼具環保理念的二手精品交易平臺。
Thumbnail
2025/04/17
現代人想要自我實現,卻很容易卡在「認識自己」的階段,無法找到人生目標。本文指出,過度向內探索反而可能陷入困境,因此將發表一系列「向外探索,學習新創公司如何顛覆市場」的文章,希望讀者可以從中獲得啟發,重新思考人生方向。
Thumbnail
2025/04/17
現代人想要自我實現,卻很容易卡在「認識自己」的階段,無法找到人生目標。本文指出,過度向內探索反而可能陷入困境,因此將發表一系列「向外探索,學習新創公司如何顛覆市場」的文章,希望讀者可以從中獲得啟發,重新思考人生方向。
Thumbnail
2025/03/06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外商顧問篇。本次受訪者分享外商顧問的工作甘苦、公司文化,及公司對人才的職涯規畫。此外,也討論了個人對外商顧問業職場環境的看法,及生活和工作平衡的兩難與省思。
Thumbnail
2025/03/06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外商顧問篇。本次受訪者分享外商顧問的工作甘苦、公司文化,及公司對人才的職涯規畫。此外,也討論了個人對外商顧問業職場環境的看法,及生活和工作平衡的兩難與省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冒冒從研究所畢業後,當完兵進入到職場,已將近 13 年,也是我第一份工作。 年輕的時候,抱著想要從事金融業的 IT,進入到職場。做為新人的前幾年,一心往前衝,拼命在工作上求取好表現,進而可以得到好的考績。 很幸運的是,身邊有貴人相助,在工作上還算順利,所以職級上有慢慢往上,薪水也有持續地在調薪。
Thumbnail
冒冒從研究所畢業後,當完兵進入到職場,已將近 13 年,也是我第一份工作。 年輕的時候,抱著想要從事金融業的 IT,進入到職場。做為新人的前幾年,一心往前衝,拼命在工作上求取好表現,進而可以得到好的考績。 很幸運的是,身邊有貴人相助,在工作上還算順利,所以職級上有慢慢往上,薪水也有持續地在調薪。
Thumbnail
在外商累積十多年經驗、達到千萬年薪後,我選擇在職涯高峰裸辭。這不是倦怠,而是重新思考:當不再為年薪與績效而活,我還想怎麼過每一天?這是一段關於職涯取捨、自由與探索的真實記錄。
Thumbnail
在外商累積十多年經驗、達到千萬年薪後,我選擇在職涯高峰裸辭。這不是倦怠,而是重新思考:當不再為年薪與績效而活,我還想怎麼過每一天?這是一段關於職涯取捨、自由與探索的真實記錄。
Thumbnail
許多人對現有工作不滿意卻不敢輕易離職,主要因為財務壓力與職涯方向不確定。 這篇文章我分享了如何進行離職前的財務規劃和職涯探索方法,幫助你無縫轉職,減少職場焦慮。同時確保下一步選擇符合長遠發展。 無論是追求更高薪資還是更好的工作生活平衡,透過這些策略,你可以更有信心地做決定!
Thumbnail
許多人對現有工作不滿意卻不敢輕易離職,主要因為財務壓力與職涯方向不確定。 這篇文章我分享了如何進行離職前的財務規劃和職涯探索方法,幫助你無縫轉職,減少職場焦慮。同時確保下一步選擇符合長遠發展。 無論是追求更高薪資還是更好的工作生活平衡,透過這些策略,你可以更有信心地做決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年轉職的迷惘與體悟,分享經歷,從被公司解僱的意外,到與十年未見同事的重逢,以及後續的自我懷疑與積極求職。文章並未給出明確的職涯答案,而是強調根據自身情況做出最佳選擇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跳脫舒適圈,在現實中驗證自身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年轉職的迷惘與體悟,分享經歷,從被公司解僱的意外,到與十年未見同事的重逢,以及後續的自我懷疑與積極求職。文章並未給出明確的職涯答案,而是強調根據自身情況做出最佳選擇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跳脫舒適圈,在現實中驗證自身價值。
Thumbnail
  研究所落榜那天心情很鬱悶,所以決定出門晃晃散散心。回想自己去年一邊努力完成工作、一邊努力備考的辛苦模樣,心中泛起酸澀和空虛,雖說備考過程中也收穫許多,但考研失敗也就代表我需要重新思考我接下來該做什麼?是要趕快打開104找一份與經歷相關的全職工作?還是一邊兼職接案,再戰一年?
Thumbnail
  研究所落榜那天心情很鬱悶,所以決定出門晃晃散散心。回想自己去年一邊努力完成工作、一邊努力備考的辛苦模樣,心中泛起酸澀和空虛,雖說備考過程中也收穫許多,但考研失敗也就代表我需要重新思考我接下來該做什麼?是要趕快打開104找一份與經歷相關的全職工作?還是一邊兼職接案,再戰一年?
Thumbnail
心裡的聲音告訴我應該要離職。在公司的生活點滴及一些觸發點,我決定不再留戀~
Thumbnail
心裡的聲音告訴我應該要離職。在公司的生活點滴及一些觸發點,我決定不再留戀~
Thumbnail
這專題三個月沒有提筆寫了,方格子很好心的寄信通知。回想這三個月一波多折,從督察員轉調總務,又因為組織調整,人力縮編再縮編,工作合併再加重。於是乎,我開始找工作,也找到離家近的工作,但薪資差強人意。於是乎在我再次被調職為工安時,我提出離職,而離職日也被一延再延。
Thumbnail
這專題三個月沒有提筆寫了,方格子很好心的寄信通知。回想這三個月一波多折,從督察員轉調總務,又因為組織調整,人力縮編再縮編,工作合併再加重。於是乎,我開始找工作,也找到離家近的工作,但薪資差強人意。於是乎在我再次被調職為工安時,我提出離職,而離職日也被一延再延。
Thumbnail
2021年的下半年做出了轉職的決定,當了父親後隨著開銷增加和對未來的不確定,為了能有更穩定的調薪機會以及立即可見的薪水調幅,思考了許久,離開了待了十多年的公司,雖然知道從原本熟悉的舒適圈換到陌生的新環境,一定會有很長的一段適應期和陣痛期。
Thumbnail
2021年的下半年做出了轉職的決定,當了父親後隨著開銷增加和對未來的不確定,為了能有更穩定的調薪機會以及立即可見的薪水調幅,思考了許久,離開了待了十多年的公司,雖然知道從原本熟悉的舒適圈換到陌生的新環境,一定會有很長的一段適應期和陣痛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