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最佳紀錄片|《雪水消融的季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➊《雪水消融的季節》

紀錄片是否必須承擔某種責任?是否必須成為某個族群的代言人,或替某種立場挺身而出?在《雪水消融的季節》中,我們見到的不是國家或民族宏觀敘事的壯麗,而是隱秘而私人的記憶角落。然而,這些微小個體的記憶卻能產生如山般的震撼,其情感張力絲毫不遜於宏大議題。透過導演與逝者之間強烈的情感連結,我們幾乎能感受到屏幕上寒冷與麻木的氣息,彷彿那年喜馬拉雅山永不停歇的大雪,將所有情感與話語冰封於其下。唯有踏入失落的現場,低聲吟誦逝者留下的文字,才能觸及那些曾經存在的生命痕跡。

.

《雪水消融的季節》以其超越紀錄片分類的創作風格,展現了一種全新的敘事可能性。影片融合了訪談的真實性和人物紀錄的抽象性,透過宸君與聖岳的故事,勾勒出一幅充滿遺憾與追憶的畫卷。導演將宸君的照片、聊天紀錄、信紙、錄音、甚至她喜歡的電影片段交織在一起,讓宸君的形象既具體又模糊,既活在過去,又延續在當下。片中最為動人的,是導演帶著鏡頭回到那場山難的現場。這一段還原的意圖並非只是提升影片的價值,而是一次情感的召喚——導演希望藉此靠近那個已經離去的世界,重新模擬一場未曾完成的告別。

.

影片還巧妙地利用文字的回聲,構建出時間與空間交織的敘事結構,讓尼泊爾這片土地變成了一座「活記憶」的容器。觀眾彷彿置身於靠近靈魂的邊界,然而,無論如何努力探索死亡的終點,我們始終無法真正接近或理解它。這也說明了文學和影像的局限性:文字並非不朽的盾牌。正如《生之敵》中所暗示的,生命中的敵人從來不是在我們準備好時才出現,文字亦無法真正跨越死亡的屏障。

.

但我們仍然選擇繼續寫作,繼續拍攝,這正是生命中最具力量的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地瓜嗓(さん)的沙龍
23會員
81內容數
富含電影纖維,能增加觀察生活的飽足感。文字熱量每100克約87大卡,心情好的話,會從臉上的洞發出自以為音樂的嗓音。
2024/12/14
近期接連而至的噩耗與意外,讓我不禁回想起《生之敵》帶來的啟示:「你無法預知人生的結尾,也無法知道敵人何時來臨。」這部電影不僅探討了敵人是什麼,更帶領觀眾反思,敵人可能以各種形式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電影中,導演吉田大八將「敵人」塑造成《雙峰:回歸》中煤炭工人的形象,並暗示敵人來自北方。對
Thumbnail
2024/12/14
近期接連而至的噩耗與意外,讓我不禁回想起《生之敵》帶來的啟示:「你無法預知人生的結尾,也無法知道敵人何時來臨。」這部電影不僅探討了敵人是什麼,更帶領觀眾反思,敵人可能以各種形式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電影中,導演吉田大八將「敵人」塑造成《雙峰:回歸》中煤炭工人的形象,並暗示敵人來自北方。對
Thumbnail
2024/12/13
「我之前曾經在其他國際影展聽到有評審說,不要再拍『疫情』電影了。」這句話是在《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散場後,我在影廳內聽到後方影友提起的。朋友,很抱歉當時沒有即刻回頭與你討論,也沒有先和你打聲招呼。我希望用這篇文章,作為對你的回應。 . 近期,有關「疫情」的創作確實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例如日本電影《生
Thumbnail
2024/12/13
「我之前曾經在其他國際影展聽到有評審說,不要再拍『疫情』電影了。」這句話是在《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散場後,我在影廳內聽到後方影友提起的。朋友,很抱歉當時沒有即刻回頭與你討論,也沒有先和你打聲招呼。我希望用這篇文章,作為對你的回應。 . 近期,有關「疫情」的創作確實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例如日本電影《生
Thumbnail
2024/12/05
為什麼交友軟體的詐騙如此猖獗?多到連 Netflix 拍了一部《Tinder 大騙徒》,台灣也推出了《莎莉》。即便如此,仍有許多人選擇相信這種「看不見的愛情」。 最近看了一部香港難得一見的戀愛小品,不僅將八、九十年代的浪漫情懷重新搬上大銀幕,還結合了當下最流行的「網路詐騙」題材,讓故事更加生動
Thumbnail
2024/12/05
為什麼交友軟體的詐騙如此猖獗?多到連 Netflix 拍了一部《Tinder 大騙徒》,台灣也推出了《莎莉》。即便如此,仍有許多人選擇相信這種「看不見的愛情」。 最近看了一部香港難得一見的戀愛小品,不僅將八、九十年代的浪漫情懷重新搬上大銀幕,還結合了當下最流行的「網路詐騙」題材,讓故事更加生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比起是一部社會性的電影,我或許會傾向將《年少日記》視作是一部私人化的作品。導演就好像是在透過這部電影與自己對話,與逝去的摯友對話,只是他把一個原點再作延伸,去嘗試討論關於教育制度與精英主義的議題,去與更多人連接起來而已。
Thumbnail
比起是一部社會性的電影,我或許會傾向將《年少日記》視作是一部私人化的作品。導演就好像是在透過這部電影與自己對話,與逝去的摯友對話,只是他把一個原點再作延伸,去嘗試討論關於教育制度與精英主義的議題,去與更多人連接起來而已。
Thumbnail
我當然知道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光是這部紀錄片放在Youtube上的預告,底下留言就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聲音,當然也不乏認為導演的作品也是一種誤導記憶的說法,但我個人很感謝有這部作品,把台灣的某一段過程補上了一片記憶......
Thumbnail
我當然知道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光是這部紀錄片放在Youtube上的預告,底下留言就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聲音,當然也不乏認為導演的作品也是一種誤導記憶的說法,但我個人很感謝有這部作品,把台灣的某一段過程補上了一片記憶......
Thumbnail
➊《雪水消融的季節》 紀錄片是否必須承擔某種責任?是否必須成為某個族群的代言人,或替某種立場挺身而出?在《雪水消融的季節》中,我們見到的不是國家或民族宏觀敘事的壯麗,而是隱秘而私人的記憶角落。然而,這些微小個體的記憶卻能產生如山般的震撼,其情感張力絲毫不遜於宏大議題。透過導演與逝者之間強烈的情感連
Thumbnail
➊《雪水消融的季節》 紀錄片是否必須承擔某種責任?是否必須成為某個族群的代言人,或替某種立場挺身而出?在《雪水消融的季節》中,我們見到的不是國家或民族宏觀敘事的壯麗,而是隱秘而私人的記憶角落。然而,這些微小個體的記憶卻能產生如山般的震撼,其情感張力絲毫不遜於宏大議題。透過導演與逝者之間強烈的情感連
Thumbnail
我想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其他電影能夠和日本電影一樣,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講述著最痛苦也最平淡的故事。就像《長夜盡頭的微光》一樣,明明是一部情感上非常私人的電影,卻又是一部應該讓更多人都看看的電影。
Thumbnail
我想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其他電影能夠和日本電影一樣,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講述著最痛苦也最平淡的故事。就像《長夜盡頭的微光》一樣,明明是一部情感上非常私人的電影,卻又是一部應該讓更多人都看看的電影。
Thumbnail
一向喜歡看紀錄片,透過紀錄片總是可以感受一幕幕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從中獲取更多視角,突破自身侷限。這篇文章,則想透過兩部紀錄片,分享紀錄片中的無家者處境;並進一步延伸討論城市空間治理政策上,針對無家者議題,台灣還有哪些努力的可能性。
Thumbnail
一向喜歡看紀錄片,透過紀錄片總是可以感受一幕幕與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從中獲取更多視角,突破自身侷限。這篇文章,則想透過兩部紀錄片,分享紀錄片中的無家者處境;並進一步延伸討論城市空間治理政策上,針對無家者議題,台灣還有哪些努力的可能性。
Thumbnail
廣闊世界中的渺小個體,所追求和解放的生命力。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享每月獨家影評、劇集跟播文等限定內容。
Thumbnail
廣闊世界中的渺小個體,所追求和解放的生命力。訂閱「航電影的海」沙龍,享每月獨家影評、劇集跟播文等限定內容。
Thumbnail
老實說,這部由台灣導演李建成執導的最新紀錄片《再會啦 白宮》。並非是那種看完會令人嘆為觀止的絕世佳作,它也沒有什麼特別高超的表現技法,但就是因樸實道地而意外的好看動人。尤其是影片的那份「真」與「誠」,源自於受訪者們的談吐對話與互動交流之中,成功捕捉到最真實的反應,以及紀錄者很單純的拍攝動機和義無反顧
Thumbnail
老實說,這部由台灣導演李建成執導的最新紀錄片《再會啦 白宮》。並非是那種看完會令人嘆為觀止的絕世佳作,它也沒有什麼特別高超的表現技法,但就是因樸實道地而意外的好看動人。尤其是影片的那份「真」與「誠」,源自於受訪者們的談吐對話與互動交流之中,成功捕捉到最真實的反應,以及紀錄者很單純的拍攝動機和義無反顧
Thumbnail
不知何故,我突然想,當我們走進電影院,個體經驗、斷代史、情感流域只是某種共鳴腔而已。真正不可代指的,只有浮在水上的光。那樣的光是我唯一看見的,也將是最後記得的。
Thumbnail
不知何故,我突然想,當我們走進電影院,個體經驗、斷代史、情感流域只是某種共鳴腔而已。真正不可代指的,只有浮在水上的光。那樣的光是我唯一看見的,也將是最後記得的。
Thumbnail
整體而言,這次的關渡電影節是一次頗為平庸的影展經驗:佳作稀缺,拙作百花齊放。關鍵在於這些電影缺少能量,無法藉由重視爆發力和集約度的短片形式,推撐出創作者的格局。
Thumbnail
整體而言,這次的關渡電影節是一次頗為平庸的影展經驗:佳作稀缺,拙作百花齊放。關鍵在於這些電影缺少能量,無法藉由重視爆發力和集約度的短片形式,推撐出創作者的格局。
Thumbnail
觀點很特別,針對基層社運工作者拍攝紀錄片。以反抗威權的精神為底,往下卻討論「基層參與者是否被社會善待」,呈現被攝者揭露的社運傷害或冷酷片段;並以導演的自白,打破政治正確的美好光環,走進電影意圖呈現的「生活」,或也是一種反省。
Thumbnail
觀點很特別,針對基層社運工作者拍攝紀錄片。以反抗威權的精神為底,往下卻討論「基層參與者是否被社會善待」,呈現被攝者揭露的社運傷害或冷酷片段;並以導演的自白,打破政治正確的美好光環,走進電影意圖呈現的「生活」,或也是一種反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