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皮寮在萬華的歷史背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查到整理的剝皮寮資料:

剝皮寮它位於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73巷,目前屬於台北市政府管理。

🎥🎞️📺📽️這裡是電影《艋舺》和許多影視作品的拍攝地,1986年電影《戀戀風塵》,就曾以此處的民華印刷廠為主要場景。


💡🔦❓關於「剝皮寮」名稱典故?

有不同說法,一是:清朝時期大陸商船運送福州衫木來台,藉由獸力搬運木材到此處理,而有「剝樹皮」、「剝獸皮」的含義。

另一說法:這裡清代舊稱「福皮寮」,日治時稱呼「北皮寮」,由於閩南語發音中「北」與「剝」相近,輾轉流傳便成為「剝皮寮」(鄉土教育中心資料以此典故為主)。


📗📘📙根據史料記載,此地最早可追溯至清嘉慶4年(1799年)。建築以清代的「連棟店屋」為主要特色:左右共用、牆壁共用,內部則是「前舖後居」或「下舖上居」式的狹長型空間。


📗📘📙到了日治時代,1905年,沿著街屋後端開闢出寬闊的新街(廣州街),原本3公尺寬的老街變成了後巷!!剝皮寮轉了一個面,聰明的店家老闆一邊面向新街發展店面,另一邊也不放棄老店面,兩頭營生,形成了有趣的「兩面店」。


🏠🏡🏚️當時主導的日本建築師,又鼓勵店家將新立面改建為西洋古典式的紅磚牌樓,又為了通風和採光而加大開窗面積,成了具有現代風格、中西揉合的特殊建物風貌。


🍶☕️📒🛁這裡曾經有過:

秀英茶室、鳳翔浴室、日祥旅社、宋協興米號、太陽製本所,威靈壇.....等等,都是自清朝或日治時代流傳下來的傳統老店。


📚🏡👫👫🧮✏️然而自日治時代起,此地即被劃定為老松國小校地,屬於教育用地。光復後都市計畫發展也一直沿用教育的用途,因而限制了私人的開發,這些店家和建築才會保留了舊式的樣子存留著。

1988年,臺北市政府開始進行剝皮寮土地徵收。

🔨⚒️🥀🥀🥀1988年~1998年十年之間,政府重新規劃、改造之前的過渡時期,剝皮寮老屋呈現土石外露、閣樓坍塌、雜草叢生的衰敗景象。


2003年起,當時的市長馬英九任內,台北市政府啟動剝皮寮老街修復工程,一直到2009年,剝皮寮歷史街區全區修復完成後,正式對外開放。



㊙️🖍️📕🏡🚶‍♀️🏃‍♀️我眼中的剝皮寮:

剝皮寮算是我們的老鄰居,,如果我跟媽媽要去萬華火車站、雙藍、或是小北百貨,就會先經過康定路老松國小幼兒園外的紅磚圍牆那條斑駁的人行道,旁邊有youbike站和幾個超級大電箱,還會有流浪漢,再往前走幾步路,就是剝皮寮了。


平常如果逛街腳酸累了,可以進來這裡的椅子坐下來休息一下,晚上也有開,晚上也是燈光美氣氛佳,天氣好的話,抬頭還可以看到漂亮明月🌗。


這裡是萬華熱門觀光景點,假日有許多遊客來拍網美照,最喜歡拍電影海報的那面牆壁。剝皮寮裡面有一些簡單的設施,可以互動遊玩,也有很多現代的文化展覽和歷史介紹可以參觀。


這裡也是戶外教學常來的地方,小時候外婆有帶我和表姐來這裡玩,也和同學來玩過踩高蹺和我叫不出名字的古代玩具。我希望剝皮寮可以繼續維護得很好不要變得髒亂,廁所也可以更乾淨,成為我們喜歡來參觀和歇腳的秘密基地。


📌📕🏮寫到這邊我發現鄉土教育中心網站介紹剝皮寮的歷史相當完整跟清楚,把文章轉貼在留言處。


另外附上的照片是《艋舺》電影🎬上映期間,媽媽拍的照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erry雪莉桶(⁎⁍̴̛ᴗ⁍̴̛⁎)
3會員
31內容數
2025/04/23
牛肉麵的源頭為岡山眷村,後來再由退役老兵傳播至臺北。當時的眷屬多為四川人,如今著名的岡山辣豆瓣醬,就是模仿四川郫縣豆瓣醬。要烹調「紅燒牛肉麵」,也需要使用。比起紅燒,清燉牛肉麵以清爽口感為主,所以才會分為「紅燒」及「清燉」兩大主流。
2025/04/23
牛肉麵的源頭為岡山眷村,後來再由退役老兵傳播至臺北。當時的眷屬多為四川人,如今著名的岡山辣豆瓣醬,就是模仿四川郫縣豆瓣醬。要烹調「紅燒牛肉麵」,也需要使用。比起紅燒,清燉牛肉麵以清爽口感為主,所以才會分為「紅燒」及「清燉」兩大主流。
2025/03/17
今年寒假,我因為很想知道網路上熱門的角色「卡皮巴拉」的真面目,也很想和同學出遊,所以和同學及家人前往了桃園的「埔心牧場」。出發前幾天我既興奮又期待,希望能夠成為一次滿載回憶的旅遊。 待續……
2025/03/17
今年寒假,我因為很想知道網路上熱門的角色「卡皮巴拉」的真面目,也很想和同學出遊,所以和同學及家人前往了桃園的「埔心牧場」。出發前幾天我既興奮又期待,希望能夠成為一次滿載回憶的旅遊。 待續……
2025/02/02
我要推薦《窗邊的小荳荳》這本書。它是日本藝人黑柳徹子寫的自傳隨筆集,內容是在講述小荳荳因為在學校比較過動,所以被退學了,之後來到了一個「特別」的學校,在那裡和其他特別的學生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情節是小荳荳在新學校不小心錢包掉到到糞池裡,校長看到也只說了「要清乾淨喔」而已。這也代表了這個「特別」
2025/02/02
我要推薦《窗邊的小荳荳》這本書。它是日本藝人黑柳徹子寫的自傳隨筆集,內容是在講述小荳荳因為在學校比較過動,所以被退學了,之後來到了一個「特別」的學校,在那裡和其他特別的學生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情節是小荳荳在新學校不小心錢包掉到到糞池裡,校長看到也只說了「要清乾淨喔」而已。這也代表了這個「特別」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被視為台北市發源地之一的『艋舺』,位於現在的台北市萬華區,清治時期與臺北城、大稻埕並稱臺北三市街,為當時台灣原住民商聚之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之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由於發展甚早,因此在艋舺至今仍有不少的歷史建築以及市定古蹟存在。這篇,就讓我們一起來拾起歷史的記憶吧!
Thumbnail
被視為台北市發源地之一的『艋舺』,位於現在的台北市萬華區,清治時期與臺北城、大稻埕並稱臺北三市街,為當時台灣原住民商聚之地,其最古老市街在『紗帽廚社』的故址大溪口,即今之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由於發展甚早,因此在艋舺至今仍有不少的歷史建築以及市定古蹟存在。這篇,就讓我們一起來拾起歷史的記憶吧!
Thumbnail
古早台灣儂攏講:『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這次筆者來到第三番的艋舺(台北萬華),保留大量完整『清和洋折衷』台式建築格局的『剝皮寮歷史街區』就在那裡。相比中國一些大城老街突兀又不經轉化的洋風騎樓建築,當代臺灣民間所展現的卻是更多元、更高的硬體文化水準。
Thumbnail
古早台灣儂攏講:『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這次筆者來到第三番的艋舺(台北萬華),保留大量完整『清和洋折衷』台式建築格局的『剝皮寮歷史街區』就在那裡。相比中國一些大城老街突兀又不經轉化的洋風騎樓建築,當代臺灣民間所展現的卻是更多元、更高的硬體文化水準。
Thumbnail
此時我們來到的是「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話說清乾隆年間,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林孫檀與侄兒林先坤(六張犁林家)等人渡海來台開墾,逐漸建立聚落。到了嘉慶年間,他們在竹北芒頭埔建立了「忠孝堂」公廳,因為比附近六張犁聚落林家祠成立的時間晚,故稱之為「新瓦屋」。
Thumbnail
此時我們來到的是「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話說清乾隆年間,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林孫檀與侄兒林先坤(六張犁林家)等人渡海來台開墾,逐漸建立聚落。到了嘉慶年間,他們在竹北芒頭埔建立了「忠孝堂」公廳,因為比附近六張犁聚落林家祠成立的時間晚,故稱之為「新瓦屋」。
Thumbnail
歲末大雪節氣過後的冬陽日,穿過1860年以來的台北河岸老城,摸沿淡水河岸,從艋舺大溪口出發,順著淡水河來到艋舺大溪口與大稻埕碼頭,騎著單車探訪河岸的風景,在萬千風帆的故事中,看見台北老城大河戀。
Thumbnail
歲末大雪節氣過後的冬陽日,穿過1860年以來的台北河岸老城,摸沿淡水河岸,從艋舺大溪口出發,順著淡水河來到艋舺大溪口與大稻埕碼頭,騎著單車探訪河岸的風景,在萬千風帆的故事中,看見台北老城大河戀。
Thumbnail
你知道台灣地圖上隱藏著很多日本地名嗎?這些都是日本時代留存下來的痕跡。像是萬華、豐原、民雄、高雄…等。每一個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地名背後,都有著一段故事。而在故事的開始,更有著最原初的地名─故事背後的故事,就像無盡的寶藏,在那等著人們去挖掘。
Thumbnail
你知道台灣地圖上隱藏著很多日本地名嗎?這些都是日本時代留存下來的痕跡。像是萬華、豐原、民雄、高雄…等。每一個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地名背後,都有著一段故事。而在故事的開始,更有著最原初的地名─故事背後的故事,就像無盡的寶藏,在那等著人們去挖掘。
Thumbnail
城門,曾經是入城及出城必經之過道。
Thumbnail
城門,曾經是入城及出城必經之過道。
Thumbnail
你有聽過一句話嗎? 萬華是個咖啡沙漠。 聽到這句話應該會很氣!但如果是真的呢?  萬華又稱艋舺,一府二路三艋舺,歷史課本有讀到,但你知道原來那裏有好多咖啡廳和好聽的故事嗎?我用20杯咖啡,換到了整個艋舺的故事。
Thumbnail
你有聽過一句話嗎? 萬華是個咖啡沙漠。 聽到這句話應該會很氣!但如果是真的呢?  萬華又稱艋舺,一府二路三艋舺,歷史課本有讀到,但你知道原來那裏有好多咖啡廳和好聽的故事嗎?我用20杯咖啡,換到了整個艋舺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