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Jefferies看半導體產業 Q3 財報與未來展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座談重點摘要

  1. AI 晶片市場格局與競爭態勢: NVIDIA 持續主導 AI 晶片市場,其產品需求遠超供應,特別是在 H100 與即將推出的 Blackwell 架構方面。公司透過推動參考設計方案和完整解決方案策略,成功維持了較高的 ASP 水平。在競爭格局方面,Marvell 和 Broadcom 的較量備受關注,尤其是在 Amazon 的 AI 晶片業務上。Marvell 預計在明年 AI 相關營收可達 50 億美元,主要受惠於 Trainium 2 和 Inferentia 晶片的出貨增長。而 AMD 雖然在 AI 市場積極布局,但面臨產能分配和技術競爭力的挑戰,市場對其能否達成 80-100 億美元的 AI 營收目標存疑。整體而言,AI 晶片市場呈現出強者恆強的態勢,後進者要突破既有格局的難度相當高。
  2. 半導體製造產業的結構性變化: Intel 客戶端產品 75%轉向台積電代工的決策進一步鞏固台積電在先進製程領域的領導地位。市場原本預期 Intel 會在 2026 年將所有產品轉回內部生產,但現實是即使到那時仍將保持 25%的台積電代工。與此同時,半導體設備市場面臨多重壓力,包括中國市場份額從 40%降至 20-30%、類比 IC 廠商資本支出下滑、以及 Intel 擴產計畫的不確定性。這些變化正推動整個產業鏈進行重新洗牌,影響範圍從晶圓代工、IDM 到設備商,預示著產業正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3. 類股推薦: 車用半導體市場目前處於底部區域,估值和持股水平都處於歷史低點,主要廠商如 ON、NXP 的 PE 僅約 15 倍。儘管短期內仍面臨需求疲軟的挑戰,但產業庫存水平已降至相當低的水準,未來有望出現強勁的反彈,並預期到 2027 年,主要廠商的獲利能力將倍增,建議可逢低作布局。目前最看好的投資標的仍是 NVIDIA 和 Marvell。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32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投行觀點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分析師的市場觀點
262會員
1.2K內容數
很高興能夠成為你實踐財富自由的第一步,歡迎瀏覽進階訂閱方案 原價每天不到5元,CP值最高,超越報紙資訊的法人投行分析。 精簡快速分享投行法人研究及操盤思維 希望能讓你我用最少時間、精力、資金洞察近期金融市場的變化與重點分享。
2025/04/30
摘要 該報告分析了Airtac(1590.TW)的財務表現與未來預測,重點包括2024年至2027年的營收與利潤增長、現金流與資本支出管理,以及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指標。報告指出,公司營收與EBITDA預計將持續增長,且自由現金流穩健,同時ESG指標顯示其在碳排放與治理結構上的進展。目標股價
Thumbnail
2025/04/30
摘要 該報告分析了Airtac(1590.TW)的財務表現與未來預測,重點包括2024年至2027年的營收與利潤增長、現金流與資本支出管理,以及環境、社會和治理(ESG)指標。報告指出,公司營收與EBITDA預計將持續增長,且自由現金流穩健,同時ESG指標顯示其在碳排放與治理結構上的進展。目標股價
Thumbnail
2025/04/30
摘要 台積電(TSMC)在2025年4月23日舉行的北美技術研討會中,分享了A14製程、先進封裝技術擴展路線圖及特殊製程等關鍵技術更新。儘管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存在,台積電憑藉半導體內容驅動的成長,尤其在AI與高效能運算(HPC)領域的強勁需求,使其在產業低迷期仍可能表現優異。報告重申對台積電的「買入
Thumbnail
2025/04/30
摘要 台積電(TSMC)在2025年4月23日舉行的北美技術研討會中,分享了A14製程、先進封裝技術擴展路線圖及特殊製程等關鍵技術更新。儘管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存在,台積電憑藉半導體內容驅動的成長,尤其在AI與高效能運算(HPC)領域的強勁需求,使其在產業低迷期仍可能表現優異。報告重申對台積電的「買入
Thumbnail
2025/04/30
摘要 摩根大通對台灣半導體設備製造商Kinik(1560.TW)持樂觀態度,認為其2025年第一季毛利率將優於預期,且長期展望穩健。報告指出,Kinik近期股價表現不佳已反映負面因素,如N2製程放緩與宏觀不確定性,但潛在催化劑包括第一季財報優於預期(受益於SBU利潤回升)及未來DBU客戶拓展。此外
Thumbnail
2025/04/30
摘要 摩根大通對台灣半導體設備製造商Kinik(1560.TW)持樂觀態度,認為其2025年第一季毛利率將優於預期,且長期展望穩健。報告指出,Kinik近期股價表現不佳已反映負面因素,如N2製程放緩與宏觀不確定性,但潛在催化劑包括第一季財報優於預期(受益於SBU利潤回升)及未來DBU客戶拓展。此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隨著競爭對手如DeepSeek、AMD、Google及Amazon的崛起,及美國政府對中國市場的出口限制,NVIDIA透過技術創新(如Blackwell晶片、Cosmos軟體)及產業合作(汽車與自動駕駛領域)維持競爭力。未來發展關鍵在於持續創新、擴展 AI 應用領域,並應對市場與地緣政治風險。
Thumbnail
隨著競爭對手如DeepSeek、AMD、Google及Amazon的崛起,及美國政府對中國市場的出口限制,NVIDIA透過技術創新(如Blackwell晶片、Cosmos軟體)及產業合作(汽車與自動駕駛領域)維持競爭力。未來發展關鍵在於持續創新、擴展 AI 應用領域,並應對市場與地緣政治風險。
Thumbnail
本文探討 NVIDIA 的市場現況、競爭優勢與挑戰,包含技術領先地位、市場主導地位、軟硬體整合策略,以及來自 AMD、Intel 等競爭對手、客戶自主開發晶片、政策與供應鏈風險的威脅。並分析其財務表現、股價、未來發展策略,例如持續提升 AI 晶片技術、擴展 AI 軟體與雲端服務及多元化業務發展。
Thumbnail
本文探討 NVIDIA 的市場現況、競爭優勢與挑戰,包含技術領先地位、市場主導地位、軟硬體整合策略,以及來自 AMD、Intel 等競爭對手、客戶自主開發晶片、政策與供應鏈風險的威脅。並分析其財務表現、股價、未來發展策略,例如持續提升 AI 晶片技術、擴展 AI 軟體與雲端服務及多元化業務發展。
Thumbnail
📢 NVIDIA($NVDA-US)在推出Blackwell系列的B200與GB200僅半年後,迅速推出全新升級版的B300與GB300,這次升級不僅是性能提升(尤其針對AI推論模型進行性能優化),更是一場供應鏈的變革,其中也產生供應鏈中股票的受惠者、受害者。
Thumbnail
📢 NVIDIA($NVDA-US)在推出Blackwell系列的B200與GB200僅半年後,迅速推出全新升級版的B300與GB300,這次升級不僅是性能提升(尤其針對AI推論模型進行性能優化),更是一場供應鏈的變革,其中也產生供應鏈中股票的受惠者、受害者。
Thumbnail
座談重點摘要 AI 晶片市場格局與競爭態勢: NVIDIA 持續主導 AI 晶片市場,其產品需求遠超供應,特別是在 H100 與即將推出的 Blackwell 架構方面。公司透過推動參考設計方案和完整解決方案策略,成功維持了較高的 ASP 水平。在競爭格局方面,Marvell 和 Broadcom
Thumbnail
座談重點摘要 AI 晶片市場格局與競爭態勢: NVIDIA 持續主導 AI 晶片市場,其產品需求遠超供應,特別是在 H100 與即將推出的 Blackwell 架構方面。公司透過推動參考設計方案和完整解決方案策略,成功維持了較高的 ASP 水平。在競爭格局方面,Marvell 和 Broadcom
Thumbnail
AI晶片龍頭Nvidia收漲2.43%市值衝破3.4兆美元,象徵AI產業主導地位的里程碑,目前市值僅次於APPLE的3.55兆,在科技龍頭大廠Microsoft、META、Google及Amazon持續大量採購GPU設立AI運算力中心,而Nvidia的Blackwell晶片在全面投產下...
Thumbnail
AI晶片龍頭Nvidia收漲2.43%市值衝破3.4兆美元,象徵AI產業主導地位的里程碑,目前市值僅次於APPLE的3.55兆,在科技龍頭大廠Microsoft、META、Google及Amazon持續大量採購GPU設立AI運算力中心,而Nvidia的Blackwell晶片在全面投產下...
Thumbnail
(MS) AI 供應鏈:Blackwell 增產中 根據我們的供應鏈調查,NVIDIA Blackwell 的生產收入在 2025 年第一季可能會超過 Hopper。 NVIDIA 認為 Blackwell 需求非常強勁……: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接受 CNBC 採訪時表示,公司下一代人工
Thumbnail
(MS) AI 供應鏈:Blackwell 增產中 根據我們的供應鏈調查,NVIDIA Blackwell 的生產收入在 2025 年第一季可能會超過 Hopper。 NVIDIA 認為 Blackwell 需求非常強勁……: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接受 CNBC 採訪時表示,公司下一代人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