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歷史》公元前150年 阿迪納(Adena)文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約西元前150年左右,巨蛇丘 (Great Serpent Mound) 由北美東部森林地區的阿迪納(Adena)文化建造而成。阿迪納人是一個古老的土著民族,他們的村落通常由圓形房屋組成。他們以狩獵鹿與駝鹿為生,同時也擅長採集可食用的野生草類,並耕種南瓜與冬南瓜等作物。


巨蛇丘被認為是阿迪納文化的重要遺跡之一,這座蛇形土丘長達400多公尺,蜿蜒的形狀被認為可能具有宗教或天文用途,象徵著他們對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敬畏。

raw-image


大約公元前150年,正值中國的西漢時期(前206年-公元9年)。具體來說,大致對應西漢中期,漢武帝劉徹在位(公元前141年-前87年)。這是一個國力強盛、文化發展的時代,絲綢之路也在這時期逐步形成。

raw-image


而同一時期,北美洲的阿登納文化(Adena Culture)正在興盛,阿登納人建造了著名的「巨蛇丘」(Great Serpent Mound)。他們居住在圓形房屋的村莊裡,靠打獵鹿和麋鹿、採集野生草類,以及種植南瓜和其他作物為生。這是兩個截然不同文明的發展時期,西漢重在中央集權與對外拓展,而阿登納文化則專注於地方性和精神性建築,如巨蛇丘可能具有宗教或儀式意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uh Tom的啦滴賽
8會員
336內容數
無聊攪屎
Jauh Tom的啦滴賽的其他內容
2024/12/22
1352 RELIGIOUS AUTOMATA 宗教自動裝置 《Clifford A. Pickover 的人工智慧:插圖歷史》書中 1352 年:宗教自動裝置(Religious Automata) 章節,描述了中世紀和早期現代歐洲與基督教教會相關的各種自動裝置,這些裝置包括機械基督像、機械魔鬼
Thumbnail
2024/12/22
1352 RELIGIOUS AUTOMATA 宗教自動裝置 《Clifford A. Pickover 的人工智慧:插圖歷史》書中 1352 年:宗教自動裝置(Religious Automata) 章節,描述了中世紀和早期現代歐洲與基督教教會相關的各種自動裝置,這些裝置包括機械基督像、機械魔鬼
Thumbnail
2024/12/21
1206 Al-Jazari's Automat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 Illustrated History From Medieval Robots to Neural Networks》中,1206 **“Al-Jazari's Automata”**
Thumbnail
2024/12/21
1206 Al-Jazari's Automata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 Illustrated History From Medieval Robots to Neural Networks》中,1206 **“Al-Jazari's Automata”**
Thumbnail
2024/12/21
c. 1300 BC: TIC-TAC-TOE 在本書中,Clifford A. Pickover 描述了「井字遊戲」(Tic-Tac-Toe)的起源和與人工智慧的關聯性。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類似「三連格」的遊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的古埃及。這款遊戲的基本規則是由兩位玩家(分別為 O 和 X
Thumbnail
2024/12/21
c. 1300 BC: TIC-TAC-TOE 在本書中,Clifford A. Pickover 描述了「井字遊戲」(Tic-Tac-Toe)的起源和與人工智慧的關聯性。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類似「三連格」的遊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0年的古埃及。這款遊戲的基本規則是由兩位玩家(分別為 O 和 X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莫霍斯文化(Moxos)是指居住在玻利維亞亞馬遜的 Llanos de Moxos 地區的一群人。他們建造土丘(lomas),在土丘上生活。這些人可能不是單一種族,也沒有國家制度,甚至說的不是同一種語言。 早期以為他們不是農業民族,後來發現他們有發達的農業;最近更發現,這些人也是「呷番麥」的喔!
Thumbnail
莫霍斯文化(Moxos)是指居住在玻利維亞亞馬遜的 Llanos de Moxos 地區的一群人。他們建造土丘(lomas),在土丘上生活。這些人可能不是單一種族,也沒有國家制度,甚至說的不是同一種語言。 早期以為他們不是農業民族,後來發現他們有發達的農業;最近更發現,這些人也是「呷番麥」的喔!
Thumbnail
大約西元前150年左右,巨蛇丘 (Great Serpent Mound) 由北美東部森林地區的阿迪納(Adena)文化建造而成。阿迪納人是一個古老的土著民族,他們的村落通常由圓形房屋組成。他們以狩獵鹿與駝鹿為生,同時也擅長採集可食用的野生草類,並耕種南瓜與冬南瓜等作物。 巨蛇丘被認為是阿迪納
Thumbnail
大約西元前150年左右,巨蛇丘 (Great Serpent Mound) 由北美東部森林地區的阿迪納(Adena)文化建造而成。阿迪納人是一個古老的土著民族,他們的村落通常由圓形房屋組成。他們以狩獵鹿與駝鹿為生,同時也擅長採集可食用的野生草類,並耕種南瓜與冬南瓜等作物。 巨蛇丘被認為是阿迪納
Thumbnail
阿茲特克人原本是住在今天墨西哥西北部貧瘠地區的遊牧部落,在公元12世紀後期,從北方遷居到墨西哥盆地,但當時的墨西哥盆地早已有其它的原住民居住,下圖就是各方角頭的勢力分布圖,換句話說,若是阿茲特克人想要在這裡站穩腳跟,就得搶地盤!
Thumbnail
阿茲特克人原本是住在今天墨西哥西北部貧瘠地區的遊牧部落,在公元12世紀後期,從北方遷居到墨西哥盆地,但當時的墨西哥盆地早已有其它的原住民居住,下圖就是各方角頭的勢力分布圖,換句話說,若是阿茲特克人想要在這裡站穩腳跟,就得搶地盤!
Thumbnail
阿茲提克神話入門篇 II 企圖解開阿茲提克神話與中美洲文明發展的謎團,探究阿茲提克帝國成立前後的歷史與神話,以及美索美洲各類文明的相互關係。文章涵蓋了奧梅克、特奧蒂瓦坎、託爾克、奇奇梅卡、馬雅等主要文明的發展與相關神話,以及阿茲提克帝國的建立及其神話的改寫和創造。
Thumbnail
阿茲提克神話入門篇 II 企圖解開阿茲提克神話與中美洲文明發展的謎團,探究阿茲提克帝國成立前後的歷史與神話,以及美索美洲各類文明的相互關係。文章涵蓋了奧梅克、特奧蒂瓦坎、託爾克、奇奇梅卡、馬雅等主要文明的發展與相關神話,以及阿茲提克帝國的建立及其神話的改寫和創造。
Thumbnail
自從五月花號載著歐洲移民登陸美洲後,和原住民之間的摩擦就沒有停止過,等到美國統一後,更是派軍隊金䟍惡將原住民印第安驅逐到荒也和沙漠地區,並畫割土地為保留區,限制他們的行動自由。隨著歷史的變遷,美國現有 574 個保留區,過著半獨立的生活,政治上不收聯邦管制,由各保留區選出代表。
Thumbnail
自從五月花號載著歐洲移民登陸美洲後,和原住民之間的摩擦就沒有停止過,等到美國統一後,更是派軍隊金䟍惡將原住民印第安驅逐到荒也和沙漠地區,並畫割土地為保留區,限制他們的行動自由。隨著歷史的變遷,美國現有 574 個保留區,過著半獨立的生活,政治上不收聯邦管制,由各保留區選出代表。
Thumbnail
離開集合地拉斯維加斯沿著 40 號公路向東行,前去亞利桑那州的喜都納 Sedona,據說那兒的磁場很強,是個靈修的好所在,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流水、起伏的山坡,處處都有教堂、會所、靈修社團、別墅莊院和休閒酒店,晚間毫無光害,“冥王星”就是此間觀測到的。距離西南大城鳳凰城不遠,也是地區著名的避暑勝地。
Thumbnail
離開集合地拉斯維加斯沿著 40 號公路向東行,前去亞利桑那州的喜都納 Sedona,據說那兒的磁場很強,是個靈修的好所在,茂密的森林、潺潺的流水、起伏的山坡,處處都有教堂、會所、靈修社團、別墅莊院和休閒酒店,晚間毫無光害,“冥王星”就是此間觀測到的。距離西南大城鳳凰城不遠,也是地區著名的避暑勝地。
Thumbnail
早從18世紀開始,歐洲探險家們深入中美洲雨林,發現一座又一座被莽林野木所覆蓋的古代城市,轉身詢問領路的馬雅嚮導,嚮導們也只能聳聳肩,不知道這些城市是怎麼來的。對於探險家們來說,也無法相信建造巨大神廟與城市的神祕族群之後裔,就是他們眼前落魄的馬雅人。於是,各種說法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Thumbnail
早從18世紀開始,歐洲探險家們深入中美洲雨林,發現一座又一座被莽林野木所覆蓋的古代城市,轉身詢問領路的馬雅嚮導,嚮導們也只能聳聳肩,不知道這些城市是怎麼來的。對於探險家們來說,也無法相信建造巨大神廟與城市的神祕族群之後裔,就是他們眼前落魄的馬雅人。於是,各種說法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Thumbnail
最近,剛好有人問我馬雅建築問題,我順勢想說來寫一下線上客服來回答,包括古典期流行的建築風格及意外和臺灣有關的後古典期普克(Puuc)風格。
Thumbnail
最近,剛好有人問我馬雅建築問題,我順勢想說來寫一下線上客服來回答,包括古典期流行的建築風格及意外和臺灣有關的後古典期普克(Puuc)風格。
Thumbnail
大使正在中美洲,進行返鄉考察之旅,因為這次行程,才有了這份「田野速記」。跟一般台灣坊間說法非常不同的是,馬雅人與馬雅文化並沒有在古典終結期後,神秘的消失了。只是重心從今日瓜地馬拉的佩藤叢林(Peten)轉移到今日墨西哥的猶加敦半島上,開始了今天的主題──後古典期的馬雅文化。
Thumbnail
大使正在中美洲,進行返鄉考察之旅,因為這次行程,才有了這份「田野速記」。跟一般台灣坊間說法非常不同的是,馬雅人與馬雅文化並沒有在古典終結期後,神秘的消失了。只是重心從今日瓜地馬拉的佩藤叢林(Peten)轉移到今日墨西哥的猶加敦半島上,開始了今天的主題──後古典期的馬雅文化。
Thumbnail
如同地理篇中提到的,在一開始研究馬雅文化的歷程中,會遇到許多令人困惑的術語。這些術語會讓描述簡潔有力,但是要理解這些術語,便要花上一番功夫。地理名詞以外,馬雅文化的分期架構也是初心者會遇到的麻煩術語。
Thumbnail
如同地理篇中提到的,在一開始研究馬雅文化的歷程中,會遇到許多令人困惑的術語。這些術語會讓描述簡潔有力,但是要理解這些術語,便要花上一番功夫。地理名詞以外,馬雅文化的分期架構也是初心者會遇到的麻煩術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