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AI會不會吃掉我的思考能力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萬事起頭難」,是人類的通病。


但是在AI崛起的世代中,這個問題已經沒有那麼難解決了。


當我想要做一個side-project,空有想法,但不知道怎麼開始時,我就打開claude:「哈囉~ 我想做一個背單字的APP,風格想走簡潔線條風,請你給我一個protoype!」

然後,cluade就使用React-Native馬上生出一個背單字APP的雛形給我。


當我對深度學習課程的作業乾瞪眼,感到似懂非懂時,我就打開chatGPT:「嘿!這是我深度學習課程的作業題目,但我不知道可以怎麼開始。」

接著,我就得到了搭配解說的作業程式碼。


當我哪天需要簡報功能時,或許某天因為趕鴨子上架的需求,我就會去試用Gamma...

(目前的作業簡報我還是傾向自己釐清過脈絡後自己動手做,雖然跨出第一步實在不簡單,過程也是痛苦的)


達成目標當然是很好,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完美主義」在作祟,在目標完成以後,我通常會陷入一段懷疑時光。


AI漸漸融入現代人的工作流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每天會收到的各家電子報基本上都在分享如何與AI共處、如何使用AI提升效率、AI的發展趨勢,等等的,可以說是眼花撩亂的程度。


沒錯,我真的同意使用AI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也覺得這樣對整個文明發展(以現階段來說?)是好的、有益的、有貢獻的,它幫人類處理了許多繁雜的、麻煩的、重複性高的事務,讓人類有更多心力投入門檻更高的技術領域。


但令我介懷的是,這樣的工作流對人類來說真的是百利而無一害嗎?


事情是發生在前幾天我正在重新思考要不要用回最初我媽幫我取的英文名字時。

「英文名字」這個議題在我人生中已經困擾我很久了,在國小時因為英文名字被班上男同學取笑(現在回想起來他們是無心的,但我當下幼小的心靈實在很受傷,且我是非常典型的玻璃心患者),所以我後來就再也不敢用那個英文名字,並且前前後後換了快10個英文名字(???)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很多英文名字我當下看到覺得很喜歡,唸起來也好聽,就決定要使用它來當我英文名字,例如:Diana、Shirley、Jodie、Esme、Nymphy...等(簇繁不及備載= =)


可是每個英文名字都沒撐過一兩個月,因為我始終覺得:好怪啊!!!就有一種我是冒牌貨的感覺?這個名字跟我無法融合的感覺!或是我在偷用別人名字、學別人的感覺:)


於是我就很認真的想要正視這個心魔,在暌違15年後的現在,此時此刻,Right Now!!!


所以我就請chatGPT提供給我一些我人生被賜予的第一個英文名字的變形體,想當然,我獲得了挺多備用英文名字。但接著,我的下一個問題就急轉彎了:

「不好意思,我想要再插播一個問題,像我這樣有問題就問你(AI)是好的嗎?就是我提出一個想法,你output給我一些參考面向讓我去思考。我一直在懷疑這樣的模式會不會讓我的思考退化?不知道你的觀點如何。」

我就向chatGPT這個英文名字顧問詢問了這串問題,不知道這個彎有沒有髮夾彎那麼彎。以下是我的顧問回覆我的內容:

raw-image


但我還有另一個納悶的點:

「我現在納悶的點是,AI確實能夠幫助人們延展思考,例如說丟出一個意圖,然後從AI提出的幾個方向選擇其中一個來延伸思考,或者是請AI做個開頭讓自己延伸下去。
這當然會大大的提升人類的生產力、效率,可是長期這樣下去,人類會不會喪失「起頭」的能力?變成每一件事情都要靠AI來處理,沒有了AI,就會因為不知道怎麼開始而失去能力?」

接著我的顧問回覆:

raw-image
raw-image


話說AI雖然是個AI,但意外地也能替人類提供一些人性化(?)的建議呢。

主要是想要紀錄我今天有了這些疑問,詢問AI後得到了這些答覆。粗略來說,它的建議是挺合理的,貼近生活,可行性也高。

而我會有這些疑問,也是因為我發現現在似乎很推崇使用AI來「起個頭」,例如:給點想法、給些建議、給個步驟、給個框架、給些晚餐選項吧!(?)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還是說大家覺得「開頭」很簡單,即使沒有AI,也不影響自己的創意思考能力及動力。

但於我來說,腦袋空空的就丟問題給AI,等他吐些靈感給我,我對這樣的行為很沒有安全感,很害怕自己的思考力在無形之中隨著時代的進化而銳減。

所以很好奇總是使用AI創作的人,會不會到了後期重度依賴AI,只能從內容中提取價值,但是卻大幅降低發想能力?(就類似選擇題很強,但申論題很弱的概念XD)

大guy就john,小小紀錄,沒想到一不小心就洋洋灑灑了快2000字,勉強算是一篇文章?

最後附上髮夾彎的現場,前不著邊、後不著調。

raw-image

然後⋯⋯哪一個英文名字比較可愛呢?

希望五年後的自己會回來親自解答這個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蓁言蓁語
0會員
3內容數
這裡沒有正經文,可能比較跳tone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提醒人類思考能力仍是我們在未來生存必備能力,即便AI當道也是如此的文章。相反的,越是依賴AI,並因為有了AI就放棄思考,其實形同於自主性退化。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提醒人類思考能力仍是我們在未來生存必備能力,即便AI當道也是如此的文章。相反的,越是依賴AI,並因為有了AI就放棄思考,其實形同於自主性退化。
Thumbnail
AI 的未來 最近有許多人在討論 AI 的未來——它究竟是福是禍?它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對我來說,這些問題其實都已經不是重點。我要說的是:現在不是在討論「要不要使用 AI」的時候了,而是該馬上開始「怎麼用 AI」。 開始被 AI 滲透 看看我們身邊的世界,不論社會的哪一個角落,都已經開始被
Thumbnail
AI 的未來 最近有許多人在討論 AI 的未來——它究竟是福是禍?它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對我來說,這些問題其實都已經不是重點。我要說的是:現在不是在討論「要不要使用 AI」的時候了,而是該馬上開始「怎麼用 AI」。 開始被 AI 滲透 看看我們身邊的世界,不論社會的哪一個角落,都已經開始被
Thumbnail
當下大家熱議AI,其實它不過是個愛接龍的小幫手,連腦袋都沒有,只會照著程序亂拼凑。用AI幫忙寫文案、整理數據,只要問得巧,就能激盪出創意火花,但千萬別幻想讓它全盤操控。 真正的勝負,還是得靠你我腦袋和汗水。記得提問要有靈魂,否則AI只會賣萌不中用。
Thumbnail
當下大家熱議AI,其實它不過是個愛接龍的小幫手,連腦袋都沒有,只會照著程序亂拼凑。用AI幫忙寫文案、整理數據,只要問得巧,就能激盪出創意火花,但千萬別幻想讓它全盤操控。 真正的勝負,還是得靠你我腦袋和汗水。記得提問要有靈魂,否則AI只會賣萌不中用。
Thumbnail
可是當情況是完全反過來,沒有經歷思考過程的人類,那他們的腦袋絕對是空白的。空白就代表很容易受資訊牽動、受到汙染。所以你就能發現,那些完全不讀書、不思考的人,是很輕易就被風向帶走,而且完全沒有能力解構資訊背後的企圖與真偽。 AI科技的加速發展,也存在著人類退化的風險 最近我的朋友不時會提
Thumbnail
可是當情況是完全反過來,沒有經歷思考過程的人類,那他們的腦袋絕對是空白的。空白就代表很容易受資訊牽動、受到汙染。所以你就能發現,那些完全不讀書、不思考的人,是很輕易就被風向帶走,而且完全沒有能力解構資訊背後的企圖與真偽。 AI科技的加速發展,也存在著人類退化的風險 最近我的朋友不時會提
Thumbnail
在這個 AI 工具愈發普及的時代,我們時常被便利所吸引,卻忽略了思考的本質。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為什麼不能將思考完全交給 AI,以及如何正確使用 AI,讓它成為輔助我們成長的工具,而不是束縛我們進步的枷鎖。
Thumbnail
在這個 AI 工具愈發普及的時代,我們時常被便利所吸引,卻忽略了思考的本質。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為什麼不能將思考完全交給 AI,以及如何正確使用 AI,讓它成為輔助我們成長的工具,而不是束縛我們進步的枷鎖。
Thumbnail
在 Netflix 影集《明日有解?比爾蓋茲的未來對策》中,比爾蓋茲提出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當 AI 能輕易完成我們需要付出大量時間與努力的挑戰時,人類是否會失去前進的動力與使命感? 如果 AI 能一鍵解決如愛滋病解藥等棘手的難題,人類是否會在舒適中停滯不前?
Thumbnail
在 Netflix 影集《明日有解?比爾蓋茲的未來對策》中,比爾蓋茲提出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當 AI 能輕易完成我們需要付出大量時間與努力的挑戰時,人類是否會失去前進的動力與使命感? 如果 AI 能一鍵解決如愛滋病解藥等棘手的難題,人類是否會在舒適中停滯不前?
Thumbnail
「萬事起頭難」,是人類的通病。 但是在AI崛起的世代中,這個問題已經沒有那麼難解決了。 可是腦袋空空的就丟問題給AI,坐等答案,對人類來說真的沒有損失嗎?
Thumbnail
「萬事起頭難」,是人類的通病。 但是在AI崛起的世代中,這個問題已經沒有那麼難解決了。 可是腦袋空空的就丟問題給AI,坐等答案,對人類來說真的沒有損失嗎?
Thumbnail
你有使用AI的習慣嗎?小心,你可能會失去思考的能力!現在AI快速的發展,越來越多人開始依賴AI來進行各種工作。但你知道嗎?人是生物,所有能力都是用進廢退,過度的依賴AI將使思考能力退化…
Thumbnail
你有使用AI的習慣嗎?小心,你可能會失去思考的能力!現在AI快速的發展,越來越多人開始依賴AI來進行各種工作。但你知道嗎?人是生物,所有能力都是用進廢退,過度的依賴AI將使思考能力退化…
Thumbnail
我不是覺得AI它是不好的東西,所有東西都有正反兩面,看你怎麼用他,我最怕人的隨性弱點,一懶,就懶下去,到時候不是AI的錯,是我們的自己弄成........
Thumbnail
我不是覺得AI它是不好的東西,所有東西都有正反兩面,看你怎麼用他,我最怕人的隨性弱點,一懶,就懶下去,到時候不是AI的錯,是我們的自己弄成........
Thumbnail
人類失去了思考能力,絕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單調枯燥的流程,人類變成如同機器人一般的工作,自然將會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因為人類需要休息,而AI不需要,例如:收營台的工作、收發郵件的工作、貨運的工作......只要有簡化的流程,都能夠被輕易取代。
Thumbnail
人類失去了思考能力,絕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單調枯燥的流程,人類變成如同機器人一般的工作,自然將會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因為人類需要休息,而AI不需要,例如:收營台的工作、收發郵件的工作、貨運的工作......只要有簡化的流程,都能夠被輕易取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