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在你做的任何事情裡嘗試使用AI來幫忙。」
「隨著你的實驗,你會發現AI的幫忙可能是滿意,可能是很鳥,
可能很垃圾,也可能令你很不安。」
「你其實不只是利用AI來幫自己的忙,你更在讓自己熟悉AI的能力,
讓你自己更加瞭解AI能如何協助你,或者威脅你,或者取代你的工作。」
「由於AI是“通用科技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並不會有一本書能幫助你了解它全部的價值,以及他全部的限制。」
這段討論,引用自美國作者 Ethan Mollick [1] ,
於2024年4月出版的《Co-Intelligence: Living and Working with AI》[2]的第47頁。
回顧我這一年半使用AI的經驗,
蠻認同Ethan這段論述。
我在2022年底,ChatGPT剛發表的時候,就開始使用ChatGPT。
當時真的被ChatGPT的功能給驚艷到,
他可以幫我改寫文章,幫我總結論文的要點,幫我翻譯。
由於我的主要工作是學術研究,
每天要閱讀大量的學術論文,寫作大量的思考與觀察,
還需要時常準備大量的演講稿,投影片,研究提案等等,
ChatGPT的出現,
真的幫助我縮短「想到」到「做出第一版草稿」的時間。
另外,我也使用ChatGPT來協助我做社群寫作。
ChatGPT非常方便,
我可以給他我用口述的逐字稿,
他就幫我改寫成我想要的文章形式,
同樣也是讓我縮短「想到」到「做出第一版草稿」的時間。
但隨著我使用多次後,我也更加瞭解,
ChatGPT 非常適合用來做各種「改寫」的工作,
但如果讓ChatGPT 去「發想」事情,那就很不適合。
這本身就存在一個「你」與「AI」之間,很有趣的矛盾:
AI 對問題的回答品質,取決於你能問出的問題的品質;
而AI 就算回答了一個相當好的方案,
你看得懂多少,也取決於你自己的技術實力與底氣。
東西重複使用多次,你就會知道他的能與不能。
人其實也是一樣。
人自己的能與不能,
取決於他願不願意使用重複使用自己多次。
而不願意自己想自己做自己解決,
只期待他人幫助的人,
基本上會是第一批被AI這種「廉價的平均智慧」給替代的人。
不過這樣其實蠻好的,
畢竟適者生存,
對整個人類文明來說,
就是淘汰不行的,留下有辦法的。
Reference
[1] https://mgmt.wharton.upenn.edu/profile/emollick/
[2] https://www.penguinrandomhouse.com/books/741805/co-intelligence-by-ethan-moll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