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遠處的拉莫》胡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若問為何我如此緊抓胡遷的文字不放,興許是他的文字與我心底某處產生無以言喻的共鳴,那被世界拋棄的角色、由眾多小心翼翼、信任,與危及生死的背叛交織而成、不訴說任何情感的故事深層的滿滿失望、絕望、憤怒、無力感,不正清楚傳達了被大環境拋棄的人卻要在大環境底下生存到底有多壓抑與困頓。


說穿了活在世界上,人們創傷如腫瘤在時機準確了便毫不猶豫地增殖至對方身上,似乎總必須瓦解他人的一些什麼,方能得到點救贖。


就如其中一篇短篇小說的故事主角,因生了病被母親遺棄,經歷各種曲折後,主角突然想要回家,費盡千辛萬苦又虛弱地終於找到母親時,母親已與陌生男子組了新家,卻迫於背後的新家。對主角說:「滾出去。」


若是純粹的恨意,倒仍無法真的置人於死地。而是你明白那些背叛你與拋棄你的人的背後的創傷、恐懼,以及不可控的無力感與絕望了,你卻什麼也做不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靜的沙龍
31會員
256內容數
意識流書寫。心靈探索、小說、詩詞創作。
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想著同事明明不開心卻強裝自己笑的面容、走到哪似乎都能與人和平且相處良好,謙虛學習、深受每個人的喜愛。 但她在工作期間是非常不開心的。 即使笑著,也感覺皮笑肉不笑的假裝 我會這麼在意 可能是因為主管冷落我、卻與她拉近關係吧。 我最近時常覺得自己被主管排擠了。 我希望這只是我的錯覺 如
2025/04/28
想著同事明明不開心卻強裝自己笑的面容、走到哪似乎都能與人和平且相處良好,謙虛學習、深受每個人的喜愛。 但她在工作期間是非常不開心的。 即使笑著,也感覺皮笑肉不笑的假裝 我會這麼在意 可能是因為主管冷落我、卻與她拉近關係吧。 我最近時常覺得自己被主管排擠了。 我希望這只是我的錯覺 如
2025/04/26
最近在工作上,做得很痛苦。 若不是藥物的控制,恐怕我早就不知道請了多少假了。 但我一直處在混亂,不曉得自己怎麼了的狀態,只知道稍微一點點小事,我就整個爆發。 昨天心理諮商完之後,今天稍微梳理一下,才大概真的明白自己到底怎麼了。 我在心理諮商室沒頭沒尾地說了很多很多事,最常說的是:「他這樣對待
2025/04/26
最近在工作上,做得很痛苦。 若不是藥物的控制,恐怕我早就不知道請了多少假了。 但我一直處在混亂,不曉得自己怎麼了的狀態,只知道稍微一點點小事,我就整個爆發。 昨天心理諮商完之後,今天稍微梳理一下,才大概真的明白自己到底怎麼了。 我在心理諮商室沒頭沒尾地說了很多很多事,最常說的是:「他這樣對待
2025/04/20
宗教信仰的力量強大在能扭轉一個人的信念與生命。 但那對我而言其實是極為安靜的過程。 我看著教會姐妹分享的天主堂敬拜復活節的照片,每個人單膝跪著、雙手合起、安靜地謙卑垂首閉眼敬拜。 在那一刻我恍然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宗教模樣,不聲張、不喧鬧,也不傳教,就只是安安靜靜地敬拜,感謝耶穌復活對世
Thumbnail
2025/04/20
宗教信仰的力量強大在能扭轉一個人的信念與生命。 但那對我而言其實是極為安靜的過程。 我看著教會姐妹分享的天主堂敬拜復活節的照片,每個人單膝跪著、雙手合起、安靜地謙卑垂首閉眼敬拜。 在那一刻我恍然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宗教模樣,不聲張、不喧鬧,也不傳教,就只是安安靜靜地敬拜,感謝耶穌復活對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如果喜歡總是件寂寞的事> 陳繁齊 大概很習慣他不說話的樣子 心裡頭蜷曲了 就望向遠方的雷聲 終於有了預兆喧鬧 卻像飢餓的孩童 遇上珍稀的食物 往往只敢先吃上一小口 常常覺得有什麼壞了 有什麼掉了但是找不到 有些悲傷找不出解釋 太多倉忙的時候總是拿他當起點 離得太
Thumbnail
<如果喜歡總是件寂寞的事> 陳繁齊 大概很習慣他不說話的樣子 心裡頭蜷曲了 就望向遠方的雷聲 終於有了預兆喧鬧 卻像飢餓的孩童 遇上珍稀的食物 往往只敢先吃上一小口 常常覺得有什麼壞了 有什麼掉了但是找不到 有些悲傷找不出解釋 太多倉忙的時候總是拿他當起點 離得太
Thumbnail
<如果喜歡總是件寂寞的事> 陳繁齊 大概很習慣他不說話的樣子 心裡頭蜷曲了 就望向遠方的雷聲 終於有了預兆喧鬧 卻像飢餓的孩童 遇上珍稀的食物 往往只敢先吃上一小口 常常覺得有什麼壞了 有什麼掉了但是找不到 有些悲傷找不出解釋 太多倉忙的時候總是拿他當起點 離得太
Thumbnail
<如果喜歡總是件寂寞的事> 陳繁齊 大概很習慣他不說話的樣子 心裡頭蜷曲了 就望向遠方的雷聲 終於有了預兆喧鬧 卻像飢餓的孩童 遇上珍稀的食物 往往只敢先吃上一小口 常常覺得有什麼壞了 有什麼掉了但是找不到 有些悲傷找不出解釋 太多倉忙的時候總是拿他當起點 離得太
Thumbnail
我想為什麼魯迅感嘆「人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吵鬧」 大概是出於無奈吧 悲與歡不斷在世界上每個角落輪流上演 然而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們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他人的情緒 有時候 更不可能幫忙分擔、那些生命的沉重 只好故作冷漠 只要不去感受 便不須對自己的無能為力而自責
Thumbnail
我想為什麼魯迅感嘆「人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吵鬧」 大概是出於無奈吧 悲與歡不斷在世界上每個角落輪流上演 然而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們不能完全感同身受他人的情緒 有時候 更不可能幫忙分擔、那些生命的沉重 只好故作冷漠 只要不去感受 便不須對自己的無能為力而自責
Thumbnail
這篇文章包含: 1.胡遷對痛苦的立體詮釋 2.痛苦的無所遁形 3.陷進去,流沙 4.人生扭蛋機 5.後記:不想死,只是覺得活不下去
Thumbnail
這篇文章包含: 1.胡遷對痛苦的立體詮釋 2.痛苦的無所遁形 3.陷進去,流沙 4.人生扭蛋機 5.後記:不想死,只是覺得活不下去
Thumbnail
這個世界,充斥著太多隱藏的惡意,要想讓心安然無恙,可說是一項不容易的挑戰,況且為了那套[完美]守則,迎合別人的標準,更是需要花數百倍的力氣來達成目標 可是,對於某些人來說,他們就是沒辦法做到這一點,無法用虛偽的美好來遮蔽深處的黑暗,也無法接受周遭的認知,假裝成好相處的[正常人],那完全不像自己
Thumbnail
這個世界,充斥著太多隱藏的惡意,要想讓心安然無恙,可說是一項不容易的挑戰,況且為了那套[完美]守則,迎合別人的標準,更是需要花數百倍的力氣來達成目標 可是,對於某些人來說,他們就是沒辦法做到這一點,無法用虛偽的美好來遮蔽深處的黑暗,也無法接受周遭的認知,假裝成好相處的[正常人],那完全不像自己
Thumbnail
有的書,你買了,卻遲遲無法打開,即使你知道它就在那裡。你望向書架上的它,總會像發現一顆石頭,可你知道這何止是一顆石頭,你擔心它其實是炸彈,會炸開淚水,炸開太過複雜難以面對的認知和情緒。 於是我就這麼將《無法送達的遺書》擱置在書架上,忘了幾年,直到現在……
Thumbnail
有的書,你買了,卻遲遲無法打開,即使你知道它就在那裡。你望向書架上的它,總會像發現一顆石頭,可你知道這何止是一顆石頭,你擔心它其實是炸彈,會炸開淚水,炸開太過複雜難以面對的認知和情緒。 於是我就這麼將《無法送達的遺書》擱置在書架上,忘了幾年,直到現在……
Thumbnail
錢鍾書寫的這本圍城,寫中國人的腐敗、寫戰亂時期的中國樣貌、寫人與人相處的情愛以及交際,多的是直指痛楚的論述,以幽默詼諧的方式一針見血的講出弊端,卻通常都沒有解決辦法抑或是結論,常常讀完會給人一種空虛、不知所措卻又覺得過於真實的感受。
Thumbnail
錢鍾書寫的這本圍城,寫中國人的腐敗、寫戰亂時期的中國樣貌、寫人與人相處的情愛以及交際,多的是直指痛楚的論述,以幽默詼諧的方式一針見血的講出弊端,卻通常都沒有解決辦法抑或是結論,常常讀完會給人一種空虛、不知所措卻又覺得過於真實的感受。
Thumbnail
我之前聽了伍佰老師的《斷腸詩》 因為第一次沒有聽出個所以然 所以我沒有特別注意它 直到有一天 我看了朱宥勳老師和陳茻老師對於《斷腸詩》的專業分析影片 或許我是一個異類 或許我特別難搞 我總覺得心中有個癢處沒有被搔到 所以我重複聽了很多遍 閱讀並理解歌詞 然後 我得到了一個 非常自私的詮釋.....
Thumbnail
我之前聽了伍佰老師的《斷腸詩》 因為第一次沒有聽出個所以然 所以我沒有特別注意它 直到有一天 我看了朱宥勳老師和陳茻老師對於《斷腸詩》的專業分析影片 或許我是一個異類 或許我特別難搞 我總覺得心中有個癢處沒有被搔到 所以我重複聽了很多遍 閱讀並理解歌詞 然後 我得到了一個 非常自私的詮釋.....
Thumbnail
「《大裂》書如其名,徹底是本傷害之書,每篇小說都懷抱同樣一個任何人無從迴避的問題:『我們還要活(被傷害)多久?』」作家黃麗群為這本中短篇小說集,可謂下了最佳註腳。15個故事,儘管主角身份不同,卻他們共享同樣的世界觀,一舉一動、一字一句都透露出對於苟活於世上的無奈、沮喪、厭倦,並且最後都如飛蛾撲火
Thumbnail
「《大裂》書如其名,徹底是本傷害之書,每篇小說都懷抱同樣一個任何人無從迴避的問題:『我們還要活(被傷害)多久?』」作家黃麗群為這本中短篇小說集,可謂下了最佳註腳。15個故事,儘管主角身份不同,卻他們共享同樣的世界觀,一舉一動、一字一句都透露出對於苟活於世上的無奈、沮喪、厭倦,並且最後都如飛蛾撲火
Thumbnail
    《大裂》一書收入了作者胡遷於2012~2016年完成的15篇中短篇小說,這15篇小說具有高度的一致、同質性,共享相同的世界觀。閱讀這15篇小說,能幫助我們理解胡遷小說世界中所一致體現的共同憤怒與批判。
Thumbnail
    《大裂》一書收入了作者胡遷於2012~2016年完成的15篇中短篇小說,這15篇小說具有高度的一致、同質性,共享相同的世界觀。閱讀這15篇小說,能幫助我們理解胡遷小說世界中所一致體現的共同憤怒與批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